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342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1

引言……………………………………………………………………………2

一、谨慎性原则概述……………………………………………………………2

二、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3

(一)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局限性………………………………………………3

(二)谨慎性原则与资产折旧的冲突…………………………………………3

(三)谨慎性原则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突………………………………5

(四)谨慎性原则应用的主观臆断性强………………………………………6

三、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建议……………………………………………………6

(一)合理安排会计原则使用顺序……………………………………………7

(二)适度运用谨慎性原则……………………………………………………7

(三)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8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10

四、结论…………………………………………………………………………11

参考文献…………………………………………………………………………12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如明显的倾向性等,给企业留下了广阔的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操纵利润的空间。

本文系统地评论了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为谨慎性原则概况,第二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三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对策分析,从会计制度和会计人员两方面论述。

文章最后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 资产折旧 资产减值 资产可收回金额

Abstract:

Moreandmorestudiesshowthattheprincipleofprudentaccountingisadouble-edgedsword.Ontheonehand,areasonableapplicationoftheprincipleofprudentmanagementofenterprisesintheriskestimatestobereasonableandisconducivetotheoperationofenterprisestomaketherightdecisions,improvetheirmarketcompetitiveness.Ontheotherhand,duetoprudentprincipleitselfisaseriesoffeaturessuchastheobvioustendencies,toleaveavastenterprisetoprudentprincipleofprofitasanexcusemanipulationofspace.Thispapertocommentontheprincipleofprudenceintheapplicationofthenewguidelines.First,theprincipleofprudentprofile,thesecondprincipleofrespectforcautionintheuseofspecificproblemsthatexistintheenterprise'sfinancialpositionandoperatingresults,howwilltheimpactofthirdprudentapplicationoftheprincipleofcountermeasures,Accountingsystemandaccountingpersonnelonbothsides.Inconclusion,thearticlepointedoutthattheprudentprincipleofthestatusquoinChina.

Keywords:

Theprincipleofcaution;DepreciationofassetsImpairmentofAssets;Recoverableamountofassets;

引言

谨慎性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研究可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谨慎性原则概述;第二,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建议。

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评论。

一、谨慎性原则概述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谨慎性原则正是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之一。

它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

当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有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资产的方法与程序进行会计处理,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少计负债或费用,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因为对谨慎性原则的贯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取决于各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情况,可能导致可比性缺乏,所以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997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

财务报表说明》中,“慎重”作为会计政策可靠性的组成内容,与真实性、完整性等原则并列。

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讨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弊端。

(一)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局限性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

但是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中与其他会计原则多有冲突。

1.谨慎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冲突。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谨慎性原则却要求在会计务实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显与客观性原则相矛盾。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中的市价确定、或有损失的确定也包含着难以辨认的主观因素。

此外,谨慎性原则在维护出资者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它以种种方式促使企业采取“审慎”的行动达到既定目标,最终可能失去“不偏不倚”的立场。

2.谨慎性原则与配比原则的冲突。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但谨慎性原则要求确认的“可能发生而尚未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当期根本没有相应的成本和收入与之配比。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属本期已实现的收入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本期是否收付,均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它强调的是确认收入、费用发生的时间及其归属;而谨慎性原则将现在尚未发生、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提前计入损益,这显然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性原则要求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计量,以便正确计算和考核成果;而谨慎性原则体现的则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利润的正常计算。

3.谨慎性原则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冲突。

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按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应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一经采用某种方法,就应一贯地予以使用,即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并且不得随意变更。

但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因而会与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发生冲突。

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存货进行计价,有时按市价计价,有时按成本计价,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4.谨慎性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冲突。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确认的“可能发生而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显然不属于当期,此要求明显有悖于权责发生制强调的费用的确认时间及归属问题。

(二)谨慎性原则与资产折旧的冲突。

新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在折旧范围、折旧方法的选择上与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是以企业对资产是否确认其为企业固定资产作为计提折旧的范围,而不再以固定资产是否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正使用、未使用或不需要)作为计提折旧的范围,换言之,也就是企业通过计提折旧增加当期费用的固定资产范围扩大,若企业过度运用谨慎性原则,则自主操纵利润的空间也相应扩大。

再者,新准则要求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以上这些原则的规定实际上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对上述方法的选定需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通过职业判断的方式来确定。

如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确定一样,稍有不慎,即会使资产的折旧费用严重影响企业当期利润。

另外,准则对单价较大的资产规定的折旧年限一般较长,但像电子设备这样单价既大,跌价也快的资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的不断更新,其减值速度也比一般资产快,此规定已不符合现实情况。

(三)谨慎性原则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突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当前世界各国有关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主要有三种标准。

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标准。

在永久性标准下,减值损失是永久性的。

在可能性标准下,资产如果很可能发生减值,则应确认减值损失。

在经济标准下,企业应对资产作不间断的评估,只要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应确认减值损失。

从对《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分析来看,我国对资产损失确认与计量,比较认同经济标准。

但是,“作不间断的评估,只要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一标准给会计人员操纵会计利润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利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资产可收回金额是从资产可变现净值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选择较高者。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期限、折现率等因素,包括未来利率、企业管理层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的最佳估计数和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即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这些因素都是抽象的,即使能按当前市场预测,未来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相当严峻的考验,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来说,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四)谨慎性原则应用的主观臆断性强

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强,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

如前所述的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怎样预测资产的使用年限,如何计量预计净残值,如何判断资产可变现净值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风险怎么考虑,折现率选择多大,都是依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高低而定。

由于谨慎性原则具有主观臆断和不可验证性,使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而为不同企业、不同经营者用于不同目的,为企业经营者调节年度损益,均衡股利分配甚至逃避税款大开方便之门。

三、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建议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谨慎性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其应用的必要性。

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非常重要。

(一)合理安排会计原则的使用顺序

谨慎性原则在维护出资者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它以种种形式促使企业采取“谨慎”的行为来达到既定目的。

而会计准则中把客观性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是因为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谨慎性原则必须在维护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加以贯彻和运用。

当谨慎性原则与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相矛盾时,应根据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定:

不确定性程度较高,优先考虑前者,以规避风险,确保资本安全;不确定性程度较低,优先考虑后者,合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适度运用谨慎性原则

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劣,最关键的问题是谨慎性原则的“度”的掌握。

这个“度”就是要在照顾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有一定灵活性的标准。

由于我国企业转换经营机智过程中广泛实施了股份制改造,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也逐步建立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也从满足国家宏观管理需要转为满足企业多元投资主体需要,突出地表现在企业公开披露会计信息质量上。

因此,企业只有寻找一个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以使谨慎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将其自身的缺陷约束在最小的范围内,并使广大投资者更为准确客观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最终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选择上,更是要遵循这一方法。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高估或低估,预计可使用年限多计或少计,都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影响信息使用者。

(三)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

在会计实务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例如,美国对存货应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制定了两个应用前提:

一是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二是制造和销售存货的成本将增加。

并且规定了存货的市价只能在一个有上下限的范围内应用。

这些规定不仅在技术上提供了计算的尺度,而且有利于消除企业与税务部门在这方面经常发生的争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我国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从谨慎性原则方面在宏观上进行了控制,会计上允许采用,但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调整,还要经过税务机关或财政机关等部门的审批,再加上会计和税法存在很多不统一,不协调的地方,实际上是加大了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约束的难度。

新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在折旧范围、折旧方法的选择上与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是以企业对资产是否确认其为企业固定资产作为计提折旧的范围,而不再以固定资产是否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正使用、未使用或不需要)作为计提折旧的范围,换言之,也就是企业通过计提折旧增加当期费用的固定资产范围扩大,若企业过度运用谨慎性原则,则自主操纵利润的空间也相应扩大。

就《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规定,笔者认为应规范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作为管理政府各部门评估的基本准则,政府各部门要以财政部的这个基本准则为依据来规范评估行为,加大对注册评估师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出具虚假与误导性资产评估报告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当事人权益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要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在执业中评估机构必须采取谨慎性原则,确保评估质量。

企业在资产减值方面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情况将会得到很大改善,从内部和外部监督两方面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益复杂,职业判断的作用日益重要。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分为三个目标:

掌握基本的伦理原则;让学生了解目前的各种会计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培养学生解决会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道德推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感。

2.实行终身教育制。

作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工作,使会计人员对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广泛的理解,认真学习和掌握新制度、新准则,通晓企业管理、会计实务、税务知识等,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不论今后遇到任何的事情都能积极的应对。

3.注重会计实践。

会计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化的知识结构只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一切都要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这个行业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

所以,在加强会计人员道德教育和后续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切实可行的推行多参加实践活动的行动,做到既有理论,又有经验,培养出复合型的会计人员。

结论

在我国,谨慎性原则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

主要是会计人员对该原则在具体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提出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缺少从宏观方面进行探讨的实例。

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态度也是举棋不定,使得企业在进行会计计量和核算时没有一个定性的参考标准,加大了企业遵守谨慎性原则的成本。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黄光松,石文先,胡家望,张卓奇.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导读—图解与比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庆成,刘姝威.新企业会计准则使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许岳君.浅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合理运用.企业家天地.2006.

[6]郭黎,张辉,费伦苏.谨慎性原则内涵的再思考.财会通讯.2006.

[7]杨芝兰.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浅探.财会通讯.2006.

[8]许娜.小议谨慎性原则.科技资讯.2006.

[9]陈春霞,宋振水.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财会通讯.2006.

[10]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1]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2]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3]王卫东,《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4]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15]刘永,《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