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319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报刊和书籍的内容代表了中国20世纪历史前进新方向的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国闻报》D.《新青年》

3.鸦片战争中,中国一些有识之士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政治制度.振兴中华B.经济制度.御侮强国

C.军事技术.抵抗外侮D.印刷技术.传播西学

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C.借助传统文化外衣D.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6.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1.有学者认为:

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观点的历史事件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7.维新变法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新派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

B.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时斗争策略的需要

C.维新派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就有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

D.维新变法中建立并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宣传和活动的中心

8.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9.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政治的民主化B.救亡图存C.经济的工业化D.思想的自由化

4.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10.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成

C.国家的阶级实质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11.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

“山水萧萧风更

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

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

《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

12.“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陈独秀这一观点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3.陈独秀指出:

“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

上实在是做不到。

”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14.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1916年,一位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D.提倡马克思主义

1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7.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对它

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退出时代舞台

18.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

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19.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①魏源②康有为③孙中山④张謇⑤毛泽东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

20.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④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1.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22.毛泽东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新民主主义论》

2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4.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

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

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

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④报告中“科学发展”和“邓小平理论”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

二.材料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2分,28题22分,合计50分)

26.(16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请回答:

A组:

李鸿章和曾国藩B组:

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

李大钊和陈独秀D组:

毛泽东和邓小平

⑴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4分)实践结果有何共同点?

(2分)?

⑵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4分)

⑶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分)

⑷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4分)

26.

(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4分)(言之有理即可)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分)

(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

(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2分)中西思想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

材料二张之洞说: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梁启超评价说: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为当时维新派的‘流行语’,举国以为‘至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的主要原因。

(4分)

(2)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主要有哪些?

在此基础上,中国产生了哪些进步思想?

(4分)

(3)据材料三,在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上,张之洞和梁启超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有何进步性。

(4分)

27.

(1)19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4分)

(3)西方思想:

民主、自由、民权、进化论、议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2分)

进步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

(2分)

(4)进步性:

“中体西用”是一种含有变革图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弊端,认识到西学有其合理之处,有弥补中国传统义化不足的价值与作用,主张以儒家文化精神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重新建构民族文化。

(4分)

28.(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

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

(2分)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

(2分)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4分)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

(2分)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

(2分)

28.(22分)

(1)民权主义。

(2分)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

政体: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2分)

(2)变化:

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分)

原因:

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4分)

(3)共同点:

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

(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变化: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

(2分)

认识:

党章的修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

(2分)

 

必修三第五单元检测一参考答案:

xcz

1-10DDCBCADCBB11-20DBBCCDCADB21-25CCBBC

26.(16分)

(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结果:

失败,其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2分)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

动。

(4分)(言之有理即可)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分)

(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

(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2分)

(1)19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4分)

(3)西方思想:

民主、自由、民权、进化论、议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2分)

进步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

(2分)

(4)进步性:

“中体西用”是一种含有变革图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弊端,认识到西学有其合理之处,有弥补中国传统义化不足的价值与作用,主张以儒家文化精神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重新建构民族文化。

(4分)

28.(22分)

(1)民权主义。

(2分)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

政体: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2分)

(2)变化:

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分)

原因:

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4分)

(3)共同点:

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

(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变化: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

(2分)

认识:

党章的修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