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8431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

三一文库(XX)/高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

诸诚四中王承先

一、选择题

1.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2.汉初封国制和西周前期分封制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基础B形式C对像D作用

3.秦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又出现郡国并存的局面,这反映了()

A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事物发展的渐进性

C封建主义还不够强大D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些曲折

4.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D井田制的兴衰

5.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度C监察制度D统一货币

6.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主要是为了监察()

①丞相②民众③诸侯王④地方高官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特点是()

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B优待开国武将

C扩大尚书台权力D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8.东汉末年与东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

A由封国、郡县并存演变为郡县制

B由州、郡、,县三级制演变为郡县两级制

C由郡县两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D由郡县制演变为州县制

9.唐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0.“丞相”职位长期沿用主要是适应()

A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B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C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需要D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11.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B过去的丞相大多子庸无能,败坏风气

C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12.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

13.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度B实行册封制度

C实行三省六部制C设置理藩院

14.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设转运使、通判的实质是()

A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B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C加强了皇权D防止了分裂割据

15.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地方官吏贪污腐化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D筹集用于议和的“岁币”

16.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

A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的权力

B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划时代的变革

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

D政府各部门互相牵制,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

17.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

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18.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

A唐末以来地方势力过于强大B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

C皇帝的绝对必须维护D国家面临周边少数民族的压力

19.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20.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

清朝是我国专制主义制度达到顶峰的时期,请回答21~22题。

21.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人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22.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

工刑兵礼户吏

部部部部部部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

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

—叶凤毛《内阁小志·自序》

材料二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

宪庙(指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

材料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

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

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并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

朕向来办事祗(恭敬)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枢垣记略》卷—

材料四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奏议。

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院撰拟。

是时南书房为最亲切之地。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俸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卷·

材料五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文武/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即如各部院衙门奏章呈递后,朕可即行召见,面为商酌,各交该衙门办理,不关军机大臣之事也。

”—《枢垣记略》卷一

请回答:

(1)清初主要有哪些中央政治机构?

最主要的决策机构是什么?

(2)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消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帝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25.《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唐朝、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其方式和结果如何?

答案:

一、⒈B⒉D⒊D⒋A⒌B⒍B⒎C⒏C⒐B⒑A11.D⒓C⒔A⒕C⒖B⒗A⒘B⒙A⒚C⒛B21.D22.D

二、23.⑴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

⑵措施:

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作者看法:

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的失败。

⑶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行政机构。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⑷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反映了明清时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24.⑴主要机构有:

内阁、六部、内三院、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最主要的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⑵议政王大臣“不谙世务”,办事能力低下;军机处的设置使议政王大臣会议无政可议,成为空衔;根本原因是皇权受到由“贵胄世爵”组成的议政王大臣的限制。

⑶康熙帝设南书房以分散内阁权力。

雍正帝增设军机处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实权。

乾隆帝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

嘉庆削弱军机大臣的“承旨、出政”权力,下令各部院文武官员的奏折不预先告知军机大臣,直接承奏皇帝。

25.⑴措施:

①唐朝采取三省的分工和以品级较低的官员任三省长官的办法。

②北宋采取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枢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③明太祖则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使用权其直接对皇帝负责。

⑵方式:

分割和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⑶结果:

使相权和皇权合一,逐步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