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037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docx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

一、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

二、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类型

三、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

四、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

五、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

一、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

(一)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

(二)后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

(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理论

(一)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

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1912年,约瑟夫A·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揭示技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内容有:

1、创新的概念

2、创新与企业家

3、创新与经济增长

4、创新与经济发展

1、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

(1)引进新产品

(2)引用新技术

(3)开辟新市场

(4)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

(5)实现产业的新组织

2、创新与企业家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创新的实质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经济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3、创新与经济增长

经济由于创新而增长,但这种增长呈现周期性。

摆脱经济衰退和萧条只能通过创新。

4、创新与经济发展

经济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

经济增长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致,经济发展是一种“质变”或者生产方法的新组合。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二)后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

1、新古典学派

2、新熊彼特学派

3、制度创新学派

4、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1、新古典学派

运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表明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

提出创新成立的条件:

新思想的来源以及后阶段的实现发展。

开展对技术创新中政府干预作用的研究。

将技术创新过程看成一个“黑箱”。

2、新熊彼特学派

重视对技术创新“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

主要研究问题:

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等。

弥补了熊彼特在创新扩散方面的研究不足。

3、制度创新学派

提出制度创新理论,将“制度创新”定义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

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

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

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实现制度变迁。

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学派的“制度”理论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了制度安排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4、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

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

(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理论

1、网络经济下技术创新的新特征

多元化

周期短

整合力强

全球性

2、网络经济下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虚拟技术创新

敏捷创新制造

二、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类型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

(二)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辨析

(三)技术创新的类型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

1、基于创新活动角度

2、基于创新过程角度

3、基于技术应用时间角度

4、基于技术新颖程度角度

1、基于创新活动角度

伊诺思(J.L.Enos)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包括发明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

缪尔塞(R.Mueser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2、基于创新过程角度

林思(G.Lynn)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

曼斯菲尔德(M.Mansfield)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以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为终结的探索性活动。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69年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清华大学教授傅家骥的定义:

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浙江大学教授许庆瑞的定义:

技术创新泛指一种新的思想的形成,得到利用并生产出满足市场用户需要的产品的整个过程。

广义而论,它不仅包括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本身,而且包括成果的推广、扩散和应用过程。

3、基于技术应用时间角度

厄特巴克(J.M.Utterback)的定义:

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

弗里曼(C.Freeman)的定义:

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

4、基于技术新颖程度角度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20世纪70年代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该定义将模仿和无需引入新技术的改进划入技术创新范围。

(二)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辨析

1、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

2、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R&D)

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1、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是指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并创造出与已有产品原型或方法完全不同或有很大改进的新产品原型或新的方法。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起源,但技术发明不一定都能成为技术创新,只有将发明的技术引入生产体系并实现商业化的行为才是技术创新。

技术发明属于技术范畴,而技术创新属于经济范畴。

2、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R&D)

研究开发(R&D)是指各种研究机构、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

R&D活动是技术创新的前期阶段,有助于促进创新。

R&D活动并不必然实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并不一定要有R&D活动。

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凡是生产函数、经济增长中不能用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来解释的其它任何因素,都属于技术进步的范畴。

技术进步是相对宏观、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多种要素,技术创新是其核心要素。

(三)技术创新的类型

1、基于技术创新对象分类

2、基于技术创新源分类

3、基于技术创新程度分类

1、基于技术创新对象分类

(1)产品创新

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商品和服务)的商业化,包括全新的产品和性能改进的产品。

(2)过程创新

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流程引入生产体系。

2、基于技术创新源分类

(1)原始创新

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的创新。

(2)模仿创新

是一种基于引进技术基础上,通过学习、分析、借鉴进行的再创新。

3、基于技术创新程度分类

(1)渐进式创新

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引起的渐进性、连续的创新。

(2)根本性创新

技术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往往与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相联系。

(3)技术系统的变革

这类创新会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通常出现技术上有关联的创新群。

(4)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

这类创新包含许多根本性的创新群和技术系统变更,几乎影响所有经济部门。

三、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

(一)线性创新模型

(二)交互作用创新模型

(三)网络创新模型

(四)产业创新模型

(一)线性创新模型

1、技术推动模型

创新是以基础研究或科技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的直线过程。

2、市场拉动模型

市场需求是研究开发构思的主要来源。

(二)交互作用创新模型

1、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模型

技术与市场的交互作用共同引发并决定着技术创新。

2、链环——回路的创新模型

技术创新不是简单的单向过程,而是研究开发、原型研制、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要素并行发展、综合集成的过程。

(三)网络创新模型

1、系统集成网络模型

创新不仅受经济因素影响,还受环境、制度、组织、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因素影响。

2、莲花型创新模型

 莲花型创新模型由三个层次构成:

(1)微观经济层次

表示企业组织内的相互作用;

(2)中观经济层次

描述企业、供应商、合作伙伴、教育、政府、分销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3)宏观经济层次

代表最适应知识流的国际基础。

(四)产业创新模型

1、A—U创新模型

创新不仅受经济因素影响,还受环境、制度、组织、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因素影响。

在产业成长前期阶段,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活跃,创新成果更多;而在后期阶段,则是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更丰富的成果。

A—U创新模型将产业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不稳定阶段(初期阶段)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呈上升趋势,但产品创新明显强于工艺创新;

(2)过渡阶段(主导设计阶段)

产品创新逐渐减少,工艺创新继续上升,且超越产品创新;

(3)稳定阶段(成熟阶段)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仍然有相对优势。

2、逆A—U创新模型

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先行相对优势,然后产品创新才转变成为主导地位。

后发国家通常表现为逆A—U创新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1)引进阶段

(2)消化吸收阶段

(3)改进阶段

四、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

(一)技术创新战略的概念

(二)技术创新战略的特征

(三)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

(四)技术创新战略的构建

(一)技术创新战略的概念

1、技术创新战略

是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组织在正确地分析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其目的是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创新目标。

(二)技术创新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

2、长期性

3、动态性

4、层次性

5、多目标性

6、风险性

7、依从性

(三)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

1、基于技术竞争态势分类

2、基于行为方式分类

3、基于技术来源分类

1、基于技术竞争态势分类

(1)技术领先战略

致力于在同行竞争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2)技术跟随战略

企业不图领先,而是在领先者的创新获得进展以后,跟随其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模仿。

2、基于行为方式分类

(1)进攻型战略

企业致力于抢在竞争对手之前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生产工艺来占领市场。

(2)防御型战略

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但在技术开发和世界性市场上并不领先,为了避免领先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科研成本以及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采取积极的防御策略,以低成本、高性能、高质量来占领市场。

(3)切入型战略

也称为游击型战略,是指企业在某个方面紧跟领先者,在市场中不断寻找出击的机会,及时从“缝隙”中切入,搞好“切入面”的创新工作。

3、基于技术来源分类

(1)自主创新战略

企业以自身R&D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并以获得市场认可为成功标志。

(2)模仿创新战略

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创新。

(3)合作创新战略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组织合作进行研究与开发,共享技术创新成果。

(四)技术创新战略的构建

五、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

(一)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技术跨越

(二)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

(一)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技术跨越

1、案例背景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主要依赖进口,到如今成为世界主要的光纤光缆生产国,经历了逆向技术追赶和跨越的过程。

2、案例内容

(1)光纤光缆产业简介

(2)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过程和技术能力提高

3、案例点评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表现出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的逆A—U创新过程。

从最贴近消费市场的产业链下游环节开始,通过“反求工程”,逐渐实现上游环节的自主创新,这是后发国企业普遍的创新模式。

(二)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

1、案例背景

凭借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海尔从濒临破产的冰箱企业发展为世界知名大企业。

它创新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

2、案例内容

(1)发展初期的模仿创新战略

通过引进、学习德国的4星级冰箱生产技术,实现了模仿创新。

将模仿创新战略推广到其它家电领域。

随着产品的系列化,海尔步入工艺的改进创新阶段。

(2)中期至今的自主创新、合作创新

以渐进性产品创新为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开展全球性的合作创新。

3、案例点评

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往往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海尔正是通过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战略往往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因此,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应对自身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战略诊断,制定出最适合企业的创新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