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讲解教案.docx
《学习动机讲解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动机讲解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动机讲解教案
第五章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一)动机及其功能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能激发人产生某种活动。
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使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
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个体是否维持这种活动,同样受动机的支配和调节。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
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
所以,学习需要就称为学习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心理结构中的两个基本成分,二者密切相关。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二)根据动机作用的久暂以及它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三)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以下各种:
①羡慕学生的地位与外表(好奇心)。
②服从家长的决定,实现家庭的希望。
③希望受到奖励,回避责备。
④对学习活动或学科内容感到兴趣。
⑤争取良好成绩,得到好分数。
⑥保持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或声誉(自尊感)。
⑦争取入队或做个优秀生。
⑧维护集体荣誉(集体的责任心与义务感)。
⑨升学。
⑩选择职业、完成个人志愿。
⑾从利己主义出发,追求个人名利。
⑿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人民服务,当好接班人。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为中介的。
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
其间的关系表现在:
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但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
动机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来影响学习效果的。
而学习行为除了受学习动机的调节和控制外,它还要受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表)。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教学目的
1、领会各动机理论的含义
2、掌握各动机理论对学习的启示
二、教学重难点:
1、成就动机理论;2、归因理论;3、自我效能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课时:
2课时
现当代的主要动机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部分是需要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动机理论和赫尔的驱力降低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他把性本能看作是行为动因。
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处处闪烁着天才智慧的光芒。
赫尔则强调驱力在行为激起中的作用。
赫尔与弗洛伊德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实验研究并成为1930~1955年西方心理学界影响最大的学说。
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代表人: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如斯金纳
主要观点:
强化是行为的决定因素,认为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出现。
在学习中受到强化的学生将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没有受到强化的将不会产生学习动机;反之,受到惩罚的学生则可能会逃避学习。
简评:
强化说借助奖励与惩罚的措施,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能解释人的部分行为。
但它不注重内在的学习动机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即重外诱控制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读书兴趣;趋奖避罚心态对所有学生都有不利影响;手段目的化的结果有碍学生人格的发展;短暂的功利取向不易产生学习的迁移。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图3-2需要层次的演进
需要的层次性是以力量的强弱和出现的先后为根据的。
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占优势(即要求最为强烈)时,必须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占优势。
所以,占优势的需要也是依次出现的。
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人的行为。
层次较高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后,较低级的需要对行为的影响就减弱了。
越是高级需要,越能体现人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于自己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种人。
自我实现的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peakexperience)。
这是自我实现的人所经历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完美感和极度的幸福之感,包括创造性活动中的忘我投入的状态。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含义
1、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时,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状况,看低级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个体要有一个有秩序、规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是在生理的需要满足以后产生的。
3、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以爱,要创造一个良好和善的学习环境。
4、学生具有好胜心、求成欲、自尊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心愿,因此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要使学生有成功和获得赞许的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要重视和珍惜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成功。
5、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在学习上至为重要,同时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三、成就动机理论
(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
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
其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动机强度T=F(动机水平M×期望P×诱因I)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诱因值是指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I=1-P
然而,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倾向(TS),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Tf)。
因此,上面的公式根据其方向的正负可分别表现为:
(1)Ts=MsⅹPsⅹIs
(2)Tf=MfⅹPfⅹIf
我们先来看着公式(l)。
如果A课题的困难度,即完成A的可能性(Ps)是0.9,那么这时的满足感(Is)为0.1,如果Ms是2(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那么Ts,就等于0.18。
如果B课题的Ps为0.7,Is为0.3,那么Ms为1时的Ts为0.21,Ms为2时的Ts为0.42。
公式
(2)中Tf的求法与此相同。
追求成功的倾向Ts在主观的成功率(Ps)为中等(0.5)的时候最大;回避失败的倾向Tf在主观失败率(Pf)为中等(0.5)的时候最大。
(三)结论
第一、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努力工作往往是为了取得成就而并非为了报酬,这就是成就的需要。
由于成就需要不一样,有些人就努力工作,有些人则消极应付。
第二、成就动机及指向成就的行动是两种倾向斗争的结果,这两种倾向是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趋向成功的倾向由成就的需要、任务或工作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三种因素所决定。
相应地避免失败的倾向由避免失败的需要、失败的可能性及失败的消极诱因三种因素所决定。
第三、如果一个人的趋向成功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他就敢于去冒险,就希望在冒险中获得成功。
相反如果避免失败的倾向大于趋向成功的倾向,他就比较保守、消极,害怕失败,往往避难就易,不敢去激进努力。
同时,趋向成功的倾向较高的人,如果成功了,这种成功便可能降低他的成就动机;如果失败了,就可能产生更大的成就动机。
避免失败的倾向较高的人,如果成功了,就可能进一步提高自信心,提高成就动机;如果失败了,就会更加消极悲观,更进一步降低成就动机。
(四)成就动机的有关研究
第一、心理学家洛厄尔选择两组成就动机强弱不同、其他条件相等的大学生做被试,比较他们的学习效率。
实验的任务是,要他们用散乱的字母,组成普通的词。
比如打乱顺序的w、t、s和e,组成west。
实验结果表明,成就动机强的被试,在这种学习中能够不断取得进步,而成就动机弱的被试,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
第二、研究表明,在学校里智力水平相近的人,成就需要较高的比成就需要较低的学习成绩要好一些。
在商业界,受过同样的训练,而且提升机会相同的人,成就需要高的比成就需要低的提升得要快(抛开拍马屁、溜须、唯亲是用等不正当的竞争)。
(五)成就动机的训练
(六)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童年期所受的家庭教育
温特布特姆(Winterbottom,1958)在研究中一方面用访谈法了解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另一方面用测验法了解这些子女的成就动机。
发现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越高,子女的成就动机也越高。
2学生自己的成败经验
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是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3他人的或间接的经验
有许多事情我们没有经历过,没有直接经验。
面对这样的任务而要确立志向水平时,我们往往参照他人的经验,即间接经验。
4个人对成败的归因倾向
归因就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
个人对自己成败的不同归因倾向会影响其成就动机的发展。
如一个学生将其某次考试成绩不佳归因为能力较差,或归因为自我努力不够,这两种归因倾向对其成就动机的影响是不同的。
(七)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意义
(1)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安排学习、工作,并创造一定条件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以激励他们强烈的成就感。
(2)给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要适中。
过易不能激发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念;过难则因不能完成任务而使他们心灰意冷。
成就需求高的学生,要安排他们去完成难度比较高的学习任务,使之竭尽全力去完成。
(3)对学生的进步要有明确的、及时的反馈。
如对他们的工作给予正确评价,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成败归因理论
(一)归因的含义
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也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行为特征对他的内心状态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二)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
1本性归因和情景归因的选择
如果推断一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力,那就称之为情景归因,包括周围环境、他人、压力、惩罚、奖励等等。
如果推断一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特点,那就称之为本性归因,包括人格、品质、动机、情绪、能力、兴趣、信仰、心境态度等等。
有关归因的实验指出,一般活动者(actors)本人更愿意把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归属于情境特征,而观察者(observers)更加倾向于进行责任归因,把别人的行为归属于他的内部特征
2.凯利的三度理论
认为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人们可以从环境、客观事物寻找解释,也可以从行动者的本性或内部因素找原因,还可以从情景和内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释。
由于人们被设想横跨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方面来检验因果关系,所以又叫三度理论
特殊性(差异性)、连续性(一贯性)、一致性(普遍性)
3.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在吸收海德和罗特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及外界环境等。
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
4.“控制点”的理论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
1.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相对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3.成功→运气好→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4.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
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成功失败归因的倾向表明:
人们总是宁愿获得成功的荣誉,而把失败的埋怨推给外因;教师愿意对学生的好成绩负责任,而总是把无长进的坏成绩归罪于学生,此时教师指责学生懒惰、笨、迟钝、不用心或认为他努力不够;而学生却认为并非自己笨或不用功,只是功课太重、老师讲课生硬呆板或者老师太差劲,但愿将来我们之间不会作出类似的归因。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SefeffcaCy)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Ifannura,1925-)于1977年提出的。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
一个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一个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五、主要结论与应用
l、需要和动机是构成行为动力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其中需要是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但需要作为一种内驱力.只有在诱因或目标的引导下才能变成行为动机,发挥其动力功能。
2、无论是需要还是动机都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理论。
表明在此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
3、需要理论派别主要有默瑞的需要理论、奥德费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勒温的需要理论。
麦克兰德的需要理论。
弗洛姆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在众多理论中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影响最大。
4、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5、动机理论派别一览表
六、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
2、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
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4、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地引起学习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
5、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七、学习动机的激发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2、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3、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适当地开展竞赛。
5、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
6、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学术动态
*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十分可观。
动机的研究有形成一门独立分支的趋势,像人格理论一样。
*动机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这既发展了理论,又体现了实用价值。
*近年来,对动机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动机。
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有关中小学科研课题的选择有越来越多的人热心于动机研究,如培养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问题,后进生的学习动力问题等。
动机理论概述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
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
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
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
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
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
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
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
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
这种理论观点认定:
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
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
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
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
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
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成长需要,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
而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因缺失性需要已得到相当的满足,所以他们的行为是由不同类型的成长需要所决定的。
需要层次理论对临床和咨询心理产生了影响,并成为其动机理论的基础。
四、成就动机理论
要激励人们的积极动机,就要满足人的这种高层次的成就需要。
高层次的成就需要与企业家的行为有很强的相关。
成就需要高的人,行为方式通常更像成功的企业家。
他们喜欢对问题承担个人责任,能从完成一项任务中获得一种成就满足感;相反,当成功决定于运气或问题由别人为他们解决时,他们很少产生满足感。
在解决问题时,成就动机高的人毅力强,而且总是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而不是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佳。
总之,成就动机高的人希望获得成功,而当他们失败之后,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
其一是力求成功的需要,其二是避免失败的需要。
人在这两种特征的相对强度方面各不相同,可以分为力求成功或力求避免失败这两种类型的人。
阿特金森认为,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
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有50%的把握时,因为这种情况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
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下降。
反之,避免失败的需要强于力求成功愿望的人,在预计自己成功的机会大约有50%的希望时,则会回避这项任务。
他们往往选择更易获得成功的任务,以使自己免遭失败;或者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这样即使失败,也可以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借口。
五、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倾向,常常会问自己:
为什么这次成功(或失败)了?
这种理论把成败原因的分析,归纳成3个方面:
(1)控制点(控制位置):
是外在归因还是内在归因;
(2)稳定性:
是稳定的原因还是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性:
是可控制的原因还是不可控制的原因。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
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4种主要原因。
最后,韦纳将这4种基本原因分成控制源和稳定性两个维度。
根据控制源这一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
例如,能力和努力是内部原因,因为它们源于一个人的内部;相反,任务难度和运气则源于一个人的外部,因此是外部原因。
根据稳定性维度,又可以将原因分成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韦纳认为,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因素,因为在反复从事某一任务时它们不会变化,而努力和运气则是不稳定的因素,它们会随时间或场合的不同而变化。
归因研究发现,人们对决定自己活动和命运的力量的稳定看法将成为他们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已区分出内控与外控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
具有内控特征的人认为,自己能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是由自身具有的因素如能力或努力所决定的;具有外控特征的人则认为,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受命运、机遇和他人的摆布。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部控制者或外部控制者是不多的。
一般说来,内部控制者具备较高的成就动机,外部控制者的成就动机相对要低些。
要改变一个人的稳定的归因看法涉及改变一个人的人格特征,通过改变人格特征来影响其行为动机。
六、动机系统理论
首先,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
如果说需要是个体的各种积极性的实质与机制,那么动机就是这种实质的具体表现。
动机的不同起因导致动机所表现的需要的种类不同、动机所采取的形式不同,以及动机赖以实现的活动的具体内容不同。
复杂的活动是由几种同时起作用的相互影响的动机所推动的。
这些机构成了多分支的动机系统。
其次,这一理论明确指出了动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兴趣。
兴趣是个体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
它使个体积极地寻找满足他所产生的认识和了解的需要的途径和方法。
因此,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兴趣是经常推动认识的机制,是个体活动动机的重要方面。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信念。
信念是激励个体根据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到的需要的系统。
以信念的形式表现的需要的内容,是关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某种理解。
当这些知识形成有序和有内在组织的观点体系时,就可以被看做个体的世界观。
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意图。
意图是行为的直接动因,其中表现出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它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个体活动的积极性。
意图往往以企图、幻想、热情、理想等不同的心理形式表现出来,而它们又和兴趣、信念系统不可分割,其共同特点是能被个体所意识。
最后,他认为,个体的动机系统除了能够被意识的部分外,还有无意识的部分。
由被意识的动机系统和无意识的动机系统共同构成了个体完整的、有层次的动机系统,而它们二者之间是彼此联系、能够相互转化的。
在未被意识的动机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形式是定势和意向。
七、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
这些理论按照形成时间及其所研究的侧面不同,可分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认知派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3大类。
1.行为主义激励理论
本世纪20年代,美国风行一种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其创始人为华生。
这个理论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是激励,通过激励手段,诱发人的行为。
在“刺激—反应”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激励者的任务就是去选择一套适当的刺激,即激励手段,以引起被激励者相应的反应标准和定型的活动。
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在后来又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激励人的主要手段不能仅仅靠刺激变量,还要考虑到中间变量,即人的主观因素的存在。
具体说来,在激励手段中除了考虑金钱这一刺激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劳动者的主观因素的需要。
根据新行为主义理论,激励手段的内容应从社会心理观点出发,深入分析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并使个体需要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一致化。
新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刺激的感知,而且也决定于行为的结果。
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而起着强化激励作用。
如果行为的结果对个人不利,这一行为就会削弱或消失。
所以在教育中运用肯定、表扬、奖赏或否定、批评、惩罚等强化手段,可以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或改变,以引导到预期的最佳状态。
2.认知派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