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669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docx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课件资料

 

京博控股恒丰分公司

3*240t/h锅炉烟气脱硫系统

改造工程

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09月07日

目录

一目的

二适用范围

三名词解释

四应急组织机构

五各项应急措施

1、火灾应急预案

2、高空作业应急预案

3、触电伤害应急预案

4、烧(烫)伤人员处理

5、食物中毒事故

6、水灾的应急预案

7、应急抢救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目的

为了确保现场安全和对潜在的、突发的人身伤亡事件进行预案分析并采取合适的响应,根据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事故过程所造成的人员伤害,控制事态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京博控股恒丰热电有限公司3*240t/h锅炉烟气脱硫系统改造项目部所属各单位各种原因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应急处理。

三名词解释

1重大安全事故:

是指人身死亡及以上事故;重大及以上机械、交通事故;重大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大面积暴发的传染病、食物中毒;放射性物品泄漏、丢失;化学危险品泄漏大量泄漏和出现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2死亡事故和重大伤亡事故

(1)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

(2)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或残废和重伤合计达10人以上的事故。

2重大机械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300万-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或经济损失不足以上数额但60天内不能修复或原生产设备修复后不能达到原来铭牌出力的安全事故。

3特大机械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以上的事故。

生产设备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虽不足上述规定,但事故性质恶劣,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也可定为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

4重大交通事故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交通事故:

(1)一次造成死亡l—2人。

(2)一次造成重伤3—10人。

(3)直接经济损失10—20万元。

5特大交通事故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交通事故:

(1)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

(2)一次造成重伤l1人以上。

(3)一次造成死亡1人重伤8人以上。

(4)一次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以上。

(5)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

6重大火灾事故:

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7特大火灾事故:

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8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正常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9食物中毒

(1)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指一些有毒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2)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些动物和植物,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往往由于其形态与无毒的品种类似,因混淆而误食;或食用方法不当,食物贮存不当,形成有毒物质,食用后引起中毒。

10自然灾害:

指地震、水灾等损失较大的灾害。

四应急组织机构

1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成员由项目部经理、安全监察部门领导及主管等组成。

组长:

吕世军

副组长:

巩波

组员:

蔡真华、葛敬伟、闫辉。

2事故应急工作小组:

成员由安监人员、保卫人员、现场施工负责人、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电工等组成。

组长:

吕世军

副组长:

巩波

组员:

蔡真华

人身伤亡事故:

侯卫民

机械事故、自然灾害:

葛敬伟

火灾、爆炸及其他重大安全事故:

吕世军

医疗救护:

李全军(司机)

3善后处理小组:

成员由项目部工会主席、人事、党群、安监等人员组成。

组长:

吕世军

组员:

现场负责人。

五各项应急措施

1火灾应急预案

1.1初级火灾,采用作业区域内的灭火器进行扑灭。

1.2失去控制的火灾,发现人员应:

a.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说明起火原因、火势大小;

b.报告姓名、电话号码;

c.报告起火所在详细地址;

d.在发生火灾处的马路口等待消防车的到来;

e.在报警的同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1.3发生火灾应急逃生方法

1.3.1熟悉环境

熟悉和了解个人所处的消防安全环境,事先制定较详细的逃生路线,必要时进行演练,要让所有员工熟悉掌握。

一旦发生火灾,按最安全的路线顺利逃出火场。

1.3.2迅速撤离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施工现场,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1.3.3毛巾保护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

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致人窒息死亡。

逃生时,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离开危险区域,应将毛巾或衣物折叠成能捂住口鼻大小的方块,用水浸湿,将口鼻捂严。

穿越浓烟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取开。

1.3.4通道疏散

施工场地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从浓烟弥漫的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等将身体裹好,头部向下,半蹲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越险区。

1.3.5绳索滑行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索,用水浸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物体上,采用打腰结的方法将绳索连结起来,被困人员挨个顺绳索沿钢基体滑到地面而脱离险境。

1.3.6低层跳离

如果被火困在低层区域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且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采取直接向下跳逃生的方法。

向下跳之前,应先寻找空平的地面并看清有无尖锐物品,以防止受到更严重的伤害,然后快速向外逃离。

1.3.7利人利己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与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

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如果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将其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

2、高空作业应急预案

2.1凡在离地面2米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均应视作高空作业。

2.2担任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员,不准参加高空作业。

2.3凡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并戴安全帽。

系安全带后必须立即检查扣环是否扣牢、扣好。

2.4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当使用3米以上长绳时,应加装缓冲器。

2.5安全带应全数作定期试验,外表检查每月一次。

静负荷试验按2205N(225㎏)拉力拉5分钟,每半年一次。

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和检查记录。

2.6凡能在地面上预先做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进行,尽量减少高空作业和缩短高空作业时间。

2.7高空作业应先搭建合格的脚手架或采用其他防止坠落的措施。

在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和斜道两边、斜道转弯处,应设置1.05米高的栏杆,其下面内侧加设0.18米高的防护板,以防坠落伤人。

2.8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

搭建脚手架的工作负责人应对所搭的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书面证明后方准使用。

2.9工作过程中不准随意改变脚手架结构。

禁止用木桶、木箱、砖及其他建筑材料搭临时铺板来代替正规脚手架。

2.10脚手架接近带电设备时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传递绳应使用干燥的麻绳或尼龙绳,禁止使用金属线,以防触电和感电下坠。

2.11在高处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应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备,以防落物伤人。

传递工具应使用工具袋。

高空作业下方应设置围栏或遮栏,并悬挂警告牌,不准人员通行和逗留。

2.12在高空作业或高空平台行走时,要思想集中、认真观察行进路线有无障碍、孔洞等不安全因素。

2.13施工场所的照明应充足。

特别危险的地方、区域应加强照明。

3触电伤害应急预案

3.1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

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专业救护机构,就近送病人去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3.2拉吊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

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

如挑不开电线或者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源。

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

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3.3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3.4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开衣扣,畅通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地人工呼吸。

心博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3.5发现心跳呼吸都已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

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

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

如现场抢救只有一人,用30:

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心脏按压30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3.6注意:

A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B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

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C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要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4烧(烫)伤人员处理

4.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4.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4.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4.4发生窒息可用粗细头从病人的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

4.5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

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

4.6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7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5食物中毒事故

5.1及早识别食物中毒。

5.2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5.3发生群体中毒(多人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局、卫生防疫站报告,同时向当地“120”急救中心呼救。

5.4重症病人送医院进一步急救或进行特殊的或特效的抗毒治疗。

6水灾的应急预案

6.1施工现场应设有雨水沟,以保证流水畅通,施工作业点不积水,不存水。

6.2对一切设备,物资就高出放置。

在雨季来临前准备好防水抗洪物资。

6.3雨季施工期间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以防天气突然转变,遭到大到暴雨等恶劣天气的袭击。

6.4出现强降雨天气现场存水后,应安排人员及时疏导,避免水越积越深。

6.5施工现场水位超出警戒时,成立专门的抗洪小组配合业主等部门共同抗灾。

7应急抢救的些基本方法

7.1作业人员高空坠落或高空落物伤人急救

7.1.1现场发现人应立即通知项目负责人(应急组长)和应急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接到应急通知后应立即携带医疗药品和抢救工具赶赴现场,在应急人员未到现场之前,现场人员应迅速自行抢救伤者。

7.1.2对高空坠落或高空落物受伤者,应对伤者外观进行全面检查,若伤者外表无出血但表现出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燥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立即与当地市医院急救中心联系,并应迅速将伤者躺平,抬高下肢,保持伤者身体温暖,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7.1.3若伤者有伤口渗血,则首先想办法进行止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伤者伤口喷血,则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发生肢体大出血时,则用止血带包扎止血,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上肢每60min,下肢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并记录好每次扎紧、放松的时间。

但所紧时间不能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防伤害神经,若放松时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7.1.4若高空坠落产生肢体骨折时,则用夹板竹竿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也可以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节部位移动,以减少痛楚,防止伤势恶化。

属开放性骨节并伴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后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若腰椎骨节,则应将伤员平卧在平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搬动,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7.1.5怀疑高空坠落者有颈椎损伤,应使伤员平卧,用沙土袋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

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也不能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7.1.6颅脑外伤时,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能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擦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里压鼻排除鼻内流体或将流体再吸入鼻内,并速送医院救治。

7.2人员触电急救

7.2.1发现有触电时,发现人应立即断开放电设备的开关及相应的电源开关,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并立即报告应急小组和与医院联系,在应急小组人员和医生未到现场接替抢救之前,现场人员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只有医生有权作出伤员死亡的论断。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现场应急救治。

7.2.2若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7.2.3触电者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触电者或轻拍其肩部(禁止摇动其头部),以判定触电者的呼吸情况:

看——看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是否有起伏动作;听——用耳朵贴近触电者的口鼻处,听是否有呼吸声;试——试测触电者口鼻是否有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左或右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经看、听、试的方法判断触电者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波动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正确地进行就地抢救。

7.2.4若触电者有电弧烧伤时,应保持伤口清洁,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后再送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