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41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

《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化重点整理版.docx

生化重点整理版

★蛋白质元素组成:

碳、氢、氧、氮、硫(C、H、O、N、S)以及磷、铁、铜、锌、碘、硒。

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

★氨基酸的三字母英文缩写:

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色氨酸Trp;丝氨酸Ser;酪氨酸Tyr;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天冬酰氨Asn;谷氨酰胺Gln;苏氨酸Thr;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COOH

★氨基酸的通式:

H2NCH,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肽腱。

R

★氨基酸的分类:

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

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

极性、中性氨基酸:

色氨酸Trp;丝氨酸Ser;酪氨酸Tyr;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天冬酰氨Asn;谷氨酰胺Gln;苏氨酸Thr

极性、酸性氨基酸:

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

极性、碱性氨基酸:

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

甘氨酸Gly

分子量最小的具有旋光性的氨基酸:

丙氨酸Ala

支链氨基酸:

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

芳香族氨基酸:

苯丙氨酸Phr;色氨酸Trp;酪氨酸Tyr组氨酸His

杂环氨基酸:

脯氨酸Pro;色氨酸Trp;组氨酸His

羟基氨基酸:

丝氨酸Ser;酪氨酸Tyr;苏氨酸Thr

含酰胺基氨基酸:

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

含硫氨基酸:

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

亚氨基酸:

脯氨酸Pro

★等电点(Isoelectricpoint(pI)):

在某一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呈电中性,此时该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紫外吸收性质: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芳香族氨基酸Trp,Tyr,因此在280nm波长附近有特征性吸收峰。

蛋白质的OD280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故可用作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加热,茚三酮水合物被还原,其还原物可与氨基酸加热分解的氨结合,再与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成蓝紫色化合物,该蓝紫色化合物在57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由于此吸收峰大小与氨基酸释放出的氨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是肽键,有的还包含二硫键。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干肽单元,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或无规则的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

蛋白质二级结构一般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于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盘曲或折迭而形成的特定构象。

也就是整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或基团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稳定主要靠次级键,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以及范德华力等。

此外,某些蛋白质中二硫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之间彼此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空间构象。

主要稳定因素:

氢键、离子键。

★α-螺旋(α-helix):

①多个肽平面通过Cα的旋转,相互之间紧密盘曲成稳固的右手螺旋。

②主链螺旋上升,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螺距0.54nm。

③氢键是稳定α-螺旋的主要化学键。

④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分布在螺旋外侧。

★β-折叠(β-sheet,β-pleatedsheet):

①是肽链相当伸展的结构,肽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

②氢键是稳定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③两段肽链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反平行的。

④氨基酸残基的侧链R基分布在片层的上方或下方。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进而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二,相似的一级结构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功能,三,一级结构关键部位的改变影响其生物学活性。

如:

由于基因上遗传信息的突变,血红蛋白上β亚基N端的第6位氨基酸残基发生了改变,Glu→Val,转变为镰刀状红细胞。

■■〔大题目〕■■: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proteindenaturation)?

哪些因素可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蛋白质的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哪些应用?

天然蛋白质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变性主要是二硫键及非共价键的断裂,并不涉及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物理因素:

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

化学因素:

强酸,强碱,有机溶剂,尿素,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等

性质的改变:

溶解度降低、溶液的粘滞度增高、不容易结晶、易被酶消化。

蛋白质变性后,疏水基团暴露,相互之间容易聚集而发生沉淀。

蛋白质变性的应用:

㈠高温、高压灭菌。

㈡低温保存酶、疫苗等,防止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①双缩脲反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红色物质;②Folin—酚试剂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的Tyr在碱性条件下与酚试剂生成蓝色化合物;③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的游离氨基和羧基与茚三酮加热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核苷(脱氧核苷)和磷酸以磷酸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链接形成多核苷酸链,即核酸。

★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由于核苷酸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所以也称为碱基序列。

★核酸的书写方式:

方向5’—3’,线条简化式和文字简化式。

■■〔大题目〕■■:

Watson-CrickDNAdoublehelixmodel要点:

①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相互缠绕构成右手双螺旋结构。

②嘧啶与嘌呤碱位于双螺旋的内侧,磷酸与核糖在外侧,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DNA分子的骨架。

③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每一圈双螺旋有10对核苷酸,每圈高度为3.4nm。

④两条链由碱基间的氢键相连。

A与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

G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⑤由于碱基对排列的方向性,使得碱基对占据的空间是不对称的,所以双螺旋结构上有两条螺形凹沟,一条较深,称为大沟;一条较浅,称为小沟。

⑥维持DNA结构稳定的作用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和氢键。

碱基堆积力维持DNA纵向稳定,而氢键维持DNA的横向稳定。

★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可分为Z-DNA,B-DNA,A-DNA。

Watson–Crick的DNA模型为B-DNA。

★基因组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

如人类基因组包含22条染色体和XX或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遗传物质(核基因组),以及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

★RNA主要分为核蛋白体RNA(rRNA)、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

结构特点:

(1)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于细胞核中;

(2)单链分子,碱基组成不遵守Chargaff规则;(3)与DNA在碱基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RNA分子中U代替了T。

此外,一些RNA含有少量稀有碱基;(4)RNA中的戊糖为核糖,含有游离的C2’-OH。

功能:

(1)mRNA的功能:

转录核内遗传信息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并携带到胞质,指导所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2)tRNA的功能:

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参与解译mRNA的遗传密码,合成蛋白质。

(3)rRNA的功能:

rRNA不能单独行使功能,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后形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核酸的紫外吸收:

由于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共轭双键,因此,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nm的紫外波段有强烈的吸收,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

这一性质被广泛用来对核酸、核苷酸、核苷和碱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DNA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值、有机溶剂和尿素等)的作用下,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作用力氢键和碱基堆积力被破坏,形成无规线团状分子,从而引起核酸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的改变。

变性并不涉及核苷酸间共价键的断裂,因此变性作用并不引起核酸分子量的降低。

★核酸变性时,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在260nm处的吸光值(OD260)增加,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DNA的变性过程是突变性的,它在很窄的温度区间内完成。

因此,通常将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最大量一半时的温度称熔解温度,用Tm表示。

此时,50%的DNA解链。

一般DNA的Tm值在70-85C之间。

DNA的Tm值与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有关,G和C的含量高,Tm值高。

★DNA的复性:

变性的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DNA单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它是变性的逆过程。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叫退火。

★核酸杂交:

两条来源不同的单链核酸,由于部分碱基互补,在适宜的条件下,如经退火处理可以形成杂交双链结构。

★核酶(ribozyme)是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RNA。

其功能主要是切割RNA,其底物都是RNA分子。

因而从功能上讲也属于核酸内切酶,而且具有一定的序列特异性。

作用:

1、RNA成熟过程的加工修饰;2、针对病毒或肿瘤基因的药物

核酸酶是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可分为DNA和酶RNA酶

★酶是活细胞合成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包括蛋白质和核酸。

酶促反应的特点:

(1)极高的催化效率;

(2)高度的特异性;(3)酶活性的可调节性;(4)酶的高度不稳定性。

★(了解)单体酶:

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

寡聚酶:

由多个相同的或不同的亚基以非共价键相连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

多酶复合体:

由几种功能不同的酶彼此嵌合而形成多酶复合体,便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

多功能酶或称串联酶:

有一些多酶复合体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融合,多种不同催化功能存在于一条多肽链中。

★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就是酶分子在三维结构上比较靠近的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或残基上某些基团构成的特定的空间构象,是酶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其催化作用的部位,所以一般处于酶分子表面或缝隙中。

★必需基团:

酶活性中心及活性中心以外对于维持酶的活性有重要作用的一些化学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常见的必需基团有组氨酸的咪唑基、丝氨酸的羟基、半胱氨酸的巯基等。

单纯酶是仅有肽链构成的酶。

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即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

★全酶: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只有全酶才具有催化作用。

★酶蛋白:

决定反应的特异性。

辅助因子分为辅酶和辅基,辅酶:

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法去除,多为小分子有机物。

如维生素,铁卟啉等。

辅基:

与酶蛋白结合紧密,多为一些金属离子,如Mn2+,Cu2+,Zn2+等。

★影响酶促反应的六因素为:

底物浓度;酶浓度;pH;温度和激活剂和抑制剂等。

★米式方程:

米氏方程反映了底物浓度[S]与酶促反应速度间的定量关系。

★米氏常数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Km的意义:

1、Km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Km值,它是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常数。

一般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

当pH,温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不变时,Km是恒定的。

3、如果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则对于每一种底物各有一个特定的Km值。

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1/Km可近似地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1/Km越大,表明亲和力越大,酶促反应易于进行。

4、Km值一般在10-6—10-2mol/L之间。

■■〔大题目〕■■:

酶原(zymogen)、酶原激活原理及其生理意义:

酶原:

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酶原。

酶原激活的原理:

酶原(在特定条件下)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断裂,水解掉一个或几个短肽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

①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②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

③可视为酶的储存形式。

★同工酶(isoenzyme):

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例如:

有机磷化合物羟基酶解毒------解磷定(PAM)

重金属离子及砷化合物巯基酶解毒------二巯基丙醇(BAL)

★可逆性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重点掌握):

抑制剂和底物的结构相似,能和酶的底物分子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

表观Km值增大,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和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

Km值不变,Vmax变小。

反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仅与酶和底物形成的中间产物(ES)结合,使中间产物ES的量下降。

这样,既减少从中间产物转化为产物的量,也同时减少从中间产物解离出游离酶和底物的量。

Km值变小,Vmax变小。

 

★糖代谢:

★酵解

★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糖元合成

糖元分解

★糖异生

场所

胞浆

胞浆、线粒体

胞浆

胞浆(肌肉、肝脏)

胞浆

胞浆、线粒体(肝脏)

起始物/终产物

G/乳酸

G/CO2+H2O

G/磷酸核糖、NADPH、CO2

G/糖元

糖元/G

非糖物质/G

关键步骤

1、3、10(不可逆)

1、3、4(不可逆)

4个不可逆反应,糖酵解1、3、10的逆向以及丙酮酸到草酰乙酸的不可逆反应

关键酶

己糖激酶、6-磷酸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柠檬酸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糖原合成酶

糖原磷酸化酶

丙酮酸羧化酶、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大题目〕■■:

斜体加粗部分

能量利用与产生

产生4个ATP(1、3),消耗2个ATP(7、10)

净生成30/32个ATP(一次TAC生成12.5个)。

不产生ATP

消耗2个ATP

不生成也不消耗能量

消耗6个ATP

还原力利用与产生

生成1分子NADH,后在生成乳酸是被利用

生成3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

生成2分子NADPH

消耗2分子NADH

★糖酵解:

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并伴随着少量ATP生成的过程。

分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即糖酵解途径和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两个途径。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缺氧状态下,迅速供能、

(2)少数组织仅以此途径获能---红细胞、(3)有些组织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以此途径获部分能量---白细胞、视网膜、(4)酵解还是彻底有氧氧化的前奏,准备阶段。

★糖的有氧氧化:

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糖、脂肪、蛋白质最终代谢通路。

(2)糖、脂肪、蛋白质代谢联系枢纽(互变机构)。

(3)产能最多途径:

四次脱氢,一次底物磷酸化。

(4)循环的本身并不能释放大量能量,而是为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ATP提供还原性的NADH、H+和FADH2。

★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生理意义:

(一)为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二)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反应。

★糖元合成的生理意义是储存能量,糖元分解的生理意义是维持血糖浓度。

★糖异生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一)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二)补充肝糖原;(三)调节酸碱平衡(乳酸异生为糖)

■■〔大题目〕■■:

酵解、有氧氧化和糖异生途径要求掌握关键酶所催化的关键反应:

糖酵解的关键酶有:

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关键反应:

(1)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2)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有氧氧化的关键步骤(加粗)和关键酶: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

三种酶:

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五种辅酶:

TPP、硫辛酸、HSCoA、FAD、NAD+。

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

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糖异生见上表。

★巴斯德效应(Pastuereffect):

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或糖酵解)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大题目〕■■:

血糖的概念、正常值;血糖来源和去路:

血糖:

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正常血糖浓度:

3.89~6.11mmol/L(70-110mg/dL)。

血糖来源:

食物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去路:

(1)通过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有氧时生成氧气、水和能量,无氧时生成乳酸和能量;

(2)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3)磷酸戊糖途径形成其他糖,如乳糖;(4)代谢合成脂肪和氨基酸。

★血糖水平主要依靠激素调节:

降低血糖:

胰岛素;升高血糖:

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

★人体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稀酸三种多不饱和脂酸,不能自身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脂肪的动员: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FFA(脂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限制酶: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为脂解激素,如: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ACTH及TSH等。

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为抗脂解激素,如:

胰岛素、前列腺素E2及烟酸等。

■■〔大题目〕■■:

脂酸β-氧化的概念、(部位/亚细胞定位)、主要过程、关键酶、反应部位及能量的计算:

脂酸的β-氧化:

在氧气供给充足的条件下,脂酸可在体内分解成CO2及H2O并释放大量能量,以ATP形式供机体利用。

主要过程包括:

1.脂酸活化,生成脂酰CoA;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3.脂酰CoA的β-氧化;4.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关键酶:

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反应部位:

除脑组织外/多数组织/以肝脏和肌肉最为活跃。

亚细胞定位:

1.FFA的活化(胞液);2.脂肪酸的β-氧化(线粒体)。

能量计算:

(举例:

一分子三软脂酰甘油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多少分子ATP?

写出代谢途径的主要过程。

):

1分子脂酸通过β-氧化生成1分子乙酰CoA、1分子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分子NADH+H+、1分子FADH2。

1分子NADH+H+氧化生成2.5分子ATP,1分子FADH2氧化生成1.5分子ATP,1分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10分子ATP。

以软脂酸(16C)为例:

供进行7次β-氧化,生成7分子FADH2、7分子NADH+H+及8分子乙酰CoA。

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生成的ATP=7×(2.5+1.5)+8×10=`108。

脂肪活化是消耗2分子ATP,因此净生成106分子ATP。

饱和脂肪酸的碳原子数

乙酰CoA分子数=

2

β-氧化次数=乙酰CoA分子数—1

ATP生成数=β-氧化次数×(2.5+1.5)+乙酰CoA分子数×10

净生成数=生成数-2

■■〔大题目〕■■:

酮体(ketonebody)的概念、合成及利用的部位、生理意义:

酮体(ketonebodies):

酮体是肝脏FFA代谢特有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占30%)、β-羟丁酸(占70%)和丙酮(微量)。

酮体合成的部位:

线粒体,利用特点:

肝内生酮肝外用。

生理意义:

一、酮体分子量小,水溶性大,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和肌肉毛细血管壁,是脑组织和肌肉组织的重要能源。

二、酮体的利用增加可减少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脂肪酸合成:

16C的软脂酸合成主要肝细胞胞液中进行,碳链延长在肝细胞的内质网和线粒体中进行。

产物为软脂酸等。

原料:

乙酰CoA、ATP、HCO3-、NADPH、Mn2+。

关键酶:

乙酰CoA羧化酶,辅基是生物素。

乙酰CoA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从线粒体进入胞液。

★胆固醇的合成原料:

18分子乙酰CoA(合成胆固醇的唯一碳源)、36分子ATP和16分子NADPH+H+。

关键酶:

HMG-CoA还原酶。

合成的基本过程:

1.甲羟戊酸的合成、2.鲨烯的合成、3.胆固醇的合成

合成部位:

以肝脏、小肠合成为主,亚细胞定位:

胞液及光面内质网。

合成的基本过程:

1.甲羟戊酸的合成、2.鲨烯的合成、3.胆固醇的合成

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变:

1.转变为胆汁酸。

(最主要去路);2.转变为类固醇激素;

3.转化为维生素D3;4.参与生物膜的合成,维持生物膜的流动性.

★血脂:

血浆中所含的脂类。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一、电泳法:

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乳糜微粒。

二、超速离心法:

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功能:

1、CM:

(十二指肠,空肠细胞)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酯的主要形式。

2、VLDL:

(肝细胞)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酯的主要形式。

空腹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主要反映在VLDL的含量上。

3、LDL:

(肝细胞、血浆)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LDL是正常人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

4、HDL:

(肝细胞,小肠细胞、血浆)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进行代谢。

★生物氧化(biologyoxidation):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phosphorylation)是因脱氢、脱水等作用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而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能量转移给ADP形成ATP的过程。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并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因此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呼吸链:

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ferchain)。

呼吸链分为

(1)NADH氧化呼吸链

(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复合体Ⅰ:

NADH-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Ⅱ: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3.复合体Ⅲ: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呼吸链中ATP产生的部位是复合体Ⅰ、Ⅲ、Ⅳ。

呼吸连成分的排列顺序:

(1)NADH氧化呼吸链:

NADH→复合体Ⅰ→Q→复合体Ⅲ→Cytc→复合体Ⅳ→O2。

(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复合体Ⅱ→Q→复合体Ⅲ→Cytc→复合体Ⅳ→O2.

★P/O比值:

是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或AD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进入线粒体的两种机制(穿梭方式):

(1)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

通过这种方式,1分子G产生30分子ATP。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脏中。

通过这种方式,1分子G产生32分子ATP。

★呼吸链抑制剂通过作用于复合体Ⅰ、Ⅲ等来阻断电子传递以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