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2069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docx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电子版

珠海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

珠海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度

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1、演唱《游子吟》

2、聆听《关山月》

2

2

1、聆听《但愿人长久》

2、演唱《花非花》

2

3

1、聆听《阿细跳月》

2、演唱《转圆圈》

2

4

1、演唱《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2、聆听《火把节》

2

5

1、聆听《爱是一首歌》

1、演唱《两颗小星星》

2、演唱《滑雪歌》

2

6

1、聆听《DOREMI》

2、聆听《龙腾虎跃》

2

7

1、演唱《拍手拍手》

2、演唱《明天会更好》

2

8

1、聆听《守住这一片阳光》

1、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

2、聆听《光辉的太阳》

2

9

1、演唱《榕树爷爷》

2、聆听《海德薇格主题》

2

10

1、演唱《火车来了》

2、聆听《瀑布》

2、演唱《飞天曲》

2

11

1、聆听《和平颂》

2、演唱《我们是朋友》

2

12

1、聆听《欢乐颂》

2、演唱《永远是朋友》

2

13

做活页练习、复习演唱曲

2

14、15

复习演唱曲、复习聆听曲

4

16-19

检测

8

20

整理资料

2

 

课时教案

第一周

课题

游子吟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游子吟》,让学生在时间的跨越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对比、吟诵、演唱等活动,体会诗词韵律与音乐旋律之间的紧密关系。

知识与技能

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重点

用歌声表现诗词所表现的意境。

难点

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教具

琴,多媒体

歌曲《游子吟》,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词谱曲。

歌曲用前后两段不同的旋律,将《游子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

第一段旋律在中低音区旋回,诉说着游子心中对母亲的深情。

第二段旋律移高,在中高音区跳动,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歌颂。

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新学期寄语

二、导入

1、设问: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词,为什么喜欢它?

2、揭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古诗词在关的歌曲《游子吟》。

三、学习新课

1、初听《游子吟》

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2、复听《游子吟》

(1)歌曲结构:

A+B

(2)听出两段旋律音区的变化及情绪上的变化。

3、用歌曲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游子吟》两遍,要求学生读出不的情感。

4、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A、要求小组模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视唱时可不带装饰音。

 

 

 

B、跟教师的琴声模唱前八小节旋律。

(带装饰音)

C、跟音乐哼唱歌曲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音区、旋律的走向比较它们的不同。

(2)学唱歌词,演唱歌曲。

A、从旋律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B、第二段可在情感上做细处理,“临行密密缝”可用边音与煌音演唱,“意恐迟迟归”可启发学生根据旋律的走向(上行),用渐强的力度来演唱,把歌曲推至高潮,最后结束名“报得三春晖”的休止之处,要唱得声断气不断,可用渐弱渐慢处理,以表达念念不忘的深情。

5、跟录音演唱

6、跟伴奏演唱

四、拓展活动

分角色表演,设计演唱形式表演

五、小结

1、背唱《游子吟》

2、学唱其它古诗词的歌曲

游子吟

1=E2/4谷建芬曲

歌曲结构:

A+B

两段旋律音区的变化:

A:

中低音区

B:

中高音区

第二段情感处理:

连音与断音演唱

注意力度的变化来演唱

 

课时教案

第一周

课题

关山月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乐曲中宁静悠远的传统“古风”,体会乐曲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诵读,聆听等活动,感受民族音文化的多样,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知识与技能

认识古琴及其音色特点。

重点

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

难点

能区别古琴与古筝,及其音色特点。

教具

多媒体

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

琴曲《关山月》为21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

此曲由六个乐句组成的、带有再现的单段体。

曲虽短小,但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游子吟》

二、导入

1、聆听古琴曲片段,设问:

乐曲好像让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3、揭课题:

《关山月》

》三、学习新课

1、认识古琴,区别古琴与古筝的型状及其音色上的区别。

2、初听《关山月》

感受古琴曲的意境,可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3、简介《关山月》创作意图。

4、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

教师可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5、复听《关山月》

分角色表演,一部分学生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一部分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

 

 

 

 

五、拓展活动

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五、小结

欣赏其它古琴乐曲

关山月

1=F2/4古曲

古琴的音色特点:

古朴、浑厚、庄严

乐曲的意境:

安静悠远

 

课时教案

第二周

课题

但愿人长久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歌曲中传统韵味又要体会出现代“新韵”的优美清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分析、演唱等活动,了解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

知识与技能

通过聆听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

重点

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难点

找出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

教具

琴,多媒体

《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流行歌曲,由台湾著名作曲人梁弘志为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谱曲。

歌曲由两部分组成,寄托了词者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游子吟》

二、导入

1、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入手,如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句“月有阴晴圆缺”;教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揭课题:

《但愿人长久》

三、学习新课

1、简单赏析苏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

A、选用古琴曲《关山月》为配乐朗诵。

B、选用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

C、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2、聆听《但愿人长久》,分析歌曲。

找出歌曲的结构:

A+B

找出乐段的乐句:

4+4

3、跟琴视唱旋律。

4、师生跟录音接唱,如:

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歌曲中每个乐句的句末基本以“2---”为结束音,营造了“月圆之时人孤单”的情景,有着对现实的无奈但又超然豁达之感。

5、跟伴奏演唱。

四、拓展活动

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五、小结

继续熟悉歌曲

但愿人长久

1=E4/4梁弦志曲

歌曲的结构:

A+B

乐段的乐句:

4+4

结束音长音:

2---

长音意图:

营造了“月圆之时人孤单”的情景

 

课时教案

第二周

课题

花非花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以及诗词声调与音乐旋律两者之音的紧密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吟诵等活动,感受作品表现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

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

感受和体验诗词声调与音乐旋律两者之音的紧密关系。

难点

演唱出词意的朦胧感和意象感。

教具

琴,多媒体

《花非花》是我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影响最广的一首歌曲,歌词取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常庆集》中《花非花》段。

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两小节为一句,旋律起伏,基本上是上句上行,下句下行。

歌曲虽短小却意境超脱、婉转优美,行板的速度更增强了词意的朦胧感和意象感。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游子吟》

二、导入

1、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导入。

2、揭课题:

《花非花》

三、学习新课

1、初听《花非花》

感受歌曲的意境

2、复听

找出歌曲乐句:

四句

乐句的进行方向:

1、3句上行2、4句下行

3、视唱旋律

A、用“WU”哼唱旋律

B、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意调的紧密结合。

 

 

 

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可抓住歌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学唱时注意:

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可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

6、跟伴奏演唱

四、拓展活动

根据音响提供的齐唱、童声合唱与混声合唱的三个不同的演唱版本,进行对比聆听,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演唱形式所表现的不同效果,对演唱形式与人声分类进行复习与巩固。

五、小结

熟唱《花非花》

花非花

1=D2/4黄自曲

歌曲乐句:

四句

乐句进行方向:

1、3句上行2、4句下行

注意:

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

体现“朦胧诗”的意境

 

课时教案

第三周

课题

阿细跳月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聆听,能使学生从浓郁的彝族音乐中进一步了解彝族的音乐文化和民俗风情,热爱在华民族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分析、比较、视唱等音乐活动,感受和体验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彝族音乐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1、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

2、认识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

重点

感受与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彝族音乐的特点。

难点

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三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教具

琴,多媒体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其旋律活泼跳荡,富有动感,特色鲜明。

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

在节日或家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

乐曲由三部分构成。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游子吟》

二、导入

师:

同学们想去参加他们的活动吗?

那我们一起去了解他们民族的音乐特点吧。

1、完整聆听乐曲《阿细跳月》

设问:

A、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B、你哼唱一下主题旋律吗?

2、学唱主题旋律并找出主题旋律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找出乐曲的主要音(1,3,5)。

3、复听乐曲

设问:

乐曲分几个段落?

4、分段落聆听乐曲

A、找出每个乐段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B、对比每个乐段相同与不同之处。

5、聆听第三乐段

随着音乐模仿三弦的演奏形式

6、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一)

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

 

 

 

7、创编活动:

请用主要音1、3、5为以下节奏:

5/4×××××521||创编旋律。

8、拓展

观看舞蹈《阿细跳月》视频加深学生对此民族的了解。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彝族乐曲《阿细跳月》,对他们的民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了解其乐曲的特点,同学们还能用它旋律主要音创编旋律。

希望今后同学们能更加关注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

欣赏一下彝族其它音乐

阿细跳月

1=C2/4秦鹏章编曲

主题旋律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

4句

乐曲的主要音:

1、3、5

乐曲的结构:

A+B+A

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14次

 

课时教案

第三周

课题

转圆圈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彝族族孩子们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嬉戏玩耍和欢乐舞蹈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编创等活动,感受、体验与表现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彝族音乐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能背唱歌曲,并能用1、3、5三个音编创短小旋律。

重点

用歌声表现彝族族孩子们嬉戏玩耍情景。

难点

1、唱准变拍子2、能用1、3、5三个音编创短小旋律

教具

琴,多媒体

《转圆圈》是一首撒尼民歌,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及鲜明的民族特色。

不少撒尼民歌中以1、3、5三音为重要组成音,独具特色。

这首歌曲的旋律就是以这三个音为基础构成的,6音偶乐、短暂的出现只是起经过音的作用。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由领唱唱出的第一乐句节奏自由、速度徐缓,属引子的性质,随即第二乐句以合唱作应答。

歌曲二拍子与三拍子互作交替,表现了孩子们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嬉戏玩耍的快乐心情。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游子吟》

二、导入

1、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2、揭课题:

《转圆圈》

三、学习新课

1、初听《转圆圈》

设问:

歌曲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2、复听《转圆圈》

设问:

谈谈歌曲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跟琴试唱歌曲开始的8小节旋律,表现与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

此部分在演唱时要注意音量不宜太大,唱好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以及延长音记号的地方,可通过教师的指挥手势,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和表现。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

(1)教师示范唱旋律,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

歌曲主要由哪几个音组成?

(1、

 

 

 

3、5)每一个乐句所表现的意境是不是一样的?

(2)教师可结合歌曲的三个组成音1、3、5,介绍彝族歌曲的特点。

(3)分乐句视唱歌谱,边唱边请学生划出乐句的旋律线,感知旋律的走向。

(4)请学生在2/4拍和3/4拍出现的小节左上角标出相应的拍号,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拍子的变换。

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1)学唱歌曲应着重于歌曲的意境表现。

(2)注意指导学生按歌曲提示的力度与速度记号来演唱。

(3)复习旋律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如:

反复跳越记号、力度记号(渐强、渐弱)等。

(4)用徐缓的速度、柔和的声音和小快板的速度、轻巧的声音来表现两个不同情绪的乐段。

6、跟伴奏演唱

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体验撒尼人民月下踏歌时的意境。

四、拓展活动

完成编创与活动中练习2的习题,要求用1、3、5三个音编创4小节的旋律。

如果时间不够,可按排到其它课时做。

五、小结

熟唱《转圆圈》

转圆圈

1=G2/43/4撒尼民歌

歌曲营造的意境:

嬉戏玩耍的快乐心情

歌曲的主要音:

1、3、5

音乐记号:

反复跳越记号、力度记号(渐强、渐弱)

用1、3、5三个音编创4小节的旋律

 

课时教案

第四周

课题

火把节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聆听《火把节》使学生从浓郁的彝族音乐中进一步了解彝族的音乐文化和民俗风情,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对比等活动,感受音乐作品给学生带来的热情与欢乐,加深对彝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能听出片段中演奏乐器音色。

重点

有感情演唱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积极乐观的情绪。

难点

能用动作、节奏拍击表现旋律的特点及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教具

多媒体

《火把节》片段选自由王西麟的《云南音诗》第四乐章,是一部风谷性、色彩性的交响套曲,生动地描绘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

火把节它描绘了云南各族人民欢度传统节日的欢乐情景,也是回旋曲式。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转圆圈》

二、导入

1、从民族风情导入。

课上交流一下大家认知的“火把节、泼水节、三月三”等。

2、教师设问:

你认为要表现“火把节”上热闹欢腾的场景的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上会怎样的表现?

3、揭课题:

《火把节》

三、学习新课

1、初听《火把节》

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听后可让学生谈谈所想象的热闹场面。

2、重点聆听第1段

(1)第1遍,请学生边听边用“xx│xxx”节奏型拍击,为音乐伴奏,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情绪。

(2)第2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组和木管组。

引导学生听出轻快、灵巧的中间部分是由短笛主奏和铃鼓伴奏的,启发学生仔

 

 

 

细聆听铃鼓的音色,并合着“xx│0x”节奏型拍击。

(3)第3遍,要求学生当听到重音出现时,做擂鼓的动作;当铃鼓音色出现时,和着节奏拍击。

3、聆听第2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聆听时,可先请学生听出此乐段由双簧管主奏,想象音乐表现的场景,然后再哼唱主题,熟悉旋律;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台三角铁,在乐段的长音处上奏一奏。

4、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四、拓展

聆听流行歌曲《火把节》,感受彝族人民火把节热烈欢腾的场面。

了解更多彝族文化

火把节

1=C2/4王西麟曲

“xx│xxx”节奏型拍击

第1乐段演奏的乐器:

弦乐组和木管组

轻快、灵巧的中间部分是由:

短笛主奏和铃鼓伴奏的

第2段主奏的乐器:

双簧管

 

课时教案

第四周

课题

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和鲜明的彝族风格特点彝族歌曲。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等活动,感受、体验与表现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彝族音乐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重点

用歌声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见他快的情绪。

难点

1、注意节拍的变化2、编创旋律

教具

琴,多媒体

《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是以云南少数民族的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一首具有撒尼民歌风格的歌曲。

素材简练,音调以“1、3、5”为主,歌词仅三句加上衬词“赛洛里赛母哎欧”。

歌曲描绘了一幅地处红河两岸的人们,在月光下点起了篝火,欢乐地歌舞的生动情景。

歌曲由三个乐段构成。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转圆圈》

二、导入

1、聆听《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对比《转圆圈》,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

2、揭课题:

《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三、学习新课

1、初听歌曲范唱

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

2、复听歌曲

请学生边听边在歌曲中找出反复记号。

复习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反复记号。

1、再听歌曲

找出歌曲节奏与旋律的特点:

基本上属于“重复”与“模进”形式进行。

找出歌曲乐段:

A+B+A

2、找出歌曲的变化拍子并标注拍号。

3、学唱歌谱

(1)学生跟琴模唱第一部分歌谱。

(2)学生跟教师学唱第二部分歌谱。

 

 

 

(3)整体唱谱,边唱边划拍。

4、学唱歌曲

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进行歌曲的处理。

如:

第一乐段可用慢速轻声齐唱。

第二乐段唱速稍快,用跳跃轻巧的声音演唱,可采用男女生对唱的形式演唱。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歌词不变,但可以加快歌曲的速度和加强力度,还可以尝试用轮唱的形式,把歌曲推向高潮。

5、跟伴奏演唱

四、拓展活动

请小组选用1、3、5三个音编4个小节的旋律谱。

五、小结

网络上了解更多彝族风俗文化

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G2/43/44/4

在歌曲中找出反复记号

歌曲节奏与旋律的特点:

基本上属于“重复”与“模进”形式进行

歌曲乐段:

A+B+A

 

课时教案

第五周

课题

爱是一首歌两颗小星星

课时

1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两首不同特点电影歌曲的对比聆听,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对比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技能

1、能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2、能随音乐哼唱《两颗小星星》。

3、能编创旋律短句。

重点

知道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能编创旋律短句

教具

琴,多媒体

《爱是一首歌》是美国迪士尼第五部长篇动画片《小鹿斑比》的主题歌。

歌曲旋律优美感人,以领唱与合唱的形式,唱出对生命中永恒不变的主题——爱的赞美,以及沐浴在爱海之中的甜美与温馨。

《两颗小星星》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中的一首插曲,歌词借助了和星星的对话,表达了主人公海因切对人间的友爱与信任的憧憬和渴望。

歌曲采用12/8拍,是带再现的三段体。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转圆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