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人教版第九章溶液精选习题word教师解析版 37.docx
《中考化学人教版第九章溶液精选习题word教师解析版 3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人教版第九章溶液精选习题word教师解析版 37.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人教版第九章溶液精选习题word教师解析版37
2018中考化学:
溶液精选习题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2017桂林)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牛奶 B.汽油 C.泥土 D.味精
2.(2017无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B.硝酸铵
C.氢氧化钠D.蔗糖
3.(2017重庆一中期中)下列操作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煮沸软化硬水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D.用酒精除去碘单质
4.(2017贺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碘酒的溶剂是乙醇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5.(2017重庆育才中学模拟)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多种
B.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6.(2017聊城)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7.(2017重庆江津中学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乙>甲>丙
8.(2017大庆)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5gCuSO4·5H2O溶于95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将50℃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
9.(2017杭州)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
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
大
10.(2017海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甲和乙都是微溶于水的物质
D.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11.(2017重庆巴蜀中学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11题图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采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
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二、填空题
12.(2017毕节)(3分)根据下表中NaCl和KNO3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NaCl与KNO3相比较,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NaCl或50gKNO3,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4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13.(2017河南)(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将t2℃时相同质量的甲、
第13题图
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___(填“X”或“Y”);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t3℃时,将3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14.(2017重庆江津中学一模)(6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第14题图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要使50℃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50℃时,将40g乙物质放入88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15.(2017陕西)(4分)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
(2)60℃时,按图示操作:
第15题图
A中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
NaCl溶液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三、计算题
16.(6分)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71.7g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损失)。
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满分冲关
一、选择题
1.(2017广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
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2.(2017昆明)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甲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2017兰州)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第3题图
A.生石灰和水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D.纯碱和稀盐酸
二、填空题
4.(2017重庆南开中学期中)(4分)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
(1)在t1℃时,A的溶解度为________。
第4题图
(2)要使t1℃的A的接近饱和的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在t2℃时,配制等质量的各溶质的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将等质量t2℃时的A、B、C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所得溶液质量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5.(2017兰州)(5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第5题图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2)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4)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6.(2017株洲)(3分)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第6题图
(1)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_。
(2)要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溶剂、____________等。
(3)t2℃时,在盛有1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甲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7.(2017武汉)(4分)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第7题图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2018中考化学:
溶液精选习题
答案
基础过关
1.D 【解析】牛奶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A错误;汽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长时间放置会分层,B错误;泥土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长时间放置会有沉淀产生,属于悬浊液,C错误;味精能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正确。
2.B 【解析】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故选B。
3.C 【解析】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使硬水软化;用汽油洗去油污利用的是汽油可溶解油污;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用酒精除去碘单质利用了酒精能溶解碘的性质。
故选C。
4.B 【解析】
A
×
不是所有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B
√
碘酒是由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液,所以碘酒中的溶质是碘,溶剂是乙醇
C
×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如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固体,稀硫酸中溶质是液体,稀盐酸中溶质是气体
D
×
溶液的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有关,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5.C 【解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A正确;浓溶液是指溶液中含溶质量较多的溶液,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B正确;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C错误;饱和溶液通过恒温蒸发溶剂而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通过改变温度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改变,D正确。
6.D 【解析】氯化钠溶于水,加入水中可形成溶液,植物油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后分层,不能形成溶液,A错误;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分成若干份,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与原溶液一样,B错误;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质量的前提下,不能继续溶解蔗糖,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食盐),C错误;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D正确。
7.D
8.C 【解析】
A
×
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因此不能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酒精的浓度
B
×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不能得到氧化钙溶液
C
√
5gCuSO4·5H2O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铜,因此其质量小于5g,故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会析出硝酸钾晶体,但余下的仍是室温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得到纯水
9.C 【解析】根据表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在10~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9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反而减小,A错误;1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7.7g,即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硫酸镁27.7g,而72.3g水不能完全溶解27.7g硫酸镁,B错误;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时,溶解度减小,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错误;故选C。
10.A 【解析】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在此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由溶解度曲线走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B错误;20℃时,甲、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C错误;20℃时,甲的溶解度曲线处于乙曲线下方,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D错误。
11.A 【解析】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不是饱和溶液,则不一定,如100g10%的甲溶液含有的溶质为10g,100g5%的乙溶液含有的溶质为5g,A错误;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故提纯混有少量乙的甲,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正确;N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M点是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液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正确;甲、乙降温后为饱和溶液,t2℃时,乙的溶解度比甲大,故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丙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用t3℃时丙的饱和溶液进行比较,t3℃时丙的溶解度比t2℃时甲的溶解度小,故降温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正确。
12.(3分)
(1)36.3(1分)
(2)NaCl(或氯化钠)(1分) (3)KNO3(或硝酸钾)(1分)
【解析】
(1)由表可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g。
(2)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内,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40℃时50g固体加入100g水中可形成不饱和溶液,说明该温度下这种固体的溶解度大于50g,由此可知这种固体是硝酸钾。
13.(3分)Y(1分) t2℃(1分) 70(1分)
【解析】根据题意“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只有甲析出”,说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即甲的曲线为X,乙的曲线为Y;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t2℃时溶解度曲线相交,即此时它们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可知t3℃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3.3%。
设稀释过程中加入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的原理,有30g×33.3%=(30g+x)×10%,解得x≈70g。
14.(6分)
(1)40(1分)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1分) (3)加入甲(或恒温蒸发溶剂)(1分) (4)28.6%(1分) (5)甲(1分) 乙>甲>丙(1分)
15.(4分)
(1)硝酸钾(1分)
(2)不饱和(1分) 167.6(1分) (3)大于(1分)
【解析】
(1)通过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比较,可以得到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0g,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A是不饱和溶液。
再加入40g氯化钠,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3g,即只溶解了37.3g,B溶液的质量是100g+40g+37.3g=177.3g。
再降温至20℃,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析出晶体40g-31.6g=8.4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析出晶体37.3g-36g=1.3g,所以C溶液的总质量为177.3g-8.4g-1.3g=167.6g。
(3)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0g,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晶体3.7g,溶液质量为100g-10g-3.7g=86.3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晶体8.55g,溶液质量为100g-10g-8.55g=81.45g。
也可以这样理解,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氯化钠析出溶质的质量小于硝酸钾,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氯化钠大于硝酸钾。
16.(6分)
解:
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15g+180g+100g-271.7g=23.3g
设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233117
X23.3gy
=
(1分) x=14.2g
=
(1分) y=11.7g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94.7%(1分)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11.7g+(15g-14.2g)=12.5g(1分)
则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4.6%(6分)
答: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4.7%;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4.6%。
满分冲关
1.C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A正确;乙醇易溶于水,与水混合时,形成乙醇溶液,B正确;未指明温度和溶质,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C不正确;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较多的可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电流作用下做定向移动,可以导电,D正确。
2.D 【解析】据图分析,甲在t2℃时的溶解度是50g,A错误;根据溶解度变化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错误;将甲溶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在未知溶液是否饱和的情况下无法判断,C错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S为溶解度),故此时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
3.C 【解析】从图看出左低右高,说明所选两种物质相遇放热或者有气体生成。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铁粉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纯碱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故选C。
4.(4分)
(1)20g(1分)
(2)加A固体(或恒温蒸发溶剂)(1分) (3)C(1分) (4)C>B>A(1分)
5.(5分)
(1)<(1分)
(2)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分) (3)62.5(1分) (4)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1分) (5)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1分)
【解析】
(1)从图像可以看出在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2)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在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则可得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2.5g甲,故所得溶液质量为62.5g。
(4)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选择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等方法。
(5)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则提纯甲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6.(3分)
(1)乙(1分)
(2)升高温度(1分) (3)33.3%(1分)
【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100%分析,可知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据此可知要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剂和升高温度的方法。
(3)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说明该温度时50g甲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饱和,此时在盛有1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甲固体,只能溶解60g,得到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3.3%。
7.(4分)
(1)40(1分)
(2)25%(1分) (3)KNO3(或硝酸钾)(1分) (4)BC(1分)
【解析】
(1)根据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
(2)根据图示,①溶液全部溶解,且溶剂的质量为180g,溶质的质量为60g,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5%。
(3)②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180g-80g=100g,溶质的质量为60g,而t2℃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所以该溶液中的溶质不是氯化铵,而是硝酸钾。
(4)由于R是硝酸钾,所以②溶液属于饱和溶液,即A不正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溶液中的固体溶解,可加入水或升高温度,B正确;①和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60g,C正确;③溶液是饱和溶液,但不能确定其对应的温度,无法确定其溶解度,所以无法确定①和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D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