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1585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docx

已生产矿山自然资源部

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

评估报告书

摘要

经纬评报字(2012)第315号

评估机构:

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委托人:

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

评估对象:

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

评估目的: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由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委托我公司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为出让采矿权提供参考意见。

本次评估即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

2012年1月31日。

评估日期:

2011年4月29日至2012年3月30日。

评估方法:

收入权益法。

评估主要参数:

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矿区经评审备案的保有煤炭资源储量(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为71.22万吨;评估保有资源储量(截至储量估算基准日2006年9月30日)为72.43万吨;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为65.79万吨;可采储量46.97万吨;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立井开拓,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评估用原煤生产规模为6.00万吨/年;产品方案为原煤;矿山合理服务年限为5.22年;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56.41元/吨;采矿权权益系数取3.7%;折现率取8%。

评估结论:

经评估人员现场调查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估算,确定“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评估价值为235.82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佰叁拾伍万捌仟贰佰元整。

评估有关事项声明:

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评估报告需报送备案后使用。

评估结论的使用有效期为一年,从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即有效期自2012年1月31日至2013年1月30日。

超过一年此评估结论无效,需重新进行评估。

本报告仅供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以及报送有关主管机关审查而作。

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

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摘自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该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全文。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正文1

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评估报告书附表目录29

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评估报告书附件目录29

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评估报告书附图目录30

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

评估报告书

经纬评报字(2012)第315号

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接受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的“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进行了评估。

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进行了实地勘察、市场调查与询证,对委托评估的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在2012年1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进行了估算。

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论报告如下:

1、评估机构

机构名称:

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D座1502室;

法定代表人:

刘忠珍;

“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编号:

11020001;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

矿权评资[199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编号:

110000001141686。

2、评估委托人与采矿权申请人

评估委托人:

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

采矿权申请人:

高安市江上煤矿。

高安市江上煤矿《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360983010001712;住所:

高安市独城镇;法定代表人:

陈有家;注册资本:

壹佰万圆整;经济性质:

集体所有制;经营范围:

采掘、销售。

高安市江上煤矿前身为独城市江上煤矿,成立于1980年,建有江上煤矿江上井,1992年新建井口,名称为江上煤矿江北井,并将原矿区范围分割为江上煤矿江上井和江上煤矿江北井两部分,分割出来的江上煤矿江上井范围于1996年分割为江上煤矿江发井和江上煤矿井上井两部分,原分割出来的江上煤矿江北井范围于1998年分割为江上煤矿江北井和江上煤矿江盛井两部分,并于1998年收购了原独城镇双盛井煤矿、并改名为江上煤矿兴盛二井,上述分割及收购形成的各矿区范围于2002年单独领取了采矿许可证,其采矿权人主体未变更,均为高安市江上煤矿。

江上煤矿江盛井于2008年因资源枯竭关闭,高安市江上煤矿于2005年成立高安市江上矿业有限公司,负责其下辖煤矿原煤营销及当地煤炭购销经营。

高安市江上煤矿截至目前共辖江上煤矿江上井、江上煤矿江发井、江上煤矿江北井、江上煤矿江发井四个采矿权和高安市江上矿业有限公司一个子公司。

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营业执照》注册号:

360000020000644;地址:

高安市独城镇衫林村;负责人:

陈有家;资金数额:

叁拾万圆整;经济性质:

集体分支机构(非法人);经营范围:

原煤开采。

该矿现有在册职工约100人,其中生产技术人员8人、地质技术人员2人、安全技术人员3人,该矿近年因扩界原因一直未能系统成规模生产,截至目前已取得扩界后的采矿许可证。

3、评估对象和范围

《采矿权评估委托书》载明的采矿权名称为“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二井(扩界)采矿权”,本次评估根据该矿已取得的扩界后采矿许可证载明的矿山名称确定评估对象名称为“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

根据《采矿权评估委托书》,本次委托评估的矿区范围面积为0.4432平方千米,拐点坐标如下:

点号X坐标Y坐标

13122689.3939356902.60

23122769.3939356478.60

33123449.4039356448.60

43123449.4039357238.60

共由4个拐点圈定;

开采标高:

70米至-224米。

委托评估的矿区范围与该矿现采矿许可证范围一致。

该矿现采矿许可证号:

C360000************6855;采矿权人:

高安市江上煤矿;地址: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矿山名称:

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经济类型:

集体企业;开采矿种:

煤;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生产规模:

6.00万吨/年;矿区面积:

0.4432平方千米;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

贰年,自2010年9月17日至2012年9月17日;发证机关: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1980西安坐标系):

点号X坐标Y坐标

13122689.3939356902.60

23122769.3939356478.60

33123449.4039356448.60

43123449.4039357238.60

共由4个拐点圈定;

开采深度:

自70米至-224米标高。

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国土资储备字[2010]61号“关于《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赣金林储审字[2010]061号《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矿区经评审备案的储量计算范围全部位于现采矿许可证范围内(储量估算标高:

0~-244米),与本次评估资源储量范围一致;根据《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经审查通过的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发的范围即为现采矿许可证范围,与本次评估矿区范围一致。

详见储量估算范围与评估范围(现采矿许可证范围)关系示意图。

扩界前的原矿区范围未完全包括在扩界后的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内,原矿区范围采矿许可证号:

C360000************6855;采矿权人:

高安市江上煤矿;地址: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矿山名称:

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经济类型:

集体企业;开采矿种:

煤;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生产规模:

4.00万吨/年;矿区面积:

0.2364平方千米;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

壹年,自2009年7月3日至2010年7月3日;发证机关: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1954北京坐标系):

点号X坐标Y坐标

13122690.0039357230.00

23122570.0039356900.00

33122725.0039356575.00

43123095.0039356790.00

33123200.0039357100.00

43122920.0039357095.00

共由6个拐点圈定;

开采深度:

自0米至-224米标高。

扩界前的原矿区范围未完全包括在扩界后的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内,原矿区范围与评估的扩界后采矿许可证范围关系详见下图:

储量估算范围与评估范围、现采矿许可证范围及原矿区范围关系示意图

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范围南邻江上煤矿江上井、东南邻江上煤矿江盛井,东邻日升煤矿、衫林兴盛煤矿等矿权,均不接界(详见下图“评估矿区范围与周边矿权关系示意图”),不存在矿界纠纷。

本次评估矿区范围经了解不存在矿业权权属争议,原采矿许可证范围矿业权亦不存在抵押、担保等权属争议情况。

4、矿业权变更及评估史

本次评估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范围由扩界前的原“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范围和新扩界范围组成。

评估矿区范围与周边矿权关系示意图

扩界前的原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原属独城市江上煤矿,独城市江上煤矿成立于1980年,初始建有江上煤矿江上井,1992年新建江上煤矿江北井井口,并将原矿区范围分割为江上煤矿江上井和江上煤矿江北井两部分,分割出来的江上煤矿江北井范围于1998年分割为江上煤矿江北井和江上煤矿江盛井两部分,分割后的江上煤矿江盛井于2008年因资源枯竭关闭,分割后的江上煤矿江北井矿区范围于2002年首次领取了采矿许可证。

扩界前的原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矿区面积为0.2364平方千米,批准开采深度为自0米至-224米标高,由以下六个拐点坐标圈定:

点号X坐标Y坐标

13122690.0039357230.00

23122570.0039356900.00

33122725.0039356575.00

43123095.0039356790.00

33123200.0039357100.00

43122920.0039357095.00

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于2008年申请扩大矿区范围,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8年10月5日以赣采复字[2008]年0171号《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批复该申请,批复的预划定矿区范围面积为0.4791平方千米,拐点坐标如下:

点号X坐标Y坐标

13122690.0039357230.00

23122820.0039356530.00

33123500.0039356500.00

43123500.0039357100.00

标高:

从70米至-224米。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5月28日以赣采复字[2010]年0031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对原批复的扩界范围进行了调整划定,高安市江上煤矿于2010年9月依据调整后的划定矿区范围取得了现证号为C360000************6855的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为(1980西安坐标系):

点号X坐标Y坐标

13122689.3939356902.60

23122769.3939356478.60

33123449.4039356448.60

43123449.4039357238.60

共由4个拐点圈定;

本次评估的该矿新扩大区范围位于原衫林勘探区三井田范围内,以往属空白地、未设立过矿业权。

除上述矿区范围扩界变更外,该矿矿区范围与矿业权属均未发生过其他变更。

该矿扩界前的原矿区范围于2005年前缴纳过部分采矿权价款,经与该矿采矿权人核实,其原缴纳过采矿权价款的煤炭资源储量截至2006年9月30日前已全部采完,本次评估矿区范围资源储量未进行过价款处置。

5、评估目的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由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委托我公司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为出让采矿权提供参考意见。

本次评估即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6、评估基准日

根据评估委托、评估涉及行为目的的实现,按照《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对评估基准日的时限要求,本项目评估确定的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月31日。

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8]22号《关于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

采矿权价款处置剩余资源储量估算的基准日以2006年9月30日为基准。

7、主要评估依据

7.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7.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7.3《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7.4《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

7.5《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7.6《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

7.7《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7.8《矿业权评估指南》(2004年修订版);

7.9国土资源部2006年第18号“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

7.10《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

7.11国土资源部2008年第6号《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

7.12《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7.13国土资源部2008年第7号《关于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的公告》;

7.14《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7.15《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出让评估委托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81号);

7.16《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评估报告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82号);

7.17采矿权评估委托书;

7.18扩界前的原矿区范围采矿许可证(证号:

C360000************6855)、扩界后的全矿区范围采矿许可证(证号:

C360000************6855);

7.19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国土资储备字[2010]61号“关于《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2010年4月22日);

7.20赣金林储审字[2010]061号《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2010年4月12日);

7.21《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七地质队,2010年1月);

7.22《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江西省煤矿设计院,2010年6月);

7.23《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评审专家组,2010年6月22日);

7.24评估人员现场收集和调查的其他有关资料;

7.25其他。

8、评估原则

本项目评估除遵循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工作原则之外,根据采矿权的特性,又遵循如下原则:

8.1尊重地质规律和资源经济规律的原则;

8.2采矿权资产持续经营原则;

8.3遵守地质勘探规范和采、选设计规范原则。

9、评估实施过程

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评估的政策和法规规定,我公司组织评估人员,对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采矿权实施了如下评估程序:

9.1接受委托阶段:

2011年4月29日~5月16日,接受委托,项目接洽,与委托方明确此次评估的目的、对象、范围,确定评估基准日,拟定评估计划。

9.2资料收集及现场勘察阶段:

2011年5月17日~2012年1月31日,对纳入评估范围内的采矿权进行了现场勘察、市场调查,收集、查阅有关资料,征询、了解、核实矿床地质勘查基本情况,对采矿权范围内有无矿业权纠纷进行了调查。

其中:

2011年5月17日~5月18日为现场勘察阶段,由本项目小组成员李秀芝(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高瑞生(注册矿业权评估师)、评估人员刘信强等在该矿矿长、法定代表人陈有家先生、地质及生产技术负责人员谢金义先生等人员带领下,对本次评估的矿区范围交通、地形地貌、开采及生产经营现状、矿区扩界及改扩建等情况进行了现场勘察与调查了解(详见“11、矿山生产建设概况及现场勘察情况”);2011年5月2日~2012年1月31日为采矿权人提供评估资料期。

9.3评定估算阶段:

2012年2月1日~3月30日,依据提供的评估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确定评估方法,完成评定估算,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查阅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既定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完成评估报告初稿,经内部审核后,最终提交正式评估报告书。

10、采矿权概况

10.1矿区位置与交通

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城区150°方位、直距约31千米处,行政区隶属高安市独城镇管辖。

矿区至丰(城)—高(安)高速有约5千米县级公路相通,并可至320国道、浙赣铁路及赣江水运码头,交通较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

10.2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矿区为丘陵地貌类型,区内海拔标高+37.5~+75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矿区所在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3~6月,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年蒸发量900~1200毫米,历史极端气温-8~40℃,年平均气温18℃,潮湿系数1.7~2.2,年无霜期265天。

10.3矿区地质工作概况

1958~1965年,原902大队在矿区所在区域开展煤田地质普查,未探明工业储量。

1966年12月~1968年8月,原湘赣煤田会战江西钻探指挥部在衫林矿区施工地质勘探,提交了《江西高安八景矿区衫林勘探区一、二、三井田最终地质报告》,探获工业储量2327.61万吨,该报告经原湘赣煤田会战指挥部批准。

矿区交通位置图

1975年10月~1978年4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95队对衫林矿区施工补充勘探,探获B+C级储量1513.49万吨、D级储量425.89万吨,提交了《江西省高安八景矿区衫林勘探区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该报告经江西省煤炭工业局以(83)赣煤基字第360号文审查批准。

本次评估矿区范围所在的衫林勘探区三井田范围批准储量为C级207.28万吨。

2004年7月,江西省宜春市地质队对江上煤矿江北井矿区范围进行地质测量,提交了《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资源储量地质报告》,估算的保有资源储量经宜春市国土资源局以宜国土资备储字[2004]051号文备案。

2006年4月,江西省宜春市地质队编制了原矿区范围《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储量地质报告》,提交的煤炭资源储量经宜春市国土资源局以宜国土资备储字[2006]26号文备案。

2008年1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七地质队对江北井矿区范围进行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提交了《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2007年度煤炭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估算的煤炭资源储量经宜春市国土资源局以宜国土储检字[2008]12号文备案。

2009年1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七地质队对江北井矿区范围进行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提交了《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2008年度煤炭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估算的煤炭资源储量经宜春市国土资源局以宜国土储检字[2009]108号文备案。

2010年1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七地质队对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矿区范围进行资源储量核实,主要完成实测巷道48.6米、核实煤层厚度点2个、实测煤层厚度点5个、补充施工三个钻孔(664.56米),采用煤层底板等高线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对矿区范围煤炭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提交了《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于2010年4月12日经赣金林储审字[2010]061号《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评审、提交的煤炭资源储量于2010年4月22日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10]61号“关于《江西省高安市江上煤矿江北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备案。

10.4矿区地质概况

10.4.1地层

矿区所在区域上地层出露较完整,从新到老出露第四系、第三系、侏罗系下统林山组、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下统梓山组。

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和第四系,其中以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为矿区含煤地层。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

主要由浅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组成,厚度不详,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自下而上分为官山段、老山段、狮子山段、王潘里段。

官山段下部和上部以灰~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中部由泥岩、粉砂岩组成,夹薄煤二层(A组煤),一般呈透镜体,无工业价值,局部夹有细~粗砂岩,含大羽羊齿、栉羊齿、翅羊齿等植物化石,厚度0~112.0米、一般60米。

老山段(B煤组)下亚段下部以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薄层细砂岩,局部出现鲕状粘土岩,含煤2层(B3、B4),B4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区内及周边B4煤层厚度0~4.29米、平均1.54米,上部以灰色泥灰岩、石英岩为主,夹泥岩、钙质泥岩及薄煤层,灰岩分叉尖灭,含马丁贝、焦叶贝、方格长身贝等动物化石,厚度约37.84~89.56米、一般约85米。

老山中亚段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致密均一,上部偶夹粉砂岩,中下部夹1~3层钙质细砂岩,或为粉砂岩和细砂岩互层,产菊石类化石,下部为一层钙质粉砂岩,泥岩富含菱铁质结核,具水平层理,含大量菊石、碗足类动物化石,厚约7.25~94.77米、一般50米。

老山上亚段为浅灰色薄层状粉砂岩及细砂岩,夹薄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顶部有时为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底部常有一层具平行层理的石英细砂岩,含瓣鳃类动物化石,同时见楔羊齿、带羊齿等植物化石,厚度27.99~199.93米、一般60米。

狮子山段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细~中粒砂岩,硅质胶结,分选性好,中、下部夹粉砂岩,厚度约7.45~51.75米、一般约27米。

王潘里段(C煤组)含煤4~17层,不稳定,仅C15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厚度73.80~149.0米、一般90米,分为上、中、下三组,上部粉砂岩组以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及泥岩,有时出现薄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偶见鲕状泥岩,含煤1~4层,煤层薄且不稳定,产腕足类、瓣鳃类、羊齿类等动物化石;中部主要含煤组岩性较细,以灰~灰黑色细粉砂岩、泥岩为主,夹细砂岩及鲕状泥岩,含菱铁质、黄铁质结核,含煤多层,产羊齿类、瓣轮叶、鳞木等植物化石;下部砂岩组以浅灰色细砂岩为主,夹灰色粉砂岩,一般含煤1~2层,煤层薄且不稳定,含腕足类、瓣缌类动物化石,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

主要由亚粘土、亚砂土及砾石组成,分布在矿区低洼处,厚度约8~20米。

10.4.2构造

矿区区域上位于八景矿区东北部,为蛟溪背斜倾伏端,断层、褶曲均发育并相互切割、穿插使构造更加复杂,区域为以蛟溪背斜为中心的复式背斜构造,由于次一级短轴褶曲和断层的破坏地层走向呈一波状环形,构造线在蛟溪背斜轴以西延展较长,以北东向为主,背斜东翼以较短的北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