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1456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docx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语言文字运用与名篇名句默写(19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宇的读音全部正确的—组是(3分)

A.涸辙缔造(di)销声匿迹否极泰来(Pi)

B.袅娜枕藉(jie)繁芜丛杂溘然长逝(he)

C.卜筮愆期(qian)急不暇择义愤填膺(ying)

D.婆娑屋橼(yuan)豁然开朗放浪形骸(ha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学森反复强调,自己只是沧海一乘,职于种,罝弹、导殚卫单的研设汁和制造,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进行的。

B.走进新世纪的大门,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C.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D.课堂听讲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专心致志听讲,积极思考,如果游目骋怀,人在教室心在外,会给学习留下很多“亏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正成为全民族的实际行动和广泛共识。

B.当地接连发生多起盗窃案件,公安部门将这些案件串并侦查,认定这些犯罪嫌疑人应是一人所为,并据此制定了抓捕方案。

C.现代作家郁达夫在不逢北国之秋将近十余年时,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只为饱尝故都的秋味。

D.据古人类学家研究,中华民族具有显著的土著特征,中华大地是拔色蒙古人种的故乡,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是今天中国人的共同祖先。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雪对人有利也有害,在三四月份的忡春季节,如果突然因寒湖侵袭而下了大雪,①。

所以农谚说:

“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不过②,(本草纲目》早有记载雪水能解毒,治瘟疫,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烫伤、冻伤的单方,长期饮用洁净的雪水,可延年益寿,这是那些深山老林中长寿老人的长寿秘诀之一。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氓》中“,"两句,通过叶子衰败的景象预示不如意的事情就要发生。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带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对此坚定地表示:

“,"。

(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二、文言文阅读题(31分)

(一)课内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整确的一项是(3分)

如:

往.(卜.倒F.

A.水波不兴兴:

起B.纵一苇之所如如:

B.倚歌而和之和:

附和D.有碑仆道仆:

倒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徘徊于斗牛之间

B.引以为流觯曲水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列坐其次

则其好游着不能穷也

D.凌万顷之茫然

人之甚寒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癸丑是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其中“癸”属于地支,“丑”属于天干。

B.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意思是过了望日,也就是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C.浮图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还指佛塔。

D.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洛阳就是因为在洛河以北而得名。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

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令人快乐。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

萧声使深谷中的皎龙听了起舞,使孤坐孤舟的的寡妇听了落泪。

C.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译文:

有松气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

“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

我们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而我也为那些随从他退出因而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的人感到后悔。

(二)课外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1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嘉佑二年,试礼部。

殿试中乙科。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还朝。

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

时新政日下,轼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揺,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元佑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浙江潮自海门东来,势如雷霆,岁败公私船不可胜计。

轼议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门,并山而东,凿为漕河,引浙江及溪谷诸水二十余里以达于江。

又并山为岸,不能十里以达龙山大慈浦,自浦北折抵小岭,凿岭六十五丈以达岭东古河,浚古河数里达于龙山漕河,以避浮山之险,人以为便。

奏闻,有恶轼者,力沮之,功以故不成。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范滂:

东汉官员,因反对宦官乱政,遭晋灵帝下诏抓捕,逐自投案,死狱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故不能为滂坶邪/

B.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故不能为滂坶邪/

C.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故不能为滂坶邪/

D.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故不能为滂坶邪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执政,索恶议论异己恶:

憎恶。

B.轼诣武卫营诣:

往、到。

C.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属:

归属

D.复得赐度僧蝶,易米以救饥者易:

换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身先士卒,化解危难。

黄河决口,汇流于徐州城下,他身为徐州知州,发动武卫营官兵抗洪,带领他们修筑堤坝,亲自住到堤上,最终保全了州域。

B.苏轼适时应变,关怀士人。

他在代理主管共举考试时,为了使冻得说不成话的举子们能发挥水平,放宽了禁约,并拒绝侮辱、诬陷举子的宦官巡视考场。

C.苏轼多管齐下,应对饥疫。

他在杭州任上,面对饥荒和瘟疫,先是请求朝廷帮助,后又减价出售官仓的米,做粥和药剂,安排医生治病,建造治病场所。

D.苏轼积极谋划,谋解潮在。

他为了解决钱塘江的潮水冲毁船只的问题,计划开凿运河,引水入江,沿山修堤,开凿山岭,疏通古河道等,这被人们看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新政日下,轼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2)奏闻,存恶轼者,力沮之,功以故不成。

三、古代诗歌阅读(17分)

(―)课内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古诗,完成14〜15题。

短歌行(节选)

曹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4.本诗结尾两句用了周公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分析不正确的义项是(3分)

A.周公当年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流芳于后世,曹操对他满怀敬意。

B.曹操以周公自激,决心借助周公的威望,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来归顺。

C.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曹操爱才、礼贤的政治家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宏图大愿。

D.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即期盼天下贤才归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诗人把贤者比为高空的明月,他们像明月一样光照宇内,但是可望而不可即,他内心不禁产生难以排解的忧愁。

诗人感谢越陌度阡远道而来的贤士们屈尊相从,既然得到贤才,在宴会上能和他们促膝谈心,感到莫大的快慰。

大批贤士就像南飞的乌鹊,择木而栖,绕树三匝,终于选定归宿,到诗人这边来了,诗人对此非常欣慰,万分欣喜。

诗句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二)课外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哭花

韩偓

曾愁香结破颜①迟,

今见妖红委地时。

若是有情争②不哭,

夜来风雨葬西施。

[注]①乔结:

蓓蕾。

破颜:

绽放,⑦争:

怎。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愁”是说诗人为蓓蕾迟迟不肯淀放而感到着急,表达了盼望花蕾快些绽放又担心花开会落的矛盾心情。

B.“妖红"借代花,突出了花的形象。

“妖红委地”描写的就是花落于地的景象,令人眼睛一亮,心生喜爱。

C.“曾”"今”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曾经为花开迟而愁,现在却已是花落于地,表明花开易落,春事匆匆。

D.“西施”是古代著名的美人,诗中借他来比喻落花,写出了落花的美丽动人,借以凸显作者对落花的怜惜之情。

E.诗中有情的不只是诗人,还有“风雨”,作者将“风雨”人格化,写“风雨”仿佛理解人意,埋葬了落花。

17.龚自珍《己亥杂诗》也写道到了“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首诗中落花的形象和作者表达的感情各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四、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课内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①五年前,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②一日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

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

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

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

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③二曰砥砺德行。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

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

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

苟得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然诸君终日付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

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

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向反乎?

故品行不可以不谨慎。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④三曰敬爱师友。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

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

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⑤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

一曰改良讲义。

二曰添购书籍。

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有删改)

18.下列对第②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是第一层,总提本段中心论题“抱定宗旨”。

B.从“诸君来此求学”至“非为致对”是第二层,概述旧宗旨的种种弊病,说明北大学子应该“为求学而来”的意义。

C.从“宗旨既定"至"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是第三层,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证明为什么必须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

D.最后一句是第四层,回应本段的开头句,强调表达希望,结束本段演说。

19.下列表述,不属于蔡元培先生希望北大学生砥砺德行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当时风俗苟且敷衍,败德毁行的事随处可见,容易感染根基不深固的人,使国家的前途不堪设想。

B.大学生尤其是北大学生,社会地位很高,应该以身作则,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矫正颓败世俗的重任。

C.北大学生如果不修明道德,研究学问,而是同于污浊的世俗习气,自己受人轻侮,更不能感化人。

D.北大学生应该用正当的娱乐,代替不正当的娱乐,那么在道德方面没有欠缺,而且对身体有益。

E.第④段蔡元培先生谈到“余在德国”的事,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概括。

(4分)

(二)课外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一曲琵琶醉了秋

从维熙

①十月中旬,几位作家来到湖北随州采风。

晚上与当地文化友人联欢时,一位身着粉色长袍的姑娘,为我们弹奏一支动听的琵琶曲。

第二天我们乘船游水,才知眼前这片群峰环抱中的一泓碧水,芳名就叫琵琶湖;原来昨晚姑娘弹琵琶只是乐章中的序曲,乐曲的高潮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琵琶湖。

②“太美了”船上的人异口同声。

之后,可能是女性爱美的本能超越男性之故吧,韩小蕙竟然说出一句令男作家失尊的话:

“这是我们女人的湖!

③她的话虽然太霸气了一点,但不能不承认,她摸到了琵琶湖的心脉。

的确,它不仅充满了湖的柔媚,还能勾起人的千般遐想:

比如,那些不知名的水鸟,有的环湖面而飞,有的在湖边的草丛里嬉戏;那声声鸟鸣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诗经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中国美丽之湖泊,我游览不少,但多是见景生情,而不能唤起我对远古的遐想;但在琵琶湖,却让我联想起中国文学之开篇。

何故?

这儿是炎帝神农的出生地和古代出土编钟之故里——人是有情物,面对琵琶湖的穿梭而飞的水鸟,一个作家的联想本能,便让我延伸到了远古文化。

昨天我们叩见了炎帝陵,并亲自击打了博物馆内的编钟,所以眼前的琵琶湖,勾起我怀古的一缕幽思,让我在船上如痴如醉。

④摇船人告诉我们,我们目睹的只是琵琶湖的一翼,它的水面有一万二千多亩,在九曲十八湾水波与山峦之间,藏满了中华历史故事:

但更关注琵琶湖的色泽,让我惊异的是这里的湖水之清,有时能见到湖底的卵石,这在中国湖泊史上是罕见的。

摇船人为我们解谜说,湖边乡里所以都喝湖里的水,在于水质的洁净。

经摇船人提示,我们无一例外地都把手伸进水波当中,我还用掌心捧了一口湖水,送进我的嘴里——该怎么评说琵琶湖的圣水呢,清凉而又爽口,这让我这个北京来客,如同走进神农时期的农耕古国,那时天地之间还无“污染”一词,在琵琶湖当一回返古的文人,这该是一次人生难觅的享受。

难道不是吗?

我联想到中国夺人眼球的湖泊有千百个之多,杭州西子湖也好,江苏春太湖也好,它们的风景都美不胜收,但这些美湖中的水,今天还能直接进口吗?

因而,琵琶湖又成为湖泊家族中独有的一绝。

⑤环看湖的周围,是层层叠叠的绿峰。

淡绿色的是青竹和行行茶树,浓绿的树多为阔叶林带,绿色中偶见丝丝橘黄,那是湖边茅草开始黄了梢头。

十月中旬,毕竟是进入了秋时,北方的候鸟飞到这儿觅窝筑巢。

我目光所及的湖滩,水鸟成群,野鸭列队,可贵的是,沿湖严禁捕猎的枪手,将其捕获当成美食进餐。

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地连接为一,是今天琵琶湖另一幅精神肖像。

再把目光,从群峰收拢到湖上,我惊愕地发现湖的形体真的状若一只琵琶,横卧在青黄翠绿的峰谷之间,那琴弦是微风吹起的水纹,弹琴的不再是那身穿红衫的随州姑娘,而是从空中俯冲下来,戏水捕鱼的水鸟——它们欢快的啼鸣,让琵琶湖的乐曲,变成了天籁声声。

⑥偏偏此时,又有一奇特的风景纳入我的眼帘:

那是新娘子正和一位身着西装的男孩,在琵琵湖畔举行结婚盛典呢!

我们向她和他招手,表示远方来客的祝愿,新娘扬起纱衣纱袖,向我们答谢。

瞧!

琵琶湖真是魅力无边,连城里人都开车到这泓丽水之畔,举行婚礼来了。

古色古香的湖水,突然穿插进来现代人的音符,顿使琵琶湖的古韵生津,成为一首古典乐章与现代音响的融合......

⑦此刻,琵琶湖醉了。

⑧此刻,船上的我们也醉了。

⑨连天宇间的秋色,也为之醉了。

(选自《新民晚报》2010年11月22日,有删改)

21.下列对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小蕙的话自有道理,因为它道出了琵琶湖柔媚、能引发人们想象的特点。

B.文章以西子湖和太湖的美不胜收,衬托出了琵琶湖的景色更加美丽迷人。

C.⑦⑧⑨三段分别独句成段,突出了“醉”字,抒发了作者浓烈的喜爱之情。

D.作者以景观为经,感受为纬,编织出了一幅秀美绝伦的琵琶湖醉人美景图。

22.文章开头为什么写随州枯娘弹奏琵琶曲?

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分)

2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在修辞手法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五、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云,色分白黑,形有万千,有时带雨,飘散随风,望之如画,品之如诗,引人遐想,启人心怀。

你取中的云是什么样的?

云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感悟?

请以“看云”为好题写一篇文章,呈现你眼中的云,表达你对云的感受、感惜。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写景抓住特征,想象合理,抒情,议论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