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1417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docx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

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创意音乐课教学大纲

爱多艺专家主编的中央音乐学院幼儿奥尔夫课程,融合了享誉世界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及多元智能理论,并结合中国幼儿园的特点,对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该课程爱多艺将指派教材修订版的编委亲自授课,从艺术能力、创造能力、情感素质等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综合培养。

第一学期分班大纲

小班

一、学期教学目标

音乐知识与技能:

体验音的力度(FP)、高低、快慢、长短、音色;体验与认知节拍、节奏(四分、八分、四分休止符),固定节奏型,指挥,认知音高、二线谱,二声部器乐、歌唱合奏,赏析国内外著名音乐作品等。

综合能力:

听辨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观察力、探索能力、内心稳定感、专注力、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身体大、小肌肉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二、学期教学大纲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道具乐器

备注

第一课

1,感知音的强弱、快

1,问候《MONIKA》,加入名:

乐器:

小钟

琴、鼓

2,认识乐器鼓

2,律动《七个半跳》

道具:

纱巾

3,作品赏析

3,介绍乐器鼓

4,结合音乐《狮王进行曲》、

爸爸走路和

《天鹅湖》和《比强弱》,用鼓

儿子走路的

和纱巾演奏

图片

5,结合音乐《比快慢》,用鼓

感知快慢

6,教师指挥(建立常规),尝

试小朋友自己指挥

乙结束歌《火车轰隆隆》

第二课

体验稳定拍感,感知音的高低和长短

1,律动《印第安童谣》

2,复习,教师或小朋友指挥强弱、快慢

3,介绍乐器打棒

4,教师先即兴发挥,然后结合音乐《比咼低》

5,拿着打棒,用起和蹲的动作表演《印第安童谣》

6,教师先即兴发挥,然后结合音乐《比长短》

乙通过串铃和鼓结合音乐感受音乐的高低和长短,教师歌唱或CD播放。

8,结束歌《火车轰隆隆》

乐器:

鼓、

打棒

第三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学唱SM两音,感受强弱;学习乐器串铃

1,手指谣

2,律动《非洲欢迎你》

3,《印第安童谣》,器乐合奏

学习,强拍鼓,弱拍打棒。

4,学习SO和Mi的卡片,结合手势,同时给出两条毛线,请他们踩线练习。

5,结束歌《火车轰隆隆》

道具:

毛线

乐器:

串铃

第四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以SM两音创编,二线谱感知乐段的对比;

1,复习S和M的短小歌曲(教师引导时加入长短和快慢及高低元素)

2,《巡逻兵进行曲》律动

道具:

小鸟、鸭子的图片;

乐器:

3,队形《巡》

4,介绍响板

5,器乐合奏《巡》

6,结束歌《火车轰隆隆》

铃、响板

第五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认知强弱

1,律动《小手拍拍》

2,学习童谣《强与弱》

3,图片配合童谣,请小朋友表演

4,认识新乐器双响筒

5,听《魔术变变》,进行表演

6,配合乐器进行表演

乙结束节奏对话

道具:

老虎

和猫的图片

乐器:

双响筒

第六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乐句体验,并进行简单歌唱问答

1,律动《我的器官都会响》

2,复习音的强弱,器官发出声响的强弱控制

3,《小手拍拍》,提问小朋友小手的用途?

4,《有礼貌的小手》

5,合奏表演《有礼貌的小手》

6,结束节奏对话

乐器:

鼓、串铃和双响筒

第七课

稳定拍感,认知、听辨音的长短(二声部尝试)结合器乐合奏

1,律动《我的器官都会响》

2,《五官歌》,P20

3,《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4,碰鼻子引出头发长短节奏的学习

道具:

长头发和短头发的图片

乐器:

二角铁、鼓

5,学习乐器三角铁

6,小朋友自己摆出图片的节奏,器乐合奏

乙结束歌节奏对话

第八课

教学主题《秋》色彩与音乐的对应能力,模仿自然现象的能力(风、树叶飘飘等)《四季》

1,放松练习

2,秋天里有什么变化?

创设情境,拿出三色图片

3,欣赏音乐,并进行色彩对应

4,欣赏音乐,动作

5,器乐合奏

6,结束歌节奏对话

道具:

三色卡片;

乐器对应

第一部分:

第九课

稳定拍感及综合表演能力

1,热身小舞蹈《瓦力莫跳跃》

2,《飘》律动(手指和身体)

3,手拿树叶,小组表演

4,介绍乐器:

沙锤

5,器乐合奏

6,结束歌《saygoodbye》

道具:

树叶

乐器:

锤、海鼓、

三角铁

第十课

综合表演及创编能力,感受四分和八分音符

1,《飘》的复习及创编

2,综合表演:

歌唱、器乐和动物表演

3,学习歌谣《树叶蝴蝶》

4,器乐合奏及指挥练习

5,结束歌《saygoodbye»

道具:

树叶、鸭子卡片

乐器:

三角铁、响板

第十一

稳定拍感,复习并认知四分和八分音付;节奏听辨;

1,师生问答导入歌谣《苹果树》,边拍腿边聆听老师念度。

道具:

四分和八分卡片,苹果和

选自P60

《从头到脚玩音

2,歌词创编,并配合乐器表演

3,指挥与聆听(师生或生生合作)

4,出示苹果和梨的卡片,以四二拍为单位念读,(小朋友指挥,器乐和声势)

5,画出四分与八分组合的节奏图,设计不同动作进行节奏游戏

6,结束歌《saygoodbye》

梨的卡片

乐器:

双响筒和三角铁

乐》。

听前奏中的信息感受音乐元素

第十二

《秋天的舞会》,稳定拍感,曲式和乐句感的巩固

1,《树叶蝴蝶》律动复习

2,律动《墨西哥草帽舞》

3,结合舞蹈

4,器乐合奏

5,结束歌《saygoodbye»

道具:

纱巾

乐器:

鼓和串铃

第十三

教学主题《冬》

聆听伴奏的节奏学习;通过运用不同质量的物体来学习运用气息

1,复习《苹果树》和《树叶蝴蝶》

2,师生对话进猜谜语《雪

花》,之后教师演奏低钢请小朋友聆听歌词内容并跟着伴奏和弦拍拍子

3,气息学习《吹吹吹》,吹雪花和餐巾纸片

4,《雪娃娃》律动

5,结束歌节奏对话

道具:

挂图,雪花纸片、餐巾纸片

乐器:

低钢

第十四课

器乐合奏与模唱

1,《球舞》

2,《雪娃娃》律动

3,器乐合奏《雪娃娃》

道具:

挂图乐器:

响板、沙锤

4,指挥《雪娃娃》

5,

6,

《铃儿响叮当》律动

结束节奏对话

第十五

稳定拍感,感知乐句划分角色表演

1,《球舞》

2,《铃儿响叮当》器乐合奏及舞蹈

3,

串联教学汇报

4,

结束节奏对话

第十六

教学汇报

中班

一、学期教学目标

音乐知识与技能:

体验音的力度(FP)、高低、快慢、长短、音色;体验与认知节拍、节奏(四分、八分、二分,四分休止符),固定节奏型,指挥,认知音高、五线谱,二声

部器乐、歌唱合奏,赏析国内外著名音乐作品等。

综合能力:

听辨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观察力、探索能力、内心稳定感、专注力、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身体大、小肌肉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学期教学大纲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道具乐器

备注

第一课

稳疋拍感的建立;

感知音的强弱、快慢;

认识乐器:

1,问候歌《伸出手来捻一捻》

2,《非洲欢迎你》

3,介绍鼓

道具:

强弱

和高低图片

乐器:

4,乐器演奏《非》

5,指挥,通过鼓的演奏感知强

弱与快慢

6,配合音乐《比强弱》、《比快慢》演奏

乙器乐合奏和结束舞《Bingo》

第二课

体验稳定拍感;

感知音的高低和长短;

认识乐器;

1,问候歌《Hello歌》

2,《印第安童谣》律动

3,鼓演奏《印》,有强弱突出

4,介绍乐器串铃

5,教师自由发挥拿着串铃感受高低和快慢

6,配合音乐《比咼低》、《比长短》律动

7,结束舞〈〈Bingo》

道具:

毛线,高低和快慢的图片

乐器:

鼓和串铃

第三课

感受稳定拍感;身体器官的熟悉;乐句感的培养;综合表演能力;

1,《一根拇指动一动》

2,《小跳蚤》

3,《我的身体都会响》

4,介绍响板

5,《五只小鸭》手指谣和动作表演

6,《匈牙利舞曲》

道具:

小鸭的头饰,纱巾

乐器:

响板

第四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学唱SM两音和二线谱并进行创编;

1,《印第安童谣》律动

2,学唱SM,结合手势和二线谱学习

3,介绍小钟琴

道具:

毛线,高低和快慢的图片,写有S和M的图片

乐器:

小钟

4,加入小朋友的名字即兴歌唱

5,突出重拍练习歌唱《印第安童谣》

琴、鼓和串铃

第五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感知乐段的对比;认识乐器

1,律动《瑶族舞曲》

2,介绍打棒

3,听音乐《神奇的魔术师》,教师讲故事并请小朋友一起做律动

4,乐器配合表演

5,结束舞《小脚踏》

道具:

小兔子和花儿的图片

乐器:

打棒、鼓和串铃

第六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曲式结构与表演能力,乐句体验,并进行简单歌唱问答

1,《索菲亚小提琴曲》

2,介绍双响筒

3,播放《口哨与小狗》,讲故

4,走队形,A两排、B手拉手形成一个大圆、A两排、C形成两个里外圈、A两排队形

5,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小狗,其他手拿丝巾牵着他们,进行综合表演

6,结束舞《小脚踏》

道具:

小狗图片或图示,纱巾

乐器:

双响筒、打棒

第七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复习SM,角色表演能力

1,《欢迎来我家》,在Hello处设计不同姿势

2,《彩色的小脚印》

3,《抓孩子》的游戏

4,《准时回家》律动

5,结束舞《音乐有个洞》

道具:

画笔、桶和水,小瓶子

乐器:

鼓、三角铁

第八课

稳定拍感;认知、听辨音的长短和强弱,四分和八分音符;

1,律动《赛马》

2,《石头与水》

3,语言与乐器对话:

今天我们

去骑马好不好?

”集体和个人回答

4,二声部尝试

5,结束歌曲《火车轰隆隆》

道具:

乐器二胡图片,纱巾

乐器:

三角铁、双响筒、鼓

第九课

复习巩固四分和八分音符,学习休止符;综合表演能力;

1,故事导入果园丰收

2,读水果卡片,认识四分和八分节奏以及四分休止符

3,《小音符》分别在老师伴唱下练习,走队形

4,结束舞《苹果丰收》

道具:

水果卡片、四分和八分及四分休止符卡片

乐器:

双响筒、串铃

第十课

四分、八分和四分休止符巩固,学习二分音符

1,律动《小音符》

2,器乐伴奏《小音符》

A:

双响筒(八分)B:

串铃(四分),再跟着音乐一起合奏,之后两队交换。

3,北京童谣《小蜘蛛》,先听教师做,然后小朋友排队做游戏

4,分组请小朋友摆出四分、二分、四分休止的卡片,进行表演

5,《花儿》律动

道具:

四分、二分和八分及四分休止符卡片

乐器:

串铃、双响筒、三角铁

第十一

教学主题《秋》

二分音符的巩固

色彩与音乐的对应能力,模仿自然现象的能力(风、树叶飘飘等)

1,《花儿》看图指挥,器乐合奏

2,秋天里有什么变化?

创设情

境,拿出三色图片

3,欣赏音乐,并进行色彩对应

道具:

三色卡片;树叶;纱巾

乐器:

三角铁,响板,

《四季》

4,欣赏音乐,动作

5,器乐合奏

6,结束舞《飘》

加沟双响筒

第十二

稳疋拍感,曲式和乐句感的巩固

1,《瑶族舞曲》

2,介绍乐器碰钟

3,歌谣《树叶蝴蝶》

4,器乐合奏《树叶蝴蝶》

5,指挥练习《树叶蝴蝶》

6,民族舞蹈《大家都来跳舞》

道具:

纱巾

乐器:

双响

筒、串铃、

鼓、碰钟

第十三

器乐合奏与模唱3322

1—

1,《走跑停》

2,律动指挥《雪娃娃》

3,介绍沙锤

4,乐器合奏与指挥

5,《冬眠的小熊》律动,模唱呼噜噜噜噜33221—”

6,《堆雪人》,两个孩子一组,一个孩子不动,另一个孩子将他摆成任何造型。

乙结束歌

道具:

乐器:

沙锤、加沟双响筒

第十四

稳定拍感,感知乐句划分角色表演,十六分音符的感知

1,乐曲《喜洋洋》

2,舞蹈

3,器乐合奏

4,《饺子歌》

道具:

挂图

乐器:

响板、小镲、三角铁、沙锤

第十五

稳定拍感,感知乐句划

1,《春晓》律动

乐器:

根据情况

2,《春晓》器乐合奏及舞蹈

棒、碰钟

临时调整

3,串联十四节课主题

第十六课

教学汇报

大班

一、学期教学目标

音乐知识与技能:

体验音的力度(FP)、高低、快慢、长短、音色;体验与认知节拍、节奏(四分、八分、二分,四分休止符),固定节奏型,指挥,认知音高、五线谱,二声部

器乐、歌唱合奏,赏析国内外著名音乐作品等。

综合能力:

听辨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观察力、探索能力、内心稳定感、专注力、合

作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身体大、小肌肉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学期教学大纲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道具乐器

备注

第一课

稳疋拍感的建立;

感知音的强弱、快慢;

认识乐器:

1,问候歌《Hello歌》

2,《南美》

3,讲故事导入,《魔术变变变》感知强弱

4,介绍鼓

5,指挥,通过鼓的演奏感知强

弱与快慢

6,快慢感知,教师击鼓,学生根据鼓点走路

乙器乐合奏和结束舞《Bingo》

道具:

强弱和高低图片

乐器:

第二课

体验稳定拍感;

感知音的高低和长短;

1,名字歌:

自我介绍

2,介绍小钟琴

道具:

毛线,高低和快慢的图片

认识乐器串铃;

3,加入小朋友的名字即兴歌唱

4,鼓演奏《印》,有强弱突出

5,介绍乐器串铃

6,教师自由发挥拿着串铃感受高低和快慢

乙配合音乐《比咼低》、《比

长短》律动

8,结束舞《Bingo》

乐器:

鼓、小钟琴和串铃

第三课

感受稳定拍感;身体器官的熟悉;乐句、乐段感的培养;综合表演能力;

1,《我的身体都会响》

2,《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3,律动《小提琴变奏曲》

4,介绍响板和打棒

5,《神奇的魔术师》

6,《南美》

道具:

纱巾

乐器:

板、打棒、

串铃

第四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音阶高低行进的感知,学唱SM两音和二线、五线谱并进行创编;

1,《小跳蚤》律动

2,学唱SM,结合手势和二线谱学习

3,突出重拍练习歌唱《印第安童谣》

道具:

毛线,高低和快慢的图片,写有S和M的图片

乐器:

小钟琴、鼓和串铃

第五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感知乐段的对比;认识乐器

1,律动《瑶族舞曲》

2,介绍三角铁

3,简单了解妖族风情,打棒、

三角铁和纱巾配合表演《瑶族舞曲》

4,结束舞民族舞蹈《ssmss

道具:

纱巾

乐器:

打棒

m》

第六课

稳定拍感;学习中国民族乐器二胡

四分和八分音符;

1,律动《赛马》

2,语言与乐器对话:

集体和个人回答

3,二声部尝试

4,结束歌曲《火车轰隆隆》

道具:

乐器二胡图片,纱巾

乐器:

二角铁、双响筒、鼓

第七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曲式结构与表演能力,乐句体验

1,《索菲亚小提琴曲》

2,介绍双响筒

3,《时钟店》律动及器乐合奏

4,《索菲亚小提琴曲》

道具:

乐器:

双响筒、打棒、鼓、串铃

布置孩子回家画出他们的理想

第八课

体验感知稳定拍感,复习SM,学习L,角色表演能力,美术与歌唱表演的结合

1,《欢迎来我家》,在Hello处设计不同姿势

2,以歌唱和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美术作品

3,累加节奏和歌唱表演

4,结束舞《小脚踏》

道具:

画笔、桶和水,小瓶子

乐器:

鼓、三角铁

第九课

复习巩固四分和八分音符,学习休止符;综合表演能力;

1,《花儿》分别在老师伴唱下练习,走队形

2,故事导入果园丰收

3,读水果卡片,认识四分和八分节奏以及四分休止符

4,结束舞《苹果丰收》

道具:

水果卡片、四分和八分及四分休止符卡片

乐器:

双响筒、串铃

第十课

四分、八分和四分休止符巩固,学习二分音符

1,律动《花儿》

2,《花儿》看图指挥,器乐合奏

道具:

四分、二分和八分及四分休止符卡

3,北京童谣《小蜘蛛》,先听教师做,然后小朋友排队做游戏

4,分组请小朋友摆出四分、二分、四分休止的卡片,进行表演

5,《BINGO》律动

片;

乐器:

串铃、双响筒、三角铁

生【•

教学主题《秋》

二分音符的巩固

色彩与音乐的对应能力,模仿自然现象的能力(风、树叶飘飘等)

《四季》

1,《修鞋匠》律动

2,介绍沙锤

3,秋天里有什么变化?

创设情境,拿出三色图片

4,欣赏音乐,并进行色彩对应

5,欣赏音乐,动作

6,器乐合奏

乙结束舞《飘》

道具:

三色卡片;树叶;纱巾

乐器:

三角铁,响板,加沟双响筒,沙锤

弟十一课

第十二

稳疋拍感,曲式和乐句感的巩固

1,民族歌舞《ssmssm》

2,介绍乐器碰钟

3,歌谣《工厂里》

4,器乐合奏《工厂里》

5,指挥练习《工厂里》

6,民族舞蹈《大家快来跳》

道具:

纱巾

乐器:

双响

筒、串铃、

鼓、碰钟

第十三

《报纸》,合作与表演能力,二声部合作

1,《走跑停》

2,《卖报歌》歌唱与固定节奏型的二声部

3,报纸传递

4,报纸节奏二声部

道具:

报纸

乐器:

沙锤

5,《秋日私语》与报纸的游戏

6,《七个半跳》撕报纸

第十四课

稳定拍感,感知乐句划分角色表演,十六分音符的感知

1,节奏歌《咕噜噜圆》,二声部培养

2,乐曲《喜洋洋》

3,舞蹈

4,器乐合奏

5,《饺子歌》

道具:

挂图

乐器:

响板、小镲、三角铁、沙锤

第十五

稳定拍感,感知乐句划分

1,《朋友舞》律动

2,《春晓》器乐合奏、二声部及舞蹈

3,串联十四节课主题

乐器:

打棒、碰钟

根据情况临时调整

第十六

教学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