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1416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docx

bbskaoyan生态亟待整理

绪论

1、英国生态学家Elton在最早的一本《动物生态学》中,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史”。

苏联生态学家Kaiiikapob认为,生态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文所指的各种适应性。

美国生态学家Odum提出的定义为: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他的著名教科书《生态学基础》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影响。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的四个组织层次:

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3、现代生态学承认的尺度有三种:

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组织尺度。

4、生态学研究方法:

野外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第一部分:

有机体与环境

一、生物与环境

5、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

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6、生境(habitat):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成为生境。

7、生态因子的分类

1)按其性质分为:

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2)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作用分为:

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

前者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群的数量;后者指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它们的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

8、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

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与补偿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9、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其他生物种类或生态因子。

因此后人称此理论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10、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只有在严格稳定状态下,即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应用。

如果稳定状态破坏,各种营养物质的存在量和需要量会发生改变,这时就没有最小成分可言。

此定律用于实践中还需注意生态因子间补偿作用。

11、限制因子定律:

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但因子过量时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

Blackman注意到这点并提出生态因子的最大状态也具有限制性影响,这就是限制因子定律。

12、限制因子(limitingfactor):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只有在耐受范围内,生物才能存活。

因此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13、限制因子具实用意义,如当某种生物在某状态下生长不良时,这并非所有银子都具有同等重要性,只要找出可能引起限制作用的因子,通过试验确定生物与因子的定量关系,便能解决增长缓慢的问题。

14、耐受性定律:

美国生态学家Shelford1913年提出,人和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耐受性定律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它不仅估计了环境因子量的变化,还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同时耐受性定律允许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15、耐受性定律的进一步发展:

a、每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存在差异,耐受性还会随年龄、季节、栖息地不同而有差异。

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限度宽的生物,其分布区一般很宽

b、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不同

c、不同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

d、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下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会下降

16、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de)或生态价(ecologicalvalence):

每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与最低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生态幅是由生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17、当生物对环境中某一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对另一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时,生态幅往往受到后一个生态因子的限制。

生物在不同发育期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不同,物种的生态幅往往取决于它临界期的耐受限度。

自然界中,每种生物的分布区是由它的生态幅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18、生物可通过生物驯化和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可调整和扩大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适应能力。

二、能量环境

19、太阳辐射光谱主要由短波、可见光和红外线组成,大约辐射能的一半在可见光谱范围。

从光质上看,低纬度地区短波光多,随纬度增加长波光增加,随海拔升高短波光增加;季短波光较多,冬季长波光较多;早晚长波光较多,中午短波光较多。

由于地表上的总辐射量决定于光照强度和日照时间,所以中纬度地区的总辐射量有时可以超过赤道地区,因而小麦、土豆或其它作物能在较高纬度地区在较短的生长期中成熟。

水体中太阳辐射的减弱较大气强烈。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水的上层被吸收,红光在4m水深中光强度降到1%,海洋深处显示为蓝紫光,从而导致绿藻分布在上层水,褐藻较深水,红藻最深层水可达200m。

水中辐射强度随深度呈指数递减,在完全清澈水中,1.8m深处光强只有表面50%,清澈湖泊中1%可见光可达5~10m水深,海洋中可达140m,水体可分为光亮带、弱光带、无光带。

20、光合有效辐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植物利用红光和蓝紫光较好,红光对糖合成有利,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

长波红外线是地表热量的基本来源,对外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期了决定作用。

21、光合能力:

当传入的太阳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成为光合能力。

22、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是由光照强度决定的。

23、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是一种光形态建成反应。

24、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分为:

a、长日照植物:

萝卜、菠菜、小麦、凤仙、牛蒡。

萝卜小凤牛

b、短日照植物:

棉花、牵牛、水稻、玉米、高粱。

棉牵水玉高

c、中日照植物:

甘蔗

d、日中性植物:

蒲公英、四季豆、黄瓜、番茄、番薯。

蒲四黄番番

动物光周期现象:

繁殖、昆虫滞育、换毛换羽、动物迁徙等。

生物活动受光周期控制因为,日照长短的变化相对于其他生态因子而言是地球上最具稳定性和规律性的变化,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25、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的热源,大气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量和地表水陆分布。

大约纬度每增加1°,年平均气温降0.5℃,从赤道向北极形成了热带、亚热带、北温带、寒带。

在干燥空气中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1℃潮湿空气中下降0.6℃。

1m深土壤温度无昼夜变化,30m以下无年变化。

15m以下海水温度无昼夜变化,140m以下无年变化。

湖泊中在上湖层,每增加1m,水温下降1℃海洋水温的成层仅出现在低纬度水域的全年和中纬度水域的夏季。

26、外温动物及植物中,代谢速率随温度增加能够用温度系数Q10描述:

Q10=t℃体温时代谢速率/(t-10)℃体温时代谢速率。

温度每升高10℃引起反应速率增加约2。

27、发育阈温度或称生物学零度:

外温动物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一定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能发育,这个温度成为发育阈温度。

●简述之及在生产中应用

28、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阈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与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即有效积温法则:

K=N(T-C)

K——生物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总热度

N——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天数

T——发育期间环境平均温度

C——该生物发育阈温度

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上有较广泛应用,可作为农业规划、引种、作物布局、预测农时及防治病虫害重要依据。

●生物对极端环境温度的适应:

29、贝格曼规律:

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是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小,有利于抗寒,这种现象称为贝格曼规律。

30、阿伦规律:

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却有变小趋势,即阿伦规律。

也是对寒冷的一种形态适应。

阿伦规律有广泛应用,而贝格曼规律较小通用,这可能由于一些其他因子影响了身体大小,然而在中内水平上它是有价值的预报器。

31、寒冷地区内温动物还通过增加羽、毛密度、质量,增加皮下脂肪厚度从而提高身体隔热性。

还可增加适应性产热以抵御寒冷,但适应性产热增加多的动物并不是冷适应好的动物。

冬眠的内温动物,当环境温度过低时,会自发从冬眠中醒来,这是与外温动物冬眠的根本区别。

内温动物的这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温。

行为适应主要有迁徙和集群。

低温下植物主要通过减少细胞内水分,增加糖类、脂肪、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冰点。

32、植物对高温适应主要通过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有利于减缓代谢,增加原生质抗凝结能力,还可通过旺盛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

动物主要通过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波动。

形态方面植物和动物也有一些形态表现。

●简述温度对生物分布影响

33、低温能够成为致死温度,限制生物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分布,从而决定他们水平分布的北界和垂直分布的上界。

某些植物在完成发育阶段需低温刺激,从而受高温限制而不能在热带地区栽种。

低温对内温动物的分布的影响,常常是与低温影响他们食物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有关。

温度变化也可能与其他环境因素或资源紧密联系,如相对湿度与温度共同决定地球物种格局,温度与溶氧度的关系对水生生物很重要。

34、风速17m/s以上就会产生折枝,一般距防风林100m处的风速为旷野风速68%,5m处为32%,林内风速减弱程度与距林缘距离成正比。

●简述火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管理中应用和生态学理论依据

35、火的有益作用:

加速物质再循环,有些植物需要火将其种子从球果中释放,可以减少耐火植物竞争物种,有些植物种子需高温刺激才能萌发,对于大多数松柏类幼苗火烧有利于其吸收矿物质而利于存活。

火的有害作用:

严重林冠火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动物种群数量锐减和物种贫乏,可使地表受到侵蚀,降低土壤吸水保水能力,燃烧过程中大量肥料随烟飘走,火灾可破坏森林、家园,严重影响人类文明生活。

防火管理:

开展生物工程防火,建立火灾阻隔系统;开展计划烧除,加强可燃物管理;加强防火管理。

三、物质环境

36、在赤道南北两侧20°范围内,湿热空气的急剧上升,造成降雨量最大,年降雨量大1000~2000mm,成为低纬度湿润带。

纬度为20~40°地带为地球上降雨量最少地带,有撒哈拉、大戈壁滩。

南北半球40~60°地带,成为中纬度湿润带。

极地地区降水很少,成为干燥地带。

37、对于水生植物,淡水或咸淡水中植物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是耗能过程。

在海洋中由于等渗,不存在此问题。

红树林通过盐腺分泌和降低叶子蒸腾而降低盐负荷。

38、水生动物保持体内水平衡是依赖水渗透压调节,陆生动物则依靠水分摄入与排出的动态平衡

●简述水生动物对高盐度、低盐度的适应;简述渗透压调节机制。

39、渗透压调节是控制生活在高渗与低渗环境中的有机体体内水平衡及溶质平衡的一种适应。

1)、淡水鱼类:

淡水硬骨鱼血液渗透压高于水渗透压,因此当鱼呼吸时,大量水流过鳃,水通过鳃和口咽腔扩散到体内,体液中盐离子通过鳃和尿排出体外。

进入体内多余的水通过鱼的肾排出大量低浓度尿,保持体内水平衡,丢失的溶质可从食物中得到,而鳃能主动从周围稀浓度溶液摄取盐离子,保证体内盐平衡。

因此淡水硬骨鱼肾发育完善,有发达肾小球,率过滤高,一般无膀胱或膀胱很小。

2)、海洋鱼类:

海洋硬骨鱼血液渗透压相对与海水是低渗的,这导致体内水分不断通过鳃外流,海水中盐通过鳃进入体内。

海洋硬骨鱼渗透压调节需排除多余盐及补偿丢失水:

通过经常吞海水补充水分,同时排尿少,随吞海水进入体内多余盐靠鳃排出体外。

因此他们肾小球退化,排出极少低渗尿。

海洋软骨鱼血液渗透压与环境基本等渗,其无机盐浓度与海洋硬骨鱼相似,高渗透压的维持依靠血液中储存大量尿素和氧化三甲胺。

排除体内多余钠主要靠直肠腺,其次是肾。

3)、光盐性洄游鱼类:

其渗透压调节具有淡水硬骨鱼与海水硬骨鱼的调节特征:

依靠肾调节水,淡水中大量排尿,海水中排尿少,海水中又吞大量水以补水;盐代谢靠鳃调节:

海水中排盐,淡水中摄取盐。

40、适应深海高压的鱼类,它们皮肤组织通透性大,骨骼肌肉不发达,没有鳔。

肺呼吸动物能在深海潜泳是因为它们具有相适应的身体结构:

肋骨无胸骨附着,有的甚至无肋骨,缺少中央腱的肌隔膜斜置于胸腔内。

当潜入深海时,海水高压把胸腔压扁,肺塌陷,肺泡中气体全部排除,导致血液中无溶解氮气,当从深海中迅速回到水面时不会因血液中溶解的大量氮气而沸腾。

41、在藻类和水生植物丰富水体中,炎热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可使水中氧达超饱和状态,夜间由于植物呼吸作用可把氧耗尽,是鱼类缺氧大量死亡,所以夏季鱼灾常发生在夜间,为避免鱼灾,养鱼池需控制鱼类密度。

鱼类耐低氧能力提高可能是由于增加了从水中提取氧的能力,即可能增加了流过鳃的水体积。

42、两栖类肾功能与淡水鱼相似,皮肤像鱼鳃一样可渗透水和主动摄取无机盐离子。

淡水中水渗透入体内,皮肤摄取水中盐肾排泄稀尿。

盐水两栖的只有食蟹蛙,因其体内滞留高浓度尿素使其体液渗透压比海水稍高,形成少量进入的渗透水流,比饮水有利。

43、物质氧化产生的代谢水也是重要获水途径,这对荒漠环境动物是重要水源。

动物减少失水:

减少蒸发失水,呼出气温度越低,机体失水越少,这对荒漠中鸟兽是一种重要节水适应机制。

在减少排泄矢水中,哺乳动物肾保水能力代表另一种陆地适应。

陆生动物在蛋白质代谢产物排泄方面也表现出陆地适应性,还通过行为变化适应干旱炎热环境。

由于昆虫个体小,相对表面积大,水分丢失快,对空气湿度最敏感。

44、平均海拔每升高300m,大气压降低3.33kPa。

大气成分比例在任何海拔高度基本相似,但在地下洞穴或通气不良环境中空气中O2、CO2含量与大气不同。

45、高山氧分压下降对外温动物生存与分布不是重要生态因子,高山湿度与食物分布成为其生存的决定性因子。

而低氧分压成为限制内温动物分布与生存的重要因子。

高山动物血象与平原动物相同。

高山骆驼属动物高血细胞数量及高血液氧亲和力反映了骆驼科遗传特性而不是对高海拔适应的结果。

生活在海拔越高的动物,其P50越低,越能适应低氧环境。

 

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

四、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种群可以有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组成。

自然种群三个基本特征:

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种群是物种的基本单位,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进化的基本单位,还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研究种群动态第一步就是要划分所研究种群的边界。

估计种群密度有总数量调查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

3、标记重补法:

在调查样地,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一定期限后重补,根据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假设,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动物总数,即:

N:

M=n:

m

式中:

M——标记个体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样中标记数

N——样地上个体总数

假设前提:

动物在被捕一次后再次被捕捉难易程度不变;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标记技术对动物活动无影响

4种群内分布型分3类:

均匀的、随机的、成群的。

均匀型:

自然界较少见,形成原因主要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有森林植物竞争阳光、繁殖期鸟类鸟巢。

方差/平均数:

S2/m=0

随机型:

指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且某一个体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分布,有面粉中黄粉虫幼虫,分布模式符合统计学上泊松分布,这中分布模式很少见,多出现在资源分布均匀丰富时。

方差/平均数:

S2/m=1

成群分布:

最常见,形成原因:

资源分布不均匀、植物种子传播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集群行为。

方差/平均数:

S2/m>1

5、各种群体特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特征。

2)初级种群参数。

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3)次级种群参数,有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

6、年龄锥体:

是以不同宽度的横住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横柱从下到上的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

分三种类型:

1)典型金字塔形锥体,增长型种群。

2)钟形锥体,稳定型种群。

3)壶型锥体,下降型种群。

7、动态生命表:

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一组个体称做同生群(cohort)

生命表:

8、存活曲线:

Ⅰ型:

曲线凸型,表示幼体存活率高,老年个体死亡率高,在接近生命图:

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如大型哺乳动物和人的存活曲线

Ⅱ型:

曲线呈对角线型,表示在整个生活期有一个较稳定的死亡率,如一

些鸟类中出现的模式在出生后一段很短时间呈Ⅲ型,但一年后呈Ⅱ型。

Ⅲ型:

曲线凹型,表示幼体死亡率很高,如产卵鱼类、贝类和松树存活曲线。

9、内禀增长率:

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陪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用rm表示

种群增长率r=lnR0/T。

R0时代净增值率,T世代时间

从上式可得,为减小r,可降低R0,也可增大T。

●与密度无关:

离散与连续增长模型及其生物学意义

10、尽管种群数量增长很快,但种群增长率不变,不受种群自身密度变化的影响。

这类指数增长称为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

可分为种群离散增长,各世代不重叠;种群连续增长,各世代重叠。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Nt+1=λNt

各字母含义分别是:

t/t+1世代种群大小,种群周限增长率

λ>1,种群上升,λ=1,种群稳定,λ<1,种群下降,λ=0,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灭亡。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dN/dt=(b-d)N=rN

出生率为b,死亡率为d,种群大小为N,在无限环境中种群瞬时增长率r=b-d,与种群密度无关。

R>0,种群上升,r=0,种群稳定,r<0,种群下降。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1、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假设条件

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K,当Nt=K时,种群零增长即dN/dt=0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假设某空间仅能容纳K个个体,每个个体利用了1/K的空间,N个个体利用了N/K个空间,而可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就只有(1-N/K)了。

12、逻辑斯谛方程、各参数意义及其意义

dN/dt=rN(1-N/K)

可分为五个时期:

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方程中r和K有重要生物学意义,分别表示种群增长能力和环境容纳量。

方程意义:

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是鱼牧林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模型中两个参数r、K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13、实际中种群有波动现象,1)因为密度对r的作用有一个时滞,2)环境的随机变化,3)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

小型的短寿命生物,比起对环境变化忍耐性更强的大型、长寿命生物,数量更易发生巨大变化。

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爆发

最小可存活种群:

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的大小。

14、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15、调节种群数量因素有哪些,简述不同学派理论

种群数量变动受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影响上述四个因素的银子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动。

有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

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1)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

最早提出气候是决定昆虫种群密度的是以色列的博登海默。

该理论认为,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增长有力的气候的短暂所限制,因此种群从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增值到环境容纳量所允许的数量水平,不会产生食物竞争。

2)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Nicholson是生物学派代表。

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

虽承认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动态起作用,但仅是破坏性的,而不是调节性的。

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

将研究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强调中内成员的异质性,特别是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在行为、生理和遗传特性上的反映。

1)行为调节——Wyune-Edwards学说

认为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

2)内分泌调节——Christian学说

种群增长由于生理机制的反馈而得到停止或抑制,而使社群压力降低,主要用于兽类。

3)遗传调节——奇蒂学说

种群具有的遗传多形是遗传调节学说的基础

16、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

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由Levins首先提出

局域种群:

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一个典型的集合种群,应有以下四个标准:

1)适宜的生境以离散斑块形式存在,这些斑块可被局域繁殖种群占据;2)即使最大种群也有灭绝风险存在;3)生境斑块间不可过于隔离而阻碍重新侵占的发生4)各个局域种群动态不能完全同步。

集合种群动态表现为:

局域种群的连续周转、居于灭绝和再侵占。

17、种群是遗传单位,也是进化单位。

18、哈代-温伯格定律:

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干扰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19、渐变群(cline):

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连续变化,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或表型的渐变,表型特征或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改变的种群叫做渐变群。

适合度以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力乘以存活率算出:

W=ml。

20、遗传漂变的强度决定于种群大小,种群越大,遗传漂变越弱;种群越小。

遗传漂变越强。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是两种进化动力。

21、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历了遗传瓶颈。

这会伴随基因频率的变化和总遗传变异的下降。

建立者效应:

以一个或几个个体为基础就可能在空白生境中建立一个新种群。

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移植者的基因型,从而产生建立者种群。

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殖种群基因库不久便和母种群相分歧,而且由于两者所处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选择压力,使建立者种群与母种群的差异越来越大。

这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

自然选择模型可分为:

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分裂选择。

22、根据地理物种形成学说简单描述物种形成过程:

物种形成大致分为三个过程:

1)地理隔离:

由于地理屏障将两种群隔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是种群间基因流受阻。

2)独立进化:

彼此隔离两种群适应于各自特定环境而分别独立进化

3)繁殖隔离机制建立:

两种群间产生繁殖隔离机制,物种形成。

物种形成方式有三类:

异域性物种形成、邻域性物种形成、同域性物种形成。

适应辐射:

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起源,在分化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类型,适应于各种生活方式的现象。

23、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一般来说,物种个体体型大小与其寿命有很强的正相关,与内禀增长率有很强负相关。

24、MacArthur和Wilson将生物按栖息环境和进化对策分为r-对策和K-对策,前者属于r-选择,后者属于K-选择。

该理论认为,r-选择种类是在不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使种群增长率最大,K-选择种类是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