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1181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docx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

福建师大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

教育经济学期末复习

●考试题型

选择题(20分)

名词解释(20分,五题)

简答题(24分,四题)

论述题(10分,理论+实际)

材料分析题(26分,两题,每题三小题)

●主要内容

Chapter1导论

Chapter2理论基础

Chapter3教育与经济

Chapter4教育收益

Chapter5教育与消费

Chapter6教育成本

Chapter7教育投资

Chapter8教师劳动及报酬

●Chapter1复习要点

一.教育经济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概念: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经济问题,以实现教育活动的目的。

教育活动中的经济问题为如何有效运用稀有资源,以生产、分配教育财富,即提供满足个人及团体需求的问题。

教育经济学特别重视教育部门中资源分配的效率、人力供需的配合、教育计划的设定以及教育对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与公平原则所产生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教育经济学·基础篇》,吴炳铜,冠学文化出版社,2009.10P39

研究对象:

1.宏观角度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的投资与收益

2.微观层面:

教育活动内部甚至学校的投入与产出

⏹教育的成本问题

⏹教育的支出问题

⏹教育的收益问题

⏹其他问题

 

二.教育经济学的不同发展(形成期、发展期、完善期较重要各位学者的观点、代表作等)

1.前学科时期

代表人物:

a.斯特鲁米林【苏】《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1924):

b.沃尔什【美】《人力的资本观》(1935):

萌芽时期的主要特征:

a.有了论文和专著,没有使用“教育经济学”名称;

b.主要通过观察在业劳动者来论述与讨论教育的经济意义和价值

(二)形成期——乐观时期

舒尔茨把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

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结果使国民收入增长的程度也不同。

(三)发展期——怀疑时期

a.发展中国家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b.经济危机之后,一些国家把资金投入到教育,希望通过教育带动经济的复

苏,但是并没有取得成功。

学者对教育的扩展持悲观态度,对所谓的“通过教育可以改变就业者的收

入分配状况”表示怀疑

(四)完善期——繁荣时期

a.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被引入教育经济学领域

b.社会资本理论将人力资本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c.随着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研究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

教育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更多的关注

(五)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了解即可)

1.建国前:

⏹鸦片战争之后,富国强种的诉求;

⏹1920s,实利主义教育的提出;

⏹1934年,我国进步教育家古楳《中国教育之经济观》,认为教育者应该具有经济观点;发展生产必须重视人才;要注意研究教育成本等。

2.建国初期

3.1980年代后的发展

1980年

舒尔茨访问中国;

于光远在《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倡议建立中国教育经济学;

李海(国家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在《教育研究》上发表文章,对教育经济学的科学建设提出了两点意见:

设立研究机构、设立专业。

第一次全国教育经济学术讨论座谈会(13位与会者);

1984.10,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

三.教育经济学的不同发展中,各位学者的观点、代表作等

结合第二题答案,重点把握舒尔茨和丹尼尔。

●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

代表作:

《由教育形成的资本》(1960)、《人力资本投资》(1961)、

《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教育的经济价值》(1961)等

☐贝克尔《人力资本》

Chapter2复习要点

四.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劳动类别)

1.概念

☐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会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马克思

☐再生产

⏹恢复、保持现有劳动力;延续和培养新的劳动力

⏹肉体再生产;精神再生产

2.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的关系

☐教育能培养新的劳动力

☐教育能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教育能培养更高水平的劳动力

3.劳动力价值

☐如何衡量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恩格斯)

⏹成长维持生活的费用

⏹养育子女生活需要的费用

⏹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

因此,这种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

”(马克思)

(劳动类别结合马克思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理论理解)

五.人力资本的概念、特点、性质(书54-56页)

1.定义:

“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人力资本表示以教育和训练的形式,为改进工作者的质量而作的时间和

货币投资”;

2.人力资本的性质:

☐与其他资本的共同点

⏹稀缺性;生产性;功利性(剩余价值)

☐与其他资本的不同点

⏹具有个人差异

⏹不可转移或转让

3.特点: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着不可分离。

这是其根本特点,是区别于别地资本形式最本质的特点。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

人力资本既具有资本的性质,也具有效益性质。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作用发挥的程度与人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因此它也具有有限性的特点,因为它与人的年龄、体力、能力及生命周期直接相关。

人力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它还是一种社会资源,可以带来外溢的社会效益

 

六.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以下为课件内容,可结合书56-58页自行补充)

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a)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

b)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本增长速度快。

c)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七.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简答,书74-75页)

⏹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属个人;

⏹第二,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or关闭功能

⏹第三,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

八.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评述:

(重点,结合书66-69页展开)

☐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概念界定的不明确

⏹过于功利性和对普通劳动者的伤害

⏹重知识、轻技能

九.人力资本理论的新进展

1、筛选假设理论

教育是一种信号;

教育反映能力,但不提高能力。

2、社会化理论

品味教育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主要劳动力市场

次要劳动力市场

筛选假设理论(名词解释)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名词解释)

社会化理论(理解)

Chapter3复习要点

十.教育对经济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书97-99页)

(1)直接功能:

–劳动力生产、再生产

–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的生产、再生产;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2)间接功能

•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

•通过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

•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十一.教育需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1.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教育社会需求

社会人口状况、经济和科技水平、政策导向

教育个人需求

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

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社会地位

2.影响因素

天赋(最重要)、SES、所需的个人教育投入、教育的未来收益

 

十二.知识经济的概念(书130-131页)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

Chapter4复习要点

十三.教育收益的概念

(一)定义:

¡所谓教育收益,就是通过教育活动,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好处,这种好处可以是理论意义上的,也可以是实质上的。

¡教育效益

(二)教育收益的分类

●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

●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

●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

●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

¡私人收益:

由受教育个体所保留下来的收益

¡社会收益:

私人收益+其他个人无法获取的收益

(三)教育收益的计算

●公式:

P=O-I

¡P为教育收益

¡O为教育产出

¡I为教育投入

●教育收益率

¡R=(P/I)

十四.教育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教育的社会收益

直接收益:

受教育者能为社会直接创造更好的货币利益(eg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社会的间接收益

●教育与犯罪

¡“校外青少年的犯罪率要比在校学生高得多”

¡受教育者离开学校之后,其犯罪率也比较低。

●教育与公众政治态度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教育能推进社会民主进程

¡学校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教育的个人收益

●个人最直接的教育收益

¡指标:

工资水平

●个人的间接收益

(1)个人教育的间接货币收益

●受过较多教育的人与受过较少教育的人相比,具有较大的职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低失业率)

●受教育者个人由于较强的能力而实现的消费支出的节省;

●教育的代际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2)个人教育的间接非货币收益

●与精神层面相关:

¡消费性收益vs投资性收益

●休闲活动、身体健康状况

¡受过更高层次教育的人,更能享受生活

¡“受过教育的人的身体状况,相对来说要更好一些”

十五.大学扩招的社会收益及不利影响(结合讨论,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总结)

Chapter5复习要点

十六.教育消费的概念、性质

教育消费:

教育者接受各级各类教育,消耗教育部门及与教育密切相关部门的各种服务,从而满足其知识、技能、能力增长需要的行为和过程。

教育消费的性质

⏹高层次的文化消费;

⏹投资性消费;

⏹消费者不仅要有支付能力,更要有消费能力。

⏹教育消费是一种贯穿消费者一生的消费

⏹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相结合的一种消费。

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阶段的强制消费。

教育与消费的关系(简答)

☐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在人的一生中由教育所带来的非货币回报。

☐教育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分层;

☐教育优化消费观念,增强理性消费;

☐教育提高消费技能,丰富消费方式。

☐消费对教育的影响

 

十七.我国教育消费的变化及原因

教育消费在我国日常生活消费中比重大幅提高。

特点:

⏹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较强的选择性和个性化特点

原因:

☐教育体制的改革

☐科技发展、知识经济的要求

☐教育消费的投资性及较高的私人收益率

☐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十八.当前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主要类型(书280-281页)

1.子女教育消费

2.成人在职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消费

3.再就业培训教育消费

十九.当前教育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

☐教育消费中消费者的非理性

⏹盲目消费

⏹片面追求高消费

⏹过度消费

☐提供的教育服务良莠不齐

对策:

☐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以满足消费

⏹引导教育消费更需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

⏹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现让教育消费者自己支付教育费用

⏹树立教育服务观念,满足教育消费者的质量要求

☐在教育中积极引导学生的消费理念和行为,引导其进行合理消费。

二十.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支持性措施

☐实行贷学金制度;

☐完善教育消费信贷及其他资助体系,开办教育储蓄;

☐实行奖学金制和减免学费制;

 

Chapter6复习要点(重点)

二十一.教育成本的概念

⏹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广义概念:

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来看,培养一名学生所耗费的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个人资源总和。

⏹狭义概念: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指学校为培养一名学生所花费的资源总和(不包括机会成本),也称作学校教育培养成本。

下表要熟记

二十二.教育成本的分类

⏹教育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教育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教育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教育资本成本和经常性成本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结合分类和上面图表,论述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成本,孰高孰低?

二十三.个人教育直接成本的计量(结合上面的图表)

⏹S=R-r

⏹S:

个人直接成本

⏹R:

个人和家庭用于教育的各项直接费用

⏹r:

学生个人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及其他从学校方面得到的收入等

Chapter7复习要点(重点)

二十四.教育投资的概念、特点

(一)概念

☐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二)特点:

(用自己的话展开说明)

☐周期性长

☐间接性

☐长效性

二十五.教育投资的来源构成(结合书,理解为主)

1、国家财政拨款

a)教育事业费

b)教育基建费

c)政府其他部门的教育性投入(包括事业费和基建费)

d)专项资金

e)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动财力用于教育事业费

和教育基建费的费用

2、非政府投入

☐用于教育的社会税收

⏹社会开征的各种税收直接用于教育;

⏹教育单位的减免税

☐教育费附加:

1986年《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条例》。

“凡缴纳农业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都应缴纳教育费附加。

☐社会集资捐款

☐学校创收:

学校自身投资(勤工俭学)

☐厂矿企业单位教育投资

☐学生家庭和个人投资

解释下表各项:

二十六.教育投资的衡量指标(4%/三个增长)

1、衡量指标:

即教育投资比例指标,是指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即教育投资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教育指标及计算范围。

⏹静态指标:

教育投资占GNP/GDP的比例;教育投资占NI的比例;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例以及人均教育投资、生均教育经费指数等。

⏹动态指标:

增长率

4%:

三个增长:

二十七.影响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人口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其他因素

二十八.确定教育投资总量的原则

☐基本原则:

应该首先考虑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质量与结构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个人对教育方面的需求及政府的政策目标。

☐具体要求

⏹上限与下限原则

⏹满足政策目标

⏹受益与能力原则

二十九.主要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

(结合书247-250,三种主要体制及其代表性国家,)

1.分权制管理体制:

美国、德国、印度

2.分权制与集权制相结合管理体制:

日本、英国

3.中央集权制管理体制:

法国、苏联、东欧一些国家以及智利

Chapter8复习要点

三十.规定教师工作量的原则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原则

–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主的原则

–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依据的原则

教师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一般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采用教师平均

劳动熟练程度完成某一教育或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

三十一.师资优化组合的概念及方式

师资优化组合就是教师劳动力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和使用,即在合理的定员、定额和教师劳动效率指标基础上确定教师劳动的需要量。

方式:

实现教师优化组合,关键在于确立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和实现教职工的合理定员。

三十二.如何理解教师流动问题(结合书459-462,自行查找总结)

教师的流动

•实现市场配置方式关键是教师劳动力必须自由流动。

–师资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决定的;

–教师劳动力必须遵循平等竞争的原则,有进有出,使教师领域充满活动。

–师资流动是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合理流动

•流动类型

–教师良性流动

–师资流失(非良性流动)

•师资配置的基本方式

–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