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101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docx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了解搜集和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  引入谈话: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有目的地去寻找、调查,获得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如果把我们的调查研究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今天就来看看怎么做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  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        齐读生词。

2、       自由读课文。

3、       小组合作,把两个作者的调查步骤、方法列出来。

4、       全班交流,展示小组成果。

5、        小结:

《奇怪的东南风》它研究的问题是爸爸奇怪的咳嗽的原因。

作者的做法是

1、先自己实地观察和记录,把观察得到的信息做成记录表,从中发现了爸爸的咳嗽与东南风有关,

2、然后请教医生,终于弄明白工厂的气体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

归纳一下作者的做法是:

1、记录信息2、分析信息3、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则规范的研究报告。

这个研究报告分四部分:

1、问题的提出;2、调查方法;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4、结论。

可以从这个研究报告中学习简单研究报告的写法。

这两个研究的结论,都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具有科学性,这是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最重要之处。

第二、三课时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拟订活动计划。

指导学生收集信息。

学习过程:

一、根据提示,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当小组研究报告的主题。

提示:

1、我们家生活的变化。

2、身边同学的近视情况的调查极其原因的分析。

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二、小组再次深入对比、分析两篇课文的异同。

讨论一下本组的研究报告是比较接近哪篇课文的风格。

三、 指导学生根据主题收集信息。

这次活动,搜集资料是中心环节。

各小组要事先拟订一个简单的计划,要讨论清楚需要搜集什么资料和到哪儿去搜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应当和研究课题有关,尽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反面的都要。

搜集资料可以自己调查、访问、记录,可以从有关的书籍报刊上摘录,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

指导学生讨论各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小结:

出示表格:

搜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

不足

适用范围

自己观察、记录

第一手资料,真实

费时多

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

调查、访问

比较真实可信

工作量大

小范围调查

从书籍报刊上摘录

材料集中,信息较多

寻找费时

需要较多资料时

利用网络搜索

速度快,信息量大

需要设备

需要大量资料时

四、 小组内的同学充分讨论、分好工、做好收集资料计划表,每人负责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或根据自身优势,每人负责从某一种渠道搜集资料。

五、 学生各自根据分工计划表,可以发动家长,课外开始大量收集资料。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收集好的资料分类整理。

学习过程:

一、 各组成员将收集的资料汇集起来。

二、 梳理筛选资料:

1、     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

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2、     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未有。

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3、     要注意资料中是否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三、整理筛选好的资料。

反复阅读,交流对资料的看法,交流收集资料中的收获,为写研究报告做准备。

第五、六课时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习过程:

一、   出示一份研究报告,指导学生观察其结构。

二、   交流研究报告的写法;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

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

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前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

说明下列内容:

(1)课题提出的缘由;

(2)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3)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

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结果。

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出示案例:

一个小学生的研究报告

水,就这么浪费掉了

北京市西什库小学靳征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现在全世界有八十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正面临着水资源的危机,有26个国家的三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我国按人口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处在世界中下水平,居世界第127位,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0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八分之一,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

北京现在的地下水位与80年代初相比已下降了552米,目前北京的地面正以每年10毫米至20毫米的速度下沉。

对洗车用水量的调查

洗车店冲洗汽车用的都是自来水,这些洗车店每天洗车大约在20辆至30辆,有的高达80辆,冲洗每辆汽车最多用水50千克,最少也要10千克,如果冲洗每辆汽车用水平均按30千克计算,6家洗车店一天共冲洗汽车200辆,那么30千克×200=6000千克=6吨,一年(365天)为200辆×365=73000辆,30千克×73000=2190吨。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仅6家洗车店每年就有2190吨水被用掉了。

分析讨论

洗车店冲洗汽车用的都是自来水,仅西城区就有六百多家洗车店,一年就用去1314000吨水。

相当于两个什刹海的水(什刹海水容积为510000立方米)。

全市又何止六百家洗车店?

每年又有多少个1314000吨水呢?

那简直是难以让人相信的数字。

况且,洗车业还有迅速发展的趋势。

建议与措施

1.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北京市严重缺水的现状,从而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希望有关部门强制安装洗车水处理循环系统。

3.各单位要制定措施限制司机洗车次数,教育司机自己用水桶盛水洗车。

4.鼓励发展电脑洗车,以形成规模、网络。

5.希望房管部门要在楼房聚集的住宅区安装节水冲便器,改造老式冲便器水箱浮子高度。

评析:

这是北京市西什库小学六年级的靳征程同学对北京部分地区水资源浪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

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在收到靳征程的调查报告后做了批示。

在“中国全球环境教育行动地球活动暨2000年计划发布会”上,babypluscn.blogbus

靳征程宣读了自己的调查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这个研究报告不仅说明小学生能做研究,而且做得好的研究还非常有价值。

这个研究报告对我们的启示是:

(1)选题要有实际意义。

小作者认识到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看到洗车行业水的浪费非常严重,于是产生了做这项研究的动机。

(2)多方搜集资料。

从研究报告看,有关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北京市缺水的现状,来自书刊或网络,而洗车行业一天用水情况的数据,则来自作者的观察和记录。

由于信息丰富和翔实,作者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通过分析和讨论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小作者通过推算,指出北京市每年冲洗汽车要用掉一个昆明湖的水,触目惊心,起到警示作用。

(4)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三、小组开始写研究报告,一人执笔(能够用电脑制作更好),其他同学整理、提出修改意见。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做好的研究报告。

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

学习过程:

一、   引入。

经过大家的努力,每个小组都在收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将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完成了各自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大家,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一起解决它。

让我们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   各组相继展示调查报告,组员分工介绍完成报告的过程、方法和想法。

三、   其他组的成员在听了别组的报告后,提出看法和疑问互相解答。

四、   各组对自己组员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

1、收集信息的能力、2、分析信息的能力、3、合作的能力、……

五、   小组之间对其他小组的研究报告和合作情况互相评价。

六、   教师总结、评价。

1、        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和收获。

2、        根据各组情况,单独表扬各组的优势。

3、        提出希望:

信息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学会有效地、正确地收集信息,在生活中多听、多读、多看、多想、多摸、多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掌握收集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本领,学会分析信息,善于从信息世界得出新的发现,为人类做更多的贡献。

七、   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

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八、   拓展延伸活动:

学习做资料卡片、剪报……设一个资料收集本,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克,收集喜欢的信息资料,如:

旅游资料、运动资料、学习方法资料……同学之间常互相交流。

资料链接;

一、从亲身传播到大众传播

  人类最古老的媒介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

然后才产生了语言。

 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在10万年前出现的。

 

  大约纪元前2万年左右,人类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他们的作品今天在法国北部的山洞里依旧可见。

他们在这些洞壁上留下了驯鹿、野马和一些灭绝的动物的绘画。

画中所表达的意思我们今天很难理解,也不清楚他们使用什么方法,更不知道这些壁画对当时人们产生什么影响。

但在史前的不同时期,这些壁画一定是由那些最富创造力的人类创作的,是史前人类最原始的媒介之一。

  人们还在树上刻标记以指明路线,用堆石头表示方向或边界。

在有文字以前的社会中,人类把表达深远意义的装饰性图案做在陶器、编织物、雕刻和其他简陋的日常用品上。

   烽烟和旗鼓曾是古代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媒介,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

中国的《孙子兵法》所说的“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尽管有这些媒介,文字出现前人类超越面对面传播的能力还是极为有限。

人类除了木头、树皮、兽皮或石头上的那些图画以外几乎没有跨越时间的东西。

视力、听力和气象条件限制了他们远距离传播的能力。

如当时的人们只能在白天有利的天气条件下看到远方的烟火信号。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

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的发现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始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媒介,电讯、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等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

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1899年3月28日,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地将一份电报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大西洋的无线电报的发收。

  在此期间另一项伟大的发明是贝尔发明的电话。

当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成功,连接了大西洋两岸欧洲与美洲时,这两个大陆上的人们举行了十九世纪最大规模的狂欢,以庆祝这项伟大的发明。

 

  总之,电话、电报与无线电的发明创立了电子媒介和电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拉开了20世纪电子时代的帷幕。

1)电视的诞生

  电视的出现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

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

也就是说,广义上讲广播包括了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也包括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成功地完成了传送和接收画面的实验。

1926年1月26日,科学家在伦敦作公开的示范表演,震惊了世界。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

贝尔德也因为对电视发展的杰出贡献,被称为“电视之父”。

 

(2)彩色电视的普及

  20世纪50年代初,最具意义的是彩色电视的兴起。

美国于1940年首先完成了彩色电视的发明,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日本也于1960年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中国于1973年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电视信号在地面传送是用微波传送的。

网络媒介

电脑作为网络媒介,一问世即倍受青睐,发展迅速,以致有人预言:

以电脑为主体的电子报刊将取代普通报刊,新型网络媒介将取代大众媒介。

网络媒介有三个显著特点:

(1)高度的综合性。

它将电脑、声像、通信技术合为一体,是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放机、VCD机、电话机、游戏机、传真机、打印机、电子信箱等媒介的性能大综合,同时又是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优点大综合。

(2)充分的交互性。

过去的人际传播是“点对点”的“对话式”双向传播,大众传播是“点对面”的“独白式”单向传播,·网络媒介为人类传播活动提供了第三种传播形式——电子“交互式”的网络传播。

这种传播既综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又不是两者简单的整合和延伸,而是一种全新的创造。

目前的交互形式有:

交互式CD、交互式电视、电子信箱、电脑购物、电脑会诊、电脑查询、网络电话、网络讨论、口声邮递、自学辅导等。

(3)方便性和快捷性。

通过网络媒介传递和交流信息,不需要纸张,不需要印刷、投递,也不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发射时的昂贵而复杂的设备,它是将讯息拨号进网,在通讯线路上进行自由传送,不分地区、不论国界,随传随至,既方便快捷,又省钱省力。

网络媒介本来是科学家及大学之间的快速而便宜的通讯工具,今天正变成为像电台和电视台一样的大众传播媒介。

这种媒介“将把千百万大脑产生的知识和信息创造性地联系起来;人们将创造新的、不曾预料的概念和图像,这些概念和图像可以回答我们想知道的东西。

”所以,尽管网络媒介的发展面临“不安全、被盗看盗听和篡改”三大威胁,出现了“色情、暴力和反政治”的有害内容,但人类不会因噎废食,也许网络媒介不久会成为一种既自由又守纪的新型媒介,并继续与其它媒介共同成为有益无害的“社会公器”。

怎样在报刊中寻找信息

翻阅一下我们身边的报纸和杂志就会发现:

有的主要发表文学作品,比如《儿童文学》;有的主要报道各种新闻,比如《中国少年报》;有的主要刊载科学方面的知识,比如《我们爱科学》……要在报刊中快速地寻找有用的信息,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报纸和杂志。

报纸是分版面的,每个版面有一个主题,如,“国内新闻”“科技与教育”,阅读报纸时首先要根据自己需要的信息选择适当的版面。

报纸上文章的标题比较醒目,而且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文章的大标题,能更快地找到你需要的信息。

如果你找到了与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关的文章就得仔细阅读,详细了解有关信息,并用摘记、剪贴等方式及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

翻开杂志,我们首先会看到目录,目录中会设置一些专题栏目,如,“语文天地”“游戏乐园”,每个栏目下有一些相关的文章。

阅读杂志首先要翻到目录,看看有几个栏目,想想哪些栏目中会有你需要的信息,快速浏览该栏目中的文章目录,寻找你需要的文章。

如果找到感兴趣的文章就仔细阅读,并用摘记、复印等方式保存有价值的信息。

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

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

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前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

说明下列内容:

(1)课题提出的缘由;

(2)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3)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

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结果。

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七)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

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

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前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

说明下列内容:

(1)课题提出的缘由;

(2)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3)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

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结果。

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