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0837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中的一些问题

第2章纯培养

1.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液氮保藏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微生物保藏方法,大多数专业的菌种保藏机构均采用这两种方法作为主要的微生物保存手段。

(T)

2.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对氨基苯乙酸/以2,4-D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从对氨基苯乙酸/2,4-D含量较高的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

配制仅以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

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一种仅以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唯一碳源(A),另一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

将样品适当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板;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

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中CO2的自养型微生物);

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第3章结构

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单体由

(1)双糖单位

(2)四肽尾(3)肽间桥三部分组成。

2.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别.

组成上的差别:

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

肽聚糖含量低;无磷壁酸;类脂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

肽聚糖含量很高;磷壁酸含量很高;无类脂质;无蛋白质。

结构差别:

大肠杆菌:

肽聚糖:

四肽尾是“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甘氨酸五肽桥;厚度大;交联度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肽尾是“L丙氨酸—D谷氨酸—mDPA—D丙氨酸”;无特殊肽桥;厚度小;交联度小。

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_A_结构的多样性上。

A肽桥B粘肽C双糖单位D四肽尾

4.革兰氏染色法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基本操作步骤,哪一步是关键步骤;G+菌:

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

Gˉ菌:

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

结晶紫初染;第二步:

碘液媒染;第三步:

酒精脱色;第四步:

沙黄复染。

其中关键步骤:

酒精脱色。

5.溶菌酶与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作用的异同:

溶菌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水解肽聚糖双糖单位中的β-1,4-糖苷键,导致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散架”而死亡。

青霉素抑制繁殖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起效迅速。

作用于肽聚糖肽桥的联结,即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故仅对生长着的菌有效,主要是G+菌。

6.磷壁酸只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而LPS则仅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

(T)

7.缺壁细菌主要有:

L型细菌、支原体、原生质体、球状体。

8.芽孢:

某些微生物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于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9.芽孢是产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F)

10.芽孢核心由3层结构紧紧包裹着,由内向外分别是:

皮层、芽孢衣和孢外壁。

11.伴胞晶体:

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内毒素,称为伴胞晶体

12.试从芽孢结构出发分析芽孢抗性强的原因,并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说明芽孢的耐热机制。

.芽孢的外壁层厚而致密,主要成分为脂蛋白,通透性差,不易着色。

核心含有大量的DNA、RNA、蛋白质酶等物质,还含有2,6—吡啶二羧酸(DPA),DPA是芽孢特有的成分。

一般以DPA—Ca的形式存在。

皮层主要含芽孢肽聚糖、DPA—Ca,皮层体积大,比较致密。

芽孢平均含水量低,约40%。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而皮层含有大量交联度低、负电荷强的芽孢肽聚糖,它与低价阳离子一起赋予皮层高渗透压的特性去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心部分的细胞质高度失水。

核心部位才是真正的芽孢有生命部位,该部位含水量很低,因此赋予了芽孢上述特性。

13.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

大肠杆菌不具真正的细胞核,只具有原始状态的核,没有核膜、没有核仁,没有固定形态;酵母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大肠杆菌细胞质中不具有细胞器;酵母菌细胞质内具有细胞器,如线粒体、液泡等。

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和脂类;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第4章营养

1.生长因子:

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而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2.营养缺陷型:

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这类突变株称为营养缺陷型。

3.琼脂在培养基中既是微生物的碳源,又是凝固剂。

(F)

4.半固体培养基常用来观察微生物的运动性。

(T)

5.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于培养A。

A、细菌B、放线菌C、霉菌D、酵母菌

6.选择性培养基:

是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的培养基,可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_A___________

A加富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普通培养基

8.在鉴别性EMB培养基上,在反射光下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的颜色是C

A.棕色B.粉红色C.绿色并带有金属光泽D.无色

9.营养类型比较表;

营养类型

电子供体

碳源

能源

光能无机自养型

无机物

CO2

光能

光能有机异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光能

化能无机自养型

无机物

CO2

化学能

化能有机异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化学能

 

第5章代谢

1.发酵:

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某一内源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2.发酵工业中使用的微生物都是厌氧微生物。

(F)

3..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C)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产能效率低,为微生物所特有。

A.EMP途径B.HMP途径C.ED途径D.WD途径

4.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A是最普遍的、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A.EMP途径B.HMP途径C.ED途径D.TCA途径

5.通过HMP途径,微生物可以产生大量的NADPH2,用于合成反应。

(T)

6.青霉素可以溶解细菌的细胞壁。

(F)

7.在产能代谢过程中,微生物合成ATP的方式有(10)___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等三种方式。

8.微生物代谢调节主要有酶的活性调节和合成调节_。

9.由于固氮酶遇氧极易失活,所以固氮菌都是厌氧菌。

(F)

10.青霉素可以溶解细菌的细胞壁。

(F)

11.次级代谢:

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12.比较呼吸与发酵的区别:

发酵是厌氧微生物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发酵过程中,有机质既是被氧化的机质,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最终受体。

发酵中基质氧化不彻底,产生的能量比呼吸少。

呼吸是耗氧和厌氧微生物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载体,最终交给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ATP;电子受体可以是氧;也可以是硝酸盐等物质.

第6章生长

1.论述封闭系统中(分批培养)的微生物的生长经历哪几个生长期以图表示并指明各期的特点。

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指导工业生产

正确作图(活菌计数,比浊计数),

写出四个时期

封闭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经历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退期等4个时期。

a)延滞期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合成代谢活跃。

b)对数期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最大,即代时最短。

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大小、形态、生理特征等比较一致,代谢最旺盛。

c)稳定期特点:

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培养物中的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

开始积累内含物,产芽孢的细菌开始产芽孢。

此时期的微生物开始合成次生代谢产物。

d)衰退期特点:

细胞死亡数增加,死亡数大大超过新增殖的细胞数,群体中的活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负生长”。

指导生产:

a)在发酵工业上需设法尽量缩短延迟期;在食品工业上,尽量在此期进行消毒或灭菌。

b)对数期的菌种比较健壮,生产上用作接种的最佳菌龄,发酵工业上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的菌体密度,食品工业上尽量使有害微生物不能进入此期。

c)稳定期是发酵生产形成的重要时期(抗生素、氨基酸等),生产上应尽量延长此期,提高产量。

2.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T)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对数生长期时期的细胞。

4.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包括计数法、重量法、和生理指标法。

5.适用于活细菌计数的是平板计数法

6.菌落形成单位: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时,由于不能绝对保证一个菌落只是由一个活细胞形成,计算出的活细胞数称为菌落形成单位。

7.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措施称为消毒

8.加压蒸汽灭菌时,彻底排除锅内的冷空气是一个操作关键。

(T)

9.抗代谢药物中的磺胺类是由于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从而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其不能合成叶酸

10.青霉素的杀菌机理是()

A.抑制细胞壁的合成B.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C.抑制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核酸的合成

11.什么是连续培养,其基本原则是什么;连续培养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应用范围怎样;连续培养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不断的补充营养物质和以同样的速率移出培养物是实现微生物连续培养的基本原则。

连续培养有两种类型,恒化器连续培养和恒浊器连续培养。

恒化器连续培养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控制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的方式,保持细菌比生长速率恒定,使生长“不断”进行的方法。

培养基中的某种营养物质通常作为生长限制因子,通过维持该营养成分的亚适量,控制微生物生长速率。

该培养条件下菌体生长速率不同,密度稳定,但产量低于最高菌体产量。

恒化器连续培养常用于实验室科学研究。

恒浊器连续培养是通过光电系统控制培养液中菌体浓度恒定、使细菌生长连续进行的一种培养方法。

该方法营养基质过量,微生物始终以最高速率进行生长,并可在允许范围内控制不同的菌体密度;但工艺复杂,烦琐。

主要用于生产大量菌体、生产与菌体生长相平行的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乙醇等。

第7章病毒

1.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

结构简单;

独特的繁殖方式;

绝对的细胞内寄生;

生命形式的二重性。

2.病毒粒子中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

(T)

3.病毒具有胞外__感染性颗粒和胞内_繁殖性基因两种存在形式

4.毒粒的壳体结构(蛋白质外壳)的对称形式有、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称

三种形式。

5.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完成哪些主要活动

吸附:

噬菌体尾部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

侵入:

噬菌体尾部的酶水解宿主细胞壁产生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将核酸注人宿主细胞内。

复制:

噬菌体的核酸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方向,使其分别合成噬菌体的核酸及蛋白质。

装配与释放:

新合成的核酸与蛋白质装配成新的子代噬菌体,借宿主细胞的裂解而解释。

6.温和噬菌体:

是指一类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将自身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而不在短时间内不进行复制,装配和裂解的过程。

7.溶源性细菌:

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8.原噬菌体:

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

9.溶源性细菌对其他噬菌体的再感染均具特异性的免疫力。

(F)

10.溶源性细菌对同源噬菌体有免疫性。

(T)

11.原(前)噬菌体是指(D)

D.整合于细菌DNA上的噬菌体核酸

12.亚病毒包括:

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和朊病毒

13.卫星病毒依赖辅助病毒提供复制酶进行复制,并被包装在辅助病毒的壳体中。

(F)

14.朊病毒:

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而使宿主致病.

第8章遗传

1.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主要有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或转座四种方式。

2.普遍性转导:

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基因组上的任何小片段DNA进行“误包”,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

3.当DNA的某一位置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突变,因为细胞内存在着修复系统。

4.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体DNA的技术(T)

5.艾姆氏(Ames)法检测致癌剂的理论依据,一般方法和优点:

理论依据: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若(致癌剂诱发)发生回复突变成原养型后能生长。

方法:

是在含待测可疑“三致”物(例如黄曲霉毒素、二甲氨基偶氮苯、“反应停”或二垩英等)的试样中,加入鼠肝匀浆液,经一段时间保温后,吸入滤纸片中,然后将滤纸片放置于平板中央。

经过培养后,出现三种情况:

①在平板上无大量菌落产生,说明试样中不含诱变剂;②在纸片周围有一抑制圈,其外周围出现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某种高浓度诱变剂存在;③在纸片周围长有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浓度适当的诱变剂存在。

优点:

快速、准确和费用省等。

第9章基因表达调控

1.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属于负控阻遏系统。

(T)

2.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主要发生在___

(2)转录水平上。

3.在负控诱导系统中,调节基因产物为_阻遏蛋白,与诱导物结合导致结构基因转录。

4.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是在转录水平,在负控诱导系统中,调节基因产物为效应物,与诱导物结合导致结构基因转录。

5.分解代谢物阻遏:

当培养基含有多种能源物质时,微生物首先利用更易于分解利用的能源物质,而首先被利用的这种物质的分解对利用其他能源性物质的酶的产生有阻遏作用。

由于葡萄糖是首先被发现具有这种阻遏效应的物质,因此又被称为葡萄糖效应。

6.何谓分解代谢物阻遏:

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E.coli生长周期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从操纵子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分解代谢物阻遏指培养基中含有多种能源物质时,微生物首先利用更易于分解利用的能源物质,而首先被利用的这种物质的分解对利用其它能源性物质的酶的产生又阻遏作用。

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E.coli生长周期中会出现二次生长现象。

这是因为:

乳糖操纵子不仅受负控诱导系统的调控,还受到分解物激活蛋白CAP的正调控。

分解代谢物阻遏中,CAP只有与cAMP结合后,cAMP-CAP复合物结合到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上游,RNA聚合酶才能与启动子结合,从而使转录得以正常进行。

葡萄糖的存在降低了细胞内cAMP的含量,所以葡萄糖存在时,不能形成cAMP-CAP复合物,从而抑制乳糖操纵子的表达。

只有葡萄糖不存在或量极少时,cAMP合成增加,cAMP与CRP(CAP)形成复合物才能启动操纵子的表达。

因此培养基中含有乳糖和葡萄糖两种碳源时,葡萄糖优先被利用,且它的存在抑制了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的表达,乳糖不能被利用;当葡萄糖利用殆尽后,葡萄糖引起的分解代谢物阻遏解除,乳糖作为碳源可以被利用,从而会出现二次生长现象。

第10章基因工程

1.外源DNA导入原核细胞可以采用转染法,即B

B重组噬菌体DNA或重组噬菌质粒导入感受态细胞

2.如果外源DNA片段插入载体的位点位于抗生素抗性基因之外,则具有抗性的细胞肯定是重组体细胞。

(F)

3.如果外源DNA片段插入载体的位点位于抗生素抗性基因之外,则具有抗性的细胞不一定是重组体细胞。

(T)

第11章生态

1.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主要作用

固氮作用:

固氮微生物,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氮和氮化物

氨化作用:

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物产生氨

硝化作用:

微生物将氨氧化成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

微生物还原硝酸盐,释放分子氮和一氧化二氮

2.下列微生物中,能以铵盐做为能源(

A)

A.硝化细菌B.固氮菌C.反硝化细菌D.根瘤菌

3.将在微生物作用下HNO3转化为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

(T)反硝化作用是化能异氧微生物以硝酸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的无氧呼吸。

(T)

4.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A。

A.细菌>放线菌>真菌B.细菌>真菌>放线菌

C.放线菌>真菌>细菌D.真菌>细菌>放线菌

5.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主要有互生、共生、竞争、捕食和拮抗等。

第12章分类

1.“大肠埃希氏菌”是俗称“大肠杆菌”的学名。

(F)

2.Pseudomonosspp.表示一株假单胞菌。

(F)(泛指某一属细菌,不是某一种)

3.Bacillussubtilis的中文是枯草芽孢杆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中文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4.微生物种群:

指具有相似特性和生活在一定空间内的同种个体群,是组成群落的基本组分。

5.两种细菌的G+C含量相近,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近;反之,G+C含量差别大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远。

(F)

6.16S(18S)rRNA目前被挑选作为研究微生物进化的主要对象的理由:

16(18)SrRNA普遍存在于各类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在进化历程中功能重要而稳定;分子中存在高度保守、中度保守和高变化的序列区域,因此适用于对亲缘关系远近不同的各类生物的比较;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适中;既含有适当的信息量,在技术上又便于序列测定和序列资料的分析比较。

第13章多样性

1.三域学说是通过对各类生物rRNA序列比较提出来的,这里的三域是指:

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2.如何理解“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间而更接近细菌的一类微生物”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它与细菌十分接近。

①细胞壁主要为肽聚糖,②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仿,③革兰氏呈阴性,④都属于原核生物,⑤都是单倍体,多核。

而其细胞呈丝状分枝,形成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有分化为孢子丝,与丝状真菌的基本单位“菌丝”类似,但是它们差异很大,①真菌的菌丝比放线菌粗,②细胞壁的成分完全不同,丝状真菌的细胞壁由几个质层,蛋白质层,葡聚糖蛋白网层等构成,③菌丝体分化不同,丝状真菌菌丝体分化成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④繁殖方式不同,丝状真菌的气生菌丝体回转化成子实体,孢子在其里面或外面产生,放线菌则通过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并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分生孢子。

3.衣原体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T)

4.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T)

5.下列关于衣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B

A.能通过滤器B.在人工培养基上可生长C.只能在细胞内生长D.革兰氏染色阴性

6.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型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T)

7.通过菌视紫红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是D。

A.蓝细菌B.紫硫细菌C.绿硫细菌D.嗜盐杆菌

第14章免疫

1.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细菌进入机体会受到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构成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

首先受到生理外部屏障的阻挡,包括皮肤、粘膜、分泌物以及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第二道防线:

包括受到吞噬细胞的吞噬,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炎症反应及其淋巴结的过滤作用。

第三道防线:

包括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是指机体在细菌(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发生增殖、分化,进而直接攻击细菌或间接释放一些淋巴因子起到免疫作用。

体液免疫是指机体受到细菌(抗原)刺激后,B细胞进行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由它合成抗体并释放到体液中以发挥免疫作用。

2.外、内毒素区别(产生菌、化学成分、释放时间、组织器官特异性毒性)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产生菌

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革兰氏阴性菌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释放时间

一般随时分泌

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组织器官特异性

毒性

3.关于记忆细胞的错误理解是__B

A已接受抗原刺激B仅限于B细胞

C可生存数月至数年D再次遇到抗原时能迅速增值分化

4.以IgG为例,图示并从链、键、端、区、点、段几个方面来介绍IgG的构造和功能。

图示IgG的基本结构图。

H链、L链;链;二硫键、链间二硫键;N端、C端;可变区C区、稳定区V区、铰链区;木瓜蛋白酶水解位点、胃蛋白酶水解位点、抗原结合位点。

2个Fab片段(1分)、1个Fc片段(1分),Fab与抗原结合(1分),Fc与补体结合。

链:

由重链和轻链(各两条)对称的连接

键:

四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联接,重链和轻链以及重链和重链间存在链间二硫键,重链有链内二硫键;

端:

多肽链的氨基端和羧基端分别称为N端和C端;

区:

重链靠近N端1/4以及轻链靠近N端1/2肽段称为可变区(V区)

重链靠近C端3/4以及轻链靠近C端1/2称为稳定区(C区);

重链中部富含脯氨酸,称为铰链区;

点、片段:

木瓜蛋白酶,将IgG水解为两个Fab片段,一个Fc片段;胃蛋白酶将IgG水解为1个Fab’片段,一个Fc’片段

5.简述B淋巴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TD抗原+抗原体呈细胞——加工TD抗原成肽段;呈现在抗原体呈细胞表面;刺激TH细胞;活化的TH细胞——刺激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6.细胞免疫:

是指机体在细菌(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发生增殖、分化,进而直接攻击细菌或间接释放一些淋巴因子起到免疫作用。

7.婴儿出生前从母体中获得的抗体是(C)

A.IgAB.IgEC.IgGD.IgM

8.注射胎盘球蛋白,属于人工自动免疫。

(F)

9.类毒素:

将菌产生的外毒素用0.3-0.4%甲醛溶液进行脱毒处理,使其毒性降低仅保留抗原性(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

10.下列生物制品中,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是(C)

A.抗毒素B.细胞因子C.类毒素D.干扰素

11.单克隆抗体:

由单个B细胞增殖所产生的抗体,其遗传背景完全一致,因此抗体分子的氨基酸序列、类型、抗原特异性等生物学性状均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