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0347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docx

金风750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报告

“建压超时”故障专题分析

一、故障背景:

达坂城三场现场金风750kW机组报“建压超时”较多,而且普遍存在消缺时间较长,消缺次数较多。

经过作者现场多次故障的处理及对之前此故障处理情况的询问,其中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不清楚,参数设置的随意性,消缺方法不规,导致很多机组反复处理多次仍不能解决问题。

为彻底解决这一故障,现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对现场消缺提供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二、液压原理图分析:

液压系统原理图.pdf

1.系统压力

压力传感器(240)用来监测液压站的系统压力。

当系统压力降低到132bar时,计算机发出指令,液压泵开始工作建压,直到系统的压力达到142bar时,计算机发出指令,液压泵停止工作。

如果液压泵建压时间超过最大限定时间(60秒),风机报“建压超时”停机;同样如果液压泵建压时间最小在0.5秒,风机报“建压时间短”停机,这时要检查蓄能器是否正常,并查看蓄能器对应的节流阀是否打开,必要时更换蓄能器。

2.叶尖压力

电磁换向阀(310)用来控制给叶尖提供工作压力。

其和压力传感器(110)相互协调给叶尖提供稳定的出口压力。

电磁换向阀(350)用来泄掉叶尖压力,正常情况下(叶尖建压及风机正常运转),电磁阀线圈是带电的,阀芯工作叶尖回油管路处于关闭状态。

其主要功能是叶尖快速泄压,以保证叶尖快速刹车,保护风机。

溢流阀(160)用来控制叶尖的正常工作压力不超过规定的围(110bar)。

在建压过程中,叶尖的压力在达到规定压力(104bar)后仍继续上升,在达到108bar时溢流阀(160)打开,压力油通过溢流阀(160)流回油箱,叶尖压力不再上升。

溢流阀(160)的设定值都可以手工整定,现场设定值108bar。

比例阀(320)用来控制使叶尖压力保持在稳定的压力工作围之工作,当叶尖压力>107Bar持续十分钟,比例阀(320)阀芯打开100ms,叶尖减压使叶尖工作压力保持在正常的围之。

压力传感器(110)用来监控叶尖压力运行在规定的围;首先要说明,设计允许的叶尖压力在95bar~110bar之间。

在控制部分参数设定时如果计算机检测到当叶尖压力低于97bar时,电磁阀(310)动作,叶尖开始补压,当检测到压力值达到104bar时电磁阀(310)失电关闭(叶尖压力讯号的传输是以模拟量的形式来传输的,计算机可连续对叶尖压力进行检测)。

压力传感器(110)的设定值可根据现场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3.偏航制动压力

偏航闸的刹车压力由系统压力提供,溢流阀(220)用来调整偏航余压,现场设定为20-25bar。

电磁换向阀(290)偏航泄压阀,不偏航时电磁阀线圈不带电,偏航油路与系统压力油路连通,偏航压力与系统压力相同;偏航时电磁阀290线圈带电,把偏航闸及其管路中的压力油通过溢流阀(220)泄回油箱。

电磁换向阀(230)用来解缆时释放偏航余压。

4.过压保护

2个设定值为180bar的溢流阀(140.1,140.2)用来保护液压系统的压力不超过180bar。

如果液压泵在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没有停止工作,系统压力继续升高,当系统压力达到180bar时,溢流阀(140.1,140.2)打开,压力油通过溢流阀(140.1,140.2)流回油箱,系统压力不再升高。

5.防爆膜

防爆膜(360)是根据爆裂压力来选定型号的特定金属膜,是一个机械的过速保护。

当叶尖压力达到127±5bar时,防爆膜破裂,叶尖的压力油直接流回油箱,叶尖失去压力后立即弹出,风机停机。

6.蓄能器

液压站设有2个蓄能器,蓄能器(260)用于系统回路,蓄能器(130)用于叶尖回路。

它们的功能是:

在液压泵间隙工作时产生的压力进行能量存贮;

在液压泵损坏时做紧急动力源;

泄漏损失的补偿;

缓冲周期性的冲击和振荡;

温度和压力变化时所需的容量补偿。

为了防止蓄能器补压对泵造成冲击,在蓄能器和泵之间设计单向的截止设备.

三、液压电气图分析:

四、故障处理指南分析建压超时原因及补充:

故障现象

故障点

处理方法

液压系统在建压开始后1min后系统压力依然没有达到设定值(142bar)

1.防爆膜损坏

1.

此情况多是由于溢流阀压力设定值不当造成,更换防爆膜后需要调整叶尖溢流阀的设定值。

2.叶尖油管、液压缸、高速闸油管等管路漏油

1.当叶尖油管、液压缸等部位漏油严重时,也可造成该故障,比如叶尖油管被叶片盖板砍断的情况。

此情况下需要,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和紧固。

此情况伴随报液压油位低。

3.油箱胶管断开(液压油泵与集成块间连接高压胶管)

1.此情况较少见,但现场出现过此故障,而且此故障点不易发现,可仔细听油箱是否有“哗哗”的声音,如果有则说明很可能是胶管断开的原因,需要拆开油箱进行检查和更换。

4.240压力传感器及回路

1.此情况下如果240故障或接线松动,PLC检测不到正确的系统压力,液压泵会不停的工作,最后报出建压超时故障。

需要紧固接线或更换压力传感器。

2.检查对应的10芯线及331模块。

5.110压力传感器及回路

1.与上一条类似,如果110故障,系统检测到的错误压力信号一直达不到停止叶尖进油压力,液压油会从叶尖溢流阀回流回油箱,造成系统压力一直不能上升到设定值,导致建压超时。

2.检查对应的10芯线及331模块。

6.电磁阀320、350

1.320或者350电磁阀掉电,则叶尖压力始终达不到设定值,系统会不断给叶尖系统补压,造成建压超时,此情况一般叶尖压力瞬间就没有了,可检查电磁线圈供电电源回路接线,重点检查16芯线是否有虚接、短路或断开。

2.320或者350电磁阀关闭不严,导致部分液压油回流,造成建压超时,此时可更换电磁阀阀芯。

7.叶尖溢流阀160动作

1.该情况为160溢流阀的动作值低于或接近叶尖停泵压力值,应检查叶尖停泵压力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或调整160溢流阀。

8.液压泵、液压泵联轴器

1.液压泵本体有裂纹或胶管未固定紧,导致液压站部有泄,此种情况可以看到系统压力均匀的下降,风机每次可复位运行1小时左右,随着机组运行油温升高导致油粘稠度降低后泄加剧,机组报故障。

2.液压泵联轴器打滑或损坏。

9.液压电机缺相或相序接反

1.接触器频繁工作,导致部触点积碳,频繁吸合过程中偶尔出现接触不良导致报建压超时,此时需更换接触器同时处理好接触器频繁吸合问题。

若电机长时缺相QF8.6空开会跳开,报液压泵过载。

2.相序接反,此情况一般常见于检修后,相序接反导致系统和叶尖压力均为0。

10.SM322模块

1.若SM322(A19.7)输出电压不稳,会导致交流接触器频繁吸合。

若发现接触器频繁吸合,首先测量接触器线圈两端电压是否在230V左右。

2.若SM322(A19.9)输出电压不稳或交流接触器触点积碳。

此时报建压超时同时会报与信号对应的故障高速闸无反馈或叶尖压力低。

11.24V供电

1.电磁阀动作时电磁线圈电压是否在24V左右,若电压异常检查整流桥输入输出电压、RC保护单元、230V交流接触器触点、16芯电缆是否正常。

五、建压超时消缺几点经验:

1、建压超时故障是有前兆的

中央监控在监测风机各项数据时或平时消缺巡检中,就应该关注液压站系统和叶尖压力是否平稳,如果系统或叶尖压力已经出现保压不好或压力频繁波动,此时就应当及时到就地进行处理,长时间运行只会导致故障围扩大,无谓增加备件消耗和人员工作量。

2、勿简单更换接触器

部分机组在没有报故障前就已经出现液压系统保压不好,导致液压电机接触器频繁吸合,长时间频繁吸合,A9接触器部积碳导致电机缺相。

简单的更换A9接触器,液压泵还是长时间频繁启动,只会损坏更多的液压泵、联轴器、电磁阀、SM322模块、蓄能器等元器件,只有及时处理好液压系统保压问题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3、溢流阀160的溢流值调整必须规

一般液压站有泄,除了检查各个管路是否渗漏、电磁阀O圈骨架及阀芯是否正常外。

还一种情况就是溢流阀160的动作值低于或接近叶尖停泵压力值,如果叶尖压力触发溢流阀后,就会导致叶尖压力一直上不去,但多打几次压一旦压力打上去后风机又能正常运行,这种情况基本与溢流阀160的动作值调整不合理有关,要求每台机组都按参数设置规中调整方法复核溢流值是否为108bar。

4、关于蓄能器的几个误区

系统蓄能器预充压力125bar,叶尖蓄能器预充压力90bar,两者不能混用。

系统压力在132bar-142bar之间,叶尖压力在97-104bar之间,蓄能器预充压力都是比较接近对应工作压力的,这样才能起到一个比较好的补偿功能,如果预充压力高于系统工作压力,回路的压力油无法进入蓄能器油腔,也就谈不上平衡压力了,如果压力太低,又无法可靠补偿回路压力,所以预充压力一定要接近工作压力。

蓄能器在系统中主要作用是缓冲冲击振荡,如果系统压力每次打压都远高出142bar,说明蓄能器已经损坏。

但系统本身保压好不好,主要取决于系统回路有没有泄漏,蓄能器如果正常,只是能补偿部分泄漏的压力,减缓压力下降的速度。

如果系统保压好,蓄能器即使损坏,也只是起泵瞬间压力波动较大。

所以系统保压不好时,千万不能单纯的更换蓄能器,一定还有检查是否存在泄漏点。

为啥蓄能器损坏如此频繁?

这又要说到前面提到的话题,如果系统保压不好,系统频繁建压,不停的对蓄能器产生冲击,我们的元器件都是有寿命限制有动作次数的,频繁建压导致我们的蓄能器提前报废,所以我们液压故障归根到底就是解决好系统保压的问题。

5、保压不好两个现象

系统保压不好大致就两种现象,一种是压力缓慢均匀的下降;还一种情况压力上下波动较大。

我们处理此故障先观察是哪一种情况,再判断是检查液压系统本身,还是电控部分。

如果压力缓慢均匀的下降,一般液压站有泄。

此种情况基本就是液压系统本身保压不好,请按照液压站部分检查规进行检查,此现象基本与电控无关,同时需根据故障规律决定是否检查液压泵本体有无裂纹。

如果压力上下波动较大,可分两部分检查。

首先按照液压站部分检查规进行检查,同时排查蓄能器是否损坏。

如液压部分排查完毕,压力还是频繁波动,检查SM322模块输出电压是否为230V,电磁线圈24V供电回路是否正常,系统240、叶尖110压力传感器回路是否正常。

六、液压站部分检查规:

1、液压参数设置的规:

系统启泵压力132Bar;

系统停泵压力142Bar;

开始叶尖进油97Bar;

停止叶尖进油104Bar;

叶尖泄压时间*0010(100毫秒);

叶尖泄压压力107Bar;

2、溢流阀调整的规:

方法一:

将停止叶尖进油压力修改为115bar后,复位起泵,此时用4mm六角扳手开始调整溢流阀160至叶尖压力为108bar,多次起泵每次叶尖压力均能打至108bar后,将溢流阀160螺栓备母上紧,再次打压确定是否可以打到108bar,如可以将停止叶尖进油改回104Bar即可,如不行重复以上步骤。

方法二:

如遇到地面无人配合或其他情况无法修改参数,先用4mm六角扳手适当旋松叶尖溢流阀160的调节螺丝,再将液压站接线盒28号端子(叶尖压力传感器110)上端的线拆下,让液压泵将持续工作并可听到叶尖溢流阀160溢流的声音,观察压力表120指示值并慢慢旋紧叶尖溢流阀160,直到压力表120显示值等于108bar后,将溢流阀160螺栓备母上紧,多次打压确定是否可以每次都可打到108bar。

注意:

调整160溢流值不可调节过快,防止溢流值过高导致防爆膜破裂。

3、液压站手动节流阀180调整在3/4格,手动节流阀340调整在1格。

4、以上所有设置均调整正常后,检查逐个检查液压电磁阀,看各电磁阀O圈及骨架是否完好、阀芯是否正常,检查蓄能器是否正常。

与系统压力有关电磁阀有偏航泄压阀290,高速闸1电磁阀190.1,高速闸2电磁阀190.2,与叶尖压力有关电磁阀有叶尖泄压阀350,比例流量阀320,叶尖进油阀310。

另外,因系统泄压后偏航部分仍带有压力,在拆卸偏航电磁阀290时,需慢慢退出防止拆卸过快偏航系统压力将电磁阀O圈骨架挤坏。

如叶尖进油阀310有问题机组会报叶尖压力高,一般可不检查。

5、复校溢流阀220的溢流值20-25bar。

总之,平时巡检定检消缺过程中,对保压不好的机组及时按照第六部分进行检查处理。

处理好保压的问题,我们的故障率将直线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