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0346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1.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1课,也是科学学习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学习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四个: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4.种一棵植物。

通过这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种植一棵植物既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中,又为后续的讨论积累实证。

聚焦板块: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开始走进植物世界,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

探索板块:

先是通过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原有知识,借助“班级记录表”将他们对植物的初始想法记录下来,以便后期整理。

再是活动二“找一找、数一数图中的植物”,学生在辨认的过程中认识到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

辨识“蝴蝶是植物吗?

”,学生再说判断理由,初步认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

研讨板块:

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寻找证据,判断“塑料花是植物吗?

”,意在引导学生使用证据,提升对植物的认识。

拓展板块:

通过“种一棵植物”,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进一步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幼儿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下意识观察。

在幼儿园里接触和认识植物的时候,也会接触到植物根、茎、叶这些词汇。

所以,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已经很丰富,只是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完成系统的科学观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种植活动中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关注;识字量不足,在记录时更适合用画图的形式;团队合作意识较弱,自我控制力不强,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不长,首次尝试长期科学观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在活动手册P2的“第1周”中画好要种植的植物开始的样子。

建议:

水培:

大蒜、番薯、绿萝枝条;土培:

瓜子、多肉叶片、绿豆等。

2.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每周上完科学课后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一次,把植物生长变化的特点画下来。

要求:

水培的要画出水面上和水中植物的样子;土培的泥土用灰框表示,画出泥土上面植物的变化。

2.观察一棵植物

【教材简析】

通过对第1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并能简单说出植物会生长、死亡,需要水和阳光等。

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重点指向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植物是生物”的概念。

聚焦板块:

学生将在教室内观察一棵植物。

教师要对观察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在观察时除了用眼看之外,还可以用手摸、用鼻闻等。

探索板块:

学生需要从整体到局部来观察一棵植物,并对植物外形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在交流时能使用“根”、“茎”、“叶”等科学的语言。

同时,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真实、客观地描述和记录植物,可以提高观察能力。

研讨板块:

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穿插开展,一边观察一边研讨,也可以在全部观察活动结束后集中研讨,还可以分小组研讨后再集中讨论。

学生会对植物的特征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拓展板块:

可以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巩固科学观察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对植物的观察方式主要停留在“看”上。

本课以观察、描述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方法的细致指导,使学生能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

学生喜欢画画,但本节课是初次接触科学绘画。

因此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告诉学生科学绘画与艺术绘画不同。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这是学生在科学课上第一次学习用画图的方法来记录、描述一种植物。

科学课上用于记录的画图要求学生尽可能画得真实。

教师可以先示范怎样画出一棵植物的根、茎、叶三部分,最好是对着真实的植物进行示范。

2.学生画出植物的根、茎、叶三部分即可,不要求学生画出这棵植物(如菊花)的细微特征,不要提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画图要求。

3.观察叶

【教材简析】

《观察叶》这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

通过前面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判断哪些是植物并种植了自己的植物,还对植物进行了观察,知道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本节课要用科学方法研究各种各样的叶,描述叶的特点,用画图的形式记录叶。

聚焦板块:

通过认识多种树叶激发学生观察叶的兴趣。

探索板块:

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了解叶的结构,发现叶的特点并用科学的词语描述叶的特点。

同时通过出示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黄叶的枝条,展示叶生长、发育、衰老的生命过程,指向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最后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和记录叶的结构。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叶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了解到叶是在不断变化的,叶是有生命的。

拓展板块:

通过欣赏叶画作品激发学生制作叶画的兴趣,了解叶画制作的方法,课后完成叶画作品。

【学情分析】

叶,学生是非常熟悉,对叶结构、外形也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也能描述出叶的很多特点,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但是都比较的零散。

同时,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到三个星期,很多科学素养和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例如:

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实验开始、结束的时间把握,实验结束要马上整理好材料静等交流等,这些科学习惯都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慢慢渗透,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学生“画一片叶”这个活动记录在表格中,边观察边记录,并提醒学生记录好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

4.这是谁的叶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4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不同植物的叶,具备了在仔细观察后能从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描述的能力。

本课将让学生在观察、认识一些常见叶的特征后,知道叶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并能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叶的特征,再根据植物叶的一些特征去寻找、判断它来自哪一棵植物。

聚焦板块:

通过观察五种不同的树叶,激发兴趣,聚焦每种叶子各自的特征。

猜测板块:

主要是通过描述、猜测不同树叶的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

探索板块:

通过画一画活动,让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叶的特征的理解,感受每片叶的不同点。

通过找一找活动,明确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探究叶的兴趣,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

研讨交流板块:

通过实地观察,知道植物及其对应叶的特征,认识到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感受身边植物的多样性,了解周围常见的植物及生长环境,并对观察植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对叶的观察,学生已经熟悉植物的叶,能够使用各种方法观察叶的不同特征,感受每种植物的叶是不同的,能够用画图的方法将每片叶的特征记录下来。

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组织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室外学习科学,一定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小孩子容易兴奋,他们难以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是学生第一次到室外开展科学活动,教师要将孩子们分好小组,明确任务,限定区域,并强调谁都不能跑到别的地方去,然后进行记录、指导等组织管理活动,帮助学生有序的、有效的开展活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画图记录,在学生观察叶的活动过程中完成,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下面的记录,需要在学生通过寻找植物之后再填写,有助于研讨交流。

5.植物是“活”的吗

【教材简析】

《植物是“活”的吗》的核心概念是植物是有生命的,结合自己种植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

《植物是“活”的吗》是单元第五课,通过第1课到第4课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于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我们种植的植物”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观察,对记录表的回顾,一年级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

聚焦板块:

通过认识多种动植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激发对“植物是‘活’的”这一思考的兴趣。

探索板块:

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展示种植植物的记录单活动,发现植物的生长情况,知道植物生长过程有一定的规律。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茎和叶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在展示植物的生命特征。

研讨板块:

学生可以通过植物间的相互比较,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并结合学生研讨形成植物是“活”的理由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拓展板块:

学生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部分提出了让学生做一个胡萝卜盆景的任务,意在借这一活泼有趣的活动推动学生继续观察、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种养的乐趣,增强对植物是生命体的体验。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接触过植物,通过一个多月的种植也和植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且对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描述,也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种植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6.校园里的植物

【教材简析】

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

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

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

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

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

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

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继续学习通过画图记录植物的方式,不要求画得很像,画出植物的一些特征即可。

2.方框一共有8个,不要求全部画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几种就画几种,确保真实记录观察结果,实事求是。

3.不要忽略记录表最后的植物数量填写,一方面教育学生进行科学的统计,另一方面,统计结果也指向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

1.在观察中比较

【教材简析】

《在观察中比较》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起始课。

本课以生活中儿童常玩的玩具导入课程,让学生们在观察恐龙模型中比较它们的大小。

通过不同的方法,“比高低”、“比长短”,并通过简单的表格、画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中的恐龙谁大谁小”,让学生开始认识到日常观察活动中处处有比较,比较就是区分相同和不同,不同角度的比较有可能会带来比较结果(比如大小)的不同。

探索部分,“比较恐龙模型玩具大小的不同方法”,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比较结果,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长度等。

意识到比较中需要考虑公平、方便、准确等因素。

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通过研讨,鼓励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并借助记录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一般能对图片中的恐龙做出大小的判断,他们已经能在头脑中对不同距离不同大小的恐龙作出简单的分辨。

但是,孩子在描述恐龙大小时,并不是都来源于对图片的观察,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以有的经验,他们的表述往往比较单一,如“霸王龙是最大的”,“迅猛龙是小的”。

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句式,如“谁比谁大”,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描述。

另外,对于学生而言,大小是一个综合的感觉,不同的孩子会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比较,有的是从胖和瘦,有的是从长和短,有的是从高和矮……。

该课希望孩子能从一个维度,给恐龙模型玩具进行比较和排序。

另外大部分孩子在比较过程中,会意识到要对齐,要比得正确。

2.起点和终点

【教材简析】

《起点和终点》是2017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中的第2课。

教材安排了一下三个环节:

聚焦(比谁跳得远);探索(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研讨(谁的纸青蛙跳得最远)。

这三个环节是层层推进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首先通过聚焦的问题,调动一年级学生体育课跳远比赛中比谁跳得远的原有体验,迁移到本节课需要探索的问题:

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

这个环节不仅涉及到如何对组内的两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进行比较,还涉及到全班多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远近的比较,最后如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自己的纸青蛙到底跳了多远。

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学生才会想出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比较。

确定起点和终点,用统一的测量标准和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从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来。

【学情分析】

不能将一年级的小学生看成学科学的白纸,他们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幼儿园中的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活动,具备了基本的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和能力是支离破碎的,不成系统的。

因此,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法。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在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方框内贴上纸蛙跳远中做了起点和终点标记的纸带,培养学生良好的搜集证据的习惯。

2.根据拓展活动中的提示,让学生课后用A4纸折纸飞机,比比谁的飞机飞得远。

3.用手来测量

【教材简析】

《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上年级《比较和测量》的第三课,本课通过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如他们自己的手)开展测量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始转向测量。

在用手测量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

同时,在反复标记用手测量“拃”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到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对测量准确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两节课中,学生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了比较,但都是通过对比得出的结果,并没有精确的测量数据来比较。

那么在这一课将通过对比得出2个物体的高度差,并借助纸带取出高度差的长度,使用非标准单位“拃”测量、比较得出两者的高度差有多少,从而让学生完成从比较到测量的转变,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测量是被测量的物体和某一种标准的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描述。

测量中,需要关注公平、准确、方便等因素。

最后当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手”这个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高度后,会发现因为手指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这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作铺垫。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说明】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在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拃”之后,讨论完测量注意事项,开始实验时拿出记录表,要求学生先看记录表的内容,把桌子的高度改成“桌椅高度差”,然后根据“预测”——“第一次”——“第二次”的顺序记录。

4.用不同的物体测量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手来测量距离,但由于用手测量的“拃”单位是非标准的长度单位,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那么我们可以选用什么物体来测量长度呢?

本节课将选用回形针、木棒等固定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发现测量结果比手的测量结果更准确;同时发现用回形针和木棒分别测量同一物体,测量结果不同,通过比较不同物体(不同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分析原因,理解测量单位的重要性,这些经历为第5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在第5课中,将使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即用同样的标准单位测量。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到一些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起点、终点、测量时需要首尾相连,用不同学生的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不一样等,学生对于这些现象感到好奇,充满探究的兴趣,同时产生想要比较规范地描述物体长度的欲望。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记录习惯。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材简析】

在第四课中,学生已经发现当使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时,测量结果大不相同,没有比较的意义;而使用同一个物体测量,其结果才有可比性。

所以在本课中,将引导学生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体验统一使用标准物测量带来的公平与方便。

事实上,选择任何一个物体作为全班的标准物都是可以的,但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有更多优势----1.小立方体的每一条边等长;2.可重叠组合;3.可测长度,也可测量高度;4.10个一组方便计数;5.小立方体的边长接近1CM,非常接近国际标准单位。

本节课将选择同一物体进行测量,全班统一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

小立方体的优势学生可在探究环节中慢慢体会,也能在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时得以显现。

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同学之间进行比较要容易得多,使比较有了实际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的学习经历为第5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第5课中,学生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小立方体进行测量,学生会明白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能使测量结果有可比性,方便表达和交流。

当学生们粘接叠加立方体时,他们将发现立方体是一种更具优势的工具,可测量水平长度,还可测量竖直高度,还可以十个为一组方便测量和计数更长的物体。

【活动手册建议】

如何减小测量的误差呢?

3次测量的数据,以哪个数据作为取值?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发现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是会导致误差,如何减小这样的误差呢?

使用相同物体和多次测量无疑就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对于3次测量结果,如果数据之间差距很大,就要引导学生反思测量过程哪个环节或方法出现了问题。

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己的测量结果可能出现3种不同组合:

1.三个数据相同;2.两个数据相同;3.三个数据都不同。

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取众数)或处于中间数值的数据(取中位数),这样的数据最能代表真实的测量结果。

6.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材简析】

使用小立方体测量圆桶边沿长度或测量更大体量物体的长度时,将无法测量或非常不方便。

所以本课,学生需要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种便携式、可以弯曲的、能测量更大物体、方便计数的测量工具——测量纸带。

聚焦板块以一个问题:

如何测量这个圆形物体的长度?

引出需要制作一个容易测量的工具的话题。

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

第一个主要活动就是做测量纸带。

书本39页以四幅图展示制作过程。

第一步用小方块在白纸上画连续的格子,第二步剪下条状格子,第三部连接起来,第四部标上刻度。

在这里,第一步画格子时需要提醒或者示范给一年级的学生看,小方块要首尾相连,上下底边要保持平行。

第三步粘贴的时候接缝处要紧密咬合。

第四步刻度的起点,也就是第一条线应该是“0”。

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看图做,然后集中展示纠错再达成共识。

这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将会体验“起点”、“首尾相连”、“标准单位”等测量的因素。

探索环节的第二个活动是用自制的测量纸带测量圆桶等物体。

活动手册第13页设计了记录单。

围成一圈后,与“0”刻度相对应的数字是圆桶一圈的测量值。

提醒学生多测几次,得到精确的数值。

这个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学生会在利用制作好的测量纸带进行物体测量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测量工具的方便、准确等概念的理解。

研讨环节的核心问题是“测量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容易携带,可以测量圆桶形的物体,有刻度读数简便,也更准确。

这些共识应该是学生互相研讨后得出的。

拓展环节,通过上个环节的讨论,用自制的测量纸带有好处,肯定也有不足,测量工具还会怎样发展,自然就引向了第七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学情分析】

从第一课到第五课,测量工具发展到“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基本上,孩子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某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测量需要统一一个标准才能得到一样的结果。

“做一个测量纸带”则是指向根据实际需要让测量工具更方便,也更准确。

因为这个纸带上标上去的刻度是大家都统一的,不变的。

会思考的孩子便会想到用纸带先测量圆形物体的长度,再把小方块画到纸带上。

刻有方块的纸带便在这样的活动需求中产生了。

同时,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能使用剪刀来剪纸,对于测量纸带的制作,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每10个方格纸带之间的粘贴是准确的,因为准确地制作好测量纸带,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在学生制作好测量纸带后,测量书本长度和圆桶圆周长时将填写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的测量数据,由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填写。

在我的发现一栏中,“更方便”和“更准确”都可以勾选。

原因是:

首先,测量纸带可以测量圆的物体,轻便,方便携带,可以在纸带上标上方格数量,能快速读出测量数值,不用数立方体的个数,所以比立方体更方便。

其次,通过测量后汇报数据给老师记录在黑板上,学生会观察到自己的测量数据和其他人的数据几乎一致,也能说明测量纸带比小立方体有更好的准确性。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材简析】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最后一课。

本课将引发学生对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材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我们的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通过交流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纸带和尺子的结构特点;第二部分探究“观察和比较,并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

学生通过运用尺子对物体进行测量,感受尺子的发展由来,并在实践中学着正确使用尺子;第三部分研讨“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

”对不同物体进行测量时,感受工具选择及精确性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其他测量工具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前六课的学习,学生对用测量物体及测量物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已经比较熟悉了,学生对尺子这一测量工具也并不陌生。

但是学生在用不同工具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时,让学生能对测量后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体验到测量工具不同,长度单位是相同的,感受测量长度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在教学环节的第三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活动手册中的记录表来记录用纸带、塑料尺两种不同工具测得同一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利用尺子上的长度单位进行记录,学生只需了解单位字母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