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237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docx

设备润滑技术汇编

 

设备润滑技术

 

2008-3-17

一、摩擦与润滑

摩擦学(Tribology)是一门涉及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学、以及材料科学、石油化工等多种学科领域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物体的摩擦分三种类型: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流动摩擦。

为最小的力就能移动物体,有必要把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转变成阻力最小的流动摩擦,或是两个物体间加入一种润滑剂以减轻摩擦。

润滑的目的是两种物体直接接触,故此,希望在接触面之间形成一层较厚的油膜。

一般来讲滑动或滚动的表面形成的油膜厚度取决于ZN/P值。

其中Z=粘度(cP),N=每分钟转数(rpm),P=负载(Kg/cm2),按此原则可以说:

—粘度越高,油膜越后

—转数越高,油膜越厚

—负载越轻,油膜越厚

—在恒定的负荷下,轴承接触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负荷越小,因此油膜越厚。

流动润滑(摩擦)区(ZN/P>A)

这是理想的条件,润滑油膜厚,把接触面完全分开。

混合和边界润滑(摩擦)区(ZN/P<A)

在这些区域里,虽然粘着性在摩擦的表面还未完全得到发展,但润滑膜已经失去了流体特性,与流体摩擦区域相比较,摩擦量大。

烧坏的危险性大,这种情况发生在机器的启动或停机瞬间。

当负荷继续增大超过润滑限度,油膜失去支持负载的能力,互相摩擦的表面引起附着粘合和磨损。

这种状况叫干摩擦。

在这种情况下,在接触的金属表面与润滑油中极压剂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一层起润滑作用而又容易滑动的金属化合物薄膜就形成了,这种状况叫极压润滑。

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产生物体磨损,摩擦是现象,磨损是结果,润滑是减缓磨损的一种办法。

物体磨损有一下几种类型

五种常见磨损类型:

类型

内容

特点

举例

粘着磨损

摩擦副相对运动时,由于固相焊合,接触点表面的材料由一个表面移到另一个表面的现象。

接触点粘着剪切破坏

内燃机的铝活塞壁与缸体摩擦擦伤

磨料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因硬的颗粒的凸出武,冲刷摩擦表面而引起材料脱落的现象。

磨料作用于材料表面而破坏

球磨机的衬板与钢球、农业与矿山机械零件磨损

疲劳磨损

俩接触表面作滚动或滚动滑动复合摩擦时,因周期性载荷作用,使表面产生变形和应力,从而使材料导致裂纹和分离出微片或颗粒的磨损。

表面或此表层受接触应力反复作用而疲劳破坏

滚动轴承、齿轮副

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金属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产生材料损失现象。

有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的便面腐蚀破坏

曲轴轴颈氧化磨损、化工设备中的零件表面

微动磨损

两接触面相对低振幅震荡而引起表面复合磨损出现的材料损失现象

复合式磨损

片式摩擦离合器的内外摩擦片的接合面

1、减少磨损的途径:

(1)材料选配

(2)润滑

(3)表面强化处理或耐磨处理

(4)结构设计

(5)科学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

2、润滑的作用:

(1)润滑功能,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

(2)冷却功能,散播摩擦产生的热量

(3)密封功能,防泄漏、防尘、防窜气

防锈功能,防止设备或零件表面腐蚀

(4)洗涤功能,从活动的部位上清除碳粒或磨损物

(5)减震功能,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

(6)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现代设备的整体失效是很少见的,局部关键件失效占多数,摩擦、磨损、润滑引起的失效为最常见。

现代设备的摩擦副一旦失效,既产生一系列故障,又造成经济损失。

解决这些失效的途径不是提高机械零部件的质量,而是运用摩擦学原理去处理。

3、零件的磨损规律:

(1)磨合阶段

(2)稳定磨损阶段

(3)急剧磨损阶段

根据摩擦学原理,磨合阶段愈短愈好;稳定阶段越长越好,避免出现急剧磨损阶段。

在保证零件的设计制造质量的前提下,对润滑剂进行科学管理,即合理选用润滑剂,并对其使用进行质量监控、控制污染和洁净处理等。

摩擦学原理在现代设备的一生中都处于重要地位,从事设备管理,尤其是从事设备润滑管理的人掌握摩擦学技术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的实现。

4、润滑剂的物质形态

(1)气体润滑

采用空气、蒸汽或氦气等某些惰性气体作为润滑剂,可使磨擦表面被高压气体分隔开。

如航海用的惯性陀螺仪;重型机械中垂直透平机的推力轴承;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转动支承;高速磨头的轴承等都可用气体润滑。

气体润滑的最大优点是磨擦系数极小,几乎接近于零。

气体的黏度不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气体润滑的轴承,阻力小、精度高。

(2)液体润滑

普通机械设备的减速机、齿轮、轴承等,均采用不同黏度和性能的液体润滑油润滑。

液体润滑剂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乳化油。

水在有些场合也可以作为润滑剂和冷却剂。

(3)半固体润滑

润滑脂是一种介乎流体和固体之间的一种塑性状态或膏脂状态的半固体物质。

它包括各种矿物润滑脂、合成润滑脂、动植物脂等。

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滚动轴承和垂直安装的平面导轨上。

(4)固体润滑

利用具有特殊润滑性能的固体润滑剂,如石墨、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等,代替润滑油、脂隔离磨擦接触表面,形成良好的固体润滑膜,以达到养活磨擦、降低磨损的良好润滑作用。

二、润滑油的组成和理化性能

1、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

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润滑油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添加剂的主要品种及作用;

1)粘度指数改进剂加入油品中能改进粘温性,提高粘度指数的添加剂。

2)倾点降低剂能降低油品倾点或凝点的添加剂。

3)清净添加剂有助于固体污染物颗粒悬浮于油中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添加剂。

4)分散添加剂能将低温油泥分散于油中的添加剂。

5)金属钝化剂能抑制金属及其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氧化起催化作用的添加剂。

6)极压抗磨添加剂能和接触的金属表面起反应形成高熔点无机薄膜以防止在高负荷下发生熔结、卡咬、划痕或刮伤的添加剂。

7)油性添加剂能增加油膜强度,减少摩擦系数,提高抗磨损能力的添加剂。

8)抗氧添加剂加入油品产品中可以抑制其氧化的添加剂。

9)抗泡沫添加剂加入油品中以防止或减少油品起泡的添加剂。

10)乳化剂能使油品乳化并保持稳定的一种表面活性物质。

11)抗腐蚀添加剂能防止或延缓金属被腐蚀而加入的添加剂。

2、润滑油一般理化性能

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

(1)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2)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

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

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

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

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

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

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8)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

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9)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

通常,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杂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10)灰分和硫酸灰分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

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

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加添加剂的油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

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

国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

其方法是:

在油样燃烧后灼烧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添加剂的金属元素转化为硫酸盐。

(12)残炭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

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

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

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

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

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残炭值越小。

一般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越小越好。

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的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定的本来意义。

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残炭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反映了润滑基础油精制的程度。

3、润滑油特殊理化性能

除了上述一般理化性能之外,每一种润滑油品还应具有表征其使用特性的特殊理化性质。

越是质量要求高,或是专用性强的油品,其特殊理化性能就越突出。

反映这些特殊理化性能的试验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说明润滑油的抗老化性能,一些使用寿命较长的工业润滑油都有此项指标要求,因而成为这些种类油品要求的一个特殊性能。

测定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一定量的油品在有空气(或氧气)及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一定温度下氧化一定时间,然后测定油品的酸值、粘度变化及沉淀物的生成情况。

一切润滑油都依其化学组成和所处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动氧化倾向。

随使用过程而发生氧化作用,因而逐渐生成一些醛、酮、酸类和胶质、沥青质等物质,氧化安定性则是抑制上述不利于油品使用的物质生成的性能。

(2)热安定性热安定性表示油品的耐高温能力,也就是润滑油对热分解的抵抗能力,即热分解温度。

一些高质量的抗磨液压油、压缩机油等都提出了热安定性的要求。

油品的热安定性主要取决于基础油的组成,很多分解温度较低的添加剂往往对油品安定性有不利影响;抗氧剂也不能明显地改善油品的热安定性。

(3)油性和极压性油性是润滑油中的极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形成坚固的理化吸附膜,从而起到耐高负荷和抗摩擦磨损的作用,而极压性则是润滑油的极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受高温、高负荷发生摩擦化学作用分解,并和表面金属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低熔点的软质(或称具可塑性的)极压膜,从而起到耐冲击、耐高负荷高温的润滑作用。

(4)腐蚀和锈蚀由于油品的氧化或添加剂的作用,常常会造成钢和其它有色金属的腐蚀。

腐蚀试验一般是将紫铜条放入油中,在100℃下放置3小时,然后观察铜的变化;而锈蚀试验则是在水和水汽作用下,钢表面会产生锈蚀,测定防锈性是将30ml蒸馏水或人工海水加入到300ml试油中,再将钢棒放置其内,在54℃下搅拌24小时,然后观察钢棒有无锈蚀。

油品应该具有抗金属腐蚀和防锈蚀作用,在工业润滑油标准中,这两个项目通常都是必测项目。

(5)抗泡性润滑油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有空气存在,常会产生泡沫,尤其是当油品中含有具有表面活性的添加剂时,则更容易产生泡沫,而且泡沫还不易消失。

润滑油使用中产生泡沫会使油膜破坏,使摩擦面发生烧结或增加磨损,并促进润滑油氧化变质,还会使润滑系统气阻,影响润滑油循环。

因此抗泡性是润滑油等的重要质量指标。

(6)水解安定性水解安定性表示油品在水和金属(主要是铜)作用下的稳定性,当油品酸值较高,或含有遇水易分解成酸性物质的添加剂时,常会使此项指标不合格。

它的测定方法是将试油加入一定量的水之后,在铜片和一定温度下混合搅动一定时间,然后测水层酸值和铜片的失重。

(7)抗乳化性工业润滑油在使用中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混入一些冷却水,如果润滑油的抗乳化性不好,它将与混入的水形成乳化液,使水不易从循环油箱的底部放出,从而可能造成润滑不良。

因此抗乳化性是工业润滑油的一项很重要的理化性能。

一般油品是将40ml试油与40ml蒸馏水在一定温度下剧烈搅拌一定时间,然后观察油层—水层—乳化层分离成40—37—3ml的时间;工业齿轮油是将试油与水混合,在一定温度和6000转/分下搅拌5分钟,放置5小时,再测油、水、乳化层的毫升数。

(8)空气释放值液压油标准中有此要求,因为在液压系统中,如果溶于油品中的空气不能及时释放出来,那么它将影响液压传递的精确性和灵敏性,严重时就不能满足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

测定此性能的方法与抗泡性类似,不过它是测定溶于油品内部的空气(雾沫)释放出来的时间。

(9)橡胶密封性在液压系统中以橡胶做密封件者居多,在机械中的油品不可避免地要与一些密封件接触,橡胶密封性不好的油品可使橡胶溶胀、收缩、硬化、龟裂,影响其密封性,因此要求油品与橡胶有较好的适应性。

液压油标准中要求橡胶密封性指数,它是以一定尺寸的橡胶圈浸油一定时间后的变化来衡量。

(10)剪切安定性加入增粘剂的油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剪切的作用,油品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被剪断,使油品粘度下降,影响正常润滑。

因此剪切安定性是这类油品必测的特殊理化性能。

测定剪切安定性的方法很多,有超声波剪切法、喷嘴剪切法、威克斯泵剪切法、FZG齿轮机剪切法,这些方法最终都是测定油品的粘度下降率。

(11)溶解能力溶解能力通常用苯胺点来表示。

不同级别的油对复合添加剂的溶解极限苯胺点是不同的,低灰分油的极限值比过碱性油要大,单级油的极限值比多级油要大。

(12)挥发性基础油的挥发性对油耗、粘度稳定性、氧化安定性有关。

这些性质对多级油和节能油尤其重要。

(13)防锈性能这是专指防锈油脂所应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能,它的试验方法包括潮湿试验、盐雾试验、叠片试验、水置换性试验,此外还有百叶箱试验、长期储存试验等。

(14)电气性能电气性能是绝缘油的特有性能,主要有介质损失角、介电常数、击穿电压、脉冲电压等。

基础油的精制深度、杂质、水分等均对油品的电气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15)润滑脂的特殊理化性能润滑脂除一般理化性能外,专门用途的脂还有其特殊的理化性能。

如防水性好的润滑脂要求进行水淋试验;低温脂要测低温转矩;多效润滑脂要测极压抗磨性和防锈性;长寿命脂要进行轴承寿命试验等。

这些性能的测定也有相应的试验方法。

(16)其它特殊理化性能每种油品除一般性能外,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特殊性能。

例如,淬火油要测定冷却速度;乳化油要测定乳化稳定性;液压导轨油要测防爬系数;喷雾润滑油要测油雾弥漫性;冷冻机油要测凝絮点;低温齿轮油要测成沟点等。

这些特性都需要基础油特殊的化学组成,或者加入某些特殊的添加剂来加以保证。

三、润滑剂的分类和常用润滑剂介绍

1、润滑剂的分类

(1)润滑剂命名方法

国家标准GB7631.1-87《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中制定了润滑剂的命名方法。

每一种润滑剂产品名称都由一组大写字母构成一个编码,第一个字母表示该产品所属组别,任何后边所跟的字母单独存在时有无意义在有关组的详细分类标准中给予明确规定。

润滑剂产品名称:

L—AN32

(2)润滑剂产品分类

国家标准GB7631.1-87《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把润滑剂产品分为19个组。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根据应用场合划分)(GB7631.1-87):

组别

应用场合

各类分类标准

A

全损耗系统

GB/T7631.13—1995

B

脱模

C

齿轮

GB/T7631.7—1995

D

压缩机(包括冷冻机和真空泵)

GB/T7631.9—1997

E

内燃机

GB/T7631.3—1995

F

主轴、轴承和离合器

GB/T7631.4—1989

G

导轨

GB/T7631.11—1994

H

液压系统

GB/T7631.2—1987

M

金属加工

GB/T7631.5—1989

N

电气绝缘

GB/T7631.15—1998

P

风动工具

GB/T7631.16—1999

Q

热传导

GB/T7631.12—1994

R

暂时保护防腐蚀

GB/T7631.6—1989

T

汽轮机

GB/T7631.10—1992

U

热处理

GB/T7631.14—1998

X

用润滑脂的场合

GB/T7631.8—1990

Y

其它应用场合

Z

蒸汽气缸

S

特殊润滑剂应用场合

(3)润滑剂粘度等级

国家标准GB/T3141-94《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制定了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分类。

工业液体润滑剂粘度分类

GB3141采用的粘度牌号

ISO采用的粘度牌号

中心值运动粘度cst(mm2/s)40℃

运动粘度范围cst(mm2/s)40℃

2

ISOVG2

2.2

1.98~2.42

3

ISOVG3

3.2

2.88~3.52

5

ISOVG5

4.6

4.14~5.06

7

ISOVG7

6.8

6.12~7.48

10

ISOVG10

10

9.00~11.0

15

ISOVG15

15

13.5~16.5

22

ISOVG22

22

19.8~24.2

32

ISOVG32

32

28.8~35.2

46

ISOVG46

46

41.4~50.6

68

ISOVG68

68

61.2~74.8

100

ISOVG100

100

90.0~110

150

ISOVG150

150

135~165

220

ISOVG220

220

198~242

320

ISOVG320

320

288~352

460

ISOVG460

460

414~506

680

ISOVG680

680

612~748

1000

ISOVG1000

1000

900~1100

1500

ISOVG1500

1500

1350~1650

2、主要润滑油产品介绍

(1)A组(全损耗系统)用油

L类产品分为19组,其中A组油用于全损耗系统,但用于全损耗系统的油并非唯独A组油,还有D组中往复式压缩机用油,G组导轨油,P组风动工具用油和Z组蒸汽汽缸用油等,都是全损耗系统用油。

我国将L类A组产品划分为AB、AN和AY三个品种。

L-AB油是由精制矿油制得,并含有沥青或添加剂以改善其粘附性、极压性和抗腐蚀性,主要用于开式齿轮和绳缆表面的润滑。

L-AB油与C组中L-CKJ开式齿轮油相近,可以互用,所以我国不生产L-AB油。

L-AN油是由精制矿油制得,也可加入少量降凝剂,按其40℃运动粘度的中心值分为5~150十个粘度等级。

它主要用于轻载、老式、普通机械的全损耗润滑系统或换油周期较短的油浴式润滑系统,它不适用于循环润滑系统。

 L-AY油是一种未精制矿油,其凝点低,有时为了提高附着性能还加有抽出油(精制润滑油过程中的副产品)。

它适用于铁路货车滑动轴承的润滑,分冬用、夏用和通用三个粘度等级,专供铁道部门使用。

(2)C组(齿轮)用油

C组用油包括工业齿轮油和车辆齿轮油。

工业齿轮油又分为工业闭式齿轮油和工业开式齿轮油,工业闭式齿轮油均为连续润滑用油(飞溅、循环或喷射等),工业开式齿轮油均为间歇或滴入式润滑用油。

下面只介绍工业齿轮油。

1)工业闭式齿轮油 GB/T7631.7-95将工业闭式齿轮油分为CKB、CKC、CKD、CKE、CKS和CKT六个品种。

下面简单介绍这六个品种。

L-CKB油是一种抗氧防锈型润滑油,通常称“R&O"型油,其中“R”表示防锈,“O”表示抗氧。

原名为抗氧防锈型工业齿轮油(企标)。

它具有抗泡和抗乳化性能,适用于正常温度下运转的轻载荷工业闭式齿轮的润滑。

L-CKC油是在L-CKB油基础上再提高其极压性能的一种极压型工业闭式齿轮油。

本产品适用于在中等油温和在重载荷无冲击载荷条件下运转的矿井、化工、冶金和船舶等机械的齿轮传动装置的润滑。

L-CKD油是在L-CKC油基础上再提高其极压性能和热/氧化安定性能的另一种极压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