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602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docx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篇一:

王德峰《哲学导论》读书笔记之二】

王德峰《哲学导论》读书笔记之二

二、哲学的诞生

8.泰勒斯:

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

西方哲学在古希腊的起源:

古希腊的神话、神谱学、创世说和宗教所隐含的理论倾向为哲学作了准备——对世界作出解释,追问万物的起源。

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8年)——“水是万物的始基。

”不仅放弃向神求助动因,而是求助自然本身的解释,这就提出了思想对感性之超越,同时也确认了世界的统一性。

西方传统中的知识本性: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思维之能力即为理性,思维之本性即在于它对实在之真相的把握。

由泰勒斯到苏格拉底,是由自然是在知识的追寻到人自身真相的追寻。

9.“穷神知化”:

中国哲学的起源

不同的知识观念,通往真理的门路也自不相同,中国思想的重点在于人的生命实践,而不重理智的思辨,不重逻辑上的严密推演,更无对观念或概念下定义的兴趣。

“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周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中庸》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西方表现为由知识论出发的形而上反思,中国则表现为以“生命”为中心的形而上反思。

各有短长。

“六经”是中国哲学的发祥地。

10.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相对于数学真理的世界性,哲学真理是否也应如此呢?

哲学思考所揭示的真理与人的文化生命不能脱离,要通过人的个体生命来体现。

在观念、概念上被了解、被表达的同一个哲学真理,由不同的生命个体通过奋斗去体现,就有不同,普遍性会受其限制。

民族生命实践的特殊性,在于其精神传统。

源自不同的生命实践产生不同的思想哲学,在各自生命实践的历史展开中彼此启发,是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世界哲学”非但不值得期待,还应该尽力保持发扬思想的多样性,以避免偏蔽与枯竭。

没有比较、对话就没有深入的理解,何为比较、对话?

就是要在分清异同的前提下共生共荣。

王德峰教授最后对于现状的无奈让人叹息,也让人清醒,但我确信这绝不是借口,勇力的前行必从清醒开始,还要负重。

【篇二:

《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一.书名:

《哲学导论》

二.作者介绍:

孙正聿,1946年11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学博士。

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等教育特聘教授。

吉林大学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一级教授)。

三.书籍内容介绍:

《哲学导论》是一部论述哲学本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系统探讨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与常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阐述了哲学的思维方式、生活基础、派别冲突、历史演进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使人们在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的过程中形成哲学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辩正智慧。

四.有疑问的地方:

1.哲学与宗教的“历时态”与“同时态”的关系。

2.哲学的常识化和常识的哲学化。

3.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

4.现代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5.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

6.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

五.心得感悟:

哲学是美好的。

一个人的哲学修养,标志着他的文化品位;一个民族的哲学理论思维如何,关系到她的前途命运。

马克思称有价值的哲学犹如“闪电”,犹如“头脑”,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黑格尔曾把哲学喻比为“庙里的神”。

他说,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

”所以,崇尚美好的人们,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总要有发自内心世界的哲学精神向往和哲学理性的追求。

通过阅读《哲学导论》这本书,我对哲学这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中我也吸取许多生活的智慧和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些智慧和精华也将引导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中时,我对哲学的理解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阶段,经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知道了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问,它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理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对生活信念的追求,对经验常识前提的探索,对历史进步尺度的反思。

这种智慧致力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弘扬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探索精神。

这些能力和精神又恰恰使我们所缺少的,因此,学习哲学,向哲学索取智慧,是每个人都应付诸行动的事。

哲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

如果我们不想把它滞留在哲学家的书本里和课堂上,而是以一种时代精神的精华,直面世界,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直面我们的精神家园,它就会对人们的德性修养及其系统构筑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哲学为人的德性修养提供系统的世界观指导。

人类的思想史表明,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哲学。

但从根本上说,任何时代的哲学都是一种世界观理论体系。

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这样说过:

“哲学是带电本质的结晶;哲学的目标是寻求一个具有基本原理的基础,头脑是需要借助于哲学才能达到崇高境界的。

”这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哲学世界观以人的实践—认识为枢,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经纬,解决的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把握问题。

这种“现实世界”显然既不是玄妙的天国,也不是骇人的地狱,而是活生生地存活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

其次,哲学为人的德性修养提供慎思高远的人生信念。

从某种意义上看,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都要以一定人生观的形式显现出来。

因为,任何思想、理论和观念都是“为我”的,即导源于人的实践或认识的需求,都被注入了或寄托了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因而也就具有了人生观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就曾指出:

“哲学者,笼统地说,就是论理想的东西。

”这实际道出了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真谛。

在我看来,哲学对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我们提供价值判断的标准,引领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本书中第一章第六节讲了哲学与价值观的关系,并把价值观定义为如何看待和怎样评价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和方法。

价值观的深层含义,在于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尺度和标准的哲学反思。

人的生命活动是创造意义的生命活动,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有意义的活动,什么是没有意义的活动。

区分有无意义的根据是什么?

评价有

无意义的标准是什么?

在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进步与代价等诸多种类的矛盾中,如何确立评价的标准和选择的依据?

这些都是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并探索出解决方法的问题。

可见,哲学对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影响重大。

哲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培养。

冯友兰曾说: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每个人都要学习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基于这种理解,冯友兰提出,哲学的主题是内胜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要养成这种人格。

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这种体系引导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这种哲学体系可以说是本人的传记,是本人最真实的展现。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为我们阐释了哲学和宗教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的具体内容姑且不谈,令我最受触动的是作者对宗教独到的见解。

学习完此章节后,我对宗教有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

我懂得了虽然宗教世界是虚幻的,但宗教信徒对宗教世界的虔诚信仰却是一种真实的心理状态。

人们通过对宗教世界的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对宗教世界的依赖,虽然不会产生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所具有的现实内容,却是人依赖和掌握自然界的一种迂回的方式,因而也迂回地反映了人对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比如中国佛教思想大力弘扬善,体现了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因此,我们应该用哲

学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宗教,弘扬宗教中有利于宣扬真善美的部分,让宗教为哲学更好的服务。

哲学另一重要作用在于对美的追问。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哲学则为发现美,追求美创造无数这样的眼睛。

在中国哲学史上,从先秦诸子到近现代的哲学大师,总是致力于对“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的统一的追求。

柏拉图曾提出“美”是对“美的理念”的分有,康德提出“美”是“善”的象征,黑格尔提出“美”是具体化的“理念”?

?

美的本质,美的存在,美的发现与创造,构成了以“美”为聚焦点的哲学问题,也构成了哲学家对艺术所创造的审美世界的追问。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探索并体验生命的形式,因为艺术美的根基就在于艺术本身的“生命形式”。

艺术,只有显示生命的欢乐与悲哀,生命的渴望与追求,生命的活力与创造,才有艺术之美;欣赏艺术作品,只有体验到生命的广大与深邃,生命的空灵与充实,才能进入艺术的世界,才能以艺术滋润生命,涵盖生命,激发生命的创造,创造美的生活;哲学,只有把艺术当做“生命的形式”,揭示艺术创造所蕴含的人性的奥秘,进而阐发艺术所体现的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才能真正地把艺术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

【篇三:

哲学导论笔记(哲学研究生专用)】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审美观

第一篇:

按主客关系来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主客关系,属于人与世界的融合,即天人合一。

一、审美意识:

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

1、审美意识在于“天人合一”与“情景合一”

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叫人,人与世界万物交融不同于主客观的统一,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是合而为一的关系。

审美意识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心境”、“情境”。

2、“无我”——“有我”——“忘我”

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天人合一,西方传统哲学重视主客关系。

“无我之境”:

无主客之分,没有自我意识,原始天人合一;

“有我之境”:

有主客之分,有自我意识;

“忘我之境”:

超越主客关系达到更高级的天人合一

审美意识的核心在于“超越”

二、审美意识的特点:

超越性

1、审美意识的直觉性:

指审美主体面对客体的一种不假思索,无需推理就能立即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2、审美意识的创造性:

3、审美意识的愉悦性;

4、审美意识的超功利性

5、审美意识的诸种特性都在于超越主客关系和认识

三、审美意识给人以自由

自由本是超越的、彼岸性的、无法直观的,但在审美中自由却有了经验的,成为可以直观的。

审美是人之自由,人之为人的体现,是人存在的表征。

审美意识超越并高于道德意识,但它并不是不道德,更不是否定道德,只是它不用道德标准来衡量。

第二篇

第十二章:

审美意识的灵魂:

惊异

一、传统哲学与惊异的对立

1、柏拉图:

开哲学与惊异对立之先河

惊异就是对无知的意识,或说是求知欲的兴起,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理解的世界和可感觉的世界,哲学的展开和目的不是惊异于感性世界的感性表象,而是在于可理解的世界中关于对立面的梳理。

2、黑格尔:

哲学超出惊异

黑格尔把惊异理解为只是激起精神的东西的开端,而不是对人真正有价值的,值得追求的目的即精神的东西本身,惊异意味着刚刚从无自我意识中惊醒,至于真

正清醒的状态,即“精神的东西”本身则不属于惊异。

哲学的目的不是惊异而是超出惊异。

二、惊异是哲学和审美意识的灵魂

海德格尔说:

“说哲学的开始于惊异,意思是:

哲学本质上就是某种令人惊异的东西,而且哲学越成为它之所是,它就越令人惊异。

海德格尔认为惊异就是惊异于“人与存在的契合”“哲学就是与存在者的存在相契合”

第三篇

美与真善

一、古希腊时期

美从属于真和善

柏拉图:

贬低艺术,因为它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真理的模仿,艺术成了对模仿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

认为艺术应模仿事物的普遍性和理想性,而不是简单模仿现实事物的形象,但他仍认为真对美起主导作用。

苏格拉底:

认为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把美放在从属于道德上的善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氛围:

认识(真)、实践(善)、创造(美),三者中以认识为最高,真善主导美。

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

普罗提诺:

神是真善美的统一

把艺术看得比现实事物更具有真理性,主张美的东西在于形式而不在于物质。

阿奎那:

美属于“形式因”

美在他看来是能领悟事物之秩序和结构整体的感官,即视觉和听觉的对象,而非涉及欲念的感官即味觉与嗅觉的对象,主张“美在善之外”。

三、近代

康德以前:

美从属于真善

康德:

力图凸显美的首要地位

席勒:

审美的人才是完全的人

谢林:

审美直观属于哲学的最高层次

黑格尔:

美高于善低于真

近代美学主要趋势:

审美兴趣高于实际兴趣,美高于善而仍受真制约。

四、现当代:

美居于比真高的地位。

五、真善美统一于“万物一体”。

第四篇

典型说与显

隐说

一、典型说及其哲学基础

典型说以概念哲学为其理论基础,典型就是作为普遍性的本质概念,艺术品或诗就在于从特殊的感性事物中见出普遍性,见出本质概念。

近代艺术哲学的典型观把重点转到特殊性,重视普遍与特殊的统一。

典型说认为只有能显现一件事物之本质或普遍性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典型说的缺陷在于把审美意识看成认识,把美学看作是主客关系的认识论。

二、显隐说及其哲学基础

显示事物是怎样从隐蔽中构成显现于当前的这个样子的,是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上显示出当前在场事物背后的各种关联。

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艺术哲学之弊在于割裂“显现”与“隐蔽”,美的定义于是由普通概念在感性事物中的显现转向为不出场的事物在出场的事物中的显现。

三、真理的场所——艺术品

不在场的,隐蔽的东西是显现于在场的东西的本源。

西方传统的艺术观认为,艺术作为模仿是从属于自然的,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精神的感性表现,艺术之美产生于精神,高于自然。

真理,真实性在艺术品种才得以发生,是艺术品使事物显现其实面貌,显现其实真理,是艺术品提供了真理得以显现、照耀的场所。

四、“隐秀”说

新的艺术哲学方向要求不仅从显现的东西中所想象到同类事物中其他的个别事物,而且冲破同类界限,以想象到根本不同类的事物。

新的艺术哲学放心所要求显示的在场者背后的不在场者,与在场者一样,仍然是现实的,具体的东西。

诗人之富于想象,让鉴赏者从显现的东西中想象到隐蔽的东西,还表现在诗人能超出实际存在过的存在,扩大可能性的范围,从而更深广的洞察到事物的真实性。

诗意的幻想不期待证实,不期待未出场的东西的回答,只是把出场者与未出场者综合为一个整体,从中显示出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五、超越在场的审美态度高于功利追求

审美对象是不在场者的潜在的出现,是隐蔽着的敞亮是时间诸环节的自身越出,审美对象正是事物隐蔽处,即不可穷尽性中显示,敞亮其最真实的面貌。

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言有尽而意无穷”,艺术作品之美,不仅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在为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

第五篇

哲学和科学一样思考的都是普遍性问题,最大最高最普遍性的问题。

哲学源于惊异,惊异是从无知到知的中间状态,完全无知不会引起惊异,完全知道也无惊异可言,只有在从无知到知的过渡状态中,才产生惊异。

一、哲学史上对哲学的界定

1、哲学一词来源

赫拉克利特:

“爱智慧”,爱指事物间的和谐一致,相适应;智慧指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在存在中,都属于存在,集合于存在中。

中国传统哲学:

“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之意。

2、哲学的传统界定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把抽象概念,当做一种独立于人以外的东西加以追求,即“概念哲学”。

3、后哲学

马克思:

在现实中实现,反对主客二分,强调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的生活世界。

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三种界定(广义)

早起古希腊哲学家

4、哲学与宗教区别

宗教:

以感性表象的形势讲无限的,普遍性的整体,讲清外在权威和独断信念哲学:

通过概念,推理说明无限性或整体。

二、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

1、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

张世英主张的是一种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练的人生态度之学。

2、哲学超越知识和科学

哲学是以提高境界为目标的学问,讲人对世界的态度,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有什么样的哲学,人生态度或境界不是独立自在的,随意产生的,以科学依据,经济基础,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等为由的、

三、哲学分类

1、西方主要哲学家分类法

亚里士多德分三类:

一类针对理论或认识活动的理论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

二类是针对实践活动的实践学科,包括政治学、伦理学;

三类是针对创造活动的创造性学科,包括诗学、修辞学。

斯多葛派:

分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

黑格尔:

分为逻辑学、自然学、精神学;

克罗齐:

分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

2、一般分类:

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

3、本书分为:

“本体论与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

第六篇

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

崇高是有限对无限的崇敬感

古希腊美学家朗基努斯是最早把崇高作为审美范畴而加以描述的人。

康德把崇高对象理解为超过感官或想象力所能把握的无限大的整体和一种威力,此威力不仅指自然所施于人的威力,海鸥人能胜过自然,不屈服于外来暴力的意识,即人的勇气和自我尊严感。

康德关于崇高具有道德意义等合理的思想。

康德说:

“真正的崇高不能容纳在任何感性形式里,它所涉及的是无法找到恰合的形象来表现的那种理性概念,但正由这种不恰合,才能把心里的崇高激发起来,崇高意味着有限不足以表达无限之意。

审美意识中“不在场者”在“在场者”中的显现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力把在场与不在场结合为一体。

人能在审美意识中悟到与万物一体,这就是一种崇高境界。

崇高不是高傲、自负。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痛苦的超越。

万物一体的崇高正是这样的境界,它是超越有限的意识所无穷追寻的目标。

世界上一切真正崇高的东西,都是为人们实践所掌握,所创造出来的。

黑格尔:

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崇高绝对理念大于感性形式,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到形式。

第七篇:

古今融合论

历史研究的最高兴趣就是从古往今来的连续性和统一体中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是人与世界融合的观点。

古与今,过去与现在的融合也可以算作是人与万物一体或在场与不在场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

伽达默尔:

“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

张世英:

历史研究的最高兴趣在于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包括古代艺术品或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

扬弃对历史事件的“单纯的表象关系”把它提升到一种“较高的方式”即思维,概念的方式,也就是提升到哲学。

伽达默尔:

主张把现在与过去,古今融合,这种融合不像黑格尔那样在抽象的思维,概念中在作为绝对精神的最高形式——哲学中实现,而是在时间的,历史的具体现实中实现的。

伽达默尔学说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他指出了,历史研究的主要兴趣不止于知道原作者本人的用意,而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伽达默尔还进一步指出,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的最根本条件,要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或要批评古人学说之是非得失,绝不能把过去的视域看成是与后世隔绝的一种封闭,异己的视域,应从整个古今连续,流变过程中看历史事件。

伽达默尔认为,孤立的现在视域和孤立的过去视域都只能是人为的抽象,从历史研究,需理解历史事件,而真正的理解总需要有一种历史视域,现实的,真实的历史视域只有一个,即融合古今,过去,现在为一体的,有连续性的统一整体,这是一个由现在视域过去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大视域”这样,现在中都沉积着过去,现在包含着过去的痕迹。

宇宙整体也好,人类历史整体也好,其每一瞬间都既隐藏着——负载着和沉积着过去,又隐藏着——孕育着和蕴涵着未来。

第八篇:

审美价值区分

黑格尔论艺术价值区分

1、语言的艺术(诗)具有最高审美价值

黑格尔的艺术分类以精神战胜物质的程度划分艺术门类高低的标准,一种艺术门类愈受物质的束缚,精神活动的自由愈少,则愈低级,反之则愈高级。

语言高于形体,高于一般的声音,最能表达精神性的东西,语言运用它所特有的观念和观感等精神性媒介,通过语言文字的具体陈述,能把精神内容的丰富性、特殊性更明确的更具体的表现出来。

黑格尔不懂一切艺术品皆有语言性和诗性,万物所作的是“无言之言”,艺术作品都有语言性。

他看到高级艺术门类包含低级艺术门类,但未看到低级艺术门类,也包含高级艺术门类——语言艺术的本性。

审美价值高低,艺术美的价值高低,不在于各艺术门类所使用的媒介之不同,而在于一切艺术都是以有限表现无限,言说无限,超越有限,而高低的区别就在于超越有限的空间大小,或说,审美价值和一视频的高低在于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