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483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docx

厦门责任教育人民教育

办负责任的教育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学校十年办学纪实

白宏太《人民教育》2011-11

“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一生受用的东西——责任和习惯!

10年前,福建厦门一条喧闹的小街里,火炬学校静悄悄地开办了。

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校门口的红色横幅上这一句抢眼的标语。

那一年,校长王哲红41岁,先后做过两所学校的校长,因实施“创造教育”而闻名。

厚实的教育积淀、黄金般的创业年龄,让她踌躇满志,以更长远的目光审视学校教育:

“从筹办学校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该确立什么办学目标,让学校即便到了100年后,还能传承下去,不会落伍。

可是,新学校一开学,教师们沮丧地发现,全校仅招收了110名学生。

人这么少,怎么生存?

得想办法扩大生源。

看着大家忧心忡忡的样子,王哲红笑了,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我们不要盯住没有进来的学生,而是要盯住已经进来的学生,让他们获得优质教育。

”因此,学校不把精力放在打广告、忙招生上,而是一门心思关注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在王哲红看来,这是校长的责任所在。

同时,她也把责任教育作为火炬学校一以贯之的教育特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今天的火炬学校已拥有1700多名师生员工、办学业绩斐然,责任教育成为凝聚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品牌。

10年后,记者面前的王哲红校长,在时光中悄然改变的,除了眼角的细纹,还有她对责任教育日渐成熟、深刻的理解;而依旧不变的,是她可爱的童花头,还有一颗童心和一份对教育的激情。

做20年后别人要做的事情

在王哲红的教育词典里,“责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早在2000年2月,《人民教育》就曾以《“责任校长”王哲红》为题,报道她的成长历程和办学追求。

在报道中,王哲红饱含深情地对教育做了形象的类比:

“任何一种产品不合格,可以回炉,可以扔了;唯有学生不合格,不能回炉,更不能扔了;一个企业办砸了,可以重新整顿,扭亏为盈;一所学校没办好,误的是一代人,永远也没有挽回的机会。

透过这一番话,传递出的是强烈的责任意识。

当了18年校长,先后走过3所学校,王哲红用自身行动诠释着校长的责任,同时也在丰富着对教育的理解。

上世纪90年代初,任厦门市湖里中心小学校长的王哲红,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激荡的状况,怀着对教育的朴素认知,提出“爱国、尚武、文明”的育人目标。

“那时候,我觉得爱国是公民的起码素养,同时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她解释说。

几年后受命创办康乐小学,她对教育又有了新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家和民族的强大,都有赖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此,她率先尝试“创造教育”,很快使学校名声大振。

然而到火炬学校,她再次“华丽转身”,提出“责任教育”。

3所学校,3个不同的办学理念。

从表面看,王哲红很“善变”,总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实际上却是她在认识上螺旋上升、逐渐逼近教育本原的过程。

为什么把教育的落脚点归于“责任”?

这源于王哲红长期的阅历。

从教以来,王哲红一直坚持订阅《教师博览》、《每周文摘》等报刊,每晚睡前总要翻几页。

一次,她在其中一篇文章中看到,上世纪末,国内先后投产5个乙烯项目,每个项目投资不下80亿,上马仅一年就全部倒闭。

原因很简单,乙烯项目的合理规模效益应在30万吨以上,而这5个项目的规模无一例外都是15万吨。

读完后,王哲红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为什么事前不做好调研?

400多亿资产“打水漂”了,谁该对此负责?

同样的,另外一个小故事,王哲红读后也记在心里。

一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肌梗塞,他用生命的最后几秒做完了三件事:

靠边停车、熄灭发动机、打开车门让乘客下车,然后才猝然倒地。

一个原本很平凡的人,因为有了责任,他的生命变得格外崇高。

诸如此类的见闻,让王哲红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责任”的重要。

“爱国也好,创造也罢,都必须以责任和习惯为基础。

在王哲红身上,有一种特有的“大气”。

尽管多年从事小学教育,但她总是能突破教育的“小”,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制高点,高屋建瓴地拷问教育的价值。

这一点,或许与王哲红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

她生于一个教师之家,父亲退休后“下海”,曾拥有两家公司。

多年前,父亲征求她的意见,希望她做公司的接班人。

王哲红和丈夫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做教育。

也因此,王哲红眼里的教育,不是捞取名誉、地位、权力的工具,而是有超越功利的更长远的价值。

但同时,王哲红又不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空想家,她很善于让宏大的理想在学校的现实土壤中生根发芽。

2001年,火炬学校创办。

如何实施“责任教育”,王哲红耐心地寻找一个契机。

那一年,中国经多年艰苦的谈判,终于加入WTO,国人欢欣鼓舞。

但王哲红想到的,却是事情的另一面。

西方国家一直以环保不力为理由,反对中国加入WTO。

作为教育者,我们能否从环保人手,培养下一代保护人类共有家园的责任感。

从一个看似遥远的话题中,王哲红找到了教育的切人点。

“一开始,我以为做环保就是去植树造林,发愁到哪儿弄树苗。

”科学课教师罗旭丽是学校环保活动的负责人,当年听了王哲红的一句话,“教师个人发展要和学校发展融合,学校发展要和国家发展合拍”,满怀热情地投身到环保中。

可那时候,她对环保还一无所知。

“校长启发我,先从身边的环保人手,我的思路才慢慢地打开了。

如今,火炬学校的第一节环保课,就是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保护好身边的物品。

环保课还要讲爱护公物?

记者一脸疑惑。

罗旭丽笑着讲起缘由。

几年前,学校总务主任抱怨说,学校的板凳坏得很快。

这怎么可能呢?

凳子是铁制的,学生哪有力气弄坏?

罗旭丽仔细观察,很快明白了。

原来,学生天性好动,坐着时总爱晃来晃去,有的还故意把板凳立起来,单足着地坐着。

板凳再结实,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发现了这些问题,罗旭丽的环保课,就从细节人手,教育学生“椅子四脚都着地,安全护椅两不误”、“桌子就像人的脸,胡写乱画不相宜”、“转椅不是轮椅,轻拿轻放不行驶”……“这不是小题大做,自从有了这一课,学校桌椅折旧率大大降低,每年节省四五千元开支。

”罗旭丽说。

从身边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火炬的环保活动越做内容越丰富。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方面,都是环保教育的资源,学校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被赋予教育的功能,形成了“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环境”特色环保课程。

渐渐地,环保变成了火炬师生的一种责任和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升华习惯,熔铸责任。

“责任教育”不仅意味着教育者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担当精神。

生活中的点滴感触,总能让王哲红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教育。

2006年深秋,王哲红随团赴美国考察。

尽管无人要求,但回国后,她仍认真地写出万余字的考察报告。

报告中,王哲红以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写下这样一个细节:

跨出国门,有兴奋也有沉重。

纽约的曼哈顿有美国最富的华尔街,也有最穷困的黑人街。

而让我们在乎且感觉沉重的是唐人街,在这里仿佛走在国内一些旧街道上,感受不到纽约的现代、发达,只有脏乱、浪费、导游宰客以及不团结,国内有的,在唐人街上一样都有。

以前,王哲红认为,唐人街是华人在美国有一席之地的象征,是值得骄傲的,但这次考察改变了她的认识:

“恰恰相反,正说明我们缺少学习的意识和开放的胸怀,没有融入人家的文化中去。

”由此,她想到了自身的责任,怎样让今天的孩子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走向世界?

近几年,火炬学校在暑期举办“中英美青少年文化交流夏令营”等活动,邀请英美、东南亚的学生到厦门,和中国学生同吃同住、交流联欢,学习中国诗歌、武术、剪纸,也学习交谊舞、英美文化和民俗。

多元文化的交流,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大的成长平台。

“责任”,简言之就是“分内应作的事”。

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为校长的王哲红总在努力承担一份更大的责任。

因为她始终认为,“好的教育,就是做20年后别人要做的事情。

在承担责任中培养责任感

多年前的一天清晨,在学校门口,王哲红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骑摩托车送孩子上学,途中摔了一跤,妈妈受伤了。

可为了不耽误上学,她坚持把孩子送到后才去医院。

到医院又发现书包还在自己手上,于是顾不上包扎伤口,急忙赶回学校。

孩子气恼地接过书包进了教室,妈妈在门外一个劲儿地向老师说“对不起”。

目睹此情此景,王哲红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是心酸还是心痛。

从表象来看,人们很容易得出同情家长、谴责孩子的结论。

但王哲红却从深层次上看到了教育的缺失:

“不要总责怪孩子太自私、太冷漠。

试想一下,大人连书包都要替他背,从小习惯了包办代替,孩子怎么会有责任心、有爱心?

在火炬学校,王哲红一再呼吁,“把校园最大限度地还给孩子。

第一次走进火炬学校,人们不禁眼前一亮。

偌大的校园没有一片垃圾,教学楼窗明几净,地板光洁如新,洗手间毫无异味。

老师们笑称,火炬学校的卫生是星级酒店的标准!

难以置信的是,全校仅有两名保洁员。

究竟怎样做到如此干净呢?

原来,学校有一套完备的卫生责任制度,校园划分为不同的责任区,从年段到班级、从班级到个人,层层细分。

这样,每一块地板、每一扇玻璃窗,都责任到人。

学校重在监督,从值日班长、年段长到德育处,层层检查,层层反馈。

这样的制度管理,效果不言而喻。

但记者不免有一丝担心,制度是否会成为一种禁锢,让学生失去活泼的天性。

对此,王哲红有自己的思考:

“监督检查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孩子提供锻炼的空间。

我们也不在乎校园多干净,在乎的是良好习惯和责任心的养成。

只有走进教育现场才会发现,在看似严厉的制度背后,是教师们充满智慧与人性的引导。

杜洁荣是火炬学校九年级的化学教师,每次上完实验课,她总是一丝不苟地要求学生把仪器洗干净、实验台收拾整齐、凳子推到桌子下面、垃圾倒进废液桶,然后再离开实验室。

可是,一次做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有两个调皮学生一下课就开溜了,桌面上乱七八糟,试管没有洗,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洒了一地。

“太不像话了!

”杜洁荣很生气。

课前她反复演示实验程序,还一再强调,高锰酸钾洒在地板上很难清洗,千万要注意,学生却把她的话当了耳边风。

很快,两个“肇事者”被叫回来了。

“为什么不收拾就离开?

”她质问道。

“我们有急事。

”他们满不在乎地说。

本来,杜洁荣准备批评一通后,让他们自己动手,但学生的神情让她改变了主意:

“他们没意识到错误,即便罚他们重做,下次难保不会再犯。

”她把批评的话咽了下去,平静地说:

“好吧,老师教你们怎么做。

洗试管,摆放药品,擦台面,杜洁荣很快做完了,学生无动于衷地在一旁看着。

该清洗地板了,她先用水冲,冲了好几遍,擦干后地上仍红红的一片。

“你们说,该怎么办?

”她问学生。

“用洗洁精试试。

”学生出主意。

她依言而行,洒上洗洁精,又反复冲洗、擦拭。

半小时过去了,杜洁荣的额头冒汗了,地上的红渍依旧很扎眼。

“管用吗?

”她故意问道。

学生摇摇头,脸上的不在乎变成了惭愧。

眼见火候成熟,杜洁荣不再“卖关子”,不慌不忙地倒上一些化学试剂,红渍奇迹般地消失了。

“哇,老师,你太神了!

”学生欢呼道。

“这是草酸溶液,与高锰酸钾发生了中和反应。

”杜洁荣解释说。

看着重新变干净的地板,学生心悦诚服地说:

“老师,我们错了!

”“哦,怎么错了?

”杜洁荣笑着问道。

“以后做实验,我们一定按您的要求去做。

”他们说。

教育就是一个不断容错、试错的过程。

因此,王哲红启示教师们,要让孩子“在承担责任中培养责任感,在强化习惯中内化习惯”,把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变成他们体验、锻炼、成长的契机。

在火炬学校,每个孩子都享有10项权利,包括担任值日班长的权利,担任红领巾督导的权利,主持晨会、班队会的权利、在校园展示自己作品的权利……这10项权利被郑重地写入学校制度,保障人人平等参与的同时,让责任教育成为贯穿一切校园活动的主题。

但起初,对这一教育意图,教师们并不能完全领会。

班主任郭敏记得,上学期轮到他们班主持升旗仪式,她对孩子们有一百个不放心。

从写讲话稿、排队列、任务分工、朗诵练习,所有事情由她一人包办,忙活了一个多星期,可孩子们却不领情,临上场了还有人“打退堂鼓”:

“老师,我好紧张,别让我上台了。

”再看其他孩子,脸上也没有丝毫期待与兴奋。

尽管活动很顺利,但郭敏没有一点儿成功的喜悦。

这学期,又该主持升旗仪式了,郭敏决定换一种方式。

正值“三八”妇女节,如何表达感恩,她向全班征集意见。

“孩子们出了很多好主意,都是我没想到的。

”郭敏兴奋地说。

这些意见集中起来,就成了一篇精彩的讲话稿。

眼见如此,她干脆把所有工作都交给孩子做。

不到两天时间,一切准备就绪。

这一次,不用她动员,大家争着上台。

也不用她督促,每个人事前都用心练习。

“以前我总怕孩子们出错,对他们缺少信任。

实际上,一旦给予机会,每个孩子都表现得特别有责任感。

”郭敏反思说。

如今,她的班级管理越来越轻松,工作的幸福感也随之而来。

像这样的活动,学校一直提倡,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讲话的机会。

因为他们深知,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展示,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3年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上,当一个叫康彦的孩子走上台发言时,全场掌声雷动。

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小时候因为生病使听力受损,说话吐字不清。

但在这样的场合,班主任任老师没有放弃他,反而安排他做重要发言。

升旗仪式结束后,王哲红忍不住走上台,激动地说:

“感谢任老师把这样难得的机会给了康彦同学,这是人权的平等、教育的平等,也是对火炬育人理念的积极践行!

那次发言,也成了康彦记忆中的难忘经历:

“感谢火炬的老师,给了我宝贵的自信。

在这里,我没有觉得自己特殊,只要我努力,也可以和别人做得一样好。

用情感工作,而不是用情绪工作

6年前,一位家长带着将入学的女儿去考察学校。

在第一所学校走了一圈,女儿悄悄地说:

“爸爸;这边的老师不可爱。

”看似无心的话,让家长的心顿时揪紧了:

“孩子要在这里生活6年啊,如果第一感觉就不喜欢,以后怎么会快乐呢?

随即,他又带女儿来到火炬学校。

女儿跟老师们一见如故,玩得很开心,回家后说道:

“爸爸,火炬的老师很可爱!

”就因为这一句话,这位家长当即选择了火炬学校。

孩子的眼睛是最纯真的。

教师只有真正爱孩子,为孩子负责,才能被孩子接纳和喜爱。

几年前刚到火炬学校时,林爱芬心气儿很高,总想让自己的班级在学校出类拔萃。

为此,她天天跟调皮学生着急上火。

学生挨了批评,过后还是老样子,只留下她一个人生闷气。

烦恼中,学校的培训活动,让她发现了教育的另一片天地。

建校10年间,每周一次培训,是火炬学校雷打不动的安排。

培训在周日下午进行,每次3小时。

培训形式别出心裁,教师们先唱唱歌、跳跳舞,再开心地坐下来学习。

培训内容开学初就确定下来,有专家讲座、专题研讨、读书活动。

同时,王哲红希望,教师们既要做教育的行家,还要拥有精彩的人生。

她请来厦门航空公司的空姐来讲礼仪、请养生专家来讲保健,请美容师来讲穿衣打扮……

为什么利用教师的休息时间来培训?

这其中自有深意。

在王哲红看来,学生尚在学校,如果教师抛下学生不管,去做自己的事情,这恰恰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王哲红觉得,通过培训让教师一生不遭遇淘汰,是校长对教师最大的负责任。

十几年前访问香港,她惊讶地发现,那里的教师比内地还忙,一周三四十节课。

尽管如此,很多教师一上完课,又行色匆匆地走进大学课堂,忙着为自己“充电”。

她经常以此勉励教师:

“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对手学得更快些,更好些。

到火炬来,不仅要‘满口袋’,更要‘满脑袋’,争取让自己头上多一些光环。

就是在一次培训中,林爱芬听到校长的一句话:

“要做一个有涵养的教师!

”尽管那时候,她还说不清楚什么是“有涵养”,但这句话从此记在了她的心里。

新学期,班里转来一个叫圆圆的学生。

因为智力有问题,圆圆被其他学校拒收。

他几乎什么也不懂,经常考零分,还喜欢动手打人,生活习惯一团糟。

林爱芬暗自慨叹,教他一个人,比教半个班还累!

可是,对这个孩子,林爱芬心里更多的是怜爱。

“我也是一个妈妈,将心比心,遇到这样一个孩子,做母亲的应该怎么办呢?

”平时碰到圆圆闯祸,她总是宽容地告诉其他孩子,要原谅圆圆,因为他还不懂事。

每次圆圆想打人,她总是赶快把他拉开,用做游戏转移他的注意力。

同时,她引导大家友好地对待圆圆,多和他交朋友。

一天放学,家长来接圆圆。

一个小女孩走到圆圆身边,友善地说:

“圆圆,明天有考试,你一定要加油啊!

”孩子的话让家长深受触动,她流着泪给林爱芬打电话:

“林老师,我的孩子经常考零分,可你们一点儿都不嫌弃他,谢谢您!

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林爱芬从改变家长人手。

她在家访中得知,圆圆的妈妈生气时,经常动手打他。

在她看来,这正是圆圆喜欢打人的源头。

她劝诫家长,要学会控制情绪,多讲道理,少动手打人。

她惊喜地发现,自从家长不再打他,圆圆打人的习惯也渐渐消失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圆圆给了林爱芬更大的惊喜。

火炬学校提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其他学生都好办,唯独圆圆让林爱芬犯难了。

这样的学生能做什么?

思来想去,她为圆圆设了一个特殊的岗位。

“你就做我的秘书长。

”她对圆圆说,“每天检查其他同学是否上岗。

”按她的初衷,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也没有对圆圆抱有太多期望。

没想到,圆圆别提多高兴了。

从此不用她费心,圆圆天天追在同学后面,督促他们按时上岗。

那股做事的认真劲儿,让她既惊讶又感动。

什么是“有涵养”?

从圆圆身上,林爱芬若有所悟:

“所谓有涵养,就是要对每个孩子的成长负责,学会欣赏生命、善待生命。

“过去,学生私下里叫我‘苦瓜脸’,天天跟我对着干。

”教师姬艳霞笑道。

和林爱芬一样,初到火炬学校,姬艳霞也曾“水土不服”。

学生一犯错,她习惯于严厉批评。

终于有一天,学生鼓足勇气说道:

“老师,您为什么总是指责我们,却从不肯听我们说话。

”这句话让她一愣。

深刻反思以后,她郑重地向学生道歉。

从此,她试着改变自己,学会宽容与倾听。

慢慢地,学生开始接纳她了,让她头疼的问题越来越少。

如今的她告别了“苦瓜脸”,变得一脸阳光。

对于“有涵养”,王哲红还有一种阐释:

“用情感工作,而不是用情绪工作。

”显然,对教师而言,责任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源于内心的热爱,有爱才有责任,有爱才有幸福。

爱如阳光,既温暖着学生,也感染着家长。

几年前一听说“责任教育”,学生家长魏女士有点怀疑:

“对小孩子讲‘责任’,是不是太空洞了?

”可是,一件不经意的小事,让她感触颇深。

还记得,女儿静怡读一年级时,有一天回家说:

“妈妈,我们班的盼盼可调皮了,上课经常捣乱,还经常溜号,害得老师满校园找他。

”“哦,老师有没有批评他?

”魏女士问。

“没有,老师让我们多帮助他。

”静怡说。

对这么一个“坏孩子”,老师为何不严加管教,魏女士很好奇。

以后,她经常听到盼盼的“劣迹”,比如,老师要求孩子们写“每日一记”,别的孩子都写完一厚本了,盼盼半本还没写完。

可尽管如此,却从未听到老师对他的惩罚。

不可思议的是,一天听女儿说,班里选出了12位红领巾监督员,其中居然有盼盼。

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魏女士不禁对盼盼多了一些关注。

不久后,女儿回来神秘地说:

“妈妈,你想不到吧,盼盼的每日一记被选人班刊了。

老师还夸他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呢。

”这是怎么回事?

魏女士读了盼盼的文章,从成人的眼光来看,文章写得很一般。

再后来,从女儿口中,魏女士开始听到盼盼的好消息。

他上课不再溜号了,开始坚持写“每日一记”,他的文章也越写越好。

渐渐地,魏女士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虽然这个孩子跟我毫不相干,但从他身上,我真正看到了火炬教师的负责任。

”魏女士对记者说。

这个故事从家长口中讲出来,更让人多了一份感动。

带着期待,记者见到了盼盼当年的语文老师沈琼,一个教龄才6年的年轻教师。

面对众人眼中的一个“问题学生”,她哪儿来的智慧与宽容?

沈琼笑了,坦诚地说:

“其实,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也曾苦恼过,困惑过。

但庆幸的是,我从未放弃过。

只有走近孩子才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可爱之处。

只要耐心等待,就会有奇迹发生。

用100%的热情解决1%的问题

在代表作《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一书中,美国学者约翰·古德莱德从成千上万的研究数据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好心的教师们做着与他们的学生们的‘其他生活’毫不相干的教育工作。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里最关心的事情,却被教师们看成是与学校不协调的……学校注重的是他们的学术天赋和努力,而不是他们在这一人生阶段中所最关心的生理、社会和个人方面的需求。

这个论断,值得所有教育者反思。

当我们抱怨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时,我们又是否走近学生、理解学生、研究学生?

几年前,学校团支部书记李仙丽有一段代班主任的经历。

一天清晨,她照例去班里查看。

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学生们在激烈地争辩着什么。

怎么回事呢?

她好奇地停住脚步,在门外静静聆听。

从学生们的七嘴八舌中,她很快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一个男生头天晚上没写作业,早晨到校后准备抄袭别人的,却被学习委员逮个正着。

学习委员得理不饶人,认为抄袭作业不对。

男生强词夺理,辩称抄作业也不是一无是处。

两个人一吵闹,其他学生也加入进来,分成两派,就抄袭作业的利弊展开了辩论。

听出端倪后,李仙丽很想进去制止。

转念一想,这是多么生动的思想交锋啊,难得听到学生的心里话。

于是,她饶有兴趣地听下去。

直到快上课了,李仙丽才不得不走进教室,这场辩论也戛然而止。

学生们安静下来了,李仙丽的心里却很不平静。

那一段时间,网络上正热议着“‘90后’是否有社会责任感”的话题,批评“90后”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大有人在,而支持者则从北京奥运、汶川地震等事件中“90后”的表现,认为他们很有社会责任感。

作为教师,李仙丽同样有困惑,面对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教育该如何触及他们的灵魂,如何进行价值观的引领?

从偶然听到的一场辩论中,李仙丽受到启示。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辨能力,何不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很快,李仙丽在课堂教学中开始了新尝试。

她是教思品课的,在讲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时,她抛出了一个颇有争议性的话题——男生女生是应该多交往还是少交往。

一看到这个话题,有的学生“哧哧’地笑了,还有的学生羞涩地低下头。

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既敏感又好奇的话题。

平时一看到男女生交往过多,一些学生就在背后起哄。

既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那一次辩论,效果出乎李仙丽的预料。

一些学生因为平时被同学取笑过,私下里用心地搜集了很多资料,辩论中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地提出了支持男女生正常交往的观点。

其他学生听了很有同感,一致谴责那些捕风捉影、阴阳怪气的论调。

最后,对于男女生如何交往,学生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从那节课以后,李仙丽高兴地看到,班里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变得自然了、大方了,那些取笑同学、打小报告的行为也没有了。

一次成功的尝试,让李仙丽有了更多信心。

从此,班里每两周举行一次小型辩论赛。

遇到教育难题,她不再苦口婆心地说教,而是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是非。

再后来,这一形式推广到班级之间、年段之间,成了一次全校性的活动。

第一届全校辩论赛,题目是教师们定的,有“代沟问题,责任在父母还是在子女”,“课余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学时代,知识与习惯哪一个更重要”……很显然,这些都是教师们认为很重要的,是平时教育教学中或棘手、或困惑的管理难题。

到了第二届辩论赛,学校改变了做法,让学生自己申报辩题。

辩题一交上来,教师们吃了一惊。

学生们关注的问题有:

“追求时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父母鼓励孩子,精神与物质哪一个更重要”,“人际交往是坦诚相待还是有所保留”,“戊戌变法是势在必行还是不可施行”……“我们原本担心学生的辩题太肤浅或太偏激,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李仙丽欣慰地说。

从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教师们意识到,学生们也有自己的困惑,也渴望认识世界,而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是那么少。

就是在这样坦诚、开放的对话中,学生们开始思考自身的责任。

火炬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过去一些学生不乐意参加。

在辩论会上,“赡养老人,是家庭的责任还是社会的责任”的辩题,引起了他们的深思。

辩论会后,再一次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孩子们都变得格外真诚。

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