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925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docx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610

选择题36分练(6)

1.(2016·唐山二模)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较高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后,家兔体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量减少

B.胰岛B细胞分泌量增多

C.肝脏、肌肉中糖原的分解加快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2.如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2浓度中的某一项。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

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H]和ATP的积累

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3.(2016·齐鲁名校三模)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用于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延缓植物衰老

C.植物体内产生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

D.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是植物激素的一种

4.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

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

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

新培育的团头鲂(  )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C.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重组

D.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

5.(2016·湖北联考)如图是一个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基因以A或a表示,乙病基因以B或b表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Ⅰ3和Ⅰ4不携带乙病基因。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病属于显性遗传,乙病属于隐性遗传,两者均为常染色体遗传

B.Ⅰ1和Ⅰ2表现正常,但Ⅱ7患乙病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

C.可以推测出Ⅲ13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D.Ⅲ12和Ⅲ13结婚,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6.(2016·泰安一模)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意味着种群发生了进化

B.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S”型曲线中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适于害虫种群的防治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

 

选择题36分练(6)答案(解析)

1.C【解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故注射较高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后,胰岛A细胞分泌量减少,A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注射较高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后,血糖浓度升高,故胰岛B细胞分泌量增多,B正确;肝糖原可水解形成血糖,但肌糖原不能水解形成血糖,C错误;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较高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后,血糖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正确。

2.D【解析】因为1molC5+1molCO2生成2molC3,所以在适宜条件下,C3是C5的2倍,那么甲是C5,乙是C3。

图中物质甲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乙,该过程只需要酶的催化,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如果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那么C3增加,C5减少,与图形的走势不符合,而如果改变的条件是降低CO2浓度,那么C3减少,C5增加,与图形走势符合,所以本题改变的条件是降低CO2浓度,B错误;CO2浓度降低,由于CO2供应量减少,C5消耗减少,而C3还原正常,所以C5(甲)含量会上升,C错误;低CO2浓度下的光的饱和点也低,D正确。

3.D【解析】根据试题分析,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用于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促进侧芽生长成侧枝,A正确;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能够延缓植物衰老,B正确;植物体内产生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C正确;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产生,而该细胞分裂素由病原体分泌,不是植物激素,D错误。

4.C【解析】野生型团头鲂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4;低温处理不分裂出极体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则团头鲂的染色体数目为48,与野生型的团头鲂染色体数目相同,不存在生殖隔离;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在不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基因是相同的,而题干信息团头鲂出现了杂合子,且为大多数,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低,因此推测不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应是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次级卵母细胞含有的基因不同,则团头鲂的纯合子基因型不同。

5.C【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

(1)Ⅰ1和Ⅰ2不患乙病,生有患病的女儿Ⅱ7,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Ⅰ3和Ⅰ4患甲病,生有不患病的女儿Ⅱ10,说明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根据图形分析已知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Ⅰ1和Ⅰ2表现正常,但生出患有乙病的Ⅱ7,这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型都是B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B、b)分离的结果,B正确;Ⅰ3和Ⅰ4不携带有乙病基因,所以Ⅱ9也不携带该致病基因(为A_BB),且Ⅱ8没有甲病,其父母为Bb,所以Ⅱ8基因型为aaBB

、aaBb

,所以Ⅲ13(有甲病)的基因型是

AaBB或

AaBb。

Ⅲ12没有甲病和乙病,其父母正常,弟弟有乙病,所以Ⅲ12基因型为aaBb

、aaBB

,Ⅲ12和Ⅲ13结婚,生出既患甲病又患乙病子女的概率是

×

×

×

,C错误、D正确。

6.D【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A错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错误;“S”型曲线中适于害虫种群的防治是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之前,C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D正确。

选择题36分练(7)

1.(2016·泰安二模)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

A.人体内抗原-抗体的正常结合

B.植物细胞内肽链的生物合成

C.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

D.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

2.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上不同种类的磷脂(SM、PC、PS、PE、PI、CI)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糖被只分布于细胞膜的A侧,B侧没有

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与磷脂双分子层相关,也与某些蛋白质相关

D.O2、CO2、甘油和葡萄糖可以自由通过多种磷脂组成的膜结构

3.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

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所占的比例是(  )

A.1/2B.4/9C.5/9D.1

4.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接种卡介苗可激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显著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可分化成更多的浆细胞并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结核杆菌与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然后被T细胞吞噬消化

5.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专家担心血吸虫会在北方水系中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对北方人民的健康形成新的威胁。

假如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会慢慢形成新的种群

B.会因定向变异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

C.会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地理隔离

D.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生殖隔离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只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

B.信息在食物链中总是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C.信息传递可以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

D.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与信息传递无关

 

选择题36分练(7)答案(解析)

1.C【解析】人体内抗原-抗体的正常结合发生在内环境(细胞外液)中,不是生物膜上,A错误;植物细胞内由氨基酸合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所以植物细胞内肽链的生物合成不在生物膜上,B错误;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所以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在生物膜上,C正确;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所以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不在生物膜上,D错误。

2.D【解析】题图显示,各种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两侧的含量不同,这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是不对称分布的;A侧是血浆侧,即红细胞膜的外侧,糖被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与磷脂双分子层有关,也与某些水通道蛋白有关;氧气、二氧化碳、甘油是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故它们都能自由通过由多种磷脂组成的膜结构,而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A【解析】由题意可知,黄鼠的基因型为Aa,则第二代老鼠的基因型为2/3Aa、1/3aa,其中a的基因频率=2/3,A的基因频率为1/3,则第三代中黄鼠Aa所占的比例为[2×(2/3)×(1/3)]/[1-(1/3)×(1/3)]=1/2。

4.B【解析】卡介苗中的抗原是减毒菌株,不是小分子物质;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可分化成更多的浆细胞并产生抗体;入侵的结核杆菌与抗体结合沉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而非被T细胞吞噬消化。

5.B【解析】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会在北方形成新的种群;由南方来到北方的血吸虫种群与南方的血吸虫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并且有可能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形成生殖隔离;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定向的变异经不同环境的选择会形成新的亚种,甚至可能形成新的物种。

6.C【解析】信息传递既可以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信息在食物链的低营养级和高营养级之间可以双向传递,如狼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子同样可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样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和信息传递有关,如田鼠和鼬可通过二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反馈调节,使二者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选择题36分练(8)

1.(2016·湖南省十校联考)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mRNA参与

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2.(2016·贵州省贵阳市期末考试)实验操作不当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通过及时调整也可顺利完成。

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鉴定蛋白质时,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将乙液按比例稀释可得双缩脲试剂

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时,发现底物与酶的混合液的pH为0.9时,可调至中性

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

D.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可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

3.(2016·河南省洛阳市统一考试)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是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

B.⑤⑥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和③被吸收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有关

4.(2016·贵州省贵阳市期末考试)某同学对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些“根本原因(或来源)”等进行归类总结,其中不恰当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