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9244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docx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注:

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时,总人口数将达到最高峰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时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5、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原始型传统型

高低高模式

过渡型

“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极低

较低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亚、非、拉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古巴等)

6、中国由高低高向低低低模式过度:

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计划生育因素。

7、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问题:

发达国家:

三低(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大;国防实力减弱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发展中国家:

高低高(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少儿比重过大、就业压力大;给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带来负担

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

8、人口增长金字塔模式:

年轻型(扩张型)成年型(静止型)老年型(收缩型)

某一地区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1.2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

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特点):

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负相关)。

1.3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

长期或永久性变更居住地(最小要跨县级行政区)人口流动:

短暂或临时

人口迁移的类型①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②按迁移方向分为:

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

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二战后,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2、中国的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由东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迁移(有计划、有组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由中西向东部,由内陆向沿海迁移(自发性迁移)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拉力积极的,推力消极的)

经济因素:

(主要因素),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生态环境: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4、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利于资源开发;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影响治安,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交通住房就业等)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外界联系

消极

人才、劳动力外流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1.地域文化:

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2.外国文化与人口:

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

3.中国文化与人口:

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分布在绿洲)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入海口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3、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4、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5、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1、人流、物流集聚部位;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

6、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2、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区位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地价便宜,交通便利,对城市造成污染少)

住宅区

占地面积最大

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背向发展)

高级

多在城市外缘,与文化区相连(地价适中,环境质量好)

低级

多在内城,与工业区相连,因减低成本和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4、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黑人区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二、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等级主要是根据其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正六边形)。

根据中心地理论,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相距较近;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相距较远。

2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2.2城市化

1、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最主要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慢,城市化水平高,许多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3、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30%以下)

加速阶段:

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易出现城市病)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发达国家,逆城市化)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P41页)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P42页)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城市病)

措施:

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P46页)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农业、矿业: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工业:

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

商业和服务业: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1)生产协作:

①生产工序的联系——。

如:

布匹的生产过程。

②零部件生产之间的联系——如:

汽车、飞机的生产过程。

3.连续生产链-----。

如钢铁生产过程

(2)商贸联系(产生现代物流业):

看是否跨国分为区际贸易(最广泛密切)和国际贸易

(3)科技与信息联系:

企业需要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提高经济效益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一)自然条件:

①热量:

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热带:

橡胶、椰子、菠萝、甘蔗温带:

梨、桃、苹果、甜菜

亚热带:

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高寒:

青藏高原青稞

②降水:

水多,种水稻(南方);水少,种小麦(北方)。

③光照: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

④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酸性红壤宜种植茶树等;肥沃的土壤单产高)

⑤地形:

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⑥水源:

特别是干旱地区,农业发达地区一般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方

(二)科学技术因素:

包括劳动力(水稻需大量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三)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和混合农业;

按投入状况分为

按产品用途分为

(3)常见农业地域类型

类型

特征

分布

热带种植园农业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

马来西亚是世界时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混合型农业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形成良性生态系统,有效合理安排农事,灵活的生产选择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地中海式农业

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

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美国是世界时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乳畜业

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如奶粉、黄油、奶酪等。

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群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

(4)亚洲水稻种植业

①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

②区位因素

高温多雨的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的生长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③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不高;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一小一大一高三低)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

运输:

运输成本高低

土地:

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

集聚的优势:

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分散(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市场、劳动力、原料、技术地租等),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2、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工业类型

区位选择原则

部门举例

工业特点

原料指向型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须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3、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生产技术因素:

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市场因素、环境生态因素、信息和知识因素等

4、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

(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5、

工业联系:

生产联系(投入——产出联系)和空间联系

工业转移

①工业转移的原因:

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不同

②工业转移的方向

世界制造业重心的转移轨迹:

近年来,制造业逐渐向拉丁美洲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方向: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原因:

a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传统工业区严重的环境压力

b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廉价劳动力丰富

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典型企业有:

服装、鞋类、家用电器、玩具和工艺品

③技术指向型工业布局三要素:

人才与科技(接近高等院校);交通;清洁的环境。

高端产品的垄断(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产品、日本的数码电子产品、德国的高级轿车)

7、开发区与专业化产业区

①专业化产业区的特色: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等

②专业化生产的意义(好处)

同一个部门的企业由于集聚,分享了专业化协作、专业商场营销网络、社会化服务等好处

上下游配套工业得以健康发展

形成区域的工业文化氛围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的方式

1、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铁路(远距离运输运费低)、公路(短途运费低)、水路(运量最大速度最慢)、航空(速度最快运费最高)、管道运输(连续性最好)。

二、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1聚落分布

主要运输方式

聚落位置

举例

古代

北方

陆路交通

陆路干道附近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邯郸

南方

水运交通

临水分布

扬州、苏州

现代

铁路

铁路沿线

株洲、郑州、石家庄、徐州

公路

公路沿线

海运

沿海港口

广州、上海、天津等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聚落形态与成因

地区

聚落形态

形成原因

北方

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地形平坦开阔道路呈棋盘式

地形平坦开阔

南方

河网密度大,聚落沿河道、铁路、公路分布、多呈带状布局

河网密度较大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流与城市区位

内河航运的起始点、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易发展成城市(古代文明多在河流中下游)

2铁路与城市区位: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崛起和繁荣

3交通运输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兴衰)

四、交通布局与商业网点

1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比较

位置

组织形式

商品种类

专业性能

交通

主要作用

商业中心

区域核心

商业街、商业中心

突出

便捷

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享受各种服务提供方便

商业网点

居民区、乡村

若干个商店

较差

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2商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

3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发展

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中心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

城市交通改善

人们出行范围逐步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等正在推广,并成为现代商业发展的潮流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

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有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猎文明时期:

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

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农业文明时期:

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

主要人地关系思想:

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主要人地关系思想:

近代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复合系统: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

后果:

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区位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

水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等)、土壤、地形、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经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