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939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1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docx

皮肤总结精全套资料

第一章皮肤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一节皮肤的解剖结构

分为: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

表皮;1角质形成细胞

(1)基底层

(2)棘层(3)颗粒层(4)透明层(5)角质层

表皮通过时间:

基底细胞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上部约需14天,再由颗粒层移行至角质层上部脱落又需14天,两者总合成为表皮通过时间或表皮更替时间。

2树枝状细胞

(1)黑素细胞

(2)朗格汉斯细胞(3)麦克尔细胞

表皮黑素单元:

每个黑素细胞供应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接触,成为表皮黑素单元.(功能是产生黑素并运转到角质形成细胞中)

表皮和真皮连接损伤或结构异常出现表皮与真皮分离(水疱)

皮肤附属器:

1)毛发2)毛囊3)皮脂腺4)汗腺5)指(趾)甲6)其他结构

第二节皮肤的主要生理功能

皮肤的防护(屏障)功能机械性损伤(摩擦、牵拉、撞击等)物理性损伤(紫外线、电、磁)化学性损伤(酸碱中和作用)生物性损伤(阻止皮肤感染)防止体内物质丢失

皮肤的代谢功能储水库电解质储库

皮肤的吸收功能吸收途径:

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管

皮肤的感觉功能痒、痛、触、压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主要通过汗腺和皮脂腺进行小汗腺分泌水分皮脂腺排泄皮脂

皮肤的免疫功能

第二章皮肤病常见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

原发损害斑疹,脓疱丘疹,囊肿结节,风团水疱

继发性损害浸渍糜烂溃疡鳞屑痂表皮剥脱皲裂疤痕萎缩苔藓样变(大概了解类型和临床表现)

第三章皮肤性病的治疗和护理

第一节常用的内用药物

一、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拮抗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和血压下降等作用用于哮喘鼻炎湿疹等第二代H1抗组胺药

副作用有乏力、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驾驶员、高空作业、机器操作禁用

有口干、排尿困难、瞳孔散大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慎(禁)用

二、糖皮质激素1药理作用抗炎作用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抗核分裂和抗增生作用抗休克抗细胞毒等作用

2适应症重症药疹接触性皮炎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自身免疫性疾病

3糖皮质激素的常见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

诱发感染或使病原菌扩展,可掩盖感染,

抑制增生:

伤口愈合延迟

应激性胃酸分泌增加:

溃疡病加重或穿孔及消化道出血、

脱钙:

骨质疏松、骨折、骨缺血性坏死

排钾:

低钾血症

兴奋:

精神失常或躁狂

小儿可影响发育

白内障、诱发糖尿病、血压升高、月经紊乱等

三维A酸类

主要用来治疗重症银屑病各型鱼鳞病掌托角化病等

不良反应皮肤粘膜干燥致畸高甘油三酯症肝功异常高血钙骨骼早闭

第二节外用药物疗法(了解外用药剂型)

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1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

应根据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如真菌性皮肤病可选抗真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疾病选择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

2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干对干湿对湿

3选择合适的浓度,并且要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先从温和、低浓度药物用起

过敏体质、儿童、女性面部用药时:

耳后皮肤试用

激素外用药避免滥用,尤其是在面部

还要详细交待用法、注意事项

第三节物理疗法

一光疗法红外线,紫外线(短波:

280nm以下中波:

280~320nm长波:

320~400nm)窄波UVB红蓝光疗作用:

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减轻炎症

二、冷冻疗法

三、激光疗法色素增加性疾病

四、放射治疗

第四节皮肤科常用手术治疗

皮肤科各种物理治疗及皮肤外科治疗方法是皮肤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第五节皮肤病性病的护理

湿敷法封包治疗湿敷法和封包治疗是重要的皮肤科专科护理技术

第四章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脓疱疮

俗称“黄水疮”,是一种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临床分型

1)寻常性脓疱疮(又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

2)大疱型脓疱疮主要由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

3)新生儿脓疱疮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婴儿发病;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皮肤很快发生松弛剥脱,留下红色的裸露面,似烫伤样外观,尼氏征阳性。

4)特殊类型 深脓疱疮,亦称臁疮

治疗以抗感染和对症治疗

第二节丹毒

病因: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伴全身中毒症状;

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

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形状与接触部位一致,边界清楚,瘙痒,无全身症状。

蜂窝织炎:

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后引起的急性炎症,界限欠清,浸润较深,中央红肿显著,溃破后可排出脓液。

血管性水肿:

发病及消退迅速,局部出现暂时性无症状性肿胀,愈后不留痕迹。

类丹毒:

有接触鱼类、屠宰等工作历史,损害多发生手部,为紫红色斑,不化脓,不起水疱,无自觉症状。

治疗首选青霉素

第五章病毒性皮肤病与护理

第二节带状疱疹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两种不同的疾病病程自限性,愈后均可获持久免疫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1—5天,全身症状轻,在即将发疹部位可有局部感觉异常或疼痛

皮疹特点:

潮红斑→成簇丘疱疹→水疱,沿某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单侧分布

发病部位:

肋间(53%)﹥颈(20%)﹥三叉(15%)﹥腰骶(11%)

自觉症状:

神经痛(年龄越大,皮损越重、疼痛 越显著,持续时间越长) 

带状疱疹面瘫综合症:

若膝状神经节受病毒侵犯可产生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等症状,称为带状疱疹面谈综合症

诊 断

诊断抓典型皮损特征:

沿神经支配区域的带状分布的红斑、成簇的水疱

早期诊断抓症状特征:

特征性疼痛伴痛觉异常或过敏

实验室检测:

疱液涂片见多核气球状细胞。

实验室检测为非常规性,价值有限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促进创面愈合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疼痛的护理

保持疱壁的完整,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加强眼部处理,避免发生角膜损伤;

输注阿昔洛韦应注意速度

健康教育

第四节疣

病 原:

人乳头瘤病毒(HPV)

临床表现潜伏期:

6周-2年

临床分型:

1)寻常疣黄豆或更大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可呈乳头瘤状增生

2)跖疣初起为细小发亮丘疹,因受压而形成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表面粗糙。

去除表面角质层,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

3)扁平疣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正常肤色

治疗主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内用药物治疗多用于皮损数目较多或久治不愈者。

第六章浅部真菌病与护理

按发病部位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

1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四种。

黄癣.典型的皮损:

黄癣痂遗留永久性秃发、萎缩性瘢痕

白癣头癣中最常见残留毛干上有真菌形成的“菌鞘".

黑点癣病发刚出头皮则折断,留下残发于毛囊口,呈黑点状

脓癣毛囊性脓疱组成的隆起性肿块

头癣治疗:

五字原则:

剃、洗、擦、服、煮注意:

脓癣切忌切开

2体癣和股癣表现为环形红斑丘疹发生在体表或腹股沟的环形损害,中心消退,表面有鳞屑,边缘有丘疹或丘疱疹主要采用局部抗真菌治疗

3手癣和足癣手足癣的致病菌9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治疗外用抗真菌药

水疱型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

角化鳞屑型好发于足根、掌跖部

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趾缝,尤以3~4和4~5指(趾)间多见

趾间型好发于指趾缝,尤以3、4和4、5指(趾)间多见

4甲真菌病

白色浅表型

远端甲下型

近端甲下型

全甲毁损型

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案需要3~4月,需系统用药及局部治疗

真菌检查常用的方法1)直接镜检2)真菌培养3)wood灯黄癣病暗绿色荧光白癣病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病无荧光

第8章皮炎湿疹与护理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原发性刺激反应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或毒性,(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均可发病,无潜伏期.

2)接触性变态反应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接触部位发病,有瘙痒或灼痛感

按皮疹类型分类:

急性期:

以红斑水疱为主

亚急性期:

红斑丘疹

慢性期:

红褐色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

诊断:

实验室检查:

斑贴试验原理:

检测四型变态反应将可以变应原贴于背部健康皮肤,24~48h观察皮肤反应

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第二节湿疹

自觉瘙痒、皮疹多形

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易反复发作。

诊断

•多形性(损害)

•渗出性(损害急性期)

•对称性(分布)

•迁延性(反复发作)

•瘙痒性(剧烈瘙痒)

 

急性湿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病 因

复杂,多属内因,不易查清

多属外因,有接触史

发病部位

任何部位

主要在接触部位

皮损特点

多形性、对称性、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

单一形态,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

皮损境界

不清楚

清楚

自觉表现

瘙痒,一般不痛

瘙痒、灼热或疼痛

病 程

较长,易复发

较短,去除病因后迅速自愈,不接触不复发

斑贴试验

常阴性

多阳性

第九章药疹与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理: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I型变态反应

II型变态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Ⅳ型变态反应

非免疫性反应

变态反应型药疹的特点有哪些?

①皮疹发生与药物为因果关系

②只发生于少数对药物过敏的用药者,对多数人则不发生反应

③皮疹及病情轻重与药物药理、毒理作用、剂量无关,正常量和小剂量均可诱发

④有潜伏期,初次一般4—20天,多数7-8天,第二次后,数分钟—24小时之内即可发疹

⑤皮疹形态各异,很少有特异性,一个人对一种药物过敏,在不同时期可发生相同的或不同类型的药疹

⑥药疹治愈后,再用与致敏药结构式近似药物,常能再发(交叉过敏),在药疹高敏状态时甚至一些结构不同的药物也能诱发过敏,称多原过敏(超敏)

⑦停药后渐好转(自限性),抗过敏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效

临床分型与表现:

1固定型药疹皮疹特点:

限局性圆形/椭圆形水肿性红斑,可出现大疱好发部位:

全身任何部位,皮肤黏膜交界处常见固定性:

重复用药,每次发病均在原来部位,但原皮疹扩大,并可数目增多,故称固定型药疹轻度瘙痒或灼痛,多无全身症状

2荨麻疹型药疹类似于急性荨麻疹,但风团色泽红、持续时间长,瘙痒明显,并可伴刺痛、触痛可伴有血清病样症状:

如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蛋白尿等

3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最常见,又称发疹型药疹弥漫性鲜红斑疹或斑丘疹,躯干、四肢屈侧多见,可泛发全身,正常皮岛白细胞可升高

4紫癜型药疹通过II型(血小板减少)或III型(血管炎)变态反应轻者好发双下肢对称,可伴有风团、水疱或血疱,重者四肢和躯干均可累及

5光感性药疹诱发因素:

日光或紫外线照晒

6重型药疹1)重型多形红斑药疹

2)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3)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7多形红斑型药疹

1)斑疹丘疹型(轻型

2)水疱大疱型(重型

8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9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治疗原则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及结构近似药

加速排泄

抗过敏、对症治疗

防止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

及时抢救,加强护理和支持疗法,注意隔离、保暖清洁,严防继发感染及交叉过敏

1)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常用氢化考的松300—400mg/d静滴

尽量在24h内均衡给药

疗效观察:

激素足量时病情应在3—5天内得到控制;否则应加大激素用量(原剂量的1/3-1/2)

减量指标:

皮疹颜色转淡(渗液减少、干涸);无新发皮疹;体温下降;自觉症状缓解

2)加强支持治疗

3)局部创面处理

第十章荨麻疹与护理

临床表现:

为发作性皮肤粘膜潮红或风团

风团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鲜红色或苍白色橘皮样

孤立、散在,但可扩大融合成片状

临床类型

1、急性荨麻疹

2、慢性荨麻疹

3.特殊类型1)皮肤划痕症2)胆碱能性荨麻疹3)寒冷性荨麻疹4)日光性荨麻疹5)压力性荨麻疹6)血管性水肿

紧急处理:

1)严重伴喉头水肿、哮喘或有低血压、休克时

即刻皮下或IM0。

1%肾上腺素0。

5~1ml,15'后可重复;或加入50%GS40ml中IV

地塞米松5~10mgIM或IV,5%GS500ml+氢考200~400mg+维生素C2。

0~3。

0gVD

如收缩压低于80mmHg时予升压药

2)吸氧,支气管痉挛严重时氨茶碱0。

25IV,喉头水肿无好转,可予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3)心跳呼吸骤停时心肺复苏

第11章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与护理

第一节、银屑病

典型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进行期有同形反应

病程慢性、易复发不同程度瘙痒

临床分型:

1寻常型银屑病对称分布,皮疹广泛

奥氏征(Auspitz征):

去除鳞屑,基底有发亮薄膜,再刮去薄膜则有点状出血即奥氏征(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寻常型银屑病的分期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

Koebner现象(同形反应)

进行期患者皮肤受摩擦、注射等机械刺激后,发生与原发皮疹相同的皮损。

2关节病型银屑病表现:

银屑病皮损+关节症状

3脓疱型银屑病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

4红皮病型银屑病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并伴大量糠状鳞屑,其间可有正常皮岛

第二节慢性单纯性苔藓

病程中形成的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是造成本病进展并导致皮肤苔藓样变的主要原因

皮疹特点:

扁平丘疹、苔藓化斑块、糠秕状鳞屑

皮疹好发部位:

易摩擦的部位

治疗:

避免各种刺激

辅以心理治疗

积极对症处理

打断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第12章性传播疾病

我国八种法定传染病:

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艾滋病。

第一节梅毒

由苍白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接触,少数通过胎盘传播

分期表现:

一期梅毒:

特征性皮损:

硬下疳(9—90天发生),平均3周淋巴结肿大

二期梅毒:

梅毒疹:

躯干、四肢斑丘疹70%,掌跖50%掌跖部暗红色环状脱屑性斑疹和肛阴部扁平湿疣为特征性损害;

三期梅毒:

皮肤粘膜损害:

结节性梅毒疹与树胶肿

皮肤粘膜损害:

结节性梅毒疹树胶样肿(梅毒瘤近关节结节

其它各系统损害:

神经,心血管等

实验室检查:

1)梅毒螺旋体检查暗视野检查:

硬下疳,扁平湿疣2)血清学试验

治疗原则:

青霉素首选

诊断必须准确

及早治疗

规则而足量

要经过足够时间追踪

随访:

早期梅毒治疗后应定期随访观察,第1年每3个月,第2年每6个月,第3年年末各进行临床及血清学检查,如正常可停止观察.

孕妇梅毒应在治疗后分娩前每月检查血清一次,产后可以按一般梅毒予以观察.

血清阴转:

一期1年,二期2年,三期50%长期阳性

赫氏反应/吉海氏反应(Jarisch-Herxheimerreaction):

梅毒患者在接受青霉素治疗后数小时发生发热、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反应,1~2天后症状消退。

此反应是有青霉素大量杀死梅毒螺旋体、释放异性蛋白所致。

可给予皮质激素和抗休克处理。

第二节淋病

病原体:

奈瑟氏淋病双球菌

临床表现

男性淋病症状:

尿道刺痒、不适→尿频、尿急、尿痛体征:

尿道口红肿、黄色粘稠脓性分泌物

女性淋病1)无合并症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及脓性分泌物,但常较轻甚至完全无症状2)有合并症淋病

治疗:

治疗选用头孢曲松、大观霉素药物为主

治愈标准:

治疗结束2周内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治疗结束4-7天作涂片和/或培养均阴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四环素

第三节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潜伏期1~3周;

尿道炎和或宫颈炎症状,分泌物稀薄;男性有“糊口”现象

分泌物镜检有多形核白细胞,但淋球菌阴性,可检出衣原体、支原体等;

治疗首选强力霉素和阿奇霉素。

第四节尖锐湿疣

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外生殖器部位的增生性损害

HPV类型与其致癌性有关,如HPV6、11型致癌性小,31、33、35型有中等致癌性,16、18型有高度致癌性。

16,18型属高危型,与宫颈癌相关。

临床表现:

淡红色小丘疹→乳头状赘生物,表面粗糙不平或呈颗粒状,皮疹大者可呈鸡冠状、菜花状或巨大团块

第五节生殖器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引起的外生殖器成群水疱、糜烂等损害,

潜伏期3~14天,外生殖器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疱、丘疱疹,疼痛,易反复发作

1)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2)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3)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有效

第13章红斑狼疮

典型皮损:

脸部蝶形红斑

病谱:

1)DLE慢性皮肤型为慢性皮肤型损害,暴露部位盘状红斑

2)SCLE亚急性皮肤型环形红斑和丘疹鳞屑两型,内脏损害较轻

3)SLE系统性LE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表现多样化,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临床表现:

(一)盘状红斑狼疮

好发于暴露部位,呈持久状盘状,红斑、粘着性鳞屑,界限清楚、中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永久性秃发,症状轻,无明显系统损害。

(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皮损:

(1)丘疹鳞屑型(易发展为SLE);

(2)环形红斑型

好发于暴光部位,有不同程度关节痛,肌痛,低热。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表现,以皮疹、关节痛、肾炎最常见

皮肤与粘膜表现;口腔溃疡、蝶形红斑、光敏感50~58%、狼疮发50~71%、皮肤血管炎:

掌跖部、甲周红斑伴点状萎缩、盘状红斑20~25%、SCLE 10%

关节和肌肉表现:

多关节疼痛、肿胀(游走性、30~69%有肌痛、肌无力,酶谱增高

、晨僵。

肾脏损害:

弥漫增殖型预后最坏

心血管损害:

以心包炎最多见

呼吸系统损害:

胸膜炎最多见。

神经系统损害:

常在急性期或终末期出现,表现多样化]

消化系统表现:

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血液系统表现:

贫血,wbc减少

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ESR、C3。

2)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查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在该病的诊断、分型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抗核抗体(ANA)、抗Sm抗体为SLE特异性标记性抗体。

3)狼疮带试验

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固定,扁平或高起,鼻唇沟、眼睑一般不受累)

2、盘状皮损(粘着性鳞屑、毛囊栓,陈旧可有萎缩性瘢痕)

3、光敏感(日照后皮疹)

4、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通常无痛性)

5、关节炎(非侵蚀性,2个或更多外周关节,压痛、肿胀、积液)

6、浆膜炎(胸膜炎、心包炎:

积液、摩擦音)

7、肾脏病(持续性蛋白尿>0。

5g/d,细胞管型)

8、神经疾病(癫痫、精神病:

无药物影响或不伴代谢紊乱)

9、血液学异常[2次以上:

溶血性贫血、或WBC↓或PLT↓)、或淋巴细胞↓]

10、免疫学异常(抗DNA、抗Sm抗体阳性)

11、抗核抗体(1:

80以上,无药物影响的条件下)

符合4项以上确诊、3项高度可疑、2项可能

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包括类型、并发症)

及时治疗(方案制订)

用药个体化

权衡药物利弊

长期随访

心理治疗

保护患者免疫机制

鳞屑,痂裂隙,坏死溃疡,萎缩等

JE一个好的销售不仅需要销售技巧,更需要专业的知识。

皮肤基础知识

一:

皮肤的几大生理功能:

1:

保护性2:

感知3:

吸收4:

分泌5:

排泄6:

调节体温7:

呼吸

8:

新陈代谢

二:

皮肤结构: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作为一名护肤品代理,我们主要了解的是表皮的组织结构以及作用)

表皮厚度是0。

07mm~2mm在这一层没有血管,但是却有许多末梢神经。

表皮层分为五层:

分别是: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

1、角质层:

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是由无核的死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形成,含NMF吸收水分,避免水分蒸发过度。

可防止外界的灰尘、细菌等进入体内.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具保护作用。

(当皮肤缺水时就会容易产生红血丝、晒斑、过敏等)2、透明层:

只存在于掌跖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颗粒层:

有核的或细胞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其中兰格罕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物质.含有晶样角素,晶样角素可以曲折阳光,减弱紫外线的伤害,但其极易被盐、碱所破坏。

4、棘细胞层:

呈弱酸性是有核的活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起到基底层与表皮外层之间的桥梁作用。

5、基底层:

呈圆柱状,为表皮各层细胞的再生层,细胞分裂能力佳,是修复受损表皮细胞的大功臣,基底层有色素母细胞是制造黑色素的大本营,透过黑色素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防止紫外线过分渗入体内。

具有分裂增生的功能,新细胞从基底层到达角质层需要14天,在角质层停留14天。

三:

皮肤分类:

1:

中性皮肤2:

油性皮肤3:

干性皮肤4:

混合肌肤5:

敏感肌肤6:

老化肌肤;

四:

影响皮肤的因素:

1:

年龄2:

环境3:

饮食4:

精神因素(女性压力大时,大脑的脑垂体分泌失调,严重的会导致癌症.所以对自己也好,对客户也好都要实行阳光疏导)5:

日常习惯6:

用药膏7:

化妆品使用不当8:

睡眠不足

五:

斑的形成

1:

不爱运动,人体毒素没办法排泄出去2:

不爱做护肤,防晒3:

长期反复起痘起痘,炎症下到了基底层后反噬形成色素4:

过度的美白产品5:

角质层这保护层破坏以后,没有了保护功能,此时皮肤就很敏感,对于外界的太阳直晒和摩擦很容易形成色素6:

失调性7:

遗传性8:

偏爱浓妆9:

爱食用色素的饮料

六:

斑的种类

1:

雀斑/晒斑2:

黄褐斑(肝斑也是失调斑)3:

咖啡斑4:

太田痣5:

褐青色痣6:

老年斑

激光治疗或者唤肤治疗都是利用一种药物破坏皮肤的保护层直至最底层,分解表面的色素,但是到了1~2年之后,必定会复发!

七:

痘痘篇

1:

囊肿性痘痘:

一般是处于青春期的男性,激素性失调,用手碰上去软软的感觉;

2:

脓包型痘痘:

肺火旺,吸烟多

3:

闭合性粉刺:

代谢能力降低,皮肤不按摩,不爱运动

4:

黑色粉刺:

清洗不够

5:

感染型痘痘:

周围发红(这种痘痘修复最快)

代理需要注意事项:

1.了解痘痘是否已破开(已破开的,开始用种子油滴管来按摩,等皮肤结痂以后再用手按摩)

2。

了解客户近期作息状态

3。

了解客户使用护肤品的程序

4.给与客户安全感,并索要面部裸

妆高清照片

5.了解客户工作、居家、地域环境

6.护肤品对于皮肤的使用及搭配根

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合理推荐,杜

绝盲目。

7.精油的使用合理控制用量,提前

补水。

 

皮肤基础知识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661分,共40分)

1、干性缺水皮肤的基本特征是(  ).

A、肉眼观察皮肤松弛,缺乏弹性       B、面部T型带呈油性 

C、纸巾擦拭可见大片油迹             D、放大镜观察皮肤纹理较粗

2、(  )不是混合性皮肤的基本特征。

  

A、“T”型带毛孔细小   B、“T”型带以外有细碎皱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