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827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 19页.docx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19页

电大资源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DOC19页)

1.昌盛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要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工作的(D)不是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的。

(D)主要模式

2.小方是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职员。

近日,部门经理要求他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不是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的是该项工作的(D)。

(D)任职资格

3.小刘是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的职员。

近日,部门经理要求他做一份公司某一岗位的工作描述,这份工作描述必须包括该工作的(A)。

(A)主要目的、主要任务、工作范围

4.工作的范围是工作描述书中必须包括的内容,工作的范围不包括(B)。

(B)工作的任务

5.人力资源部门有各种关于职位的资料,(C)是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文件。

(C)工作描述

1.如果有现成的(B),就需要检查该文件是否是最新的,并且检查它是否真实反映了团队的需求,如是否需要用某个空缺职位来填补团队中刚好存在的技能或知识空缺。

(B)人员规范

2.理想的人员规范应该具备的要点不包括(B)。

(B)与该工作直接相关的职责

3.人员规范是用来描述从事某项工作的理想人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要点的文件,这些要点包括(A)。

①技能、知识和能力②经验③个人品质和情况④工作目的和范围(A)①②③

4.关于人员规范的概念及要点,说法正确的是(C)人员规范不能在性别、残疾等问题上具有歧视倾向

1.在组织中,最清楚某项具体工作的任职资格的人是(C)做过该工作的人或者该部门的领导

2.资格这个术语是用来描述所有与工作相关的个人品质、知识、经验、技能。

任职资格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A)的依据和基础。

①人员招聘②绩效评估③员工培训④工作分析(A)①②③

3.每一种任职资格都有其核心行为和(B)。

(B)角色行为

1.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是指在(C)范围内的经营成果。

(C)一定的会计周期

2.根据我国现金管理的规定,正确的做法是(D)。

(D)各单位可以留存一定限额的现金,但是超过限额部分必须当天存入银行

3.关于企业中的现金,说法正确的是(A)现金是指库存的现款

4.所有者权益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资产减去(C)的余额。

(C)负债

5.广义的现金,还包括在途现金和(D)。

(D)银行存款

1.支出(成本)包括三种形式,车辆运行成本属于企业支出形式中的(B)。

(B)营业支出

2.日盛机械厂新购进了一批机器设备,这属于(C)。

(C)资本支出

3.支出(成本)包括三种形式,工资和办公费用属于企业支出形式中的(B)。

(B)营业支出

4.支出(成本)有三种形式,其中价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体现的成本是(A)。

(A)混合成本

5.新兴食品厂由于业务拓展,新建一厂房,这属于(C)。

(C)资本支出

1.不同的会计种类有不同的用途,(A)是管理层获得财务信息和其他数据的依据。

(A)管理会计

2.关于成本会计,说法正确的是(D)。

(D)可以按照企业的需要进行格式调整

3.企业业务大体上会有四大会计种类,不属于这四大种类的是(B)。

(B)运营会计

4.财务账户是会计种类的一种,关于财务账户,说法不正确的是

(C)财务账户是企业内部账户,无需外部的会计公司进行审计

计划和预算会计是四大会计种类之一,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C)其结果是企业预期未来要实现的报表

6.关于产品、生产线、加工品的详细成本报告的会计种类是(B)成本会计

1.再投资比率等于(A)。

(A)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

2.关于盈利现金比率,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盈利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所需要的现金

3.现金流量是指企业中(D)。

(D)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1.某生产企业将成本共分为可变成本、部分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三种,该企业是按照(C)方式划分成本的。

(C)产量和成本之间的依存关系

2.红日公司是一家生产型企业,该公司的间接成本一般不包括(B)。

(B)研发费用

3.甲公司是一家著名的生产型企业,在该公司的各种成本中不属于其直接成本的是(A)技术支持费

4.小薛在一家制造厂做财务工作,计算成本时她不该将(B)算入公司的直接成本。

(B)研发费用

5.传统的成本分类方法将成本分为三种形式,这种分类方法产生于(A)企业。

(A)生产型

1.某顾问公司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适合使用(C)成本模式。

(C)项目

2.一家建筑公司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适合使用(C)成本模式。

(C)项目

3.不同的成本计算模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公司,适合使用项目成本模式的是(A)公司。

(A)咨询

4.吴总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在对公司成本进行计算时,他的公司适合采用成本模式。

B)项目

5.小孙在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

在计算公司成本时,他所在的公司适合使用(A)成本模式。

(A)单位

1.某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是10,000件货物,这个季度的销量是10,000件,表示该企业(C)不亏不盈

2.如果销售量曲线位于盈亏平衡点右侧,则表示(B)盈利

3.某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是8,000件货物,这个季度的销量是6,500件,表示该企业(A)亏损

4.某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是10,000件货物,这个季度的销量是10,500件,表示该企业(B)盈利

5.关于盈亏平衡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各种类型公司的盈亏平衡点的高度都是一样的

1.一家出版社某书籍的预计销售量是30000本,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是20000本,库存量是5000本,该公司的安全边际是(A)本。

(A)10000

2.某些行业会经常使用边际成本计算的方法来计算成本,边际成本计算时只需考虑(C)可变成本

3.安全边际率是用相对数来表示的安全边际,它等于(D)1-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现有销售量

4.关于安全边际,说法正确的是(D)可以表示从现有销量到盈亏临界点还有多大差距

5.安全边际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用相对数表示。

用绝对数表示的安全边际等于(A)。

(A)现有的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1.财务预算的报表有多种形式,不属于财务预算的报表是(B)成本核算表

2.财务预算主要用于确定企业的(C)预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

3.关于财务管理各环节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B)财务预算必须服从决策目标的要求

4.关于财务预算及其形式,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B)财务预算是编制企业总预算的依据之一

(C)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都是财务预算的形式

(D)财务预算的先导是财务控制

5.财务预算需要以(A)的结果为根据(A)财务预测

1.小王是一家外企的财务总监,最近打算改进公司的财务预算,(C)不会有助于他实现这个目标。

(C)将成本计算方法简单化

2.小赵是一家公司的财务总监,最近打算改进公司的财务预算,(D)有助于他实现这个目标。

(D)对新生事物或重大变化做出理性判断

3.耗资7亿多英镑的英国伦敦的“千年穹顶”被福布斯评为世界上最“难看”的建筑之一。

这说明在做预算时,应该(D)。

(D)对新生事物或重大变化做出理性判断

4.对于“如果实际销售比预期少百分之十的话,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如果订购的新计算机系统不能按时交货,会产生哪些额外成本?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准备一套应急措施,以处理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体现了预算的(A)辅助手段。

(A)围绕关键性预测展开灵敏度分析

5.不属于财务预算的辅助手段的是(D)只利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红日公司预测它的销售部门每月能够卖出2000件产品,而实际上只卖出了1500件。

这属于(   A)造成的预测逆差。

(A)销售生产力  

          

2.昌盛公司由于业务量增加,新员工招聘计划提前,本季度薪水支付增加了1200元,这属于(  B )造成的预测差异。

(B)业务级别的改变

3.星盛集团由于年度保险费比预计高,所以每月的保险费比预期的高出25元,这属于(  C )造成的预测逆差。

(C)计划外支出

4.某公司2月份做预算时所估计的利率比3月份实际利率高,所以财务费用比预计少,这属于(  C )造成的预测差异。

(C)计划外收支

5.某公司预测销售人员每月能够卖出1000件产品,而实际上他们只卖出了700件。

这属于(A)造成的预测逆差。

(A)销售效率            

2.某家用电器公司董事会提出了一个需求预测公式,它预测在其公司所在地区,洗衣机的年度销售额(Q)为:

Q=200000-700P+70H+20Y,其中P为平均安装价格,H为新出现的家庭数量,Y为人均收入。

依照上述公式,在一年内,当平均安装价格是400元,有5000个新的家庭出现,而且人均收入为5000元时,可得出该地区洗衣机的年度销售额为(A)台。

(A)370000

3.某彩电生产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了一个需求预测公式,彩电的年销售量为:

Q=20000-70P+50H+20Y,其中,P:

平均安装价格;H:

新出现的家庭数量;Y:

人均收入。

依照上述公式,在一年内,当平均安装价格是300元,有5000个新的家庭出现,而且人均收入为5000元时,可得出该地区彩电的年度销售量为(A)台。

(A)349000

4.某冰箱生产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了一个需求预测公式,冰箱的年销售量为:

Q=20000-70P+50H+20Y,其中,P:

平均安装价格;H:

新出现的家庭数量;Y:

人均收入。

依照上述公式,在一年内,当平均安装价格是400元,有4000个新的家庭出现,而且人均收入为5500元时,可得出该地区冰箱的年度销售量为(D)台。

(D)302000

5.以需求因素为基础,不与时间相关联的预测资源需求的方法是(  B )。

(B)统计需求分析法

1.德尔斐法的操作过程中,在进行问卷调查前,应该(B)。

(B)选择参与的专家

2.采用多轮书面会谈的形式来听取专家意见的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是(A)。

(A)德尔斐法        

3.关于德尔斐法,说法正确的是(C)。

(C)隐去参与预测研究的各成员的身份

4.李总为了准确地把握公司所属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请来了几位专家,采用多轮书面会谈的形式来听取专家意见,然后对反馈的意见加以总结和提炼,并不断重复此过程,直到对可能的趋势形成一致意见。

李总采用的这种方法是(C)。

(C)德尔斐法

5.用德尔斐法进行预测,在选择好参与的专家后,接下来的步骤是(B)。

①汇总调查结果,添加适当的新问题,重新发给所有专家②再次汇总,提炼预测结果和条件,再次提出新问题③通过问卷调查,从各个参与者处获得预测信息④将最终结果发给所有专家,如有必要重复上一步骤。

(B)③①②④

1.在制订资源计划时,不适合采用需求跟随计划的组织是(B)。

(B)政府部门

2.小刘开了一家中式餐馆,每到吃饭时间,来就餐的人非常多,现有的几个员工根本忙不过来。

根据这种情况,小刘在制订资源计划时应该采取(C)计划。

(C)需求跟随

3.小王开了一家旅馆,为了节省开支,在非高峰假日时段,小王会让旅馆歇业休息。

小王采取的是(C)计划。

(C)控制需求

4.小赵在大学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每到晚上放学后,来超市买东西的人都非常多,现有的几个员工根本忙不过来。

根据这种情况,小赵在制订资源计划时应该采取(A)计划。

(A)需求跟随

5.某面粉加工厂不管需求如何变化,产量始终都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这个加工厂采取的资源计划类型是(  B )计划。

(B)等产量

6.在制订资源计划时,不适合采用等产量计划的组织是(D)。

(D)高科技产品公司

1.不属于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的典型总体标准是(D)。

(D)兼容性

2.不属于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的典型产品标准是(B)。

(B)技术支持

3.不属于选择供应商时应该考虑的典型服务标准是(D)。

(D)价格

4.不属于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的典型的产品标准是(B)。

(B)财务稳定性

5.选择供应商往往依据一定的标准,关于选择供应商的标准,说法正确的是(A)。

(A)对于一个需要购买软件类产品的企业,选择供应商时的标准可能会更看重是否提供技术支持

1.资源调度的类型包括(A)调度。

(A)工作、库存和生产

2.关于资源调度的类型,说法不正确的是(D)。

(D)工作调度是针对团队或个人的关于工作或任务的时间安排,它不能基于项目制

3.关于资源调度,说法正确的是(D)。

(D)它是为了保证合适的资源在合适的时间被送到合适的地方

4.工作调度是资源调度的一种类型,关于工作调度,说法不正确的是(C)。

(C)工作调度是指为了完成生产目标而制定的安排

5.针对团队或个人的关于工作或任务的时间安排是(A)调度。

(A)工作

1.关于全面生产设备管理系统,说法正确的是(D)。

(D)需要各个部门共同推行

2.全面生产设备管理系统(TPM)由六个方面组成,这些方面不包括(D)。

(D)财务保全

3.全面生产设备管理(TPM)可以对组织进行全方位的改进,该活动由六个方面组成,其中不包括(D)。

(D)全面改进

关于全面生产设备管理(TPM)的要素,说法不正确的是(C)TPM只需要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推进

5.TPM是现代组织,尤其是制造型企业越来越重视的话题,它指的是(B)。

(B)全面生产设备管理

6.全面生产设备管理涉及的人员包括(D)。

(D)从最高管理层到现场工人

1.某仓库在评估它的资源性能时,库存周转率指标属于资源的(D)性能标准。

(D)成本

2.某物资资源一直遵守既定的时间安排,说明该物资资源的(C)性能标准良好。

(C)可靠度

3.某公司在评估它的资源性能时,交付的频率指标属于资源的(B)性能标准。

(B)速度

4.某公司打算缩短加快供应速度所需的时间,这是从(A)性能标准来提高资源的性能。

(A)弹性

1.“在一个组织中,谁应当做什么主要的活动、进程和过程、工作目标、业务描述、实施目标等”这属于系统管理五个方面中的(B)要素。

(B)明确权责并进行记录

2.系统管理的五要素是(D)明确权责并进行记录、提高质量、规划和提供资源、控制过程、监督和检测

3.不属于系统管理五要素的是(A)以客户为中心

4.系统管理包含五个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对这些要素进行改进,如“设置一项纪录”是对(A)要素进行的改进。

(A)明确权责并进行纪录

5.系统管理包含五个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对这些要素进行改进,如“完善质量政策”是对(B)要素进行的改进。

(B)提高质量

6.系统管理一般包括五个方面,不属于这五个方面的是(C)以客户为中心

1.6δ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概念之一。

6δ的四个相关概念是

(A)正态分布、过程的自然偏差、容错范围、处理能力

2.为了解决控制过程中自然偏差是否可接受的问题,操作管理员需要对过程设置上界和下界。

这些上界和下界是操作可以接受的数值范围,被称作(C)。

(C)容错范围

3.不属于6δ的四个相关概念的是(B)。

(B)提高质量

4.容错范围与过程中的自然偏差是一样的,则处理能力(A)。

(A)等于1

5.过程中的自然偏差、容错范围和处理能力等是6δ的重要概念。

如果过程中的自然偏差超过了容错范围,则处理能力(B)。

(B)小于1

6.大多数的观测值会分布在某控制值的附近,并且在平均值的两侧这些数值是逐渐递减的,这属于(A)。

(A)正态分布

1.为了达到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在订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后的正确步骤是(A)。

①依据标准控制质量

②确定达到标准的可测量的指标,并规定每项指标应达到的标准值

③持续改进

④发现质量低劣的原因并进行纠正(A)②①④③

2.要想达到优质产品和服务,首先应该(A)。

(A)订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

3.某公司的年目标是达到优质产品,不属于达到优质产品步骤的是(B)。

(B)全面参与

4.达到优质产品和服务目标,就要事先确定达到标准的可测量的指标。

关于如何测量,说法不正确的是(B)。

(B)测量值是一个特性指标,它只能是定量的,不能是定性的

1.PDCA循环展现了持续改进的过程,这个循环开始于(C)阶段。

(C)规划

2.PDCA循环又叫“戴明轮”,它包括四个阶段,不属于这四个阶段的是(D)。

(D)改进

3.PDCA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是(D),然后重新开始循环。

(D)操作

4.属于PDCA循环四个阶段的是(A)。

(A)规划

5.PDCA循环中的A代表(A)。

A)操作

1.在5W2H改进法中,“5W”所表示的因素是(A)。

(A)为什么、何事、何时、何人、何地

2.5W2H改进法中每个字母的含义是(D)。

(D)为什么、何事、何时、何人、何地、如何做、成本如何

3.在5W2H法的应用程序中,首先应该(A)。

(A)审视目前形势和问题

4.5W2H改进法简单、方便,易于理解。

关于5W2H法及其应用程序,说法不正确的是(C)。

(C)5W2H法是确认顾客需求的一种方法

5.在5W2H改进法中,不属于5W所表示的因素是(C)。

(C)如何做

1.王经理为了确保项目切实可行,决定对项目进行初步的成本分析,他不需要做的是(D)。

(D)明确项目的实施程序

2.管理者对项目进行初步的成本分析,需要做到(B)。

(B)估计需要多少人

3.小周是一名项目负责人,为了确保项目切实可行,决定对项目进行初步的成本分析,他不需要(D)。

(D)确定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4.小李是一名项目负责人,为了确保项目切实可行,决定对项目进行初步的成本分析,他需要做到(B)。

(B)估计需要多长时间

5.小张是一名项目经理,打算对公司新开展的项目进行初步的成本分析,他需要做到(B)。

(B)确定计算成本的方法

6.管理者对项目进行初步的成本分析,需要做到(D)估计需要多少人和多长时间

对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首先应该(C)创建一个两栏的表格,两栏的标题分别为“成本”和“效益”

2.李总近期要开展一个新项目,他打算对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他首先应该(C)。

(C)创建一个两栏的表格,两栏的标题分别为“成本”和“效益”

3.成本-效益分析是验证项目可行性的一种方法,关于这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C)成本-效益分析只考虑可以量化的部分,不能量化或不容易量化的部分就不用考虑

4.以前程公司健康和安全手册的编写项目为例,不能计入“效益”一栏的是(D)。

(D)编写成本

5.不属于成本-效益分析步骤的是(B)。

(B)编制资产负债表

1.考察项目的可行性除了成本-效益分析外,还可以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A)。

(A)为项目列出问题表

2.进行风险评估时,列出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表之后,接下来应该(B)列出问题的影响程度

3.中兴公司为了考察项目的可行性,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关于风险评估的步骤,描述不正确的是(D)。

(D)将严重程度与概率相加,这个和代表每种情况的风险程度

4.风险评估又叫风险分析,关于风险评估的步骤,说法不正确的是(D)。

(D)在最后一步中,实际得到的数与可能数进行比较,两个值相差越大,风险就越大

5.进行风险评估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在为项目列出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表后,接下来的的正确排序是(C)。

①将得出的各个风险程度加在一起,然后把这个实际得到的数与最大可能数进行比较,两个值越接近,风险就越大

②按照列出的问题对项目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按1-5进行等级鉴定,1代表最好的结果,5代表最糟糕的结果

③对每一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按1—5进行评定,1代表非常不可能,5代表非常可能

④将严重程度与概率相乘,这个乘积代表每种情况的风险程度(C)②③④①

1.工作分解结构法的正确步骤是(B)。

①继续分解,从而列出项目的所有任务

②看一下每个主要任务,明确次一级的任务

③使用树形结构图或金字塔形结构图来表示工作的分解结果

④看一下项目的各个里程碑,明确主要任务(B)④②①③

2.小张是一名项目经理,他打算在编写工作任务书之前运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

他首先要做的是(D)(D)看一下项目的各个里程碑,明确主要任务

3.小周的上级让他运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

分解的过程中他最后要做的是(C)。

(C)使用树形结构图或金字塔形结构图来表示工作的分解结果

4.工作分解结构法的关键在于对项目的里程碑和任务进行适当的层层分解,最终的分解结果可以用(A)来表示。

(A)树形结构图

5.运用工作分解结构法进行任务的分解,首先应该(D)看一下项目的各个里程碑,明确主要任务

1.不属于完成项目计划时应该遵循的步骤是(B)。

(A)对已经编制出来的项目计划进行整理(B)将整理好的项目计划与客户沟通

(C)将项目计划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全面的文件(D)将文件提交给项目发起人批准

2.小李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完成项目计划时应遵循的步骤是(D)。

①将项目计划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全面的文件;

②对已经编制出来的项目计划进行整理;

③将文件提交给项目发起人批准;(D)②①③

3.制定的项目计划被批准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实施项目了。

在项目实施前,需要确保(A)。

①每个人都了解人员的安排②所有项目关系人都知道何时进行工作③所有项目关系人都知道何地进行工作④所有项目关系人清楚项目完成后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A)①②③

4.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当我们把项目的任务、人员安排和资源时间表整理成一份全面的文件后,该文件应提交给(D)批准。

(D)项目发起人

5.项目计划的制定包含诸多细节问题,但总体来说遵循三大步骤。

关于这三个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D)。

①将项目计划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全面的文件

②对已经编制出来的项目计划进行整理

③将文件提交给项目发起人批准(D)②①③

6.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应遵循三个步骤,对已经编制出来的项目计划进行整理后,接下来应该(C)。

(C)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全面的文件

1.除了执行概要、简介、方法和程序外,项目报告还应包括(B)成果、建议、附录

2.“为项目报告提供意见的人员名单、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表、项目所使用的图表和支持文件等。

”这部分内容属于项目报告中的(D)附录

3.“项目过程的每个阶段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在项目计划和监督过程中都使用了哪些原理和方法,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这部分内容属于项目报告中的(C)方法和程序

4.“从项目的结果和顾客的满意程度方面说明项目为什么是成功的”这一内容属于项目报告的(B)部分。

(B)成果

5.描述项目的背景,包括如何提议的、为什么提出该项目、谁参与了该项目等。

这部分内容应放在项目报告的(A)中。

(A)简介

1.一家小企业的老板,当企业的收入高时,他便多发奖金给大家;一旦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不好,他就少发甚至不发工资。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大家只是愿意“有福共享”,而不愿“有难同当”。

在公司有难时甚至还有员工离开公司,或将联系到的业务转给别的企业,自己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