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773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

59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总体预案

(草案1,编制日期2011年5月16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保障公司财产及员工安全,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在公司遇到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时能建立快速通畅的信息报告渠道,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小突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保各项应急响应决策措施及时有序实施,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第二条、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共政策,以《关于建立安全生产经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责任体系的公告》为指导原则,结合公司相关经营管理制度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处理总体预案。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直接责任单元。

第四条、突发事件分类

本预案所称的“安全生产事故”指各直接责任单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类型事故。

本预案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公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

(1)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雨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是;

(2)地震灾害;

(3)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安全生产事故灾害,主要包括:

(1)各责任区域安全生产防火、用电等事故;

(2)建设工程塌方;

(3)公共设施设备事故;

(4)交通事故。

(三)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1)传染病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2)食品安全和执业安全。

(四)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

(1)员工无故聚众闹事;

(2)员工打架斗殴事:

(3)其他社会人员在责任区域寻衅滋事、毁坏公司财物事件。

(五)媒体负面报道事件,主要包括:

(1)国内各主流媒体给予公司或公司产品、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负面报道、不实报道;

(2)有其他单位或个人,通过媒体、网站、报纸、广告等公共传播方式,恶意散布我公司虚假信息、负面消息或公司商业秘密,造成或可能造成公司商誉受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

(六)其他由责任人认为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第五条、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分类

按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分为三级:

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

Ⅰ级(重大):

工作小组遇区域重大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须向领导小组报备和其无法独立解决的危机事件。

Ⅱ级(较大):

各直接责任单元根据其自行制定的机制和预案无法及时、有效、独立处理,向工作小组发出预警和报备的情况。

凡涉及人员死亡的情况。

Ⅲ级(一般):

各直接责任单元按其自行制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能及时有效处理的事件。

第六条、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公司加强应急管理,使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

第七条、直接责任单元管理机制的构建

各直接责任单元根据各责任区域特有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操性强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制定的指导性原则如下:

(1)有具体、明确的各项职责负责人;

(2)有具体、明确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及时的处理程序(事件处理一般不超过12小时);

(3)有具体、明确的媒体采访接待流程和方法;

(4)有具体、及时的报告上级组织架构预警、报备流程(确属需报上级组织架构处理的项报告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报告人为小组组成人员);

(5)有具体、定期的检讨完善机制;

(6)有具体、定期的报法务部备案机制;

(7)有事后的向上级组织架构的报告程序;

(8)有具体、明确的责任人追究机制。

第八条、组织架构及职责

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实行三级管理和一附设机构的组织架构,具体如下

法报备

持预警报备

 

请打上《通告》上的职责

第九条、工作小组响应处理流程

工作小组成员在接到责任单元预警及报备后,立即通报小组其他人员,并召集小组成员商讨事件,由组长决定事件类别。

属于Ⅰ级(重大)的,立即通报领导小组成员。

联动进行处理。

组长决定事件。

属于Ⅱ级(较大)的,由组长决定

 

———————————————————————————————————

 

第一十条、

职责∶

(1)按照本管理制度规定,组成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工作小组;

(2)如遇突发事件,组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集

(3)对二级应急小组在其责任区域内的工作情况进行备案,及时了解区域相关安全生产经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整体状况;

(4)接到二级应急小组就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预警时,应积极提供工作指导,并统筹资源予以协调和支持,确保二级应急小组承担妥善处理和解决该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责任;

(5)二级应急小组如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重大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向一级应急工作小组报备,一级应急工作小组应统筹资源、及时决策,并与二级应急小组共同承担责任。

(6)有权督促、检查各下属公司应急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公司本部日常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情况;

(7)有权对公司突发性事件,按照本管理制度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各公司、部门行动,并负责完成事件后期处置及保障工作;

4.3公司各职能部门、下属项目和成员公司成立二级应急小组

二级应急小组负责本公司或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公司日常突发事件预警监管,报公司本部“一级应急工作小组”审批后实施;

(1)按照本管理制度规定,组成突发事件二级应急小组;

(2)如遇突发事件,组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集小组成员;

(3)遇突发事件时,负责协调指挥本公司按应急预案统一行动;配合并执行一级应急工作小组下发的各项决策和措施;

(4)突发事件现场由组长任总指挥,负责统一协调处理;

(5)属本公司和部门应急小组权限范围内可以妥善处理的突发事件,待处理完毕后48小时内,应报集团一级应急工作小组备案;

(6)根据本管理规定的处置权限和事件严重程度,由组长在12小时内(特别紧急事件在3小时内),向集团一级应急工作小组汇报事件进展情况,不得延误、隐瞒;根据一级应急工作小组的决策,采取处置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4.4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职权划分表:

权限

主要内容

二级应急小组

一级应急工作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

成员

组长

备注

成员

组长

备注

成员

组长

突发事件类别

媒体负面报道事件

申报

复审/终审

属于重大突发事件,报一级小组终审

备案

复审/终审

属于无法独立解决的重大突发事件,报应急领导小组终审

备案

终审

群体性事件

重大法律纠纷

保密安全类事件

安全事故类事件

自然灾害类事件

其它事件

说明:

对一般性突发事件有终审权,二级应急小组组长(部门/项目/成员公司最高负责人)有终审权,该等事件处理完毕后,其应定期向一级应急工作组汇报、备案。

5预防与预警

5.1事故预防措施

(1)二级应急小组负责建立健全本部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二级应急小组负责工地、库房、办公室的通风、避雷设施、消防设施的完善、维护和有效适用;

(3)二级应急小组负责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

(4)二级应急小组负责保证食堂饮食卫生,加强餐具消毒,预防传染病传播;

(5)二级应急小组负责贯彻执行公司各项保密制度;

(6)二级应急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

5.2预警行动

二级应急小组接到可能导致突发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按照本应急管理制度及相关预案,及时做出事故处理方案,按照本级应急小组组长的部署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根据职责权限,需要报“一级应急领导”小组的,按照流程及时(12小时,重大事件3小时)报告给一级应急领导小组,执行一级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决策。

5.3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灾难发生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将信息立即报告二级应急小组成员。

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职责权限,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须报一级应急领导小组的事件,应立即报告。

为确保报告传递的有效性,报告一般需采取书面形式,情况紧急的,可先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事后再书面汇报。

突发事件发生期间,二级应急小组应设立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有人员值班,值班人员负责记录和观测突发事件的进展,并及时向二级应急小组组长汇报。

一级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也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沟通联络。

5.4报警与通讯

各公司和部门应将用于突发事件处置的个体防护设备、医疗救援设备、通讯装器材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应急电话:

(1)各级应急预案启动时,需将应急小组成员的电话及时公告,以便联络;应急小组成员的电话,应保持24小时开机。

设立应急值班制的,应同时设立24小时应急汇报电话。

(2)作为外部应急电话:

火警119、匪警110、医疗急救120,相关人员应熟知,在必要时,可直接拨打外部应急电话,但应先征得应急小组成员或组长的同意。

6应急响应流程

6.1出现突发事件,各级应急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妥善处理和上报。

各级应急小组应根据以下流程,制定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应急预案。

主流程负责人

二级应急小组成员

(重大突发事件)

一级应急工作小组成员

 

6.2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说明:

(1)突发事件发生后,二级应急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向二级应急小组组长汇报,由组长决定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响应程序。

(2)按照职权划分规定,属于二级应急小组组长终审的,待事件处理完毕后,向一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书面汇报事件进展及处理情况,由一级小组进行统一备案。

(3)公司及所有员工应团结协作,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维护良好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7应急措施的终止

7.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终止应急运作:

(1)突发事件引发的原因已经消除,事件现场得到有效控制;

(2)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采取了必要的处置措施以保护公司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2应急终止的程序

(1)根据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权限,一般性突发事件,由二级应急小组确认终止时机;重大突发事件,须由一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终止;

(2)应急状态终止后,各级应急小组成员应根据事件处理的实际情况,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价后,向组长进行书面汇报。

8 应急保障

8.1应急预案的制定、分类、实施

(1)二级应急小组负责本单位、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制订,各级应急预案内容必须具体、详尽、可行。

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各自的应急预案。

(2)预案的内容应包括:

群体性事件、重大法律纠纷、保密安全类事件、安全事故类事件、自然灾害类事件几大类,也可根据各单位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更具体事件的处置预案。

如消防应急预案、食品卫生应急预案、财税制度应急预案等。

(3)二级应急小组制订的《应急预案》须报“一级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方能实施。

由二级应急小组贯彻执行,一级应急领导小组监督实施。

8.2应急支援与保障

(1)救援装备保障:

各级应急小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2)应急队伍保障:

各级应急小组根据自身情况,要建立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队伍。

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突发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需要建立的应急救援队包括:

消防应急救援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队、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救援队、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队等可能经常发生事件的应急救援队伍。

8.3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应急小组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应急预警系统。

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管理制度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8.4宣传、培训与演练

(1)各级应急小组应加强员工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突发事件预防常识,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心理准备,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

(2)各级应急小组应加强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3)各级应急小组应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8.5应急能力考核

为保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应急体系持续改进,各级应急小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组织的设置、应急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等情况,实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定期考核工作机制。

9后期处置

9.1各级应急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处理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包括消除影响、挽回损失;对相关人员进行安置、补偿;进行重建、清理等事项,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最大限度减少公司损失。

9.2保险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需保险机构参与赔付的事件,各级应急小组成员须及时与之沟通,尽快开展保险理赔工作。

9.3突发事件的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针对严重的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事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建议,及时向一级应急工作小组组长报告。

10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工作纪律

10.1突发事件尚未处置完毕时,任何人不得擅自就突发事件的信息向外发布;若有必要对外界说明的,必须经“一级应急工作小组”组长同意,在确定事件性质后,以公司名义发布信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

10.2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突发事件,亦不得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10.3突发事件结束后,各级应急小组应及时总结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评估应急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向应急小组组长提交工作总结和汇报。

10.4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10.5在突发事件处置的过程中,未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规定、程序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谎报或不报,阻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相关责任人员,公司将根据《经营管理管制》对其进行处分和处罚;情节严重、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和影响的,公司还将进一步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

11附则

11.1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