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70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小题,答案写在主观卷的答题卡内)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显著发展B.大量杰出人物同时产生

C.社会剧烈变革D.群雄并立的需要

2.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

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4.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5.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

“凡兼人者三术:

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故曰: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

C.主张“施仁政于民”D.主张“性善论”

6.《道德经》载: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7.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

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

8.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

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9.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它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10.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在西汉时确立,它实质是“外儒内法”,对此最确切的理解是

A.一半儒家一半法家B.儒法融合

C.形儒家实法家D.法家为主

11.北宋时,有人请教理学家程颐:

“寡妇贫苦无依,能否再嫁?

”程颐说: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反映了程颐的思想内核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

C.致良知D.发明本心

12.“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反映出来的哲学观是(  )

A.主观唯心论B.客观唯心论

C.唯物主义D.实事求是

13.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

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

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

“忠、孝、廉、节”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4.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

A.天道自然的思想

B.仁政思想和性善论

C.“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15.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曾在《潜书》中说: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与这种思想相似的是(  )

A.顾炎武B.黄宗羲

C.王夫之D.李贽

1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变得更近,由此形成了

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7.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

“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

“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

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是

①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

②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抒

③对明亡饱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

④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满清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8.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

这表明他

A.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B.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D.否定封建传统礼教

19.有人说,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

你认为这个“时代”应是指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②封建制度衰落的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时代 ④封建制度高度发达的时代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最早提出以哲学来解释社会和自然

B.强调了认识的主体地位

C.是希腊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

D.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

21.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

“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

”同学乙说:

“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

”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D.柏拉图

22.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23.下列对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成长中的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②以反对神学世界观为内容 ③以复兴辉煌的古代文化为武器 ④其影响局限在文学、美术领域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24.马丁·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

25.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利 ③否定了教会权力高于国家权力的思想 ④简化了宗教仪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6.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这里的“现实的黑暗”是指

A.封建神权B.欧洲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

C.天主教教会D.封建君主专制

27.伏尔泰说: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28.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

29.康德继承和弘扬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表现在

①主张主权属于人民 ②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条件 

③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 ④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30.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

“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二材料题(31题12分,32题13分,33题15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人群)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礼义生而制法度。

法者,治之端也。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

隆一而治,二而乱。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荀子》

材料2:

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即指荀子)。

——(西汉)刘向《叙录》

“荀卿全是申、韩”,“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3: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

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

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

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4:

一个成功的自由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永远是一个与传统紧密相连并受传统制约的社会。

……历经数代人的实验和尝试而达致的成就,包含着超过了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丰富经验。

——(英)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概括材料1中荀子的主要观点,(2分,每点0.5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分)

 

(2)根据材料2,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

(2分)根据材料1、2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2、4,简述材料3中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2分)

 

32.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新思想的产生和文化的繁荣,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又推动了政治、经济的新一轮变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

材料三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

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顾炎武

 

(1)有学者认为正是大变革的时代“为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

根据材料一,试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这一时期社会变革对思想发展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其基本主张(不得照抄原文),并指出其主张是针对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来的。

(9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16分)

材料一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

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三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

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

(1分)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4分)

 

(2)材料三中“理性”与材料一中“天理”有何区别?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在反封建的主张和作用方面有何异同?

(6分)

 

(4)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得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1-------10ACAAACDCCB

11------20AADBBACAAC

21------30BADDBBBCCA

31.(12分)答案:

(1)主要观点:

人性本恶,通过学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天自有规律,认识它并运用它,造福社会。

(2分)

主要背景:

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2分)

(2)不同境遇:

西汉推崇;南宋冷落。

(2分)主要原因:

西汉吸取秦亡教训;巩固“大一统”社会的需要,荀子思想适合这一需要。

南宋复兴孔孟之道的理学兴起和发展,其哲学出发点是人性本善。

(4分)

(3)在社会分化和转型时期,荀子约束人的放任行为,建立秩序的思想对整合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借鉴意义。

荀子强调道德在法律施行和官僚政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有助于当代健全法制建设和改善政府管理。

(2分)

 

32.(13分)【答案】 

(1)政治:

奴隶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社会各阶层对变革的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经济:

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分)

(2)材料二:

工商皆本。

社会现实: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分)

材料三: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现实: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阻碍社会进步。

(3分)

材料四:

学以致用。

社会现实:

明代以来八股取士,读书人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3分)

33.(15分)

(1)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2分)

关于宇宙本原,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关于认识论,二程主张“格物致知”(外求),王阳明强调“致良知”(内省)。

(4分)

(2)材料一中“天理”是封建等级秩序(封建伦理道德),材料三中的“理性”指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2分)

(3)共同点:

都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抨击;都对后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影响。

(2分)

不同点:

材料二没有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2分)

材料三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了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2分)

(4)以小农经济为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