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865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docx

165181天和大厦土方开挖方案

天和大厦

 

编制单位:

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O一一年五月

 

目录

1、工程概况……………………………………………2

2、工程现场环境………………………………………2

3、支护设计……………………………………3

4、土方施工……………………………………4

5、安全措施…………………………………………6

 

一、工程概况

天津武清区天和大厦工程位于天津市武清区,东至天和林溪雅园;南到学校空地;西至京津公路;北临嘉宁道。

占地面积2055㎡。

设计标高±0.00m相对标高为大沽高程5.5米。

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属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15377㎡。

建筑总高度为23.9米。

二、工程现场环境

1、工工程现场环境

本工程采用预制500mm管桩基础,基础采用整体梁笩板基础,基础槽底标高为-4.70m。

现场自然地平约为-2米,基础开挖深度约为2.7米,局部集水坑开挖深度约为4.7米。

基槽周边距离围墙为西侧20米,北侧8米,南侧距临时围挡4米。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土层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Qml)

全场均由分布,主要由素填土(地层编号为

)组成,一般层厚0.6~5.4m,褐色,可塑,主要以粘性耕植土为主,局部砂性较大,含植物根系,属高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连续,填垫年限小于5年,在C区、G区有水沟,为新近填垫,水沟范围内素填土较厚。

全新统新近组坑底淤积层(Q43Nsi)

在C区、G区原水沟底分布,残存较薄,主要由淤泥(地层编号为

)组成,层顶标高为-0.17~1.86m左右,一般厚度0.4~0.7m左右,黑色,流塑,含大量腐植物及少量有机质,属高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

全新统新近组古河道冲积层(Q43Nal)

系北运河洪泛冲积而成,主要由粘土(地层编号为

)组成,层顶标高为2.01~4.04m左右,一般厚度0.9~3.4m左右,褐灰~灰黄色,可塑,含少量有机质,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粘性大的粉质粘土薄层,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在C区、G区原水沟处缺失。

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3al)

本次勘察未揭示出该层(地层编号为

)。

全新统上组湖沼相沉积层(Q43l+h)

主要由粘土(地层编号为

)组成,层顶标高为-0.67~2.12m左右,一般厚度3.4~7.5m左右,灰黑~灰绿色,可塑,含大量腐植物及少量有机质,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粘性大的粉质粘土薄层和淤泥质粘土、粉土透镜体。

在C区南侧、D区、G区局部变为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

1)、粉土(地层编号为

2):

1粉质粘土:

一般厚度0.9~7.3m左右,平均厚度3.42m,灰黑~灰绿色,可塑,含大量腐植物及少量有机质,属中~高压缩性土,与

层粘土、

2粉土相互渐变。

2粉土:

一般厚度0.5~6.2m左右,平均厚度2.89m,青灰色,饱和,稍密,含少量腐植物及少量有机质,属中压缩性土。

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层(Q42m)

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

)组成,层顶标高-5.86~-3.28m,一般厚度3.4~7.5m,灰色,可塑,砂粘互层,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连续,局部夹粘土薄层和粉土透镜体。

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

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

)组成,层顶标高为-10.00~-7.93m,一般厚度0.9~2.9m左右,灰黑~灰白色,可塑,含腐殖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薄层和粉土透镜体。

全新统下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1al)

层顶标高-11.90~10.33m左右。

主要由上部的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

1)和下部的粉土(地层编号为

2)组成:

1粉质粘土:

一般厚度0.6~5.2m,灰黄色,可塑,含铁质、少量蚌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粉土薄层,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局部渐变为

2粉土。

2粉土:

一般厚度0.5~5.0m,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含铁质、少量蚌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砂性大的粉质粘土薄层,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局部渐变为

1粉质粘土。

上更新统五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3eal)

层顶标高-17.49~-14.37m左右。

主要由上部的粉质粘土、粘土(地层编号为

1)和下部的粉土(地层编号为

2)组成:

1粉质粘土、粘土:

一般厚度0.4~6.9m,黄褐色,可塑,含铁质、少量小姜石,属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局部渐变为

2粉土。

2粉土:

厚度及顶板标高变化较大,一般厚度4.0~9.7m,褐黄色,密实,饱和,含铁质、少量小姜石,属中偏低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连续,局部夹砂性大的粉质粘土薄层。

三、土方支护设计

1、边坡设计

根据现场土质为粘土,土质均匀,含水率高等特点,首先采用轻型布井降水法在基础坑周边布置降水井,把自然水位降至设计基础坑底标高以下,在根据现场开挖土质情况和边坡稳定情况,边坡坡度控制在1:

1,考虑土方开挖时间临近雨季施工,我单位计划在临北侧围墙及东侧雅园9#楼两面采用土钉墙护坡方案,排距2米角度不小于12.5°,直径为50mm配HRB40018钢筋,坡面采用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0配Φ4@400mm钢筋网片厚80mm护坡.增加周边土层承载力,防止因降雨、承载造成的土方滑坡,影响小区临时围墙及临时道路。

土方开挖后在基底增设200*300mm深明沟排水。

2、施工步骤为

.施工顺序安排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混凝土护坡支护

2.1坡面施工

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土方队及时协调密切配合,按设计要求及竖向排间距开挖,第一步机械开挖至-2.7米(绝对标高),剩余人工开挖。

严禁超挖、欠挖,及时修坡,保证坡面平整度。

工作面开挖时设专人跟踪指挥,防止坡面超挖影响放坡系数及边坡稳定性。

2.2放坡系数

放坡系数为1:

0.5。

2.2护坡部位

挖北侧及与天和林溪雅园新9#楼相邻部位增设钢筋混凝土

2.3边坡变形观测

为了及时掌握边坡变形动态,保证边坡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需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变形监测。

2.3.1观测点设置

在每侧坡顶散水上设一组观测点,每组观测点不少于3个,具体详见附图。

2.3.2观测方法

观测仪器为J2经纬仪,采用视准线法,即在基坑开挖深度1倍距离外的边坡上口延长线上设置工作基点,并在槽边设置一条视准线,观测点布置在视准线上。

用带有刻度的标尺放在观测点上,读取数值。

一般用经纬仪正倒镜4次读数取中数,作为一次观测。

初始值亦要测2次,以保证无误。

2.3.3观测周期

在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如发现位移量较大或有突变时,应在上、下午各观测1次;混凝土垫层浇注完后视边坡土体变形情况适当延长观测周期。

2.3.4成果资料

对观测的成果,应及时进行评定,并根据变形趋势作出预报。

在施工观测中,如果发现变形异常,应及时提交变形资料。

四、土方施工

①、设计测量控制网,高部位桩基工程先行施工,桩基施工单位施工完毕应提供测量控制点,报请监理验收通过。

我方按监理认可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定位放线,并将控制点设置在不受基础挖土施工影响之处,同时报请监理验收通过。

②、施工前,应根据控制桩的轴线,放出基坑的挖土灰线,轴线控制桩应设在离开基坑5m以外的地方,并做围护,不影响今后的放线使用。

根据测绘站提供的水准基准点引测标高至房屋周边稳定无沉降的钢管或建筑物上。

③、灰线、标高、轴线应进行复核检查,并报请业主、监理单位复核验收,甲方认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

④、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尺寸,机械挖土时,施工人员应及时进行抄平控制现场挖出标高,坑底应留20cm土层,由人工修平。

人工挖土时亦配合专门的测量人员进行标高控制,做好挖土水平桩严防超挖、欠挖。

⑤、弃土

高层弃土尽量堆置在房屋周边不影响施工的部位,由于土方量较大且房屋周围没有必要的施工作业棚,土方大多需利用汽车运土堆放在施工范围以外甲方指定的位置。

⑥、基坑设置明沟排水、集水井集中排水。

排水沟应沿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边缘应离开坡脚不小于200mm,排水沟底宽不小于200mm,坡度为0.1%-0.5%,排水沟底应比挖土面低200-300mm。

此部分由人工开挖而成。

∮500的集水井四角各设置一个,以便及时排出基底的积水。

集水井底比排水沟底低500mm,基底积水排至现场排水管网内,以确保边坡稳定和基底良好的操作环境。

⑦、夜间施工照明

在土方开挖周围设置适量镝灯,同时配备电箱在操作现场辅助碘钨灯照明,在不影响车辆运输的位置,配制总分电源控制箱。

⑧、施工机械

根据工程工期及工作量,机械挖土拟采用反铲挖土机,昼夜连续施工,挖土机后配备5辆左右汽车进行土方运输。

机械挖土完成后桩间土,桩头向上100mm土由人工挖土完成,整个挖土过程控制在2-3天。

⑨、由于地基土质情况变化,局部暗浜或土质较差部位采用局部换土或加固方案,根据设计、业主、监理意见,采用级配砂石回填的方案,此部分按现场情况确定。

五、安全措施

①、在土方开挖基坑范围1M以外范围内必须搭设双层钢管栏杆,以保证机械和土方不落入基底。

②、在土方开挖范围以外1.2M范围内不得堆置土方及其它机械、材料,同时施工人员不得在挖土机作业范围内施工,不得在挖土机作业范围内任意行走。

③、机械挖土过程中,基底铲土施工人员必须密切注意边坡稳定情况及挖土机作业范围。

针对边坡,若发现裂缝、下沉等现象时必须及时汇报并及时撤离。

④、基底抽排水人员必须注意施工安全用电,涉及机械用电等设施必须请专业人员到场进行施工。

⑤、混凝土护坡的施工人员必须利用爬梯站稳,其下必须有专人照看,爬梯稳定不得歪斜。

传递混凝土人员必须用灰桶系牢慢慢接放至护坡人员够得到的地方。

附土:

方开挖平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