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理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388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校管理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校管理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校管理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校管理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理论.docx

《学校管理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管理理论.docx

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理论

 

第一章学校管理概述

一、学校管理的含义:

  学校管理,一是指管理学校的实践活动;另一种是指教育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即学校管理学。

二、学校管理的性质

 学校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学校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于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一般规律或共性职能方面,又称为一般属性或科学属性。

 社会属性则表现在学校管理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和一定社会制度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特殊过程。

认识学校管理的二重性质的意义:

做到科学地取众家之长,发展自我,突出特色。

三、学校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

 学校管理学的性质:

学校管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体系与管理科学体系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同时是两个学科体系的分支。

此外,它还是介于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校内部管理活动。

四、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学校管理工作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学校管理同样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对于经验的理性概括。

  所谓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既是指科学理论因时因地的灵活运用,又是指对实践经验的科学规范和熟练巧妙地随机操作,达到既是“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又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学校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五、学校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学校教育及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是最早的。

我国2000多年前就已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年;比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1800多年。

  但是,把学校管理作为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代的事。

一般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目前,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还在发展之中,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应从各自不同的方面积极地做出努力。

六、学校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

学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是:

  1.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基础;

  2.系统方法论基础;

  3.教育学的理论;

  4.心理学理论;

  5.管理学理论。

两者关系:

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七、学校管理研究方法:

  1.总结法;2.调查法;3.文献法;4.实验法;5.行动法;此外,还有比较法、统计法、个案法等。

是人们对于管理的理性认识,多表现于人们对管理思想的观念、主张、看法或根本观点之中。

 

 

第二章学校管理思想

 

一、学校管理思想的含义与作用:

  学校管理思想的含义:

管理思想是人们对于管理的理性认识,多表现于人们对管理的观念、主张、看法或根本观点之中。

  学校管理思想的作用:

  学校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学校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的目标、方向有决定作用。

  2.学校管理思想对制定学校管理策略、选择管理方式方法等,提供明确的思路和行动理念。

  3.正确的学校管理思想是深化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和层次的先导因素。

  4.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风格、办学特色得以形成的精神内核,是学校得以实现教育思想领导的精神动力。

二、学校管理思想的一般特点:

  1.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2.教育观念与管理观念的一体化;

  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学校管理思想经长期实践检验和历史积累,逐步形成了一些理论原则。

这些理论原则反映了学校管理的共同本质,对学校管理实践产生普遍指导意义。

学校管理思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三、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

  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的特点:

  1.人文“治术性”;

  2.管理协调性;

  3.兼容性;

  4.谋略性。

  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的弊端:

  1.重人治,轻法治;

  2.重谋略,轻规范;

  3.重模糊,轻精确;

  4.重投入,轻效率;

  5.重共性,轻个性。

四、学校管理思想与办学特色

  1.办学特色是学校管理思想的外在体现。

  2.办学特色实质上是校长优质而独特的管理思想的具体表现。

五、树立现代学校管理观念:

  1.开放观念;

  2.战略观念;

  3.创新观念;

  4.系统观念;

  5.竞争观念;

  6.素质教育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就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切,都需要学校管理者以素质教育观念为主导的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学校组织制度

理解和掌握学校领导体制的含义、作用及中小学领导体制的建设,以校长负责制的有关内容为重点。

一、学校领导体制

(一)学校领导体制的含义:

  就组织制度而言,领导体制是唯系组织存在和运转的根本制度。

它包括:

领导结构及其隶属关系、领导权限及其责任的划分、干部制度等内容。

  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机构设置、领导权限划分和隶属关系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的总称。

学校领导体制以领导权限的划分为中心内容的。

学校领导体制是学校组织得以运转的根本组织制度。

(二)领导体制的作用:

  学校领导体制的好坏对于办学效益的优劣或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首先,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可以让好人得以充分做好事,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其次,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可以不断提高领导活动的科学化水平,一是形成科学的管理系统和合理的领导工作程序,以保证学校组织成为循序有效运行的有机实体,为完成社会和国家赋予的育人任务提供前提。

二是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咨询等健全的领导力量结构和完善的领导活动运行机制,以保证组织合力或育人整体效应的充分发挥。

(三)领导体制的历史变革

  1.校务委员会制:

解放初期。

  2.校长责任制:

1952年3月-

  3.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57年-

  4.当地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63.3-

  5.“革命委员会制”:

1966.5-

  6.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78-

  7.校长负责制:

1985.5.29-

(四)学校领导体制建设的依据和原则

  依据:

社会主义中小学的办学规律,即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党、政、群三方面的权属及其辩证关系、提高办学效益,是学校领导体制建设的根本依据。

  原则:

  1.权力分配的科学性

  2.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3.工作制度的健全性与责任制的严格性

  4.自我调节的灵活性

三、校长负责制

(一)校长负责制的含义:

  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党支部(或总支)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和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学校内部的根本组织制度。

  作为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在职权划分上应明确规定: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部分责任,对学校教育、教学、人事、财物等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以学校行政核心和最高领导人的地位,行使决策指挥权;学校党组织对学校行政的重大决策有参与权,以其政治核心地位,行使监督保证权;

  教代会作为全体教职工的群众性代表,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其主人翁地位参与学校管理,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

  总之,校长负责制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概念,实践中可以有多种具体的操作模式。

(二)校长负责制的意义与特点:

  我国中小学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建国以来学校领导体制变革经验总结的结果,有其新的特点:

  1.统一领导全面负责;

  2.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

  3.保证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在党、政、群三者的权力定位明确,责任范围清楚的前提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工作中使决策与指挥统一,执行与监督分离,形成互相协调、互相制约的运行机制以有效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效率。

(三)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条件和要求:

  1.政府部门放权;

  2.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3.有合格的校长。

四、学校规章制度

 含义: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成员在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制订依据:

  1.法规、政策;

  2.科学理论;

  3.现实基础。

第四章学校组织机构

一、学校组织机构的含义:

  组织作为动词含义的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指在管理活动中要合理地分配任务和妥善地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作为名词,广义的理解是指事物特定的结构形式;狭义的理解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加以安排的人与人之间有秩序和统属关系的编排形式。

机构则是组织的载体。

组织是机构的表现形式。

  学校组织机构是学校管理实体存在的外在形式,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校组织机构的具体作用:

  1.授权—通过组织机构,把上级拥有的部分权力授予下级,使其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自主地工作。

  2.监督—通过组织机构,对下级进行考核、指导、激励和督促。

  3.协调—通过组织机构,促进个人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相互的了解,形成共识,更好合作。

三、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

  一是传统的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等“官场病”的“金字塔”式结构:

  1.直线制结构:

  特点:

一切组织管理职能基本上都由校长承担,实行纵向分层直线式领导和管理。

优点:

机构简略、命令统一、指挥及时、职权责分明。

缺点:

校长要通晓学校的一切,亲自处理各种校务,在较大规模的学核难以适应。

一般在较小的学校可行。

  2.职能制结构;

  特点;职能部门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下级必须服从,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优点:

可从减轻校长管理工作负责,集中主要精力于研究和思考学校重大问题,全力抓学校的大事,比较超脱。

缺点:

由于各职能部门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都有指挥权,对下级容易形成多头领导,容易发生命令不统一,不利于互相协调,也容易使学校领导架空,脱离实际。

  3.直线职能制结构;

  特点:

校长保留了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权,职能部门在职能范围内只充当学校领导的参谋助手,对下级只起业务指导和协助校长进行具体管理,不能对下级直接下达命令和指示。

优点:

既能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又能使领导权力集中,避免发生对下级的多头指挥。

缺点:

由于职能界限不易划清,业务分工往往有交叉重复,若协调不好容易产生推诿扯皮,影响工作效率。

  4.矩阵制结构:

  既有利于直线行政指挥人员和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具体的管理。

  二是在今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管理系统中的运用,组织大大缩减管理层空间,出现了扁平化发展趋势的结构类型。

四、校组织机构的设置

*依据:

  1.学校的管理目标;

  2.学校的规模;

  3.一定的社会环境。

*原则:

1.精干效率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管理幅度原则;

4.职权责统一原则;

5.系统平衡原则。

五、学校组织机构种类及其地位作用:

(一)学校的政治性组织机构:

  1.党的基层组织:

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对学校管理起监督保证作用的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支部或总支部。

  2.民主党派组织:

对学校的重大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学校干部和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并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党派在学校的基层组织。

(二)学校的群众性组织机构:

  1.共青团组织;

  2.少先队组织;

  3.学生会组织;

  4.教育工会和教代会组织。

  教育工会是广大教职工的群众组织,接受上级工会的领导,同时直接地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行政组织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主要是协助党组织和行政组织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文化、业务学习,做好团结工作和生活福利工作,在民主管理中,发挥积极的参与作用。

在教代会闭会期间,教育工会一般是教代会的常务委员会,要协助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

  教代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现行学校领导体制中,它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工作赋予相应的民主权力。

如对校长工作报告、学校发展规划、重要规章制度的审议权;对学校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学校干部工作作风的批评监督权;对学校干部考核、任免的评议推荐权;对在学校权力范围内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的决定权等。

  教代会代表应以教师为主,经民主选举产生。

(三)校的行政性组织机构:

  1.校务委员会;

  2.行政会议;

  3.校长办公室;

  4.教导处;

  5.总务处;

  6.校办企业(厂、场、店)管理机构。

(四)学校的业务性组织机构,包括:

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电化教育室、实验室和卫生室;教研组;年级组;班级和班主任;教育科研组织。

六、学校各类组织机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地位作用

  学校行政组织机构在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全部行政和业务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起决定作用。

非行政组织,以中共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对学校的群众组织起领导作用、对学校的行政管理起保证监督作用。

群众组织对学校的行政工作分别起咨询参谋作用,支持配合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

学校的业务组织在行政组织的领导、管理下,直接或间接从事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育人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操作者。

*相互关系。

  1.它们以学校统一的共同目标联系在一起,都要以办好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

  2.工作上都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开展活动,从不同方面为教学中心服务;

  3.组织上它们都是学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属一个学校组织系统,彼此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方式的联系,各类人员因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可能存在许多交叉关系。

  共同育人是各类组织机构彼此关联的结合点,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应该更加强调学校组织机构的教学服务功能。

第五章学校管理目标和目标管理

   一、学校管理目标∶

(一)学校管理目标的含义∶

  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及其评价标准。

(二)学校管理目标的功能作用:

  1.导向聚合作用;

  2.激励控制作用;

  3.管理依据作用

(三)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原则要求:

  1.教育目标的一般性要求与学校管理的特殊性要求相统一;

  2.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综合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二、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目标管理是用目标体系组合全体成员,以目标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管理是强调系统、整体的管理;目标管理是强调自主自控的管理;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目标管理是重绩效、重成果的管理。

(三)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目标管理被引进教育领域。

它的实际意义在于:

  1.有助于端正办学方向,提高办学效益;

  2.有助于改进领导作风,提高管理能力;

  3.目标管理更适合学校管理特点

(四)学校目标管理的实施程序∶

  1.论证决策;2.协商分解;3.定责授权;

  4.帮助指导;5.反馈控制;6.调节平衡;

  7.成果考评;8.实行奖惩;9.总结经验。

(五)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要求:

  1.转变管理思想,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2.务必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3.改进管理方法。

第六章学校管理过程

一、学校管理过程的含义:

  学校管理过程是为实现以育人为中心的预期目标而循序展开的一系列管理职能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基本程序。

二、学校管理过程的特点:

  1.以育人为宗旨的自管性和教育性;

  2.按阶段循序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和程序性;

  3.目标控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4.目标成果形成的综合性和养成性。

三、学校管理过程诸环节的管理内容:

1.计划;2.执行(其中有多种管理活动交错展开:

组织、指导、协调、控制、激励);3.检查;4.总结。

四、校管理过程诸环节的关系:

  1.有机结合,有序运行;

  2.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阶梯式发展,螺旋式提高。

第七章学校管理原则和方法

一、学校管理原则∶

  A.学校管理原则的含义∶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活动准则。

  B.学校管理原则的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稳定性。

   C.确立学校管理原则的依据:

1.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2.学校管理的客观规律;

   3.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4.我国学校工作的实际;5.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D.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指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从方向上保证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

  贯彻方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学校管理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全面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2.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品德修养。

  3.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树立现代教育和现代管理观念。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有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各方面之间、学校和其它单位之间的关系,对校内外的各种力量进行优化组合,以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

  贯彻系统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妥善处理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既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做好整体工作。

  2.妥善处理全面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学校工作,确保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学生有充分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妥善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4.妥善处理学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三)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即要在学校管理中实行民主管理,使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

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人才、信任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管理工作透明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

  贯彻民主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提高管理工作透明度,确保员工的知情权。

  2.建立健全学校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使群众参与管理制度化、经常化。

  3.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讲民主,又讲集中。

(四)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指要科学设置学校组织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组织机构正常运转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严格遵守,使学校管理工作能够严格有序地进行。

  贯彻规范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建立科学的学校组织体系,并确保它的正常运转。

  2.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4.学校管理者要严格自律,树立良好榜样。

(五)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即学校管理工作要讲求实效。

管理者要有效率和效益意识,要合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时间、空间等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

  贯彻有效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2.要提高办学资源的利用率。

   3.要增强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二、学校管理方法∶

(一)学校管理方法的含义∶学校管理方法是指为了顺利开展学校管理活动、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二)校管理方法的特点:

1.针对性;2.多样性;3.灵活性。

(三)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学校管理的方法论基础∶辩证法原理和系统科学。

*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1.行政方法;2.想教育方法;3.物质利益方法;4.法律方法;5.咨询参与方法。

第八章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一、管理和领导∶

  *管理和领导都是组织中的活动,目的一致;在共同的组织活动中,它们是管理总体的组成部分。

两者相区分时,管理作狭义解,与领导相比,其层次、对象、范围、任务、手段都有所不同,即是在战术层面上,针对具体对象进行职能性的实务活动,实现具体的掌管、治理、安排、作出技术性的处理。

而领导则是战略层次的带领和引导他人以实现组织目标,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决策和决策执行中的总指挥和总协调。

  *学校领导即是指学校中层以上的每个学校领导人员和由这些人员组成的领导集体,或称学校领导班子,他们是构成学校管理活动要素中的主体。

学校领导也是指学校管理主体的领导活动。

作为领导活动,学校领导则是指学校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职能,即领导职能。

二、学校校长:

(一)校长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主持和执行学校管理职能的行政负责人,是学校的主要领导者。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校长的地位作用是:

  1.校长的权威地位及其指引、推动作用。

 

  校长的权威是指他的权力和威信的统一。

 

  2.校长的决策地位及其组织、指挥作用。

  校长有权决策学校的重大问题,并统一组织指挥决策的全过程,包括决策实施。

这是校长履行职责的基本权力和责任。

  3.校长的教育地位及其指导、榜样作用。

  校长的言传身教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这是由他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4.校长的公仆地位及其服务、桥梁作用。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和广大的被领导者构成学校领导活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要素,他们处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职责任务,但并不意味着地位的高低,而只是一种平等的组织职能分工。

领导就是服务,校长的公仆地位就是要很好地为组织效劳,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学校校长的基本职责

  学校校长的基本职责是指校长工作任务的范围和应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

  1.对办学指导思想的管理;

  2.做好教职工队伍建设,依靠教职工办学;

  3.全面主持学校的工作;

  4.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

  完善的校长职责是办学规律的反映。

履行校长职责不是校长一人的事,校长要善于分工授权,要充分发挥领导集体和职能机构的协调作用。

(三)校长的素质

  校长素质是指适应校长职务所必须的政治、思想、道德、作风、心理以及文化、专业、能力、健康等可以在后天培养、调整和提高的基本素养和品质。

  校长素质的基本结构:

  1.思想政治素质;

  2.专业知识素质;

  3.业务能力素质;

  4.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指校长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以适应学校繁重的工作任务。

(四)校长的成长过程∶

  校长的成长从本质上讲,是不断调整、充实、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以适应社会和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履行校长职责的过程。

校长成长过程的特点是:

任职起点晚,成长周期长,具有明显阶段性,是一个反复实践,不断提高的动态发展过程。

三、学校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是指校级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