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033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天地八》第三课时语文天地八(第三课时)冯庄镇中心校张堤学校孟改娣教学目标学习笔下生活和初显身手。

  教学重难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

  教具多媒体教学出示课件:

一、笔下生花1.写自己经历的难忘的一件事情。

  2.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相互评价,认真修改。

  二、习作。

  三、展示台。

  挑出好的上台展示。

  四、初显身手。

  1.介绍自己知道的安徒生写过的童话。

  2.同学之间讲童话故事。

  安徒生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xī兵》、《冰雪女王》、《拇mǔ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五、板书:

六、习作。

  七、课后反思:

孩子们虽然能写出事件,但是表达能力还太弱,写字的整洁程度也需要加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要点第三单元单元要求1、说明文分类: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3、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下定义:

揭示„„的本质特征②分类别:

条理清楚,界限分明③举例子:

具体、真切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④作比较:

突出„„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⑤打比方:

生动形象⑥列数字:

准确说明⑦引用:

使说明内容更充实。

  十一中国石拱桥1、第一段中心句: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逻辑顺序:

①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②具体介绍两座桥③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3、赵州桥(逻辑顺序):

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4、特点:

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

  ②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③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④形式优美5、卢沟桥说明方法:

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6、写卢沟桥的结构:

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十二桥之美(说明性小品)1、画之美:

①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②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2、吴冠中:

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4、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5、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1、苏州四大园林:

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2、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①从全文看:

从整体到局部②从各部分看:

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3、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4、苏州园林的特点:

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5、总起下面几个自然段的一句话: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6、全文总纲: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

  十四故宫博物院1、说明对象:

故宫博物院2、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龙:

突出皇帝的威严十五说屏陈从周1、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印用2、屏的作用:

①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②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3、屏的定义:

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4、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的好处:

做文章具有很浓厚的诗意和韵味八年级语文上册8课《台阶》三单八年级语文上册8课《台阶》导读单班级姓名组名一、读文本完成下题。

  1.注音凹()凼()门槛()涎()水揩()嘎()筹()划黏()尴尬(())撬()烦躁()2.识记下列词语:

揩:

擦、抹。

  尴尬:

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躁:

烦闷急躁。

  微不足道:

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

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二、读文本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讲述故事梗概,然后思考问题:

1、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文眼是什么?

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4、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为什么?

5、你如何认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八年级语文《台阶》训练拓展单班级姓名组名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凹凼(ào)烦燥(zào)B.尴尬(ɡānɡà)阴凉(yīn)C.卵石(luǎn)揩一把(kǎi)D.砌缝(qì)舀米(yǎo)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解释加线的词。

  

(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4、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平常如邻家一般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辛勤劳作,在半个月的过年中还要编织草鞋。

  因此父亲是一个淳朴、厚道、待人宽厚、能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6.修改下面的病句。

  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二)阅读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额度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三)写作1、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2、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四|)口语交际1、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2、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3、课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

  能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单元目标1、认识说明文,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

  2、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3、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密的语言。

  三、单元重点难点1、认识说明文,在阅读中获取知识。

  2、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密的语言。

  3、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四、课程内容:

(内容、课时分配)根据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三单元:

(共9课时)11、中国石拱桥(2课时)12、桥之美(1课时)13、苏州园林(2课时)14、故宫博物院(2课时)15、说屏(1课时)综合性学习:

说不尽的桥(1课时)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资源分析;师资资源(略)学情分析:

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

  设备资源:

录音机、多媒体2、教学流程设计本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要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通过朗读、速读、默读学生能迅速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梗概。

  开展各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

  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进而爱上学习。

  六、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卷面检测,通过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

  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

  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我不能失信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我不能失信》教案教学内容或课题:

8﹡、我不能失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教具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

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

(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

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1.布置任务: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

  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

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宋庆龄约好小珍一个人留了下来守信用三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二课时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

  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并理解词意。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培养积累能力。

  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①出示课件2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

  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⑤拓展积累。

  出示课件3:

你能举出这样的词语来吗?

学生同桌比一比,看谁说的多?

二、读读背背①出示课件4:

请学生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句意。

  全班交流,出示课件5、6、7、8.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

  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三、课外扩展出示课件9:

《三字经》片段,读一读。

  四、读读记记①(出示课件10)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

  ③小组合作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④全班交流词意。

  (出示课件11.12.13.)⑤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五、趣味语文(猜字谜)①(出示课件14)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

(是口字)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试着续编字谜。

  (出示课件15)④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周教案(12课、园地三)学生汇报。

  1、学生自由读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交流,苏珊给了小时侯的我哪些帮助?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

  学生汇报。

  1、可用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体验的方法谈自己的感受。

  感悟苏珊与我母子般情结。

  ……2、以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2、苏珊的爱伴我一路走来,我多么盼望与苏珊相见,然而,学生谈体会,教师随即指导朗我信心。

  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

用心灵去倾听齐读课题。

  怎样的听是倾听?

用心灵怎么去倾听?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

  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苏珊给了我许多帮助,那我又是如何评价我与苏珊的关系的呢?

5、多媒体出示这句话。

  (齐读)句子中的谋面是什么意思?

那从未谋面就是—从来没有见过面。

  而母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怎样对我们的?

(学生七嘴巴舌谈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爱自己的。

  )6最可亲近的人哪!

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三、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用手中的笔勾画出令你感受深的句子。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乐观、善良的苏珊,看到了用心灵去倾听给别人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请你写一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一、看拼音写词语qínɡjǐnɡyuǎntiàochïnɡyánɡlîuxíchánzúzǔzōnɡniánjìlínshíxìnɡɡāocǎiliâjìránlànɡfâifâichúfúlǎoxiãyîudēnɡɡāosīniànɡūdúhuíyìyìchánɡsīxùchíxùjiābâipãibànpãlqián二、用横线画出正确的读音茱.萸(zhǔzū)每逢.(fãnfãnɡ)辛.亥革命(xīnxīnɡ)挑.战(tiāo既.然(jìjí)立即.(jìjí)空.闲(kînɡkōnɡ)疼.痛(tãn三、选字组词1、痛、疼心()头()()心悲()2、陪、倍()同()客加()百()3、记、纪()录日()年()()念4、忆、异()样回()记()()同四、连线tiǎ)tãnɡ)重阳节农历五月五日中秋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腊月三十端午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八月十五五、把成语补充完整兴()()烈()海一()百()()头()()万千()()一方学()无()()山有()孜孜()()()力()赴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也不怕吃苦,、、、,样样活儿都要干。

  2、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给。

  极了。

  3、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出自,默写这首诗:

  。

  作者是(朝代)的(谁),在(节日)写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墙角数枝梅,独自开。

  ,(谁)写的5、在(谁)佞臣。

  七、阅读可爱的祖国此短文分析同七单元的一样。

  可复习七单元上另一篇短文分析。

  八、写一张请假条学校春季运动会马上就要举行了,张勇在练习跳远时,不慎把脚扭伤了,医生建议他不要做剧烈运动,春季运动会不能参加了。

  请你代替张勇写一张请假条给体育课周老师,说明情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父母的心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yuán_______故无精打cǎi______如数fâng_______还xiàn_________慕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2分)①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褴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失魂落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贫穷贫困①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②他家里能卖的都卖光了,生活非常。

  酬谢感谢①我我的母亲,因为她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②钱呢,就算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吧。

  4.读下列片断,回答问题:

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航行于广阔的海面的时候,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岁左右的高贵妇女。

  女佣和打杂的片刻不离左右。

  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男孩有七八岁。

  孩子们的长相都很聪明可爱,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破旧。

  ⑴文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勾勒了两个不同的形象,其目的是什么?

(2分)⑵划线句若改为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的脏行吗?

为什么?

(2分)⑶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即景,景即情,此时贵妇人和穷男人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联系全文想想,他们眼中的大海会是怎样的?

请你各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来表现他们的不同心情。

  (4分)贵妇人眼中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穷男人眼中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起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

  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怎么啦?

财主夫人赶忙问道。

  实在是太难为情了。

  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

  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

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

  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的,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还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

  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

  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

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

  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5.用一句简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6、这一部分是小说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4分)穷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贵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为什么他们不言片语,一见面就哭起来了?

(3分)8.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两口子痛哭失声,一哭再哭?

(2分)9.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为什么会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并把钱算做酬谢送给他们了呢?

(3分)10.父母的心中的心有何含义和作用?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在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着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

  B.文中用财主夫人的心与父母的心作对比,文章的中心也是通过这一点体现出来的,突出了父母的心是不慕钱财的。

  C.从这对父母的决定可以说明这颗心是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心。

  D.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