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7.docx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7.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7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文言文复习目标:
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文言文进行梳理,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同时丰富积累,明确文言文的复习要点。
复习内容:
1、杨氏之子(五下)2、伯牙绝弦(六上)3、学奕(六下)4、两小儿辩日(六下)5、拓展研读
(1)自相矛盾
(2)铁杵磨针(3)凿壁偷光(4)画蛇添足复习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复习《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2、拓展研读《自相矛盾》《铁杵磨针》复习步骤:
一-、谈话导入,明确复习重点1、谈话:
中国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意存高远,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将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文言文进行梳理,并进行相应的拓展研读。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以更丰富的积累应对今年的毕业测查,大家有没有信心。
2、回忆,明确复习内容小学阶段我们一共学习了几篇文言文,是哪几篇?
3、明确文言文的复习重点
(1)背诵课文,并填出相关原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意,并解释重点词句的意思。
(3)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说明的道理。
二、复习《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
(一)复习《杨氏之子》1、A、指名背诵B、说说大意C、评价杨氏之子2、做测试题一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为设果,果有杨梅。
()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将意思写在横线上。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_______;﹒为设果(),是_______为_______设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
﹒3、惠与()的意思相同,甚聪惠是说杨氏子______。
_从文中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4、杨氏子的回答很巧妙,妙在
(二)复习《伯牙绝弦》1、请学生梳理课文A、指名背诵B、说说大意C、谈谈感受2、做测试题二伯牙绝弦伯牙善①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②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成语______________出自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_______是_______的知音3、解释词的意思:
善①______善②________4、写出伯牙善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
三、拓展研读(机动)
(一)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1、填空,理解词句意思。
(1)鬻():
誉:
其矛:
其钟子期善听的意思人:
(2)其人弗能应也:
2、这个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
(2)[卒]完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去()方()欲()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
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3、用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什么?
的话写写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复习《学奕》和《两小儿辩日》2、拓展研读《凿壁偷光》和《画蛇添足》(机动)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还能熟练的背诵下来吗?
齐背2、这一节我们将继续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复习文言文《学奕》和《两小儿辩日》,还记得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吗?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章说明的理)二、复习《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一)复习《学弈》1、梳理课文2、做题通关六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诲________惟:
_______援:
_______俱:
_______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之在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是指_______:
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指______________;虽与之俱学是指_______。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答问题那你知道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
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习《两小儿辩日》1、梳理课文2、做测试题七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词句辩斗:
去:
及:
2、为是多音字,孰为汝多知乎文中的为读();此不为的为读()。
3、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4、科学知识。
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______________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_______射大地,中午太阳_______射大地。
5、从两小儿和孔子身上各学到什么?
三、拓展研读
(一)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1),衡乃穿壁
(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而问衡,衡曰:
原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
(《西京杂记》)【注释】
(1)[逮]及。
(2)[穿壁]在墙上找洞。
(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4)[资]借。
(5)[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而()大姓()偿()怪()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
4、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画蛇添足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
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我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①祠者:
主管祭祀日的官员。
②舍人:
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③卮(zh):
古代酒具。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引酒且饮之:
_______2)夺其卮曰:
___●●(3)遂饮其酒:
_____(4)终亡其酒:
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写出这则成语的含义:
复习之成语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成语的归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成语的能力。
2感悟成语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成语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成语的热爱。
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成语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成语更是语言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漫步成语王国,感受成语的独特魅力。
二、赏析成语1、回顾一下,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成语。
你知道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吗?
(出示一些成语读后让学生发言。
)(估计学生回答:
含有数字的成语,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含有叠音词的成语,含有方位词语的,含有十二生肖的)师:
大家很善于观察,这些成语结构形式很有趣,把它们放在一起便于记忆。
(板书结构形式)2.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成语(出示成语及提示:
读一读,想一想。
看看这些成语有些什么特点?
)寿比南山如雷贯耳情深似海挥汗如雨(l)指名说。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比喻手法。
师:
也还是来举例说明一下,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
其它的词语你们也都用了比喻的手法吗?
说一说,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如鼠目寸光掌上明珠暴跳如雷挥汗如雨你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3、看看这些成语表达意思的方式上又有什么特点?
千钧一发怒发冲冠响彻云霄入木三分(l)默读,小组讨论,请两位同学说一说(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夸张手法。
)
(2)师:
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它们是怎么把意思夸大来说的你还知道哪些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成语?
学生自由发言齐读下列在词语的构成上都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成语。
千方百计九牛一毛立锥之地万无一失大海捞针、千方百计、九牛一毛立锥之地、披星戴月、平步青云、一字千金、一步登天、一日三秋、一手遮天入木三分披星戴月平步青云小结:
成语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确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非常形象。
像这样使用了夸张的成语还有很多很多。
(板书:
表意方式夸张)小结过渡:
当然,也有些成语中既用了夸张,也用了比喻的手法;如:
弹丸之地、九牛一毛等。
(板书:
表意方式比喻)4还有些成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能说出几个来吗?
鬼哭狼嚎、兔死狐悲、草木皆兵、眉飞色舞、莺歌燕舞读一读,说一说。
5.思考成语中运用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师:
成语无论是它的词语的构成,还是它的意义,以及它的语言形式,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更重要的,成语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
看下面的成语来源于什么?
6出示)读一读,说一说下面的成语画龙点睛纸上谈兵卧薪尝胆完璧归赵(它们来自历史故事)拔苗助长亡羊补牢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小他们精卫填海精灵儿童网站l齐读l师:
谁能给我们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中的一个成语故事?
(请一到两名同学说一说)l师:
知道现在用这些成语表达什么意思吗?
(板书:
来源历史故事、寓言故事)l小结过渡:
我们中华民族真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把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都浓缩在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中。
不仅如此,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就已经直接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就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
内容说理)读一读(齐读)百闻不如一见骄兵必败防患未然良药苦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宁可玉碎,不可瓦全。
师:
看看,听了一百次不如亲眼看一次。
这告诉我们听到的不如看到的可信。
再比如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宁可玉碎,不可瓦全我们都是在积累与运用中学过的,它们的意思还记得吧?
小结过渡:
相信读了这些成语,你一定深受启发!
从成语我们不难发现,汉语是世界上多么优美、多么丰富的语言,汉语中表达的历史文化精神是多么博大精深。
如果同学们继续去发现,继续去探寻你一定会发现成语还有许多有趣的特点。
三回归生活l而且我们还知道尽管这些成语源远流长,但今天依然有着无比鲜活的生命力。
几千年的锤炼,让这些成语非常完美,而且让我们常用常新。
我们不能光觉得好,还要能用好它。
老师这里准备了三级阶梯的练习,看看大家运用得怎样?
(出示练习题)[小精灵儿童网站]第一阶梯:
你能用吗?
1、描写说的成语很多,下列成语侧重于表现说话时的情态。
你能写出几个来吗?
不想说:
无可奉告、支支吾吾、默不作声、哑口无言悄悄地说:
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低声细语想说而说不出:
欲说还休、欲言又止、难言之隐诚恳地说:
开诚布公、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忠言逆耳2、近毕业考试,同学们都在认真复习迎考。
看到大家勤奋学习的情景,你会想到哪些成语。
先小组议论,指名说。
第二阶梯:
你会用吗?
师:
我们有那么多成语在头脑中随时待命,在生活中应用,在运用中还要考虑用得准不准,用得合不合适,所以第二阶梯,就要看看你会不会用?
(仍然要求学生先独立练习,提前练习完的学生可以与同学交流,然后集体看屏幕指导。
)1、下列句子划线成语有一处用得不恰当,请把它找出来。
(1)文章已写好了,作者又加上了几句口号,这岂不是画龙点睛吗?
(2)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的在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3)为了一道题,我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真是碌碌无为。
过渡:
成语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只有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下面这些人物就是我们本册出现的。
你能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一个成语来评价他们吗?
2、运用一个恰当的成语,评价下列人物。
(1)通过学习,在本册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有的周总理,的居里夫人,的鲁滨孙,的凡卡,的李大钊。
(2)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评价一下你的老师和同学(或者是你的父母)吗?
(3)下列成语生病了,你能帮他们看看吗?
骑乐无穷()鸡不可失()随心所浴()食全食美()五、总结漫步成语王国按结构形式AABBABAC近反义词十二生肖成语分类按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