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876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务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实务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实务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实务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实务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务学习资料.docx

《实务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务学习资料.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务学习资料.docx

实务学习资料

二、考试大纲:

(一)消防基础知识

1.燃烧基础知识。

熟悉固体、液体、气体的燃烧特点;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辨识和分析各种燃烧物质的燃烧产物及其有毒有害性。

2.火灾基础知识。

熟悉火灾的危害性,分析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掌握火灾的定义,对不同的火灾进行辨识和分类;掌握火灾发生和发展蔓延的机理,提出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3.爆炸基础知识。

熟悉爆炸危险源的概念及常见危险源,分析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对不同的爆炸,根据其形式和特点进行辨识和分类;掌握浓度爆炸极限、温度极限的定义,运用爆炸极限判定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提出有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的防爆要求以及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4.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知识。

掌握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和特性,辨识不同危险品的火灾危险性,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提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防火防爆要求和灭火基本方法。

确定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二)建筑防火

1.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熟悉各类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掌握各类生产和

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各类生

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

2.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熟悉建筑的不同分类方法,掌握不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建筑构件耐火

极限的的要求;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以

及不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提出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防火的要求。

(三)建筑消防设施

1.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了解消防给水系统的主要构成及系统的类型,熟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的工作原理,掌握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设置要求。

运用消防法律法规、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正确选

用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方式和用量,提出消防供水设施和管路的设置要求。

2.自动水灭火系统。

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

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熟悉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运用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根

据各个系统的适用范围、选型原则以及设置要求,分析和辨识建设工程中自动水灭火系统系统选择和

设置的合理性,提出完善的要求。

(四)其它建筑、场所防火

1.石油化工防火。

熟悉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工作原理和火灾特点。

运用石油化工相关技术和标准,根据石油化工装置布置、物质特性和生产储存特点,辨识和分析石油化工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制定事故防控措施,提出规划选址和功能区域划分的要求和方法。

2.地铁防火。

熟悉地铁建筑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分析不同火灾工况下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和人员疏散特征,掌握地铁的防火要点。

运用地铁防火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地铁靠站、运行等不同过程及站台区、车轨区等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特征,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3.城市隧道防火。

熟悉隧道分类、建筑特性和火灾特点,掌握隧道防火设计要求,辨识和分析城

市交通隧道的火灾隐患,制定整改方案。

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解决城市隧道防火设计技术问题。

(五)消防安全评估

1.火灾风险识别。

熟悉火灾危险源可能带来的火灾风险和预防、控制危险发生的措施要求,掌握

火灾危险源分类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常见的火灾危险源,制定火灾危险源的管控措施,消

除或减小火灾风险。

2.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了解火灾风险评估基本流程、常用评估方法以及试验模拟方法基本技术手

段;掌握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技术特点,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根

据相关消防技术和法律法规,制定对区域和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案。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了解烟气及疏散模拟计算分析手段、影响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的计算方法;掌握疏散安全所需时间的组成和计算方法,运用相关性能化消防技术,设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目标和条件,制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第四部分如何完成考试

第三篇建筑消防设施第三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例:

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适用范围、选型原则,熟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件及其设置要求,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等级分类和系统设计基本参数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系统分类: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所使用喷头的型式,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大类;

根据系统的用途和配置状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又分为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等。

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组成: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

关、供水与配水管道以及供水设施等组成,在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

2、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湿式系统在准工作状态时,由消防水箱或稳压泵、气压给水设备等稳压设施维持管道内充水的压

力。

发生火灾时,在火灾温度的作用下,闭式喷头的热敏元件动作,喷头开启并开始喷水。

此时,管

网中的水由静止变为流动,水流指示器动作送出电信号,在报警控制器上显示某一区域喷水的信息。

由于持续喷水泄压造成湿式报警阀的上部水压低于下部水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原来处于关闭状态

的湿式报警阀自动开启。

此时压力水通过湿式报警阀流向管网,同时打开通向水力警铃的通道,延迟

器充满水后,水力警铃发出声响警报,压力开关动作并输出启动供水泵的信号。

供水泵投入运行后,

完成系统的启动过程。

湿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二)适用范围

湿式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合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并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

低于4℃的场所使用湿式系统,存在系统管道和组件内充水冰冻的危险;高于70℃的场所采用湿式系统,存在系统管道和组件内充水蒸气压升高而破坏管道的危险

历年考题(单选题)

1、发生火灾时,湿式喷水灭火系统中的由(C)探测火灾。

A.火灾探测器B.水流指示器C.闭式喷头D.压力开关

2、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由(A)组成。

A、闭式喷头、管道、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和供水设施

B、开式喷头、管道、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和供水设施

C、闭式喷头、管道、湿式报警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供水设施

D、开式喷头、管道、湿式报警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供水设施

37、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温度适用范围为(A)度。

A、4-70B、0-68C、大于70D、小于4

第五部分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基本知识归类学习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基本知识中归类总结,包括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及分类,材料,附件等内容;

2、读懂且熟记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系统工作原理图。

二、熟悉考试大纲

3、需要熟悉大纲中关于各篇章节掌握的内容;

三、认真阅读题目,根据考试题目要求完成题目。

一、精讲班

时间大约18~20小时,分为消防基础知识、建筑防火和建筑消防设施等五部分,每部分都是基础知识+考点+真题讲解,涵盖所有考点,建议学习2遍,第1遍先了解内容,了解考点,第2遍针对部分内容有目的的去听,通过两遍的学习,结合真题解析,尽快地掌握考试内容。

二、考题预测班

6小时左右,强化讲解2015年考点,帮学员全面且精准备战考试,建议在精讲班基础上听课;高清剖析2014年以前数年真题,精准把握考试规律;精准分析最新考题,把握考试重点难点;识别考试陷阱误区。

三、模考试题班学习精讲班和考题预测班后学员可掌握所有考点,但“掌握考点未必会做题”,这是所有考生“通病”,模考试题班中会通过3套模拟题体现考试的考点,帮所有学员考前集训。

 

(2)着火

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着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着火源离

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着火就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

燃点:

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

可燃物的温度没有达到燃点时是不会着

火的,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某些常见可燃物的燃点如表2所示。

表2几种常见可燃物的燃点

物质名称

燃点(℃)

物质名称

燃点(℃)

蜡烛

190

棉花

210~255

松香

216

布匹

200

橡胶

120

木材

250~300

纸张

130~230

豆油

220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

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

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

对于闪点在100℃

以上的可燃液体,闪点和燃点差值达30℃,这类液体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闪燃,也不宜用闪点去衡量

它们的火灾危险性。

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3)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自燃点:

指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根据热的来源不同,可将自燃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种。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

致自燃危险的依据。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某些常见可燃物在空气中的自

燃点如表3所示。

表3某些常见可燃物在空气中的自燃点

物质名称

自燃点(℃)

物质名称

自燃点(℃)

氢气

400

丁烷

405

一氧化碳

610

乙醚

160

硫化氢

260

汽油

530~685

 

乙炔

305

乙醇

423

表4几种液体燃料的自燃点和闪点比较

物资

闪点(°C)

自燃点(°C)

物资

闪点(°C)

自燃点(°C)

汽油

<28

510〜530

重柴油

>120

300〜330

煤油

28〜45

380〜425

蜡油

>120

300〜320

轻柴油

45〜120

350〜380

渣油

>120

230〜240

 

部分植物或其产物,如干草、谷草、麦秸、稻草、三叶草、树叶、麦芽、锯末、甘蔗渣、苞米芯、

原棉、苎麻等,部分浸油物品,如浸有油脂的棉花、棉纱、棉布、纸、麻、毛、丝绸和金属粉末等,

是常见的自燃物质。

(4)爆炸

爆炸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的剧烈膨胀等现象。

作为燃烧类型之一的爆炸主要指化学爆炸。

4)燃烧的影响因素单位时间内,火焰前端的单位上燃烧掉的可燃混合物的体积量

Vn=w/s线速度:

cm/s

在相同体积下,燃烧表面积愈大,燃烧速度愈快。

氧化能力愈大,燃烧速度愈快。

燃烧物中碳、氧、硫、磷等可燃物的元素含量愈多,燃烧速度愈快。

 

习题一、判断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正确错误

2、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正确错误

 

5、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正确错误

6、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正确错误

 

3、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正确错误

4、燃烧的发生和持续,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是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正确错误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熟悉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以及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火灾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发生常见的原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内容。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

造成的灾害。

通常情况下,火灾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发展到熄灭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1、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建筑物内火灾蔓延,是通过热传播进行的,其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是以传导、辐射和对流三种方式传播。

(1)热传导

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

的一种传热方式。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这种传热性能,其中以固体物质为最强,气体物质最弱。

由于固体物质的性质各异,其传热的性能也各有不同。

例如,铜比铁有较快的传热速率;

(2)热对流

由于流体之间的宏观位移所产生的运动,叫做对流。

通过对流形式来传播热能的,只有气体和液

体,分别叫做气体对流和液体对流。

气体对流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主要是:

流动着的热气流能够加热可燃物质,以致达到燃烧程度,

使火势蔓延扩大;内火灾的火势发展变化都是有影响的。

即使是室内起火,气体对流对火势发展变化

的影响也是较明显的。

液体对流是一部分液体受热以后,因体积增大、相对密度减小而上升,温度较低的部分则由于相

对密度较大而下降,就在这种运动的同时进行着热的传播,最后使整个液体被加热。

通过液体对流进行传热,影响火势发展的主要情况是:

装在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局部受热后,以对

流的传热方式使整个液体温度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压力增大,以致使容器爆裂,或蒸气逸出,遇着

火源而发生燃烧;重质油品燃烧时发生的沸溢或喷溅,同样是由于对流等传热作用所引起的。

(3)热辐射

以电磁波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热辐射。

无论是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把热量以电磁波(辐射

能)的方式辐射出去,也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而转变成热能。

因此,热辐射在热量传递过程中伴有能量形式的转化,即热能-辐射能-热能。

电磁波的传递是不需要任何介质的,这是辐射与传导、对流方式传递热量的根本区别。

火场上实际进行的传热过程很少是一种传热方式单独进行,而是由两种或三种方式综合而成,但

是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

2、建筑火灾发展阶段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

以及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

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图1为建筑室内火灾温度-时间曲线。

(1)初期增长阶段

火灾发生后,着火点处的可燃物燃烧。

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以最初着火的可燃物燃尽而终

止;二是因通风不足,火灾可能自行熄灭,或受到较弱供氧条件的支持,以缓慢的速度维持燃烧;三

是有足够的可燃物,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火灾迅速发展至整个房间。

(2)充分发展阶段

在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

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在一限定

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

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

累积与对外散热共同作用、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

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

展阶段。

轰燃发生后,室内可燃物出现全面燃烧,可燃物热释放速率很大,室温急剧上升,并出现持续高

温,温度可达800~1000℃。

之后,火焰和高温烟气在火风压的作用下,会从房间的门窗、孔洞等处大

量涌出,沿走廊、吊顶迅速向水平方向蔓延扩散。

同时,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火势会通过竖向管井、

共享空间等向上蔓延。

(3)衰减阶段

在火灾发展阶段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减慢,燃烧强度减弱,温度

逐渐下降,当降到其最大值的80%时,火灾则进入熄灭阶段。

随后房间内温度下降显著,直到室内外温

度达到平衡为止,火灾完全熄灭。

3、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

烟雾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

建筑物发生火灾,烟火在建筑内的流动呈现水

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且两种流动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

内墙门、洞口,外墙窗口,房间隔墙,空心结构,闷顶,楼梯间,

各种竖井管道,楼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等。

(1)垂直蔓延

建筑物内发生火灾,由于热对流的存在,火灾烟气往往通过门洞等各种开口、孔洞蔓延,导致灾情扩大。

当烟火在走廊内流动时,一旦遇到楼梯间、电梯井、竖向管道、厂房内的设备吊装孔等,则

会迅速向上蔓延,且在向上蔓延的同时也向上层水平方向蔓延。

在外墙面,高温热烟气流会促使火焰窜出窗口向上层蔓延。

一方面,由于火焰与外墙面之间的空

气受热逃逸形成负压,周围冷空气的压力致使烟火贴墙面而上,使火蔓延到上一层;另一方面,由于火焰贴附外墙面向上蔓延,致使热量透过墙体引燃起火层上面一层房间内的可燃物。

建筑物外墙窗口的形状、大小对火势蔓延有很大影响。

形成火灾垂直蔓延的主要因素有火风压和烟囱效应。

火风压是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

成的压力。

火风压的影响主要在起火房间,如果火风压大于进风口的压力,则大量的烟火将通过外墙窗口,由室外向上蔓延;若火风压等于或小于进风口的压力,则烟火便全部从内部蔓延,当它进入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孔道以后,会大大加强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是一种现象,当建筑物内外的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

如果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则室内空气将发生向上运动,建筑物越高,这种流动越强。

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中,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通常称这种现象为烟囱效应。

在火灾过程中,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烟囱效应和火风压不同,它能影响全楼。

多数情况下,建筑物内的温度大于室外温度,所以室内气流总的方向是自下而上,即正烟囱效应。

起火层的位置越低,影响的层数越多。

在正烟囱效应下,若火灾发生在中性面(室内压力等于室外压力的一个理论分界面)以下的楼层,火灾产生的烟气进入

 

竖井后会沿竖井上升,一旦升到中性面以上,烟气不单可由竖井上部的开口流出来,也可进入建筑物

上部与竖井相连的楼层;若中性面以上的楼层起火,当火势较弱时,由烟囱效应产生的空气流动可限

制烟气流进竖井,如果着火层的燃烧强烈,热烟气的浮力足以克服竖井内的烟囱效应仍可进入竖井而

继续向上蔓延。

因此,对高层建筑中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天井、电缆井、排气道、中庭等竖

向孔道,如果防火处理不当,就形同一座高耸的烟囱,强大的抽拔力将使火沿着竖向孔道迅速蔓延。

(2)水平蔓延

对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途径和原因有:

未设适当的水平防火分区,火灾在未受限制的条件下蔓延;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火灾穿越防火分隔区域蔓延;防火隔墙和房间隔墙未砌至顶板,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采用可燃构件与装饰物,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据实验测量,火灾初起时,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的速度为0.3m/s,燃烧猛烈时,烟气扩散的速度可达0.5~3.0m/s;烟气顺楼梯间或其它竖向孔道扩散的速度可达3.0~4.0m/s。

而人在平地行走的速度约为1.5~2.0m/s,上楼梯时的速度约为0.5m/s,人上楼的速度大大低于烟气的垂直方向流动速度。

因此,当楼房着火时,如果人往楼上跑是有危险的。

对着火层以上的被困人员来说,迅速逃生自救尤为重要。

 

4、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1)冷却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燃烧即会停

止。

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

(2)隔离

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

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

灭火灾。

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

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

(3)窒息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

火灾即被扑灭。

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

 

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4)化学抑制

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

度,即可使燃烧中止。

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卤代烷(已淘汰)。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采用抑制法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满意效果。

案例:

2007年12月12号上午发生在温州温富大厦的特大火灾造成21人死亡,200多住户受灾。

火灾起于一层朵朵鲜花店内,由于大厦二层外墙壁与外围广告牌的距离过近,一层鲜花店起火之后大量的浓烟从这个天然通道直灌2楼,最终导致二层舞厅19人因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丧生。

依据所学原理作图分析火灾蔓延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当火势在建筑物内部形成时,内部空气因受热而密度变低,烟流因浮力效应向上流动,而在高层建筑中,有楼梯间、电梯竖井及管路间等垂直通路,正好提供烟流垂直流动的管道,烟层于是向上蓄积,理想上烟层会到达楼顶后再以水平的方向漫延到楼层内部,而夹在起火层及烟层蓄积层间的楼层是不会有烟流漫延到楼层内部,一直要到烟层下降到该面的楼层,才会有烟流漫延。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爆炸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爆炸浓度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与应用,掌握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成机理。

 

爆炸由于破坏力强,危害性大,往往还伴随着火灾及其它灾害的发生,因而需要引起消防工作者的特别重视。

本章主要介绍爆炸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爆炸极限、爆炸危险源等知识。

了解爆炸发生的条件和机理,是理解和应用防火防爆技术的必要理论基础,对于防范爆炸发生、处置爆炸事故尤为重要。

 

1、爆炸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

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常见。

物理爆炸是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