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776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docx

污水处理厂中控室

中控室操作手册

部门:

运管中心分部:

中控室编写时间:

2016年6月12日

1工艺简介

ESBR工艺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SBR池内进水端增加了一个生物选择器。

1.1基本结构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

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

间断排水。

1.2工艺原理

CASSR应益

生物选拝叵2.兼氧区3-主反应区

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

ESBR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

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在反应器的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其工作过程可分为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四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

污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经过隔墙底部进入主反应区,在保证供氧的条件下,使有机物被池中的微生物降解。

根据进水水质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2工艺流程

 

I生物选抒器2嫌叙区3丄反应区

3工艺阶段

ESBR工艺运行过程包括充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四个阶段组成,具体运行过程为:

3.1充水-曝气阶段

由曝气装置向反应池内充氧,此时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

NH3-N通过微

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N03-

-N。

边进水边曝气,同时将

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区,一般回流比为20%。

在此阶段,曝气系统

向反应池内供氧,一方面满足好氧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与有机物的充分混合与接触,从而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

同时,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

3.2沉淀阶段

I主物选择器2兼氧区3主反应区

此时停止曝气,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0进行氧化分解。

反应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化,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

活性污泥逐渐沉到池底,上层水变清。

停止曝气,微生物继续利用水中剩余的溶解氧进行氧化分解。

随着反应池内溶解氧的进一步降低,微生物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变,并发生一定的反硝化作用。

与此同时,活性污泥在几乎静止的条件下进行沉淀分离,活性污泥沉至池底,下一个周期继续发挥作用,处理后的水位于污泥层上部,静置沉淀使泥水分离。

3.3滗水阶段

沉淀结束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

此时反应池逐渐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反硝化。

排水结束后滗水器自动复位<滗水期间,污泥回流系统照常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缺氧区的污泥浓度,随污泥回流至该区内的污泥中的硝态氮进一步进行反硝化,并进行磷的释放。

3.4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即是滗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阶段。

闲置阶段的时间一般比较短,主要保证滗水器在此阶段内上升至原始位置,防止污泥流失。

实际滗水时间往往比设计时间短,其剩余时间用于反应器内污泥的闲置以及恢复污泥的吸附能力。

4技术特征

i.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传统SBR工艺为间断进水,间断排水,而实际污水排放大都是连续或半连续的,CASS工艺可连续进水,克服了SBR工艺的不足,比较适合实际排水的特点,拓宽了SBR工艺的应用领域。

虽然ESBR工艺设计时均考虑为连续进水,但在实际运行中即使有间断进水,也不影响处理系统的运行。

2.运行上的时序性

ESBR反应池通常按曝气、沉淀、排水和闲置四个阶段根据时间依次进行。

3.运行过程的非稳态性

每个工作周期内排水开始时ESBR池内液位最高,排水结束时,液位最低,液位的变化幅度取决于排水比,而排水比与处理废水的浓度、排放标准及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等有关。

反应池内混合液体积和基质浓度均是变化的,基质降解是非稳态的。

4.溶解氧周期性变化,浓度梯度高

ESBR在反应阶段是曝气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状态,在沉淀和排水阶段不曝气,微生物处于缺氧甚至厌氧状态。

因此,反应池中溶解氧是周期性变化的,氧浓度梯度大、转移效率高,这对于提高脱氮除磷效率、防止污泥膨胀及节约能耗都是有利的。

实践证实对同样的曝气设备而言,ESBR工艺与传统活性污

泥法相比有较高的氧利用率。

5主要优点

i.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

ESBR的核心构筑物为反应池,没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及初沉池。

因此,污水处理设施布置紧凑、占地省、投资低。

2.生化反应推动力大

ESBR工艺从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来看,当污水以相对较低的水量连续进入ESBR池时即被混合液稀释,因此,从空间上看ESBR工艺属变体积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范畴;而从ESBR工艺开始曝气到排水结束整个周期来看,基质浓度由高到低,浓度梯度从高到低,基质利用速率由大到小,因此,ESBR

工艺属理想的时间顺序上的推流式反应器,生化反应推动力较大。

3.沉淀效果好

ESBR工艺在沉淀阶段几乎整个反应池均起沉淀作用,沉淀阶段的表面负荷比普通二次沉淀池小得多,虽有进水的干扰,但其影响很小,沉淀效果较好。

实践证明,当冬季温度较低,污泥沉降性能差时,或在处理一些特种工业废水污泥凝聚性能差时,均不会影响ESBR工艺的正常运行。

实验和工程中曾遇到SV30高达96%的情况,只要将沉淀阶段的时间稍作延长,系统运行不受影响。

4.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

ESBR工艺在设计时已考虑流量变化的因素,能确保污水在系统内停留预定的处理时间后经沉淀排放,特别是ESBR工艺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周期来适应进水量和水质的变比。

当进水浓度较高时,也可通过延长曝气时间实现达标排放,达到抗冲击负荷的目的。

在暴雨时,可经受平常平均流量6倍的高峰流量

冲击,而不需要独立的调节地。

多年运行资料表明,在流量冲击和有机负荷冲击超过设计值2-3倍时,处理效果仍然令人满意。

而传统处理工艺虽然已设有辅助的流量平衡调节设施,但还很可能因水力负荷变化导致活性污泥流失,严重影响排水质量。

当强化脱氮除磷功能时,ESBR工艺可通过调整工作周期及控制反应池的溶解氧水平,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

所以,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可以达到不同的处理水质。

5.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污泥沉降性能差,污泥与水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有效分离,造成污泥流失,使出水水质变差,严重时使污水处理厂无法运行,而控制并消除污泥膨胀需要一定时间,具有滞后性。

因此,选择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由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因此,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但一般丝状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丝状菌小,在高底物浓度下菌胶团和丝状菌都以较大速率降解底物与增殖,但由于胶团细菌比增殖速率较大,其增殖量也较大,从而较丝状菌占优势。

而ESBR反应池中存在着较大的浓度梯度,而且处于缺氧、好氧交替变化之中,这样的环境条件可选择性地培养出菌胶团细菌,使其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菌属,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6.适用范围广,适合分期建设

ESBR工艺可应用于大型、中型及小型污水处理工程,比SBR工艺适用范围更广泛;连续进水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一方面便于与前处理构筑物相匹配,_另一方面控制系统比SBR工艺更简单。

对大型污水处理厂而言,ESBR反应池设计成多池模块组合式,单池可独"I立运行。

当处理水量小于设计值时,可以在反应地的低水位运行或投入部分反应池运行等多种灵活操作方式;由于ESBR系统的主要核心构筑物是ESBR反应池,如果处理水量增加,超过设计水量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时,可同样复制ESBR反应池,因此ESBR法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阶段建造和扩建较传统活性污泥法简单得多。

7.剩余污泥量小,性质稳定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泥龄仅2-7天,而ESBR法泥龄为1125-30天,所以污泥稳定性好,脱水性能佳,产生的剩余污泥少。

去除I.OkgBOD产生0.2〜0.3kg

剩余污泥,仅为传统法的60%左右。

由于污泥在ESBR反应池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一般不需要再经稳定化处理,可直接脱水。

而传统法剩余污泥不稳定,沉降性差,必须经稳定化后才能处置。

6注意事项

i水量平衡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常是不均匀的,如何充分发挥[ESBR反应池的作用,与选择的设计流量关系很大,如果设计流量不合适,进水高峰时水位会超过上限,进水量小时反应池不能充分利用。

当水量波动较大时,应考虑设置调节池。

2.控制方式的选择

ESBR工艺的日益广泛应用,得益于自动化技术发展及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ESBR工艺的特点是程序工作制,可根据进水及出水水质变化来调整工作程序,保证出水效果。

整套控制系统可采用现场可编程控制(PLC)与微机集中控制相结合,同时为了保证[ESBR工艺的正常运行,所有设备采用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后者便于手动调试和自控系统故障时使用,前者供日常工作使用。

3曝气方式的选择

ESBR工艺可选择多种曝气方式,但在选择曝气头时要尽量采用不堵塞的曝气形式,如穿孔管、水下曝气机、伞式曝气器、螺旋曝气器等。

采用微孔曝气时应采用强度高的橡胶曝气盘或管,当停止曝气时,微孔闭合,曝气时开启,不易造成微孔堵塞。

此外,由于ESBR工艺自身的特点,选用水下曝气机还可根据其运行周期和DO等情况适当开启不同的台数,达到在满足废水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耗的目的。

4.排水方式的选择

ESBR工艺的排水要求与SBR相同,当前,常用的设备为旋转式撇水机,其优点是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节、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水排出。

ESBR工艺沉淀结束需及时将上清液排出,排水时应尽可能均匀排出,不能扰动沉淀在池底的污泥层,同时,还应防止水面的漂浮物随水流排出,影响出水水质。

当前,常见的排水方式有固定式排水装置如沿水池不同深度设置出水管,从上到下依次开启,优点是排水设备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开启阀门多、排水管中会积存部分污泥,造成初期出水水质差。

浮动式排水装置和旋转式排水装置虽然价格高,但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出水排出,因此,这两种排水装置当前应用较多,尤其旋转式排水装置,又称滗水器,以操作灵活、运行稳定性高等优点受到设计人员和用户的青睐。

5需要注意的其它问题

1冬季或低温对ESBR工艺的影响及控制;

2排水比的确定;

3雨季对池内水位的影响及控制;

4排泥时机及泥龄控制;

5预反应区的大小及反应池的长宽比;

6间断排水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及水量匹配问题。

7.各构筑物的作用

7.1调节池

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在不同工段、不同时间所排放的污水差别很大,尤其是操作不正常或设备产生泄漏时,污水的水质就会急剧恶化,水量也大大增加,往往会超出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尤其是学校、居民小区等人员集中的地方,由于用水量和排入污水中杂质的不均匀性,也会使得其污水流量或浓度在一昼夜内有较大的变化。

这些问题都会给处理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使污水处理设施难以维持正常操作。

因此,对于特征上波动比较大的污水,有必要在污水进入处理主体之前,先将污水导入调节池进行均和调节处理,使其水量和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