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719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docx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引语:

对于正常生态系统来说,每一个非生物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对该地区生物正常的繁衍生息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要尽可能的维持生态系统中各非生物因子的稳定存在。

动物作为可见的最直观表现环境中生命现象的代表,是极其具有研究价值的。

对某些特殊环境下的动物生存状态的研究可以使科学家们在明白其生命机理的同时,将之研究并运用于实际生产或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等活动。

因此,对非生物因子及其环境状态下的生物(主要是动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而有意义的。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分、大气等。

每一种因素都对动物的生存和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光】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动物则直接或间接依赖植物生存。

光照影响动物的繁殖、季节性节律以及昼夜节律。

绝大部分猫头鹰是夜行性的。

猫头鹰的视力很强。

猫头鹰的眼睛构造特殊,与一般白天活动的各种鸟类不同。

在猫头鹰的视网膜上,分布着两种感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对光线有很大的敏感性;视锥细胞有感觉颜色的能力。

猫头鹰眼睛的特点,就是视杆细胞特别多,视锥细胞特别少。

所以,每当夜幕降临或晨光曦微的时候,它能够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从而进行捕食和避敌等活动。

科学家曾对长耳鸮作过试验,发现其能够在全黑的环境里捉到活的老鼠,也能够在只有微弱的光线时发现死老鼠,若换作人类,就必须增加10~100倍的光线才能看到。

曾有这样一种假说,认为猫头鹰的眼睛有高灵敏度的感光和感热器官,能在冷土地的背景上发现老鼠的热身体。

但实际上猫头鹰的眼睛不仅看不见红外线,而且不能感受红光。

换句话说,猫头鹰不仅看不见暗室中的老鼠,而且看不见红光照射下的老鼠。

事实上,它是靠着听觉来捕捉猎物的。

在光照比较强烈的白天,猫头鹰如果正常活动的话,就如同人在正午凝视火热的太阳一样,非常痛苦。

因此,猫头鹰在夜间光线较弱的时候,才出来进行捕猎活动。

2008年日本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鹌鹑等在春天繁殖的动物,其体腺体会根据春天光照时间延长的特点,向大脑传递春天来临的消息,促使生殖腺为生殖做好准备。

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教授吉村崇等人在实验中,调整对鹌鹑的光照时间,先是光照时间较短,相当于冬天的状态,然后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到相当于春天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科学家密切观察鹌鹑下丘脑的变化。

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脏活动和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

研究发现,当光照时间延长到春天的状态时,下丘脑下方的下垂体隆起部分就开始分泌甲状腺刺激激素,激素向大脑特定区域传递信息后,可促使一种能让生殖腺发育的基因活跃起来。

吉村崇说,感知春天来临的机制在脊椎动物身上是有共性的,如果能调节甲状腺刺激激素进而控制繁殖时间,就有可能提高家畜和鱼类的繁殖能力。

光可以影响动物迁徙途中对方向感的把握。

这是一种极其准确的导航模式。

科学家发现,帝王蝶的生物钟对于确定它们的飞行方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换言之,帝王蝶的生物钟使它们天生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运行方向时刻调整自己的飞行路线和方向,从而按照它们所希望的正确方向飞行。

科学家还发现,帝王蝶到达墨西哥后其生物钟开始旋转,每天旋转1度,180天后就是180度,而它们在墨西哥的停留时间恰好是180天。

它们的生物钟决定了它们在秋季飞向南方,在春季飞向北方。

 

  为了进一步弄清北美帝王蝶的生物钟的工作机制,科学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他们将帝王蝶分成三组,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使用人造照射这三组帝王蝶,结果发现这三组帝王蝶分别飞向了三个不同的方向。

研究人员认为,帝王蝶在早晨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太阳所处的位置来确定飞行方向,如果将它们的生物钟弄乱,让它们推迟数小时醒过来,那么它们就会将中午的太阳当作早晨的太阳,从而发生判断错误,以至于使它们飞向错误的方向。

事实上,所有动物都有生物钟,而迁徙动物则将其精确的时间感觉与太阳提供的信息线索结合起来,从而确定它们迁移的精确位置和方向。

以北半球动物为例,当它们感觉到此刻是正午,它们就会将太阳当作正南方,以此确定它们的行走路线。

某些动物则更进了一步,利用太阳位置和特定的反射模式来确定方向和方位。

这种光线反射模式使得动物几乎不用直接观察太阳就能确定行走方向,例如某些鱼类就是利用这种导航模式来到其出生地的。

【温度】温度是一种经常起作用到处存在的生态因子,任何生物都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温度空间变化及时间变化的影响。

地球表面的温度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空间上它随纬度、海拔高度、生态系统的垂直高度和各种小生境而变化;在时间上它有一年四季的变化和一天的昼夜变化。

温度的这些变化都会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外界环境温度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形态、生活状态、行为、数量及分布状况。

同时,动物对环境温度及其变化又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从而确立了温度与动物的辩证关系。

总体来讲,要从温度对动物的生态作用和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两方面来看待问题。

一、温度对动物的生态作用

1.1温度与动物生态类型

  温度常常随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纬度、不同栖息环境、不同季节等条件而变化。

根据动物所需要的热量和热能代特征,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大类。

与恒温动物相比,变温动物新代水平低,体温不定并且缺乏体温调节机制,因而其体温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差无几,并且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外温动物的适应温度与它们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地的季节性温度变化相关联,生活于大陆性气候条件(即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生物比生活于比较稳定气候条件下的狭温生物具有较大的广温性。

1.2.温度对动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1.2.1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动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围,低于某一温度,动物会停止生长发育,高于这一温度,动物才开始生长发育,这一温度阈值称发育起点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温度与动物发育关系的最普遍规律是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是指生物为了完成某一发育期所需要的一定的总热量,也称热常数或总积温。

计算公式为:

K=N(T-T0),式中K为热常数,N为发育历期(d),T为发育期的平均温度(℃),T0为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法则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预测动物发生的世代数  

(2)预测动物的地理分布根据有效积温法则,一种动物分布区的全年有效总积温必须满足其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K值,否则该动物就不会分布于此。

  (3)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例如,东亚飞蝗只能以卵越冬,如果某年因气温偏高使东亚飞蝗在秋季又多发生了一代(第三代),但该代在冬天到来之前难发育到成熟,于是越冬卵的基数就会大大减少,来年飞蝗发生程度必然偏轻。

在一定的温度围,动物的生长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

例如,供试温度在18.9-30.7℃之间时,桔小实蝇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在适温围,水温与鱼类的胚胎发育速度成正相关。

温度越高,胚胎发育全过程历时以及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时间均相对缩短,但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有差异。

一般来说,胚胎发育后期比前期对温度要敏感一些,温度升高,后期所需时间缩短的幅度比前期要大。

在耐性限度,超出适温围,温度升高将不再加速发育,甚至起抑制作用。

如多刺裸腹蚤从出生到产出第一胎所需日数在16-28℃,随水温上升而缩短,但到30-32℃发育速度就不在加快,甚至反而减慢。

  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动物体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是随温度而增加的,但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其适宜温度、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相应的则是动物生长的“三基点”。

当环境温度在最低和最适温度之间时,动物体的生理生化反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代活动加强,从而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后,参与生理生化反应的酶系统受到影响,代活动受阻,势必影响到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当环境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生物将受到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就变温动物而言,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机体的温度,在一定围,温度每升高10℃,其生理过程的速度就加快2-3倍,这称为托夫定律或Q10定律。

值得注意的是,温度对恒温动物的心呼吸和代频率等的影响比变温动物复杂。

与变温动物相比,在10-30℃围,这些生理过程随温度的下降而加快。

当超过适温区时,其变化更复杂,而且不同的类群间也有差别。

1.2.2温度对动物繁殖和寿命的影响

  温度对动物的繁殖活动有制约作用,如草履虫在14-16℃时,每20h分裂一次,而在18-20℃时可分裂两次。

动物生殖要求的适温围较窄,如大型蚤和蚤状蚤一般12℃以上方开始进行单性生殖;鱼类必须在一定温度以上开始产卵,如鲤鱼18℃;轮虫、枝角类在温度过低过高时为有性生殖,温度适宜时为孤雌生殖。

  对变温动物而言,温度除影响其性产物的成熟和交配活动外,还影响其产卵数目、速率以及卵的孵化率等。

例如苜蓿象虫的产卵数与平均温度有密切关系,当温度较高时,日产卵数就会有所增加,但卵的总数却是不变的。

又如,孵化时的温度决定鳄鱼“新生儿”的性别:

孵化温度≤30℃时,鳄鱼新生儿全为雌性;孵化温度≥34℃时,鳄鱼新生儿全为雄性;孵化温度为32℃时,鳄鱼新生儿雌、雄都有,但雌多雄少,比例为5:

1;孵化温度<26℃或>36℃时,卵全部死亡。

  对恒温动物而言,温度对其影响也不容忽视,温度常与光照同时起作用。

如鸟类生殖腺体积和精子形成过程随环境温度增高和白昼的延长而变得更旺盛。

若六月上旬平均气温低于5℃、平均最低温低于1℃,松鸡就不能繁殖;而在六月平均气温为8-10℃,平均最低温为3-5℃的年份里,松鸡的繁殖量最大。

  温带和寒带兽类的繁殖都有严格的季节性,在冬季,即使积极活动的动物也停止了繁殖。

例如,松鼠在南方开始交配的早,而北方则较晚,这是由于北方春天的晚到延后了交配开始的期限,而南方春天的早到则提前了交配期。

温度对变温动物寿命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较低温度下生活的动物寿命较长,而且经低温驯化过的动物其寿命更长;随着温度的升高,动物的平均寿命缩短。

  温度对恒温动物寿命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适宜温度条件下的动物寿命较长,偏离最适温度,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都会使寿命缩短。

如饥饿麻雀在36℃时能活48h,而在10℃和39℃时,只能活10.5h和13.6h。

1.2.3极端温度对动物的影响

  1.2.3.1低温对动物的影响

  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临界温度。

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

低温对动物的伤害可分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

  冷害是指喜温动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

冷害对喜温动物的伤害作用主要是由于在低温条件下ATP减少,酶活性降低所致。

酶系统紊乱导致动物各种生理功能的降低,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受到破坏。

热带鱼,如魟鳉,在水温10℃时就会死亡,原因是呼吸中枢受到冷抑制而缺氧。

  霜害并非霜本身对动物造成伤害,而是伴随霜而来的低温使动物受害,因此霜害可归在冻害畴。

  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细胞和细胞间隙)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

冰晶的形成会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使蛋白质失活与变性。

极端低温对动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体液的冰冻和结晶,使原生质受到机械损伤、蛋白质脱水变性。

  对于低温的忍受,不同的动物有着很大的差别。

某些原生动物可忍受-15℃的低温;陆生软体动物和昆虫对低温的忍受通常在-8℃--15℃;鱼类为-3℃;两栖类-1.4℃;爬行类-5.3℃--7.8℃。

  1.2.3.2高温对动物的影响

  温度超过动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动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动物的伤害作用越大。

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动物体的酶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氧供应不足,排泄器官功能失调以及神经系统麻痹等。

  动物对高温的忍受能力依种类而异。

大多数海产无脊椎动物能忍受的最高温是30℃,少数种类达48℃;淡水动物能忍受到41-44℃;多数昆虫体温高于45-50℃就死亡;爬行动物的耐受上限为45℃左右;鸟类为46-48℃;哺乳类一般在42℃以上就会死亡。

1.3温度对动物地理分布的影响

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决定着动物的地理分布,特别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比恒温动物显著。

地球上每种动物的生长、分布,都需要一定的热量,同时还要受高温和低温的限制。

  温度作为动物分布的限制因子,一般是指极限温度。

例如,菜粉蝶分布的最南方温度界限是26℃,原因在于高温会使其卵和幼虫致死;喜热的珊瑚和管水母只分布在热带水域,它们无法在水温低于20℃的海域生存;大西洋和太平洋12℃等温线阻止了冷水鱼的南下和温水性鱼的北上。

就变温动物的分布而言,温度往往起直接的限制作用。

各种昆虫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有效积温才能完成生活史。

苹果蚜分布的北界是一月等温线为3-4℃的地区;东亚飞蝗分布的北界是年等温线为13.6℃的地区;玉米螟则只能分布在气温15℃以上的日子不少于70d的地区。

温度对恒温动物分布的直接限制较小,但也常通过影响其他生态因子(如食物)而间接影响其分布。

例如许多蝙蝠分布的北界与一年中霜冻期日数等值线吻合,这种关联可能与蝙蝠以捕虫为食有关,由于温度关系到昆虫的生存和分布,从而间接影响到蝙蝠的分布;很多鸟类秋冬季节不能在高纬地区生活,不是因为温度太低而是因为食物不足和白昼取食时间短。

  温度不仅影响动物的水平分布,还能影响它们的垂直分布。

在阿尔卑斯山脉维比山谷,步行虫科昆虫的三个种明显的表现出不同的垂直分布:

Abaxater是分布在1400米以下的平原种;Oreophilusbicolor是高山和亚高山种;Cyrtonotuspuncticollis则是高山种。

二、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2.1动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2.1.1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动物死于低温的原因一般是在体温降到0℃以下冰冻时,细胞渗透性起变化、脱水、结冰、蛋白质沉淀、或产生其他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并损坏细胞结构,最后导致代失调甚至停止,进而引起死亡。

但有些动物处于冷状态时可出现冷昏迷,而不会发生生理失调,温度升高后还可恢复正常活动。

如一些潮间带的动物在-30℃下暴露数小时后,虽然90%的水都结了冰,但冰晶主要在细胞外,冰晶融化后又能恢复正常状态。

还有些抗寒能力特别强的动物体有防护性的甘油,能降低有机体的冰点。

如能忍受-20℃严寒的加拿大茧蜂体发现的浓缩甘油为体重的25%。

  耐寒性指耐受寒冷而能生存的特性,是动物对寒冷气候的一种适应能力。

组织液和细胞液等处于冰点以下的温度时,动物表现其耐寒性必须具有高的耐过冷能力或具有高的耐冻性。

如八字地老虎,以幼虫在作物根茎处的地表层中越冬。

其幼虫的过冷却点为-13℃.但却能忍受-20℃的低温。

  

  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动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Bergman规律。

例如,我国的东北虎比华南虎大;南半球的企鹅也有类似情况,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的地方,企鹅个体越大。

另外,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Allen规律。

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

恒温动物的另一形态适应是在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增加毛和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从而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

在低温环境中减少身体散热的另一种适应是大大降低身体终端部位的温度,而身体中央的温暖血液则很少流到这些部位。

例如一只站立在冰面上的鸥,其脚掌部的温度为0-5℃,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到达生有羽毛的胫部为32℃,而鸥的体温为38-41℃。

  2.1.2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动物对高温环境的一个重要适应就是适当放宽恒温标准,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这样在高温炎热的时刻身体就能暂时吸收和贮存大量的热并使体温升高,尔后在环境条件改善时或躲到阴凉处时再把体的热量释放出去,体温也会随之下降。

如骆驼的正常体温在36-38℃之间,但在高温缺水的条件下,其体温昼夜波动可达7℃。

骆驼在白天可以通过忍受高体温来贮热,等到夜间,再把这些余热通过对流、辐射等途径散发出去,这样就能节约一些水份。

  沙漠中的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即夏眠、穴居和白天躲入洞夜晚出来活动。

有些黄鼠不仅在冬季进行冬眠,还要在炎热干旱的夏季进行夏眠。

昼伏夜出是躲避高温的有效行为适应,因为夜晚湿度大温度低,可大大减少蒸发散热失水,特别是在地下巢穴中。

这就是所谓夜出加穴居的适应对策。

轮虫的假死也是一种保护性适应。

即在温度高或环境不良时,轮虫身体缩成一团,分泌一层物质,以适应不良环境。

  有些动物在高温下能发育某些特殊的结构,形成生理上的适应。

如狐蝠的精巢平时在腹腔中,但受高温影响后会下降到腹腔以外,避免高温抑制精子的形成。

枝角类中的僧帽,其头上的脊在夏季时伸长变尖,冬季时则圆顿隆起;它的附肢在夏天时也比冬天要长一倍。

这些变化是为了在水温升高、密度变小时,保证躯体在水中正常悬浮。

鱼类的生理适应主要就是通过体酶的浓度、组成、活性的改变,产生适应高温或低温的酶以适应环境温度。

所以同一种鱼类的耐温性常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变化。

通常在夏季(或在较低纬度)更耐高温而不耐低温,而且在冬季(或较高纬度)更耐低温而不耐高温。

2.2动物的迁徙

  动物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力图离开危险区,这种因回避极限温度而移动的行为称为温度性移栖。

如洄游,迁徙等。

  海洋动物的迁移(如鱼类的涸游)与海水的温度有关。

如我国东海的带鱼,在春季水温上升时,栖息于外海的越冬鱼群开始向近海移动,并向北进行生殖涸游。

5、6月份产卵场主要在鱼山、大近海和近海,产卵活动一直延续至10月。

生殖后鱼群在长江近海索饵,一部分鱼群可继续往北进行索饵洄游,有的年份可到达外海,与黄渤海群体混群索饵。

秋末冬初,索饵鱼群开始往南洄游,在山乘山形成著名的带鱼冬汛渔场。

随着水温的下降,鱼群继续南下或去外海越冬。

其他很多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的洄游路线也是与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候鸟依据温度的变化进行迁徙活动是众所周知的,夏季候鸟在北方繁殖,秋季飞往南方温暖地带越冬;还有小家鼠和田鼠,它们在秋季气温和地表温度下降时,会大量向居民点迁移,而当夏季临近时,它们又从居民点迁回野外。

  2.3动物的集群行为

  动物的集群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某些群体能建立起一定的小气候条件,从而有利于动物的热能代或达到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

  集群生活是帝企鹅存活和顺利繁殖的先决条件,每当冬季来临时它们就离开海洋,到达冰洲上的群栖繁殖地进行繁殖。

繁殖过程中,雌鸟把卵(只产一个)置于雄鸟脚上,然后回到海中摄食育肥,而雄鸟则留在繁殖地忍饥挨饿达两个月之久将卵孵出。

为了维持孵化期间的体温,它们采取了集群繁殖的行为。

在繁殖基地,帝企鹅的数量可达数千只,它们身体彼此靠近,冷暴露面积减少,紧贴部位体温相同,没有热流发生,这样才可以顺利的将卵孵出。

【水】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水。

降水量影响陆生动物的分布,生理结构和习性。

陆生动物因对湿度的要求不同,分为广湿性、狭湿性、喜湿类、喜旱性,它们分别分布于不同湿度的地区;水生动物主要因为适应不同的渗透压而广泛分布。

一、水对陆生生物的影响

1.1陆生动物对得水与失水的适应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的多。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龟的甲、昆虫的外骨骼和蛇的细鳞等;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如虎的四肢、昆虫的翅、鸟的翼等。

两栖类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度型脊椎动物,而爬行类动物由于产生了有羊膜的卵,受精不再需要水环境,因此,爬行类动物是最早真正适应了陆生环境的陆生动物。

1.2湿度与动物的关系

1.2.1对动物体色的影响

动物体色与体酶的活动相关,高湿度能提高机体在代中产生色素的酶的活性,有利于色素的产生。

因此,高湿度热带森林动物体色较深、较暗,干燥荒漠动物体色较浅、较淡。

湿度对动物体色的影响现象称洛格定律。

1.2.2对动物饮水量、体温和代的影响

环境湿度影响动物的饮水量,如3~10周龄的肉仔鸡,在21℃下,相对湿度从48%上升到90%,每kg增重耗水量从4.6kg降到3.57kg。

每采食1kg饲料耗水量从1.91kg降到1.62kg。

高温环境中,空气湿度影响动物蒸发散热,可使动物体温升高。

在32℃以上,相对湿度超过55%,鸡的体温开始上升,在气温40.6℃,相对湿度75%,体温上升到47.8℃,与气温43.1℃,相对温度55%时相同。

即在40.6℃的环境中,相对湿度增加20%,等于环境温度升高2.5℃。

另外,不管是高温或低温环境,湿度都会影响动物代。

据报道,体重5kg的羔羊,在干燥条件下,一70℃时代达到顶点,而在潮湿环境,一40℃就达到这一水平。

1.2.3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陆生动物的繁殖都对湿度有着比较严格的条件。

蚯蚓是喜湿性动物,赤子爱星蚯蚓在温度适宜时,其饲料含水率在65%为最理想,70%、60%次之。

高于70%,低于60%均为湿度不良。

卵茧的生产以70%为最佳,当料床含水率达到40%,蚯蚓体会严重失水,蚓体萎缩呈半休眠状态,有的死亡,卵茧呈干瘪状。

含水率在60—70%时,赤子爱星蚯蚓卵茧的孵化率为60—80%,平均每个卵孵出幼蚓多在2条以上,而且幼蚓大小整齐、健壮,因此被认为是孵化卵茧最理想的湿度。

湿润环境有利于昆虫性腺发育,相对湿度20%时,粉螟能产生卵16个,40%~50%时为28个,90%~100%时达到177个。

有报道称湿度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很大,极端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对母猪繁殖性能有不利影响,但高温高湿气候影响最大。

当气温超过35℃时,牛的繁殖率与相对湿度为密切的负相关,气温35℃以下时,高湿度对牛的繁殖率影响很小。

此外,是对还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影响,例如猪体重的变化和牛日产奶量的变化,都与湿度有很大的关系。

湿度还影响寿命,如在32℃,相对湿度80%~90%时,鼠蚤的平均寿命为152h,而相对湿度27%时,只能存活27h。

豆象则相反,成虫期湿度愈低,寿命愈长。

1.2.4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在沙漠中,白天干燥而炎热,故许多动物躲在洞中,日落后出洞活动。

随环境湿度改变,一些动物从干燥地区向潮湿地区转移。

蚊虫活动随大气湿度升高而加强,在相对湿度85%时,叮咬人和动物的活动加强,但达到饱和湿度时,则离开人和动物。

库蚊在相对湿度50%时较活跃,降到40%以下时,停止觅食。

蚯蚓在潮湿温暖季节到土壤表层活动,干燥或寒冷时深入到土壤深层。

1.3雪被与冰覆盖形式

雪被与冰覆盖作为陆地上极为特殊的水分存在形式,也形成了在该环境下特殊的动物类

型,一般动物区系较为贫乏。

而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动物除了适应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特点外,也是该种生态环境的天然指标。

水蚤是一种桡足类动物,以硅藻类水生物为食。

为了在冬季断绝食物后能够生存下来,水蚤会在体存储脂肪。

因此,纬度越高,栖居在那里的水蚤体脂肪含量就越多,个头就越大。

水蚤的这一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监测极地环境变化的标尺。

通过对比不同年份同一季节在同一纬度采集到的水蚤样本,就可以看到这一区域的气候变化情况,测算出气候变暖的速度以及地域差异。

北极鳕鱼体有一套独特的封闭循环系统,它从食物中摄取的有害物质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而是积存于体。

因此,通过分析一条鳕鱼就可以对北极地区污染物的种类、分布和浓度有清晰的认识。

二、水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在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大多数是在物种进化中未曾脱离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但是也包括像鲸鱼和水生昆虫之类由陆生动物转化成的二级水生生物,后者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