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docx
《大众传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
1.三论
(1)信息论
信息论之父:
申农代表作:
《通信的数学理论》信息论的奠基之作
信息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①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性从而保证了传播学研究的理论色彩。
②拓宽了传播学的领域,使它能够把人类的传播活动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有助于我们探索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控制论
控制论之父:
维纳
贡献:
反馈论方法论
(3)系统论
2.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1)美国政治家——拉斯韦尔
①代表作: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②代表理论:
三功能说:
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五W说:
谁——
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
③代表作意义:
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
④两条思路:
把传播活动当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
把传播系统放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从而发现传播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
(2)德国心理学家卢因
代表理论:
把关人理论,运用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①代表作:
1940年“伊里调查”实验
1944年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
伊里调查:
1940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为了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了一次实证调查,史称“伊里调查”。
②IPP指数、选择性接触假说
A.选择性接触假说:
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把这一结论称为“选择性接触假说”。
B.IPP指数:
即政治既有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这个指数是根据当时美国政治力量的分布状况,以及给予具备支持共和党背景的人较高得分的方法来计算。
③代表理论:
“两极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理论等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代表作:
1949年《大众传播实验》1953年《传播与说服》
代表理论:
将实验心理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解释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
3.施拉姆
①第一个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并力图使之系统化、完善化、正规化的人
“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②代表作:
1949年《大众传播学》
1954年《传播过程与效果》
③主要贡献:
总结了以前几位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并进一步发展了传播学的理论。
主编了最早一批传播学教材,有学者认为他是传播学“第五位奠基人”
4.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经验学派
1经验学派,也成传统学派、实证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代表。
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汲取营养,将传播定位为人们互相影响彼此的行为,心理状态的社会互动过程。
2研究对象:
运用经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研究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
3具体: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也就是运用一种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有关传播对象或传播行为进行考察,总结和发现其中规律的研究流派
4原则:
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以便为他人提供清晰的观点和验证手段
5代表人物:
拉斯韦尔(宣传研究“)、拉扎斯菲尔德(两极传播)、霍夫兰
(说服实验)、卡兹(“创新”及“普及”研究)
6主要研究成果
A.20年代的培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于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
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B.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
C.1940年“伊里调查”。
该项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其中还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与两极传播”,对后来的传播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D.40年代开创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传统。
E.霍夫兰等人在二次大战期间关于电影的说服效果的实验,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制约因素。
F.50年代《个人影响》是对《人民的选择》提出的各项理论假说的进一步验证,其意义在于揭示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交织性。
G.50年代至60年代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的研究,从“使用于满足”的角度对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进行了详细调查,揭示了电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和效果。
H.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使得研究人员的关心由微观、个人层面的效果开始转向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影响和效果。
(2)批判学派
①研究对象:
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受众与传播效果的关系等
②代表流派
A.法兰克福学派:
霍克海姆、阿多诺·马尔库塞(一代)、哈尔马斯(二代)
主要理论:
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保佑强烈的批判态度,对“文化工业”保持一种批判姿态。
B.文化研究:
也称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得塞尔、莫利等人为代表。
主要理论:
意识形态学说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思想武器,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大众传播。
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
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成为批判学派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C.政治经济学派:
G·默多克、P·格尔丁
主要理论:
关心的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
③特点
A.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B.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
C.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5.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了解:
①口语是人类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及距离社会群体。
②局限性:
A.口语实考人体的发生功能传递信息的,犹豫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是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B.口语使用的声音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纪律性较差。
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2)文字传播时代
①中国文字“书画同源”——象形文字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标志着我国的文字符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话信息
②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
A.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去,使人类的只是、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有限的记忆力
B.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C.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D.文化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3)印刷传播时代
①历史进程:
公元105年东汉时代蔡伦植物纤维纸
公元7世纪唐代雕版印刷
1045年宋代毕升胶泥活字印刷
元代和宋代木活字和锡、铜、铅活字
1450年德国工匠古登堡在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
②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谈印刷媒介
表达性:
他们能传送范围广阔的思想和感情
记录永久性:
可超越时间
迅速性:
可跨越空间
分布性:
可达到所有阶层的人们
(4)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传播分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
2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还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3电子媒介对人类传播的革命性意义
A.电子媒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革命性突破
B.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响信息系统
C.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5.传统的大众传播与网络传播的区别
1传者与受者
传统的大众传播的传者专业化,且一般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受众是某些个人,但具有某种普遍特殊性。
传者和受者界限分明,受者被动接受信息,信息单向流动交互性差。
网络传播的传者与受者界限模糊,接受信息,而且拥有与新闻工作者一样的掌握、加工、发布信息的条件,信息交流是双向、交互的。
且既可是两人间也可是小群体间、组织间、大众间的传播交流。
2媒介
传统的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媒介格子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相互间区别明显。
现阶段,传统媒介迫于形势也纷纷上午那个,借助网络来发展自生。
网络传播所依赖的数字媒介速度化、智能化、多媒介化、囊括传统四大媒介的一切表现形式和特点。
同时,具备他们不具备的特点。
除了自由交互提供丰富信息外,还提供包括E-mail、Telnet等强大的服务功能。
3影响
传统的大众传播发展时间长,操作较为成熟、规范,不利影响小,但在全球化方向较弱。
网络传播缺少把关机制,信息泛滥,无论在发布还是在接收上都充分体现“大众性”,且是全球化。
4普及度
传统的大众传播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较为普及
网络传播现阶段普及度不及传统大众传播,但发展迅速,潜力无限。
6.符号、语言
1符号=能指+所指(能指:
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
符号所指代和表示的意义)
2语言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信息传播符号。
包括a.体态符号或体语(体语分动作、姿势、类语言),b.语言符号的伴生符,c.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3符号的基本功能
A.表达和理解功能
B.传达功能
C.思考功能
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语言符号:
传播信息、表达感情、指导行动
非语言符号:
传播态度与情绪、辅助语言传播、代替语言
5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外延意义、指明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7.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包括编码、解码、噪音)
8.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1)模式:
文字、图表、数字模式
(2)直线模式
拉斯韦尔5W模式
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奥斯古德德合谐论
P(受众)——S(信源)——O事件(三者循环)
9.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3)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4)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5)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10.麦克卢汉
(1)代表性著作:
《机械的新娘》、《古登堡群英》、《理解媒介》
(2)媒介理论:
媒介即讯息、媒介二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根据媒介所提供信息的清晰度以及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岁要求的参与度)
(3)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①重大意义
A.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B.麦克卢汉理论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于启迪意义
2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局限性
A.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惟一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B.过度重视技术的同时,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C.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11.受者研究的四大理论
1受众的个人差异论
个人差异论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选择性和注意性理解
2受众的社会群体论
个人差异论注重个人性格和心理上的差异;而社会群体论则看到了社会群体的特征差异。
可以说,社会分类论是对个人差异论的修正与改进。
3受众的社会关系论
4受众的文化规范论
12.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IPP指数、选择性接触假说
13.使用与满足
(1)定义: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对广播媒介、印刷媒介、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①广播:
最早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形态进行考察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卓格,他认为有三种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
竞赛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需求
②印刷:
B·R·贝雷尔森发表《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指出人们对报纸的李忠利用形态:
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憩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③电视:
D·麦奎尔等人对电视节目的调查结论,各类电视节目提供“满足”的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
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
(3)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意义:
①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②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手中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
局限性:
①过分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②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解释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③“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14.传播效果研究
(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A.认知层面:
关注、记忆、知识
B.态度层面:
认识、观念、爱憎、立场
C.行为层面:
支持、反对、行动
(2)传播效果的重要理论
①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或“魔弹论”
核心:
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能左右人们的态度与意见,支配人们的行动
原因:
A.大众传媒发展迅猛,社会冲击力打
B.对媒介的利用达到空前的高度
C.与当时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密切相关
评价:
表现为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传媒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各种客观的社会因素,尤其否定了受众的能动性
②“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背景:
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的普遍应用
核心:
意识到媒介的力量相当有限,往往小于人际传播的影响力,媒介只能加强或削弱受众的原有立场,却很难改变。
主要研究领域:
A.传播流研究:
指由受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1944年伊里调查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IPP指数
IPP指数:
即政治既有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这个指数是根据当时美国政治力量的分布状况,以及给予具备支持共和党背景的人较高得分的方法来计算。
意见领袖:
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
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两极传播:
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b.《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卡兹、罗杰斯
《个人影响》是《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卡兹于1955年出版《个人影响》一书,其重要贡献之一提出“中介因素”的概念。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
选择性接触机制、媒介自身的特性、讯息内容、受众本身的性质。
《创新与普及》是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所著,其中最为显著的观点是对两极传播的补充和修正,发展为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其结论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被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B.《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
1960年,J·T·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一书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以来的“传播流”研究进行系统总结。
克拉帕的这些观点极力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C.“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霍夫兰在军队理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这是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15.议程设置
(1)提出: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
(2)特点
①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不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③“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的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3)意义与问题
意义:
①“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还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力图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③“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真正意义,正在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学者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④“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节点,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问题:
①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②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优化。
(我国学者范东生指出:
“媒介诚然有时可以造成平地起风波的惊人效果,但这并不说明社会舆论只能追随其后,接受指引。
”他援引1976年周总理逝世前后“四人帮”的舆论操纵和四·五事件的事例,指出“新闻媒介并没有随心所欲地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力量。
)
16.强效果论——沉默的螺旋
(1)提出:
“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前联邦德国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全面的概括。
(2)特点: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是舆论观,二是效果论。
(3)意义与问题
问题:
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遗迹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5由于该理论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劣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意义:
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音响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17.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①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基础:
约翰·弥尔顿出版自由主张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约翰·洛克、孟德斯鸠
②托马斯·杰弗逊其人
其新闻自由思想:
a.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b.正确提出了新闻自由在形式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c.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
③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
简而言之,主要理论原则包括:
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B.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适当合法的。
C.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论的传播必须同样受到保证
④自由报刊理论的影响
a.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集权主义专制制度和扥及支配观念,确立平等、自由和权利思想起到巨大作用
b.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从诞生之初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资本取代行政控制了报刊、煽情新闻泛滥、自由竞争被垄断取代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c.自由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所保证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不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2)社会责任理论
①历史背景
a.19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西方社会发生了三大变化,即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社会都市化
b.煽情新闻泛滥
c.传统新闻自由理论只重视传播者的权利,却没有重视接受者的权利
②社会责任论的提出
新闻自由委员会提交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报刊》标着着社会责任思想的问世
新闻自由是否处于危险之中?
a.新闻媒介迅速扩展,组成了一个无孔不入的信息传播网络和体系,成为影响国家稳定和发展方向的准权利中心
b.自由主义报刊的核心是政府不得不干预新闻媒介,而新闻媒介却有监督政府的群里
c.新闻媒介本身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③社会责任论对报刊自由的重新阐释
a.有限制的自由
b.公民“知的权利”——社会责任论的核心观点之一
c.报刊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仍旧是自由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是对自由报刊理论的修正与反馈
a.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b.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c.报刊要反映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d.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e.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⑤社会责任论的影响及问题
意义:
a.从理论建树上来看,它把西方新闻自由观推向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自由与义务的统一,较好地协调了公众、新闻媒介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b.它为公众评价的新闻媒介建立了一个价值体系,成为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批评的武器,从而对传媒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c.西方各国新闻媒介先后依据社会责任论建构新闻到的自律。
d.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机构的判案标准。
e.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和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
问题:
社会责任论仅仅是理论
a.社会责任论是维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可能解决西方新闻媒介本身一系列基本矛盾
b.社会责任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复习概要
一.常识性的知识点
1.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
2.传播过程的要素
3.IPP指数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细小知识点
5.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
6.通信的数学理论(作者、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