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101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

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说出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及其分布出口情况。

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

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

3.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2、预习重点

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富饶的物产及其居民构成特点。

3、达标练习

1、东南亚的主要物产:

泰国的 和 的产量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  、出口  最多的国家。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   出口国。

2、 的锡矿产量居世界首位。

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 。

3、东南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4、世界上被称为“火山国”的国家是   ,由于该国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这三大板块是  板块、 板块和 板块。

5、华人和华侨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中国国籍B、是否有中国血统C、是否是汉族D、是否使用汉语

6、关于①、②两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国有“花园城市”之美誉B、①国地狭人稠,但人民生活富裕

C、②国有“千岛之国”的美称D、②国锡产量居世界第一

7、向荣的小蔡寒假去①、②两国旅游,下列所备物品不必携带的是()

A、雨伞B、防晒霜C、皮大衣D、游泳衣裤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探究一:

马六甲海峡

1、读图小组讨论:

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

2、讨论:

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的“咽喉”?

3、自主探究:

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并说出理由。

探究二:

富饶的物产

1、看图,找一找下列物产的分布

1.热带经济作物

2.粮食作物:

水稻

3.矿产:

石油、锡矿

图片展示东南亚物产的图片,阅读材料了解东南亚特产的具体情况。

2、讨论活动:

1.找出中南半岛水稻的主要产区,说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类型。

2.议一议,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3、读图找出东南亚有哪些主要矿产?

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探究三:

“我国的近邻”

读图找出东南亚的11个国家,说出东南亚哪几个国家与我国大陆接壤。

1.中南半岛上哪些国家和中国接壤?

2.唯一的内陆国是

3.有“火山国”和“千岛之国”之称的是?

4.城市岛国,花园城市是?

讲解: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当堂训练:

1、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A.菲律宾B.马来西亚  C.印尼  D.缅甸

2、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分别是()

A.印尼 马来西亚 B.菲律宾 印尼 

C.新加坡 泰国 D.印尼 菲律宾

3、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A.热量和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4、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东南亚联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以下商品不属于东盟十国主要出口商品的是()

A、天然橡胶B、椰子C、羊毛D、棕油

5、物产富饶的东南亚地区,盛产石油和锡矿砂,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

下列物产与最大生产国对应正确的是()

A、石油—菲律宾B、锡矿—印度尼西亚

C、天然橡胶、棕榈油—泰国D、椰子—马来西亚

6、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是由于该地区处于A、B、C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其中B为____________板块。

3、方法总结

本节课通过读图、引导和自主探究等方式,学习东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通

过对比、讲练结合等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获取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

3、达标练习

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椰油稻米2、马来西亚新加坡3、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4、印度尼西亚印度洋太平洋亚欧5、A6、C7、C

二、探究案:

探究一:

1、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

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

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2、教师点拨:

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

3、通过克拉地峡开凿运河,航线将变短,更加便利。

通过其他海峡,可以缓解马六甲海峡的压力。

探究二:

教师讲述:

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东南亚具有1)高温多雨的气候,2)河流下游多平原,土壤肥沃,3)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各国普遍种植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教师点拨:

东南亚的石油、锡储量和产量丰富。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出产石油较多;泰国、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大。

探究三:

1、缅甸、老挝、越南

2、老挝

3、印度尼西亚4、新加坡

当堂训练:

1、B2、C3、A4、C5、C6、印度洋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教案1新版湘教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7.1.1东南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年级

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知道其“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通过东南亚地形图,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运用东南亚气候图,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山河分布特点。

分析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明确目标

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知道其“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通过东南亚地形图,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运用东南亚气候图,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培养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学会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归纳

新课导入

展示东南亚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在优美的景观中带领同学们走进东南亚。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预习导学

同学们,想想如果我们去东南亚旅游,你会准备些什么?

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想到:

有关衣、食、住、行、玩、语等多方面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环境特点。

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探究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探究一:

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师:

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

明确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活动找到主要的地理事物和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教师总结: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

经纬度位置:

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

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

师:

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探究二:

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

1、讨论活动,读图,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说出这些河流的大致流向,并判断它们分属于哪个大洋的水系。

红河、湄公河、湄南河属太平洋水系

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属印度洋水系

2、通过地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地形特征: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探究:

为什么东南亚地区火山地震活动特别频繁?

教师总结:

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之间,地壳活跃。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探究三:

东南亚的气候

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探究活动:

东南亚气候对农业有何影响?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农作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全年多雨。

农作物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总结:

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

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

自北向南流,上游急、下游缓

马来群岛

地形崎岖,山岭众多,平原较少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河流短小湍急

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政区范围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学以致用

1.马来群岛多地震和火山的原因是()

A地处板块内部B地处陆地外缘

C地处板块交界处D地处海岭附近

2.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A五海三洲之地B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C“十字路口”的位置D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3.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伊洛瓦底江B.湄南河C.湄公河D.红河

4.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2、读图题

1、东南亚,由_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群岛

两部分组成。

位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_洋________洲和_____洲之间的十字路口的位置。

2、在图上填出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名称。

3、在图上填出马六甲海峡的名称。

4、说明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

过渡教学

东南亚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火山不仅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还同样会带来一些好处,简单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火山带来了哪些危害和好处,以及如何利用呢?

激发学生的对东南亚进一步了解的好奇心

延伸教学

东南亚是中国相邻的地区,且环境优美,如果到东南亚旅游,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应该准备哪些物品,并简要说明理由?

让学生对东南亚认识更深,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认为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利用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在教学难点上,巧设交通工具,突破难点。

不足之处,在河流沿岸还要设计流经哪些城市的图表习题就更完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