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907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docx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答案

【篇一:

移动通信练习题及答案】

t>《移动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第六次修订)一、选择题1.

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d)

(a)fdma(b)cdma(c)tdma(d)fdma/tdma2.

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c)

a)频率利用率低(b)不能与isdn兼容c)抗干扰能力强(d)话音质量差3.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c)

(a)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4.n-cdma系统采用以下哪种语音编码方式(b)(a)celp(b)qcelp(c)vselp(d)rpe-ltp

5.为了提高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a)(a)跳频(b)跳时(c)直接序列(d)脉冲线性调频6.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c)

(a)移动交换中心(msc)(b)拜访寄存器(vlr)(c)移动台(ms)(d)基站收发信台(bts)7.msisdn的结构为(c)

(a)mcc+ndc+sn(b)cc+ndc+msin(c)cc+ndc+sn(d)mcc+mnc+sn8.la是(d)

(a)一个bsc所控制的区域(b)一个bts所覆盖的区域(c)等于一个小区(d)由网络规划所划定的区域9.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c)

(b)nss与nms间的接口(b)bts与bsc间的接口(c)ms与bss的接口(d)bss与nms间的接口10.如果小区半径r=15km,同频复用距离d=60km,用面状服务区组网

时,可用的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最少个数为。

(b)(a)

n=4(b)

n=7

(c)n=9(d)n=12

(a)

12.n-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d)

(b)fdma(b)cdma(c)tdma(d)fdma/cdma13.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b)

(a)先断原来的业务信道,再建立信道业务信道(b)在切换区域ms与两个bts连接(c)在两个时隙间进行的(d)以上都不是14.rach(b)

(a)是下行信道,是为了保证ms接入,在此信道上申请一sdcch(b)ms通过此信道申请sdcch,作为对寻呼的响应或ms主叫登记时接入

(c)用于ms校正频率、同步时间

((

1

(d)用于搜索ms,是下行信道15.交织技术(b)

(a)可以消除引起连续多个比特误码的干扰(b)将连续多个比特误码分散,以减小干扰的影响(c)是在原始数据上增加冗余比特,降低信息量为代价的(d)是一种线性纠错编码技术16.n-cdma码分多址的特点(a)

(a)网内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频、占用相同的带宽(b)用walsh码区分移动用户(c)小区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载波(d)采用跳频技术,跳频序列是正交的

17.gsm系统中,为了传送msc向vlr询问有关ms使用业务等信息,在msc与vlr间规范了(d)

(a)c接口(b)e接口(c)a接口(d)b接口18.gsm的用户记费信息(c)

(a)在bsc内记录(b)在bsc、msc及记费中心中记录c)msc中记录(d)以上都不是19.以下那种不是附加业务(d)

(a)无条件前向转移(b)多方通话(c)闭锁出国际局呼叫(d)以上都是

20.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衰耗为100db,当通信距离增大一倍时,则传输衰耗为。

(a)

(a)增加6db(b)减小6db(c)增加12db(d)不变

21.nss网络子系统所包括的网络单元有(b)(a)msc、bsc、auc、vlr(b)msc、vlr、hlr、auc、eir(c)bsc、tc、vlr、msc、eir(d)msc、vlr、auc、hlr、bss22.imsi(b)(a)由15位二进制组成(b)携带有hlr的地址信息

(c)包含有当前服务于ms的vlr的信息(d)是国际移动台(设备)识别号23.语音加密(c)

(a)是在vlr与ms之间进行的(b)是在ms与msc之间进行的(c)是在bss与ms之间进行的(d)是在msc与bts之间的进行的24.gsm的一个物理信道为(a)

(a)一个突发脉冲(b)是bcch、sdcch、facch、tch和sacch(c)一个tdma帧(d)以上都不是

25.在gsm系统中,鉴权是在下面哪个逻辑信道中进行的(c)(a)pch(b)rach(c)sdcch(d)sacch

26.n-cdma系统的有效频带宽度1.2288mhz,语音编码速率为9.6kb/s,

2

比特能量与噪声密度比为6db,则系统容量为()(a)30(b)12.交织技术可以用来抗性误码,信道编码技术可以用来抗

22(c)33(d)40二、填空题1.?

相移qpsk调制属于线性调制,它可以采用非相干解调。

2.gmsk调制属于不变的特性。

3.在移动通信中,改进接收信号质量的三种常用技术为道编码,.,

4.常用的几种分集技术为分集,时间分集。

5.常见的分集信号合并技术可分为合并合并,合并,合并

6.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衰耗与哪两个因素有关?

7.描

有,,,,。

8.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半双工移动中继

9.蜂窝式移动通信采用工作方式。

10.移动通信的覆盖区通常分为11.

呼损率即系统服务等级,

按呼叫,按负载。

3

性误码13.

语音的主观评定可分为,当收听的注意力为“中等程度的

注意力”时,可评定为级。

14.

m序列在一个周期为“1”码和“0”码元的的个数,这个特性

保证了在扩频时有较高的抑制度。

15.m序列和其移位后的序列逐位模二和运算,所得的序列是列。

16.在cdma系统中采用语音激活技术可以提高。

17.

在gsm系统中基本业务主要分为、务从属于业务。

18.

在gsm系统中,同频干扰比c/i一般大于。

200khz的邻道干扰比c/i一般小于db。

600khz的邻道干扰比c/i一般小于db.

19.

gsm900的一个tdma帧为时隙,每个时隙

大约为ms。

20.

gsm系统中,越区切换要求中断话音在ms之内,在

21.

沃尔什码就其正交性而言为码,其相关性为。

2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不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还有很强的抗的能力。

23.移动通信的主要干扰有:

、算。

34.

gsm系统中的业务信道,主要用于传送

及。

24.

gsm

系统的广播信道分为三种

和。

35.

语音编码通常有

及。

25.gsm系统中,鉴权三参数为。

和混合编码三类,数字蜂窝系统通常采用混合编码26.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分为三

种,分别为

27.移动通信的主要噪声来源是。

主要干扰有,及

28.

跳频有慢跳频和快跳频两种,gsm系统采用的是其速率大致为。

29.

为了对vlr可给来访移动用户分配tmsi号码,它只在本地使用,为一个4字节的bcd编码。

30.

数字psmn可提供的业务分为。

基本业务按

功能可分为和。

31.

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与基站间的接口称为;bts

与bsc间的接口称为;bsc与msc间的接口称为。

32.gsm系统的公共控制信道分为三种:

33.

应用奥村模型对移动通信___电波传播特性______________进行估

4

编码方式。

36.n-cdma系统的双工间隔为,信道带宽为。

37.

在n-cdma系统中,为了便于移动台随机接入,除了设置一个频道外,还设置了一个或几个频道。

38.

移动通信中,快衰落主要由服从

概率分布。

39.

按地物密集的程度,把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分为四类:

40.对于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来说,复杂的地形特征一般可分为两类:

41.

划分服务区域要根据服务对象、地形以及不产生相互干扰等因素决

定。

通常小区制有两种划分方法,

42.

gsm系统采用调制方式。

其高斯滤波器的3db归一化带

宽bt为。

当bt?

?

时,称为调制。

43.

gsm系统中,移动台开机后,移动台停靠在小区的

信道上守侯。

三、问答和计算题

1.移动通信中对调制解调器的要求是什么?

2.简述扩频系统的特点。

3.写出扩频增益的定义式,并说明该指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画出一个m个接收机时,选择式合并的原理框图。

5.写出爱尔兰公式的定义式,并说明其中各参量的含义。

6.写出信道利用率的定义式,并说明其中各参量的含义。

7.说明大区制和小区制的概念,指出小区制的主要优点。

8.什么是同频干扰?

它是如何产生,如何减少?

9.什么是邻道干扰?

它是如何产生,如何减少?

10.什么是互调干扰?

它是如何产生,如何减少?

11.什么叫时延扩展,简述其意义及物理含义。

12.简介移动通信的特点。

(分六点简述)13.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14.在面状覆盖区中,用六边形表示一个小区,每一个簇的小区数量n应该

满足的关系式是什么?

15.简述引起切换的原因,并说明切换是由谁发起的?

16.写出同频复用比q与同频复用距离d,小区半径r及簇数n之间的关系,

并说明q值与系统容量的关系。

17.简述自适应均衡器的作用。

18.简述移动通信中对语音编码的要求。

19.wlash编码是什么码?

它具有良好的递推规律,当已知h1=

(1)时,写

出h2=?

h4=?

5

20.画出一个产生gmsk信号的gmsk调制器的框图。

21.写出gsm系统的gsm900和1800的频段、频带带宽、载频间隔、全双

工载频间隔、调制方式。

22.目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如何分类,用图的形式比较它们(简

单画出三种多址方式的示意图)

23.什么是软容量?

n-cdma系统软容量的意义何在?

24.什么是软切换?

n-cdma系统软切换有什么优越性?

25.gsm系统中gmsc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6.画出gsm系统的组成框图。

27.gsm系统中,突发脉冲序列共有哪几种?

普通突发脉冲序列携带哪些信

息?

28.简述gsm系统的鉴权中心auc产生鉴权三参数的原理以及鉴权原理。

29.画出gsm系统第一物理信道的示意图30.简述gsm系统中的第一次位置登记过程。

31.gsm系统的越区切换有几种类型?

简述越区切换的主要过程。

32.试简述移动用户主呼(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的主要过程33.画出gsm系统的协议模型图

34.试计算工作频率为900mhz,通信距离分别为10km和20km时,自由空

间传播衰耗?

35.准平滑地形的市区组网,工作频率为800mhz,通信距离10km,其基本衰耗中值am为30db,基站天线的增益因子hb为-10db,移动台天线的增益因子hm为-3db,试计算电波传播衰耗中值?

【篇二:

移动通信第二次作业】

1090510321李森

第四章

4.1设发送的二进制信息为1011001,试分别画出ook、2fsk、2psk、2psk及2dpsk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并注意观察其时间波形上各有什么特点。

4.7设有一个tcm通信系统,其编码器如下图所示,且初始状态b1b2为“00”。

若发送序列是等概率的,接收端收到的序列为111001101011(前后其他码元皆为0)试用网路图寻找最大似然路径并确定译码得出前6个比特。

解:

00

01

11

10

4.8什么是ofdm信号?

为什么它可以有效地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解:

opdm是正交频分复用,主要思想就是把高速的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多个并行的正交子载波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ofdm技术将高速串行的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转化为多路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各个子载波上传输,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持续长度相对增加,并通过添加长度大于最大时延扩展的循环前缀,使得ofdm符号长度远远大于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无线信道的时间弥散所带来的符号间干扰(isi)。

2.4-ask调制的误码率推导方形16-qam调制的误码率。

解:

假设电平间隔为2d

(1)由mask的误码率

pmask?

m?

221m?

1

p(nc(t)?

d)?

?

p(nc(t)?

d)?

p(nc(t)?

d)mm2m

?

d?

?

其中

p(nc?

d)?

?

f(x)dx?

?

?

?

?

d

f(x)dx?

?

?

?

?

d

?

x2?

exp?

?

dx2?

2?

n?

?

?

x2?

f(x)?

?

?

2?

?

2?

n?

pmask?

(1?

1)erfcm13所以

p4?

ask?

(1?

)erfc?

erfc

44

(2)方形16-qam误码率:

可把16-qam的i,q两分量分别看成是4-ask调制,需i,q均不出现误码方形16-qam才不会出现误码,则有:

3.ofdm系统中cp的作用。

解:

cp即循环前缀,目的是消除时间弥散信道的影响。

只要cp长度大于信道最大时延,就可以完全消除符号间干扰(isi),可以保证无论从何时开始,一个ofdm符号周期内均包含完整的子载波信息,保护子载波间正交性,同时消除子载波间干扰(ici)。

4.设有dmin?

sqrt

(2)的4-psk星座,求多增加1比特输出(8-psk)且仍然保持dmin不变(即误码率不变)所需要的能量增量。

2

p?

1?

(1?

p)?

(2?

p16?

qam4?

ask4?

ask)p4?

ask

解:

设4?

psk的r?

1

2

p4?

psk?

r?

1

则8?

psk:

r?

1

=1.852sin22.5?

即p8?

psk?

r2?

3.41?

p?

p8?

psk?

p4?

psk?

2.41

5.若正方形星座每维有l比特,证明其平均能量sl与4/3成正比。

若每维增加1个比特,并保持星座点间最小距离不变,证明需要的能量满足关系sl?

1?

4sl。

求l?

2的sl并计算具有相同比特/符号及相同最小距离的mpsk及mpam的平均能量。

证明:

7.对于差分的8-psk,列出格雷编码时比特序列和相位变化的对应关系。

然后给出比特序列101110100101110对应的调制输出的符号序列,设信息从第k个码元时间开始发送,且第(k-1)个码元时间发送的符号为s(k?

1)?

aej?

/4。

l

12?

?

?

?

时可以在接收端检测发生错误。

2mm

该比特序列对应的调制输出符号序列:

aej7?

/4aej3?

/4aej?

/2aaej?

(b)按格雷码规则标出每个星座点对应的比特序列。

(c)ae

j3?

4

aeae

4

j

?

?

j

?

4

ae

j

3?

4

ae

?

j

3?

4

ae

?

j

?

4

ae

j

3?

4

ae

j

3?

4

9.考虑下图所示的八进制星座图。

(a)若8qam中各星座点间的最小距离为a,求内圆与外圆的半径a、b。

(b)若8psk中相邻星座点的间距为a,求半径r。

(c)求这两种星座图的平均发送功率,并作比较。

这两个星座图相对的功率增益是多少?

(假设发送端符号等概出现)。

(d)对于这两个星座图,有无可能使相邻星座点表示的三比特中只相差一比特?

(e)如果比特率为90mbit/s,求符号速率。

解:

(a)8qam内圆半径a=2/2a,8qam外圆半径b=(1?

)a=1?

3a

22(b)由r?

a

得8psk半径r?

1.31a?

2sin22.5

(c)

p8qam

1?

22?

2?

?

?

4?

a)?

4?

a)?

?

a8?

2?

222

p8psk?

r?

(1.31a)?

1.72a

2p8psk/p8qam?

1.72a/2

a)?

1.45相对功率增益:

10lg(p8psk/p8qam)?

10lg1.45?

1.6136db

(d)8psk可以,如图所示

8qam不可以,只能是3位码,不能保证相邻星座点表示的三比特中只相差一比特。

(e)rd?

90/log28?

30mbit/s

【篇三: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总结)】

0mhz频段:

890~915mhz(移动台发、基站收)—上行

935~960mhz(基站发、移动台收)—下行

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3、单工通信:

(1)定义:

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2)方式:

根据通信双方是否使用相同的频率,单工制又分为同频单工和双频单工。

4、双工通信定义:

通信双方均同时进行收发工作。

即任一方讲话时,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

有时也叫全双工通信。

5、半双工通信:

信机交替工作。

6、移动通信的分类方法:

(1)按多址方式:

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2)按业务类型:

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3)按工作方式:

同频单工、双频单工、双频双工和半双工。

7、三种基本电波的传播机制:

8、阴影衰落定义:

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

阴影衰落的信号电平起伏是相对缓慢的,又称为慢衰落。

v:

移动速度

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降)。

10、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1)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2)根据发送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也就是频率色散引起的信号失真,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

t?

?

?

11、平坦衰落信道的条件可概括为: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条件:

?

?

13、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

14、信号经历慢衰落的条件:

15、衰落率定义:

信号包络在单位时间内以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次数,即包络衰落的速率与发射频率,移台行进速度和方向以及多径传播的路径数有关。

16

v:

——运动速度(km/h)f:

——频率(mhz)a:

——平均衰落(hz)

17、衰落深度:

信号有效值与该次衰落的信号最小值的差值。

18、电平通过率定义:

单位时间内信号包络以正斜率通过某一规定电平值r的平均次数。

描述衰落次数的统计规律。

深度衰落发生的次数较少,而浅度衰落发生得相当频繁。

19、平均电平通过率表达式:

1、和以独立使用或联合使用。

2、分集接收的思想:

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的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3、信道编码的目的:

尽量减小信道噪声或干扰的影响,用来改善通信链路性能的技术。

4、信道编码的基本思想:

通过引入可控制的冗余比特,使信息序列的各码元和添加的冗余码元之间存在相关性。

在接收端信道译码器根据这种相关性对接收到的序列进行检查,从中发现错误或进行纠错

5、当传输的信号带宽大于无线信道的相关带宽时,信号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接收信号就会产生失真,它在时域表现为接收信号的码间干扰。

采用信道均衡以补偿信道引起的失真。

6、是克服多径干扰的有效手段,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的主流技术

7、微观分集的类型:

、、。

8、分集的合并方式及性能:

(如何实现,哪种性能最好)

选择合并:

在所接收的多路信号中,合并器选择信噪比最高的一路输出

最大比值合并:

把各支路信号加权后合并。

有最好的性能,但他要求有准确的加权系数,实现的电路比较复杂。

等增益合并:

等增益合并的性能虽然比最大比值合并差些,但实现起来要容易得多。

等增益合并器的各个加权系数均为1.

性能比较:

最大比值合并改善最多,其次是等增益合并,最差是选择合并,这是因为选择合并只利用其中一个信号,其余没有被利用,而前两者把各支路信号的能量都得到利用。

9、传统的信道编码通常分成两大类即

①(n,k)线性分组码能纠正t个错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②(n,k)线性分组码能发现接收码字中l个错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③(n,k)线性分组码能纠正t个错误并能发现l(lt)个错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0、卷积码编码器:

分组码的码字是逐组产生的,即编码器每接收一组k个信息比特就输出一个长度等于n的码字。

编码器所添加的n-k个冗余仅和这k个信息比特有关,和其他信息分组无关,所以编码器是无记忆的。

卷积码编码器对输入的数据流每1比特或k比特进行编码,输出n个编码符号(称为n维分支码字)。

但输出分支码字的每个码元不仅和此时可输入的k个信息有关,也和前m个连续时刻输入的信息元有关。

因此编码器应包含有m级寄存器以记录这些信息,即卷积编码器是有记忆的。

11、的最重要的卷积码译码方法。

采用逼近发送序列的路径。

12、直扩系统抗窄带干扰的能力:

与一般的窄带传输系统比较,扩频信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抗窄带干扰的能力。

13、率谱密度。

1、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2、频率复用:

蜂窝系统的基站工作频率,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基站可以重复使用同一组工作频率。

3、频率复用的优缺点:

优点:

采用频率复用大大缓解了频率资源紧缺的矛盾,增加了用户数目或系统容量

缺点:

带来同频干扰

4、六边形作覆盖模型,用最小的小区数就能覆盖整个区域。

5、同频干扰因子:

其中,n称为频率复用因子,也等于小区簇中包含小区的个数。

因此n值大时,频率复用距离d就大,但频率利用率就降低,因为它需要n个不同的频点组。

反之,n小,则d小,频率利用率高,但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同频干扰,所以这是一对矛盾。

6、在fdma系统中的主要干扰有:

克服互调干扰的方法:

选用无互调的频率集

克服邻道干扰的方法:

加大频道间的隔离度

克服同频道干扰的方法:

适当选择频道干扰因子q

7、cdma系统存在着两个重要问题:

(1)多址干扰

原因:

不同用户的扩频序列不完全正交,扩频码集的非零互相关系数会引起用户间的相互干扰

(2)“远-近”效应

原因:

移动用户所在的位置的变化以及深衰落的存在,会使基站接收到的各用户信号功率相差很大,强信号对弱信号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决方法:

使用功率控制

8、蜂窝系统的无线容量:

m——无线容量大小bt——分配给系统的总的频谱

bc——信道带宽n——频率重用的小区数

fdma的无线容量:

tdma的无线容量:

其中其中,为tdma的频道带宽,m是每个频道包含的时隙数。

cdma系统的容量:

cdma系统容量最大

9、信道切换原理:

当移动用户处于通话状态时,如果出现用户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的情况,为了保证通话的连续,系统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