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839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4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docx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基本题型19

二、非选择题

1、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乙▲

(5)图C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植物淀粉酶

2、下表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2液。

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表所示,请回答: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H2O2溶液(mL)

2

2

2

2

2

2

FeCl3溶液(滴)

2

鲜肝研磨液(滴)

2

2

HCl溶液

NaOH溶液

蒸馏水(滴)

2

保持温度(℃)

37

37

37

0

(1)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出现复燃现象的是▲号试管。

2号和3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2)4号和▲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结论。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应再增设5、6号试管:

5号试管内应加入

▲和▲,6号试管内应加入▲和▲,5、6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

(4)1号试管的作用是▲。

3、下图测定植物细胞呼吸的装置。

 

溴麝香草酚蓝

(1)A瓶内NaOH的作用是▲,B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D瓶内溴麝香草酚蓝的作用是▲,其颜色由▲变绿在变▲。

(2)为什么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来罩住植物?

▲。

(3)如果将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实验结果怎样?

▲。

(4)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写出有氧呼吸化学反应方程式:

(5)酵母菌属于▲(原核或真核),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

4、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B、C、W、X、Y、Z代表各种物质或能量,据图回答(注意:

“[]”填图中字母,“”填相应名称):

 

(1)图中A、B所代表的分别是▲和▲。

(2)暗反应所需要的还原剂是[]▲。

(3)在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的浓度可提高Y的产量。

(4)暗反应所需能量直接来自[]▲的分解。

(5)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6)如果在各种条件都很适宜的情况下,突然去除X,可以测出C3分子的含量的变化是▲;C5分子的含量变化是▲。

(7)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8)若把植物从光下移到暗处,则叶绿体中C3含量将▲。

5、下图一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阶段的示意图,图二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相对含量(数目)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细胞有▲个核DNA分子,▲条染色单体。

(2)若图一中细胞继续发展,则将在▲位置出现▲,并逐渐扩展形成

▲,最终分裂成为2个细胞。

(3)图二中实线ABCDEF表示▲的含量变化,虚线abcde表示▲的数量变化。

(4)图一中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当于图二中的▲(用大写字母表示)段。

6、下图是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有关的概念图,a—j表示相关的膜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j

 

(1)图中a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则a是_______,其膜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上

有__________,是大分子出入该结构的通道。

(2)b是存在于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的一种双层膜结构,可以被活体染色剂______染成

蓝绿色,它是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3)c是_________,在它的___________上分布着很多与____________有关的色素。

(4)图中箭头表示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则分泌蛋白首先出现在膜结构f_______(填名

称)中,再由g_________(填名称)运送到h高尔基体,再经i囊泡运到j_______

(填名称)。

该过程说明了膜的结构特性为___________。

(5)d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含糖类、蛋白质、色素等物质,d是______。

e是___

_____,其含大量的水解酶,与细胞的凋亡有关。

 

7、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分离的现象;

(2)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②的功能特性是▲。

(3)若此细胞正进行有丝分裂,图中⑤的功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填号码);含有DNA的细胞器有▲(填号码)。

8、下图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胰腺细胞,则酶原颗粒的合成场所是[]▲,合成时必须在▲直接指导下完成;对酶原颗粒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2)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汗腺细胞,则细胞中与胰腺细胞相比明显减少的细胞器是▲。

汗腺细胞的分泌物主要来自▲。

(3)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图示细胞中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与其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提供条件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和_▲。

9、材料分析:

材料一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很容易被脂溶性溶剂所溶解。

(1)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应有什么物质▲;科学研究发现:

细胞膜还容易被蛋白酶水解,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有何种物质▲

材料二1925年,某科学家用丙酮提取了红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发现这片油脂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右图是磷脂分子的模式图,一个磷脂分子是由一个亲水的极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构成。

(2)根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可以推测,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是以▲形式排列的。

材料三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

起初,一半膜发绿色荧光。

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

在37℃下40分钟以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

(3)这一实验表明▲。

材料四若在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保持40分钟,则融合细胞仍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

(4)这说明▲。

10、下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标号,“”上填结构名称,标号和相应的结构名称都正确才能得分。

(1)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

该系统的边界是[]▲

(2)抗体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了

[]▲、[]▲、[]▲、细胞膜等结构。

为此过程提供所需能量的细胞器是[]_▲,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在分泌蛋白的研究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3)与脂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4)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是[]▲。

 

11、下图表示的是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

请回答:

 

(1)物质e是▲,物质b是▲。

(2)上述③~⑤过程中,产生ATP数量最多的过程是▲,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中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假如将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含量变化是▲。

(4)研究②过程中与碳元素有关的物质变化时常用的方法是▲。

(5)中午时,取大小相同、生长状态相近的两株小麦,一株套透明塑料袋,然后扎紧;另一株套黑色塑料袋,然后扎紧(两塑料袋都留有1L的空间,CO2浓度为200mg·L-1。

基部均用凡士林涂抹)。

1h后经过检测发现:

透明塑料袋内CO2含量为167mg·L-1,黑色塑料袋内CO2含量为211mg·L-1。

则一株小麦的呼吸量为放出CO2▲mg·h-1,总光合量为消耗CO2▲mg·h-1。

12、空心菜原为夏季蔬菜,为使空心菜能尽早上市,株洲地区春季常用大棚方法生产,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中6时日出,18时日落。

请据两图回答下列各问:

 

①图甲中的BC段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所以气温不太低的中午,农民常常对大棚进行通风,这样做是通过▲以达到增产的目。

②(2分)图乙中的a点,植物细胞内与大棚内CO2浓度变化有关的生理活动的特点是此时▲。

13、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生理过程为▲,具体部位是▲,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

▲;这些ATP和[H]将用于▲的还原。

(2)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为▲,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

如果停止光照,C5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3)图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为▲,其中生成的ATP所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植物的各项▲,这个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在▲中进行,产生的CO2是在第▲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第▲阶段形成的,此过程的总反应式可以写成:

▲。

14、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

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

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

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种单体组成,有▲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个氨基和▲个羧基。

15、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实质上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血浆中的pH近乎中性,为7.35~7.45;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为酶促反应的进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乳汁凝固过程是一种酶促反应。

将促使乳汁凝固的酶制成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先将酶溶液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同时放入水浴(温度为T)中保持15min,然后将它们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时间。

之后改变水浴温度,再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装置

水浴温度(°C)

凝乳时间(min)

A

10

不凝固

B

20

7.0

C

30

4.0

D

40

1.5

E

50

4.0

F

60

7.0

G

70

不凝固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为使实验准确可信,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3)该实验的结果说明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是▲

(4)为进一步检测该酶与pH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请将其补充完整。

补充材料:

配制各种pH液体时所需的物质(酸、水、碱)。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乳汁各2mL分别加入到A、B、C三支试管中;

第二步,▲;

第三步,将三支试管置于40℃水浴中加热15min;

第四步,▲。

观察指标:

▲。

16、细胞膜上可能存在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

完成水通道研究过程的实验设计如下:

(1)观察:

研究者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

(2)问题:

水究竟怎样通过细胞膜?

(3)假设:

研究者推测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可能是水通道。

(4)实验:

要想探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是否是该蛋白质,一般情况下,研究者最好用下列哪种同位素对该蛋白质进行标记研究?

A.15N B.35S C.32P D.18O

研究者把含有这种蛋白质的正常细胞(简称“前者”)和处理后不含有这种蛋白质的细胞(简称“后者”)放在相同水溶液中,在这里,前者对后者起到的是▲作用,过一段时间,监测这两种细胞是否有吸水现象,推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是:

如果是▲,可认为▲;如果是▲,可认为▲。

(附:

美国科学家阿格雷因为上述研究过程的实验设计正确周密,最终的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所以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17、使用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α-淀粉酶,分别探索温度、pH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B

 

(1)以下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持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

(2)图B曲线的变化表示出酶活性与pH的关系是:

(要求阐述根据曲线由低到高、最高值、由高到低三段变化可获得的结论)▲

 

(3)上图所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

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

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实验二:

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

①上述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

②(3分)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mLO2/30秒。

18、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使我们知道了“闻香识女人”的奥秘。

现在我们已知道,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每个单独的嗅觉受体细胞只表达一种并且只有一种气味受体基因。

气味受体有多少,就有多少类型的嗅觉受体细胞。

每一种受体能探测到有限数量的气味物质。

当气味物质分子流动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物质分子可以粘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我们基因的3%被用来编码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

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

请据图回答:

(1)A代表▲分子,C代表▲。

(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

(3)图中A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最终是由▲决定的。

(4)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的完整化

学名称是▲。

19、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其结构特点,该细胞主要分布于植物体的▲

(2)如果该植物细胞是从一朵红色花瓣上取下的,则决定其红色的花色素存在于哪个标号所示的结构上?

(3)若将该细胞放在含有3H标记的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则可测到3H的结构有▲(填标号)。

(4)经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中所有溶解于细胞液中的物质,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1蔗糖液中,片刻后将发现有▲现象。

(5)2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

(6)该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较,在颜色上的区别是▲

20、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

该图中,①为▲。

(2)图中④的名称是▲;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在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形成该化合物时失去的水分子数与图中字母▲所表示结构的数目是相同的。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1、填表:

需鉴定的物质

用于鉴定的试剂

实验现象

还原糖

(1)▲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

(2)▲

紫色

淀粉

碘液

(3)▲

脂肪

(4)▲

橘黄色

DNA

(5)▲

绿色

酒精

重铬酸钾

(6)▲

线粒体

(7)▲

蓝绿色

2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所具有的精细结构和复杂的自控能力是细胞能够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请你根据细胞学相关知识填充下列框架:

(1)▲

结构

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2)▲

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3)

真核细胞

(4)▲

(5)▲

生物体生长、发育、

方式

(真核细胞)

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有丝分裂

(6)▲

(7)▲

功能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

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

细胞癌变

与生物的寿命有关

细胞衰老

 

23、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图像:

时间

 

(1)该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2)该细胞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条染色单体。

(3)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条染色体。

该细胞与细胞板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4)①与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后产生和▲形成的。

(5)在右图中绘出此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DNA规律曲线▲

24、探究pH对绿豆幼苗株高影响的实验如下:

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绿豆种子1000粒,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下表:

pH对绿豆幼苗株高的影响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pH

3,9

4.5

5.6

6.0

7.0

7.5

8.0

9.0

10.0

11.0

株高(cm)

5.0

6.5

8.1

12.9

12.8

8.7

7.5

5.5

5.2

5.1

据表完成下列填空:

(1)该探究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因素是▲,属于因变量的因素是▲。

(2)本实验说明绿豆幼苗生长的最适pH范围是▲。

(3)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

根据本探究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测,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作用。

(写抑制或促进)

(4)pH对绿豆幼苗株高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活性而实现的,这类物质的化学本质大多数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