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813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docx

上海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论12章知识点整理改革后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概论笔记讲义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育:

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18世纪中叶法国卢梭——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

  19世纪中叶英国斯宾塞——教育是为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之准备”。

  20世纪初美国杜威——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狭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1)教育受社会制约;

(2)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广义教育的最重要标志);

(3)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形式上看,大体经历了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

一、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自然状态的非形式化教育。

 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原始社会——萌芽时期的学校称“成均”和“庠”。

(一)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按其性质分为官学、私学、书院三种。

 官学——由官府举办并管辖的学校

中央官学

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学校

西周国学,汉代太学,唐代国子学,元、明、清的国子监等

地方官学

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

西周乡学,汉代郡国学,唐代府州县学,元代路学及社学,明清府州县学及卫学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五年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又于元朔五年,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中国古代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主要职能的大学正式建立。

  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大力兴学,促进当地的文明与发展,史称“文翁兴学”。

唐朝的中央官学分为中央专设和中央机构附设两大类。

中央专设主要有“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地方官学有经学、医学、崇学。

 中国的私学始于春秋时期。

孔子所办的私学在当时规模最大,成绩最突出,杰出弟子72人。

诸子百家“九流十家”:

儒、墨、名、法、道、阴阳、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教授的内容,分为初级私学、高级私学两类。

(1)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识字教育;

(2)经馆是对成年人的教育,主要学习儒家的经学著作。

 汉代经馆常用的教学方法“转相传授”,类似于西方的“导生制”(贝尔-兰卡斯特制),时间上早了1600多年。

  书院是封建社会唐朝以后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

书院之名始出现于唐朝,发展于五代,繁荣和完善于宋。

南宋产生一个纲领性的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

宋朝书院官学化:

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书院逐渐纳入官学体系,有的直接变成地方官学,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

  明朝的东林书院,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末实行“新政”,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下令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书院开始向近代新式学堂转变。

 书院作为古代官学、私学并行的一种教育机构,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书院的特点有:

(1)既从事授徒讲学又开展学术研究,教育与科研密切结合;

(2)重视学术争辩和切磋,开展不同学派间的交流,体现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精神;

(3)重视学生自学,提倡独立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治学的能力;

(4)课程设置较为简约,学生可根据各自兴趣和爱好,选学有关内容;

(5)师生关系融洽。

(二)学校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政治伦理和艺术)射、御(军事体育)书、数(基础文化)。

蒙学教材——蒙养书或小儿书。

西汉《急就篇》宋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中国封建时代,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五经”、“四书”。

 “五经”:

《诗》、《书》、《礼》、《易》和《春秋》汉武帝建立太学后,五经便被确认味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

 “四书”(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由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编撰。

元朝皇庆二年,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取士,从此“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

  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立于洛阳鸿都门的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它的教育内容是诗、赋、书画。

(三)选士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治学人才。

学校培养的人,必须经过选士制度的考核、选拔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中国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种形式。

  察举制(乡举里选制)——西汉,由地方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考察和选拔人才,向朝廷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策问,根据其成绩授以不同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魏政权。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将人才选拔权从地方官转移到由中央政府任命的中正官手中,有利于中央政府的巩固。

科举制——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宣布废止科举制,历时1300年之久。

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科举制的优点:

(1)重视士人的学识和才干,使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正;

(2)将选士和育才紧密结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优秀人才进入统治阶层,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

(4)在世界范围内,采用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吏,中国的科举制是首创。

二、近代教育

(一)新式学堂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所设立的新式学堂,分为三类:

(1)外国语(方言)学堂;

(2)军事(武备)学堂;(3)技术实业学堂。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下令全国各地书院都改为学堂。

1905年又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新式学堂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成为中国教育的主体。

(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有三部:

(1)癸卯学制;

(2)壬子癸丑学制;(3)壬戌学制。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学制。

“五四五”制。

日本明治时期学制为蓝本,以日本教育为媒介,全面引进西方教育制度,促进了我国新教育的发展。

癸卯学制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辛亥革命后在蔡元培主持下制订。

该学制实行“四三四”制。

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1922年学制”,由北洋政府颁布。

该学制小学采取“四二”制,初高采取“三三”制。

近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成熟的学制,它是以美国学制为主要蓝本,结合本国国情创造的。

其特点有:

(1)富有灵活性和弹性;

(2)根据儿童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

(3)兼顾学生的升学与就业;

(4)加强职业教育。

  

(三)近代教育行政机构

清政府于1905年12月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学部最高长官为尚书,首任为荣庆,内设五司:

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和会计司。

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始于1904年,名为学务处(学校司)。

1906年4月,清政府规定各省设提学使司作为各省专管教育的行政机关,原有机构撤销。

1917年,省级教育行政机构改称教育厅,隶属于教育部。

1931年,隶属于省政府,受教育部监督。

1923年,地方特别市和县的教育行政机构称教育局。

三、建国后教育

(一)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该学制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1953年改为“四二”制;中学实行“三三”制。

该学制体现了:

(1)“学校向工农”的方针;

(2)“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

(3)重视成人教育的特点。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1952年起,影响最大的市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1956年,创办了《教育译报》。

(二)拨乱反正

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1、批判两个评估

2、平反冤假错案

3、恢复高考制度

(三)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

(2)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

(3)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

(4)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教育改革与发展:

1、提出“三个面向”:

1983,邓小平题词: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科教兴国”:

1995,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八项原则。

 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普通教育方面,该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西方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教育

(一)古希腊教育

最早的学校教育发源地:

埃及尼罗河,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的印度河,中国的黄河。

 古希腊教育以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为代表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奴隶主贵族子弟培养、训练成为武士。

斯巴达重视女子教育,女孩同样要受体操和军事训练。

7-18,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雅典的教育目的不仅是要把奴隶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武士,还要成为商人、社会活动家、政治家。

雅典教育教育重视体育、军事训练、道德教育、智育、美育。

在西方社会,雅典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雅典的教育制度,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

7-18岁,20岁公民称号。

(二)古罗马教育

古罗马教育——共和时期(前6世纪~前1世纪)帝国时期(前1世纪~5世纪)

  共和早期的古罗马教育以农民—军人教育为主要特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

共和后期的古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学校系统:

希腊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

学校分为文法学校(中等性质)和修辞学校(高等性质)。

拉丁语修辞学校招收文法学生,为培养雄辩家。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西欧中世纪——进入封建社会,5世纪末~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

  西欧中世纪:

早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会学校(基督教学校)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机构,僧侣是主要的教育者。

这个时期的教会学校大体分为:

修道院学校(内学和外学)、座堂学校、堂区学校。

 “三艺”: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柏拉图)“四艺”:

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两者总称“七艺”。

 西欧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形式:

骑士教育(主要)和宫廷学校(不普遍)。

  骑士教育:

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骑士七艺”——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三个阶段——7、8岁以前为家庭教育,7、8岁以后为侍童教育,12-14岁侍从教育。

以军事教育、宗教教育和封建道德教育为主,轻视文化知识学习。

重礼仪文雅。

  宫廷学校:

“七艺”,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西欧中世纪晚期:

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行会学校。

  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中世纪大学已形成自治的特点,并已初步形成了学位制度。

文,法,神,医——新的教育机构和思想。

  城市学校是一种世俗性学校,是为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而设立的。

主要类型有:

拉丁文法学校、读写学校、私立学校等。

行会学校(手工业者)基尔特学校(商人行会)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由行会艺徒制发展而成。

二、近代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中世纪教育向近代教育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

(人文主义教育)基本特征:

1、培养不再局限于神职人员,培养事业家

2、知识等会对人类进步起作用

3、拉丁文、希腊文为主要课程,古典文学,历史,地理。

4、游戏,体育是教育的必要组成

5、宗教道德教育解体,人道主义,乐观主义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育的主张被重视

7、理论联系实际

8、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产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最初提出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先进国家中取得胜利并得到巩固的时期。

(二)近代德国教育

近代德国教育: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福禄倍尔——幼儿园影响学前教育

(三)19世纪以后西方教育的主要特点

19世纪后西方近代教育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和重视,公共教育的建立;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实科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强;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国家干预教育——最初发生英国,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法,开了政府通过拨款干预教育的先河。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既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要求,也为普及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

   大机器生产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就决定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了实科教育的发展。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规定了义务教育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第三节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为:

(1)教育全民化;

(2)教育终身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现代化。

   全民教育——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它的任务侧重于普及教育。

为应对全民教育的挑战,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1)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

(2)扩大基础教育的范围;

(3)普及初等教育;

(4)开通青年和成人学习必需的多种传授体系;

(5)有效利用信息、通讯等手段和渠道传播知识等。

  终身教育——提出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发展为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且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分隔;它不仅是教育内部一切因素的整合,也是教育与外部其他因素的整合,是多元的、立体的整合;主张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是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培养个体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它的任务侧重于继续教育。

  教育民主化——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平等的基础是教育机会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要求:

(1)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最基本的教育;

(2)每个人都有相等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

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

(1)做到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2)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

  教育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的整体性变革。

当代教育现代化的成果突出表现为:

(1)教育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

(2)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不断普及和深化;

(3)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

(4)教育方法、手段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5)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历不断提高;

(6)教育制度越来越灵活;

(7)教育结构结构越来越丰富。

第二章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第一节西方教育思想

一、古代教育学思想

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一)苏格拉底和产婆术

  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主张教育就是为了发展人的智慧,使人的道德完善。

他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倡导问答法,后人称为“产婆术”。

(二)柏拉图和理想国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希腊学园的创始者,《理想国》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重视教育的作用。

认为教育既是改变人性的手段,又是建立和巩固“理想国”的工具,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规定统一学制;

(2)强调早期教育。

主张胎教,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主张让儿童在做游戏、学唱歌、听故事中受教育;

(3)主张德、智、体、美和谐的教育;

(4)提倡发展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亚里士多德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最博学的思想家,主要代表作为《政治学》,他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应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但反对女子受教育。

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教育年龄分期并提出相应教育主张的教育家,他把人从出生到21岁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出生到7岁,为家庭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身体;

(2)第二阶段:

7岁到14岁,进入国家办的学校,接受和谐的教育,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

(3)第三阶段:

14岁到21岁,以智力教育为主,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理智灵魂。

二、近代教育

(一)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欧洲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捷克著名教育家。

“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教育史上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大教学论》——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母育学校》——西方第一部详细论述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西方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幼儿看图识字课本。

泛智论——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诱导、量力性、循序渐进性、巩固性、因材施教

(二)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瑞士,被称为“国民教育之父”

认为教育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

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

教育适应自然——最基本教育原则(同赫尔巴特和卢梭)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思想。

要素教育思想——要素是儿童自然能力的最简单的萌芽。

教育分为:

德育、体育、智育。

德育:

儿童对母亲的爱;体育:

锻炼关节;智育:

对事物的感觉观察能力。

(数目,形状,名称)—(计算,测量,表达)—(算术,几何,语文)。

(三)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德国,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

《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教育学的科学性——认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哲学的基础——教育目的论,心理学的基础——教学理论,伦理学的基础——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形式教学阶段——“统觉”,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他的学生莱因发展为五阶段:

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凯洛夫又将其演变为“五步法”:

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中小学曾广泛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经日本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和教室中心”

教育理论要点:

(1)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学生的学习围绕教师;

(2)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教科书和教师的讲授;

(3)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四)福禄倍尔

福禄倍尔——德国,“幼儿园之父”

最早把自然哲学中的“进化”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

他反对将人的生命和教育视为是“固定和静止的东西”。

强调教育必须适应自然,顺应儿童天性。

1837,为3-7岁的儿童创办“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我活动的机构”。

1840,将其改名为“德国幼儿园”,标志者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重视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主体是家庭教育,幼儿园是补充不是替代。

幼儿园采取半日制。

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重的价值。

游戏是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

在游戏中,表现出创造性和主动性。

恩物——活动玩具,8套,上帝的恩赐,认识自然及其规律的工具

最早提出将手工作业列为教学课程。

1866,手工教育进入芬兰学校课程。

三、现代教育思想

(一)杜威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1896,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简称“杜威学校”

1916,《民主主义与教育》——“进步教育运动最清楚明白、最全面的宣言”,是教育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

杜威以反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面目出现,他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实践活动和实际经验对获得知识的重要性。

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主张在学校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二)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园的改革家”

教育思想建立在儿童的发展观之上。

0-6,6-12,12-18。

儿童的内在潜力必须在运动中体现出来,而运动则需要相应的环境(儿童的活动环境,教育和教师)

1907年,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

1913年,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由日本传入中国,影响我国的幼儿教育。

在实验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具有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操作方式,成效显著等特点,成为“国际公认的进步幼儿教育的先驱”。

 

第二节中国教育思想的演进

一、古代教育思想

(一)孔子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学而优则仕”——“学而优”作为入仕的必备条件。

   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道德规范)和“仁”(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主导思想是“学而知之”,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以致用”。

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

(二)墨子

墨子——墨家,与儒家称为“世之显学”

“素丝说”——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

“染于苍而苍”,“染不可不慎也”

“兼相爱,交相利”——兼士:

知识技能,思维论辩,高尚道德。

墨子还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教育。

教育原则上主张“虽不叩必鸣”,积极主动去教;强调“今之善者则作之”,重在创造。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