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957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1

月月考

(一) 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A)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荀子的思想以儒学为宗,又兼容并蓄了其他诸子的部分思想,可谓春秋以来诸子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不仅在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基础性的理论贡献。

钱穆先生就认为:

“汉代以后的儒家学者对经济的见解,基本上由此而来。

”荀子的经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荀子认为“人之生固小人”,在《富国》篇里又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指出人性生而就有引发社会纷争、破坏社会秩序的恶质。

但同时他又强调“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的人类要得以生存,就必须群居,因为“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

若不群居,人类社会显然无法发展,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既然确定“人之生,不能无群”,那么有着易争之“恶”的人类又怎么才能和谐地群居呢?

荀子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明分”。

他多次提到“分”的作用,譬如“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将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也”等。

他从“分”的角度来解决“群”的和谐与发展问题,与墨子追求的“尚同”截然相反。

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荀子则既强调了“群”的统一与和谐,也充分肯定了“分”的重要性,指出“群”的组织单元必须多元化,并以之为维系“群”的团结和稳定的必要条件。

但究竟什么是“分”,荀子没有明确地做出界定,不过从其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实质上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对所有的社会成员进行明确具体的社会职业、身份等级与职责分工的划分;二是在此基础上为每个成员的“欲求”做出相应的“度量分界”,也就是给予不同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权利与资源分配。

这种分配必须以什么为依据呢?

荀子指出“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并说“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将礼义视为明分的基本原则。

作为分配依据的“礼”,本身就有以德、能为标准进行社会阶层与物质资源之“分”的制度公正的伦理内涵。

荀子说“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德、能的高低决定了资源分配上的等差。

荀子通过礼义对此做出确认,为社会物质资源的分配与个人德、能的对应性提供了保障,试图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由欲求而“争”并由“争”致“乱”而“穷”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其“礼”从德性要求与制度规范上对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进行伦理价值导向和法律规范,力图做到符合儒家价值理念的起点公平与过程公正,以实现人类难以“近尽”的物质欲望与自然、社会资源的“相持而长”。

(选自《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兼容并蓄,是春秋以来诸子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在哲学、伦理、教育、经济等诸多方面卓有建树。

B.荀子对汉代以后儒家学者的经济见解有深远影响,其中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其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C.荀子在指出人性生而就有恶质的同时,又强调人类要得以生存、人类社会要得以发展,就必须群居。

D.荀子认为解决“人之生,不能无群”和人性易争之“恶”之间的矛盾而使人们可以和谐群居,关键在于“明分”。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其中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其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错误,原文是“荀子的经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荀子的“力不若牛,走不若马”承认了人类自身具有局限性,“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说明人应各专其职,群居而合作。

B.从荀子的“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将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也”和墨子的“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可以看出,前者强调“分”,后者强调“尚同”。

C.荀子不仅强调了“群”的统一与和谐,还认为如果“群”的组织单元能够多元化,那么“群”的团结和稳定就能够得以维护。

D.荀子虽然没有对究竟什么是“分”做出明确的界定,但他明确指出礼义是明分的基本原则,将其作为分配的依据。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原文是“‘群’的组织单元必须多元化,并以之为维系‘群’的团结和稳定的必要条件”,选项中的“如果……那么……”的表述是将“‘群’的组织单元能够多元化”当作充分条件,选项混淆了逻辑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荀子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他主要从社会成员的阶层划分、基于阶层划分的权利与资源分配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分”的内涵。

B.荀子通过礼义对德、能的高低决定资源分配上的等差做出了确认,这是社会物质资源的分配与个人德、能的对应性的保障。

C.荀子的“礼”对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进行伦理价值导向和法律规范,努力做到起点公平和过程公正,使之符合儒家价值理念。

D.荀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有效地控制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实现了人类的物质欲望与自然、社会资源的“相持而长”。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有效地控制了……实现了……”错误,原文是“试图以此来有效地控制……潜在风险”“力图做到……以实现……‘相持而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百年震柳

梁'衡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罕见的大地震。

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

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

老百姓惊呼:

“山走了!

”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

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

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

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

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

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

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

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

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

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

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

人老看脸,树老看皮。

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

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

这棵树树龄已经将近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将近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能让你心惊肉跳。

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变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

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

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

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

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

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

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

将近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

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

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

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

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

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

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

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

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

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82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约一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

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树心“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C.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翔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目的是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D.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地震的强度,而“阳光暖暖地抚慰”“细雨轻轻地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A.“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理解错误。

强调地震的巨大破坏,是为了衬托震柳的奇迹存活,也点明了震柳之名的由来。

B.“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分析有误,其目的是强调震柳生命力的顽强。

C.“目的是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不妥,列举这些数据主要是为了让震柳的存活更令人震撼。

5.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说明原因。

第四段介绍柳树的生长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

②照应上文。

文章前三段集中写震柳经历强烈地震而不死,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

③丰富内涵。

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分析文章插入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

从内容上说,文章插入某一内容,一般有补充交代、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章文学性的作用;从结构上说,一般有照应上下文,使文章内容上下呼应等作用。

作答时,需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6.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

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