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38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docx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

 

《构造地质学》

 

 

姓名:

XXX

学号:

2012

班级:

地质XXX

 

二○一四年六月

目录

第1章前言……………………………………………………………3

 1.1目的……………………………………………………………3

 1.2要求……………………………………………………………3

1.3图幅情况………………………………………………………3

第2章地层与岩体特征………………………………………………3

 2.1地层分布………………………………………………………4

2.2接触关系………………………………………………………4

2.2.1整合接触…………………………………………………4

2.2.2角度不整合接触…………………………………………4

第3章岩浆岩…………………………………………………………4

 3.1花岗岩侵入体…………………………………………………5

 3.2辉绿岩侵入体…………………………………………………5

第4章地质构造………………………………………………………5

 4.1褶皱构造………………………………………………………6

4.1.1羊山背斜………………………………………………7

4.1.5花山背斜………………………………………………8

4.1.6南部背斜………………………………………………8

4.1.1青岩顶向斜……………………………………………8

4.1.2石顶山向斜……………………………………………8

4.1.3北西部向斜……………………………………………9

4.2断层构造…………………………………………………………9

4.2.1F1推测逆断层…………………………………………9

4.2.2F2平移断层……………………………………………10

第5章构造发展史……………………………………………………10

第6章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2

 

第一章 前言

1.1 目的

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

综合作业使我们能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次训练。

因此,这种类型作业是重要的。

对培养我们读图、作图及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故该作业的构造分析一定能使我们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并且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

1.2 要求

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副构造纲要图、一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并且对所选图幅、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上色且要美观清晰。

1.3图幅情况

名称:

长山地区地形地质图,其比例尺为:

1:

25000,总面积为(22.3*250m)(15.4*250m)=21.3k㎡,地貌特征为:

由图上标高可以观察到最高海拔位于青岩顶,为435m;最低海拔位于金沙河,为130m。

由地质图亦可以观察到长山地区河流、山地、沟谷、丘陵等地貌均发育较好,河流依照地势基本为东南走向。

根据地质图综合作业的要求,结合老师的指导,最后完成的作业为:

长山地区构造纲要图一幅,长山地区地质剖面图一副幅,长山地区地质构造的说明分析及构造发展史等相关内容。

第二章 地层与岩体特征

根据地质图上地层的出露特征及产状可知长山地区最新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最老地层为中寒武统(∈2),中间缺失中奥陶统(O2),上奥陶统(O3),志留系(S),泥盆系(D),下石炭统(C1),中三叠统(T2),上三叠统(T3),中侏罗统(J2),上侏罗系(J3),白垩系(K),古近系(E),新近系(N)。

其它时代的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划分标志明显,易于识别。

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中寒武统(∈2)、上寒武统(∈3)、下奥陶统(O1)、中石炭统(C2)、上石炭统(C3)、下二叠统(P1)、上二叠统(P2)、下三叠统(T1),下侏罗统(J1),第四系(Q)。

另外该地区还有6个褶皱以及2个断层。

2.1 地层分布

(1)中,上寒武统(∈2+3):

位于图幅南部金沙河的河岸两侧,代表性岩石为鲕状灰岩,泥质灰岩。

(2)下奥陶统(O1):

主要分布在长山地区的南东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白云质灰岩。

(3)中,上石炭统(C2+3):

呈长条带带状分布于图幅中部,范围大,走向NE-SW,代表性岩石为页岩夹煤层,石英砂岩。

(4)下,上二叠统(P1+2):

呈带状分布于长山地区的中部和北部地区,走向NE-SW,代表性岩石为砂岩、页岩夹煤层、页岩。

(5)下三叠统(T1):

分布于南西部青岩顶一带并包围青岩顶,中部石顶山东北侧,图幅北西部被下侏罗统(J1)隔断,代表性岩石为砂岩、页岩。

(6)下侏罗统(J1):

主要分布于图幅北西部,代表性岩石有砂岩、砾岩夹玄武岩。

(7)第四系(Q):

主要沿金沙河河谷两岸分布,部分切过∈2、∈3、O1、C2、C3、P1,少部分分布于北东部,代表性岩石为砂岩、砾岩。

2.2 接触关系

根据各个地层之间的连续性(根据图例的时代是否连续)和各自的产状及分布特征,则可以得出地层的接触关系如下:

2.2.1 整合接触

(1)中寒武统(∈2)、上寒武统(∈3)和下奥陶统(O1)连续且地层产状一致

(2)中石炭统(C2)、上石炭统(C3)、下二叠统(P1)、上二叠统(P2)和下三叠统(T1)地层产状一致

2.2.2 角度不整合接触

(1)下奥陶统(O1)和中石炭统(C2)产状不同且有地层缺失

(2)上寒武统(∈3)和中石炭统(C2)产状不同且有地层缺失

(3)下侏罗统(J1)和上二叠统(P2)、下三叠统(T1)产状不同且有地层缺失

(4)第四系(Q)和下三叠统(T1)、上,下二叠统(P2+1)、上,中石炭统(C2+1)以及下奥陶统(O1)、上,中寒武统(∈3+2)产状不同且有地层缺失

第三章岩浆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岩浆岩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之一,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igneousrock),大部分是在地壳里的岩石。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玄武岩、苦橄岩等。

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

长山地区地形地质图中岩浆岩共有2种:

花岗岩和辉绿岩。

花岗岩和辉绿岩均为侵入岩,则可以推断出本区的岩浆活动方式为侵入作用。

区中花岗岩和辉绿岩均只有1处出露。

3.1 花岗岩侵入体(酸性岩浆侵入体)

产出:

主要分布于长山地区南部,并且正处于中间位置,出露的平面形态为带状,根据本区比例尺,可计算出露面积总共约为0.95k㎡,面积小,根据产状可以归为岩株;由花岗岩侵入体的分布和出露产状推测出其侵入时代为:

下奥陶统(O1)之后,中石炭统(C2)之前;由图可看出花岗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

3.2 辉绿岩侵入体(基性岩浆侵入)

产出:

主要分布于长山地区南部,稍微向东偏出中部位置,出露的平面形态为细条带状,根据本区比例尺,可计算出露面积总共约为0.05k㎡,面积较小,根据产状可以归为岩墙;由辉绿岩侵入体的分布和出露产状推测出其侵入时代为:

下奥陶统(O1)之后,中石炭统(C2)之前,且在花岗岩侵入之后再侵入,说明其形成时代晚于花岗岩;由图可看出与辉绿岩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

第四章 地质构造

长山地区自下奥陶统(O1)以来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地质作用,在内外地质作用力的作用下,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层的下降或抬升,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地质构造;而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最终让地貌变得丰富且富有层次,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

长山地区的主要构造有六个褶皱与两个断层,褶皱有三个背斜和三个向斜,背斜分别为羊山背斜、花山背斜和青岩顶与石顶山之间的一个小背斜;向斜分别为青岩顶向斜、石顶山向斜和北西地区的一个小向斜;断层有一个逆断层F1和平移断层F2。

同时,可根据地层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判断褶皱和断层的形成时代:

对于褶皱来说,形成时代应该在不整合面以下褶皱岩层最新地层时代之后,与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之前;而断层的形成时代为:

一般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地层之后,未被错断地层的上覆不整合面以上的最老地层之前。

总之,结合地质构造各个方面的规律标志等,综合分析主要褶皱和断层的特征如下。

4.1 褶皱构造

褶皱是一个地质学名词,褶皱是岩石中的各种面(如层面、面理等)受力发生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它是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面变成了曲面而表现出来的。

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层理面;变质岩的劈理、片理或片麻理以及岩浆岩的原生流面等也可成为褶皱面;有时岩层和岩体中的节理面、断层面或不整合面,受力后也可能变形而形成褶皱。

因此,褶皱是地壳上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面向上弯曲的称为背斜,褶皱面向下弯曲的称为向斜。

背斜中心部位为较老地层,两侧为较新地层;向斜中心部位为新地层,两侧为老地层。

在地层未发生倒转等其它特殊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背斜和向斜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是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皱的形态和产状。

包括:

①核:

系值褶皱的中心部位的岩层。

背斜的核是该褶皱中最老的地层,向斜的核是该褶皱中最新的地层。

②翼:

泛指褶皱两侧比较平直的部位。

当背斜和向斜相连时,有一翼是两者共用的。

③转折端:

指褶皱面(如岩层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转折端的的形态有圆弧状、尖棱状、箱状和膝状等,据此分别将褶皱描述为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扇状褶皱和挠曲等。

④枢纽:

指单一褶皱面(如岩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和折线。

枢纽的空间产状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或直立的。

⑤轴面:

各相邻褶皱面(如岩层面)的枢纽连成的面称为轴面,轴面是一个设想的标志面,它可以是平直面,可以是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任何面的交线称轴迹。

[1]

⑥拐点:

为连续地周期性波形曲线上,上凸与下凹部分的分界点。

即褶皱翼部曲率为零的点。

脊线和槽线:

同一背形褶皱面的最高点的连线称为脊线;反之,同一向形褶皱面的最低点的连线称为槽线。

一般依据褶皱的位态或其在空间的产状和褶皱的形态进行几何分类。

1、位态分类或产状分类根据单个褶皱的枢纽及轴面的产状分为:

①直立水平褶皱,轴面近于直立(倾角80°~90°),枢纽近于水平(0°~10°);

②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角10°~70°;

③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于直立;

④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20°~80°),枢纽近水平;

⑤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枢纽倾伏;

⑥平卧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于水平;

⑦斜卧褶皱,轴面和枢纽的倾向和倾角基本一致,轴面倾角20°~80°。

2、形态分类

以在与褶皱轴相垂直的正交剖面上的形态进行划分。

根据组成褶皱的岩层厚度变化或各层的曲率变化,利用层的等斜线型式来表示。

等斜线即同一翼的相邻褶皱面上其切线倾角相等的切点的联线。

据此可分为3个类型:

型,等斜线在背形中成正扇形向内弧收敛,即内弧的曲率比外弧的大。

根据其收敛的程度和层的厚度变化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类:

IA型褶皱的等斜线强烈收敛,褶皱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比翼部的薄,也称顶薄褶皱;IB型是理想的平行褶皱,等斜线垂直层面,上下层面互相平行,褶皱层厚度在各处相等,也称等厚褶皱;IC型褶皱的等斜线略微收敛,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比翼部的略厚。

型,等斜线互相平行,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明显大于翼部,但在平行轴面方向上测量的视厚度则各处相等。

这类褶皱各层的曲率相同,各层形态相似,故称相似褶皱。

型,等斜线在背形中呈反扇形向外弧收敛,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明显大于翼部,也称顶厚褶皱。

3、根据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

①协调褶皱,各褶皱面的弯曲形态一致或作有规律的变化,如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

②不协调褶皱,各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彼此有明显的不同,层的厚度变化很不规则。

4.1.1羊山背斜

该背斜位于长山西侧的羊山一带,呈NE-SW方向延伸,长条带状,长约3000m,宽约1000m,长宽之比约为3:

1,为短轴褶皱。

褶皱中部高,两边低,最高处海拔略大于400m。

两翼由上石炭统(C3)、下二叠统(P1)上二叠统(P2)地层组成,核部由中石炭统(C2)地层组成,由地质图可看到两翼产状为:

北西翼325°∠55°,南东翼155°∠25°,轴面倾向为SE,转折端呈较圆滑椭圆状,枢纽呈NE-SW向。

归类可知,本褶皱为斜歪倾伏褶皱。

该背斜的南东翼与相邻的青岩顶向斜连接,北西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由图推测该背斜形成时代应该在下三叠统(T1)之后,下侏罗统(J1)之前。

4.1.2花山背斜

该背斜位于长山东侧的花山一带,呈NE-SW向延伸,带状分布。

长约2500m,宽约500m,长宽之比约为5:

1,为短轴褶皱。

两翼由上石炭统(C3)、下二叠统(P1)地层组成,核部由中石炭统(C2)地层组成。

由地质图可看到两翼产状为:

北西翼(310°~320°)∠(30°~55°),南东翼(130°~140°)∠(25°~30°),北西翼较陡,南东翼相对较缓,轴面倾向为SE,枢纽呈NE-SW向。

归类可知,本褶皱为斜歪倾伏褶皱。

由图推测该背斜形成时代应该在中石炭统(C2)之后,下侏罗统(J1)之前。

4.1.3南部背斜

该背斜位于图幅中部靠下的石顶山和青岩顶中间附近,呈NE-SW向延伸,带状分布。

核部由中石炭统(C2)地层组成,两翼由上石炭统(C3)、下二叠统(P1)地层组成,核部由中石炭统(C2)地层组成。

由地质图可看到两翼产状为:

北西翼320°∠44°,南东翼90°∠32°,北西翼较陡,南东翼较缓,轴面倾向为SE,转折端呈较圆滑椭圆状,枢纽呈NE-SW向。

归类可知,本褶皱为斜歪倾伏褶皱。

背斜的北西端与青岩顶向斜连接,由图推测该背斜形成时代应该在下三叠统(T1)之后,下侏罗统(J1)之前。

4.1.4青岩顶向斜

该向斜位于长山东侧的青岩顶一带,呈NE-SW向延伸,长条带状,长约1500m,宽约300km,长宽比约为5:

1,为短轴褶皱。

褶皱中部高,两边低,最高处海拔为435m,是全区海拔最高的地方。

两翼由上二叠统(P2)、下二叠统(P1)、上石炭统(C3)地层组成,核部由下三叠统(T1)地层组成。

由地质图可看到两翼产状为:

北西翼(120°~130°)∠(35°~50°),南东翼(320°~330°)∠(35°~45°),轴面倾向为NW,轴面产状近于直立。

归类可知,本褶皱为直立倾伏褶皱。

由图推测该向斜形成时代应该在下三叠统(T1)之后,下侏罗统(J1)之前。

4.1.5石顶山向斜

该向斜位于长山东侧图幅中部的石顶山一带,呈NE-SW向延伸,长椭圆状,长约3200m,宽约1200m,长宽之比约为2.7:

1,为短轴褶皱。

两翼由上二叠统(P2)、下二叠统(P1)地层组成,核部由下三叠统(T1)地层组成。

由地质图可看到两翼产状为:

北西翼155°∠25°,南东翼315°∠40°,北西翼较缓,南东翼较陡,转折端呈较圆滑椭圆状,轴面倾向为NW,翼间角约为120°。

枢纽呈NE-SW向,中间倾伏,两端隆起。

归类可知,本褶皱为斜歪倾伏褶皱。

向斜的北西翼与相邻的花山背斜相连,。

由图推测该向斜形成时代应该在下三叠统(T1)之后,下侏罗统(J1)之前。

4.1.6北西部向斜

该向斜位于图幅西北部一带,呈NE-SW向延伸,长约875m,宽约450m,长宽比约为2:

1,为构造盆地。

两翼由上二叠统(P2)、下二叠统(P1)地层组成,核部由下三叠统(T1地层)组成。

由地质图可看到两翼产状为:

北西翼(120°~130°)∠30°,南东翼(320°~330°)∠40°,轴面倾向为SE,轴面产状近于直立。

归类可知,本褶皱为直立倾伏褶皱。

由图推测该向斜形成时代应该在下三叠统(T1)之后,下侏罗统(J1)之前。

4.2断层构造

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几何要素由断层面和断盘构成。

断层面是岩块沿之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

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位于断层面之上的称为上盘,断层面之下的称为下盘。

断层面上错断前的一点,错断后分成的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总滑距;视位移是断层两侧相当层错开的距离,即错动前的某一岩层,错断后分成两对应层之间的距离,统称断距。

通常按断层的位移性质分为:

①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

②上盘相对上升的逆断层。

③两盘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平运动的平移断层,又称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

长山地区共有2个断层,F1为逆断层,F2为走滑断层。

其中F1发育于图区南部,切过了第四系(Q)、上石炭统(C3)、中石炭统(C2)、下奥陶统(O1)、上寒武统(∈3)、中寒武统(∈2);F2发育于图区东北部,切过了下三叠统(T1)、上二叠统(P2)、下二叠统(P1)、上石炭统(C3)、中石炭统(C2)。

4.2.1F1推测逆断层

该断层位于图幅南部中金沙河一带,走向为NE-SW向,与褶皱轴向斜交,南西端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4km,断层面倾向NE,为斜断层。

该断层切过了第四系(Q)、上石炭统(C3)、中石炭统(C2)、下奥陶统(O1)、上寒武统(∈3)、中寒武统(∈2),北部地形高南部低,根据“V”字形法则,由图判断出该断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倾向向南且断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角。

该断层北盘地层主要为中石炭统(C2)与上寒武统(Є3),南盘地层主要为中寒武统(Є2),可以判断,北盘为下降盘,南盘为上升盘,上盘上升,下盘下降,为逆断层。

该断层切过石炭统(C2),部分地区被第四系(Q)岩层覆盖,可以判断该推测断层形成时期在中石炭统(C2)之后,第四系(Q)之前。

4.2.2F2平移断层

该断层位于图幅东北部花山附近,走向为NW—SE,北部延伸出外,南部止于第四系(Q)地层,全长约为1.8km,为走滑断层。

该断层切过了下三叠统(T1)、上二叠统(P2)、下二叠统(P1)、上石炭统(C3)、中石炭统(C2),同时横切花山背斜和石顶山向斜,断层走向与褶皱轴面垂直,为横向断层。

该断层切过下三叠统(T1)地层,止于止于第四系(Q)地层,未切过下侏罗统(J1)地层,可以推断该断层的形成时代为下三叠统(T1)之后,下侏罗统(J1)之前。

第五章构造发展史

长山地区构造发展史:

本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大地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下,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

根据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构造层。

根据各种地质构造形成的机理模式和基本理论,结合中国大地构造在全球地质应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的基本特征,现将其构造发展史具体分析描述如下:

第一构造层:

中寒武统(∈2)至下奥陶统(O1),此为中国祁连期早期阶段对应于加里东期(寒武纪—志留纪),寒武纪时最主要的地壳变动为升降运动,该时期地壳缓慢下降,接受沉积,缓慢形成中寒武统(∈2)、上寒武统(∈3)、下奥陶统(O1)地层,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关系。

志留纪末泥盆纪初,亚洲在很多地区发生了褶皱运动。

在原来的许多大地槽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后退,形成众多高山。

这一阶段是加里东运动的后半期,亦即造山时期。

由于剧烈的构造运动,在下奥陶统(O1)与中石炭统(C2)地层形成背斜,走向NE-SW向。

而在加里东期,是中国较强烈的岩浆活动期

岩浆从地底上升侵入相对薄弱的地层,冷凝后形成侵入岩体花岗岩,花岗岩形成之后继续运动形成了辉绿岩。

之后中奥陶统(O1)至下中石炭统(C2)的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消失之后再接受沉积。

第二构造层:

中石炭统(C2)、上石炭统(C3)、下二叠统(P1)、上二叠统(P2)、下三叠统(T1),此为中国天山期阶段对应于海西-印支期(1.泥盆纪;2.石炭纪;3.二叠至三叠纪),造成该区地层展布呈条带状.深水沉积与浅水沉积相间,以及活动型海槽沉积与稳定型浅海沉积相间的格局。

该时期地层呈下降趋势,然后沉积,逐渐形成第二构造层的各个地层,在稳定沉积到下三叠统(T1)时,由于剧烈的构造运动,在下三叠统(T1)之后,下侏罗统(J1)之前,该构造层形成了诸多褶皱包括羊山背斜、青岩顶向斜、花山背斜、石顶山向斜和北西部小向斜,这五个褶皱都呈NE-SW向延伸并且形成了一个平移断层。

之后下三叠统(T1)与下侏罗统(J1)的地层遭受风化剥蚀。

第三构造层:

下侏罗统(J1),此为我国燕山早期,该时期地壳下降,各地层下降然后接受沉积,形成第三构造层。

第四构造层:

第四系(Q),此为我国此为我国阿尔卑斯阶段,该时期地层呈下降趋势,并且逐渐接受沉积,形成第四系(Q),新岩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之后地壳上升,接受风化剥蚀至今。

长山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现在复杂的地质构造。

第六章 结束语

长山地区地层出露较全。

从古生代地层开始,除缺失下寒武统(∈1),中奥陶统(O2),上奥陶统(O3),志留系(S),泥盆系(D),下石炭统(C1),上三叠统(T2),中侏罗统(J2),上侏罗统(J3),古近系(E),新近系(N)外,其他地层均出露完好。

在构造方面,本区分布有7个褶皱,另外还有2个断层,地质构造发育较好;在区域构造发展方面,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四个构造层;此外伴随有岩浆的侵入作用,从总体上看,本地区构造运动较强,依次形成长山地形。

通过这次构造地质综合作业,加深了我们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掌握,深刻的认识了构造地质学所研究的内容,使抽象、深奥的书本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运用,加深对地质构造的理解,达到了增长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

在进行综合地质图的读图、分析图、制作剖面图、书写构造发展史以及编制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作业的过程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也为我们将来走向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

这次作业,巩固了学习,让我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抽象的地质在脑海和图上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地质工作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短暂而又充实的作业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很大帮助。

人虚虚心请教他人,作业态度认真,这些好的习惯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保持。

,其实,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工作上不马虎,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

最后,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地质构造的学习远远不是现在的综合作业总结那么简单,在构造地质学研究中,还需与岩石学、地层学、地貌学及地球物理学等学科密切结合;同时,要努力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把握好、运用好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使之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登发,贾承造.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与应用研究新进展[J].地学前缘.2005(10)

[2]舒良树,《普通地质学(彩色版)》,地质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