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4992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测试解析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世博会前期,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混凝剂可以为饮用水消毒

B. 世博会期间,用二氧化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节能减排

C. 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

H﹣Cl﹣O

C. C60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D. 具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O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可作自来水的净水剂                                    

B. 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C. 二氧化碳可用作钠着火的灭火剂                         

D. 小苏打可作面包的发泡剂

4.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 清除可燃物                                                         

B.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5.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矾、漂白粉、臭氧的净水原理相同

B.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C.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D. 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使用时其用量可以不加限制

6.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的鉴定,12C和14C互为同位素

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D.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7.某固体化合物的化学式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与足量的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5+H2O═NH3•H2O+H2↑

B. NH5中只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

C. 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D. NH5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为8个电子

8.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是人体健康、植树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之一,缺铁时可用补充FeSO4的方法补铁

B. 在采煤作业中,把炸药和干冰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

C.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理论上可达100%

D. 聚乙烯塑料可用于制作餐具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0.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 CO2的结构式:

O=C=O                                     

B. 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C. Cl﹣结构示意图:

                            

D.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11.下列有关甲烷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B. 甲烷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

C. 收集甲烷时常用排水法,是因为甲烷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

D. 甲烷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甲烷难溶于水

12.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含有C、H、O元素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13.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 NaCl、HCl、H2O,NaOH                                

B. Cl2、Na2S,HCl、SO2

C. HBr、CO2、H2O,CS2                                      D. Na2O2、H2O2、H2O,O3

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HCl的电子式:

                                   B.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 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15.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非极性共价键断裂和形成的是(  )

A. 2H2+O2═H2O                                                   

B. NH3+HCl═NH4Cl

C. 4Fe(OH)2+2H2O+O2═4Fe(OH)3             

D. 2Na2O2+2H2O═4NaOH+O2↑

二、填空题(共4题;共25分)

1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MgCl2

②Na2S

③HF

④N2

⑤CO2

⑥CaO.

17.有以下物质:

①HF   ②Cl2③H2O ④N2⑤C2H4⑥C2H6⑦H2⑧H2O2⑨HCN(N≡C﹣﹣H)

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既含有极性键的是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只有σ键的是________;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含有由一个原子的p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的是________.

18.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有以下物质:

①SO2Cl2 ②C2H6 ③CS2 ④HClO ⑤H2O2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________ ;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直线型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  ________ ;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四面体形结构的极性分子是  ________ ;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V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  ________ ;

(2)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作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O3分子的结构如图5,呈V型,键角116.5℃.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请回答:

①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 ________.

②下列与O3分子的结构相似的是  ________ .

A.H3O+  B.CO2  C.NO2﹣  D.BeCl2

③分子中某原子上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3分子有  ________ 对孤对电子.

④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 ________(是或否).

19.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MgCl2________

K2O:

________

H2O________

HCl:

________.

三、综合题(共2题;共6分)

20.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H2S________;

(2)MgF2________.

21.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质有下列几种:

①Al2O3②Ca(ClO)2③Na2SiO3④NH3   

其中:

A.可做制冷剂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B.可制备耐火坩埚、耐火管的是________;

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D.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可作净水剂,故A错误;B.二氧化硅不具有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而Si具有,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节能减排,故B错误;

C.钢筋混凝土不含有机物,为无机材料,故C错误;

D.CO和NOx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

B.二氧化硅不具有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C.钢筋混凝土不含有机物;

D.CO和NOx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过氧化钠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次氯酸中存在1个H﹣O键和1个O﹣Cl键,其正确的结构式为:

H﹣O﹣Cl,故B错误;

C.C60和石墨互为同位素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具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该原子可以表示为:

 O,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符合离子化合物特点;

B.次氯酸的中心原子为O,不存在H﹣Cl键;

C.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D.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是质量数,左下角表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收水中固体杂质颗粒而净水,故A正确;B.氢氧化铝碱性较弱,能够与盐酸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B正确;

C.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氧气助燃,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碳灭,应用沙土,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常用于面包的发泡剂,故D正确;

故选:

C.

【分析】A.依据盐类水解的性质解答;

B.氢氧化铝碱性较弱,能够与盐酸反应;

C.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

D.依据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解答.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

陶瓷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氦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可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而燃烧物的着火点不变,故选B.

【分析】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可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以此来解答.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明矾的净水原理:

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所以能净水,漂白粉的净水原理:

漂白粉与空气接触后,会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臭氧的净水原理:

利用自身的强氧化性杀菌消毒;三者的原理各不相同,故A错误;B.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为渗析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但是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使用时其用量可以应严格限制,故D错误;

故选:

B.

【分析】A.根据明矾、漂白粉、臭氧的净水原理分析;

B.依据胶体的渗析性质解答;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属于物理变化;

D.亚硝酸有毒,过量使用会使人中毒.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14C具有放射性,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的鉴定,12C和14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气溶胶为胶体分散系,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可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

D.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为萃取过程,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14C具有放射性;

B.气溶胶为胶体分散系;

C.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D.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为萃取过程.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它与H2O反应,H﹣具有还原性,H2O具有氧化性,可生成氨气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故A正确;B.NH5为离子化合物,分子中存在NH4+和H﹣,化学式应为NH4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N﹣H键共价键,是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NH5为离子化合物,为NH4H,1molNH5中含有4NA个N﹣H键,故C错误;

D.NH5为离子化合物,分子中存在NH4+和H﹣,电子式为

,氢达2电子的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化学式应为NH4H,为离子化合物,存在NH4+和H﹣,为离子化合物,由此分析解答.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Fe为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则缺铁时可用补充FeSO4的方法补铁,亚铁离子易被吸收和利用,故A正确;B.干冰可隔绝空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爆炸时气体增多,则把炸药和干冰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故B正确;

C.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较高,但不能完全转化为电能,还转化为热能,则能量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故C错误;

D.聚乙烯塑料无毒,则可用于制作餐具,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Fe为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

B.干冰可隔绝空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爆炸时气体增多;

C.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较高,但不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D.聚乙烯塑料无毒.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可能为单质,如氢气、氧气中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共价化合物在溶液中可电离出离子,如H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故C错误;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可能为单质;

B.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在溶液中可电离出离子;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CO2的结构式为:

O=C=O,故A正确;B.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碳原子的原子半径较大,H原子半径最小,乙醇的球棍模型为:

,故B正确;

C.氯离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

D.四氯化碳分子中含有4个碳氯键,碳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四氯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

B.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1个亚甲基和1个羟基,原子半径C>O>H;

C.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四氯化碳分子中,Cl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该电子式中漏掉了Cl原子的3对未成键电子对.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甲烷为无色气体,故A错误;

B.甲烷没有特殊气味,故B错误;

C.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故C错误;

D.甲烷为i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水,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甲烷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以此解答该题.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棉花、木村的成分为纤维素,含C、H、O元素,故A正确;B.四氧化三铁为黑色,俗称磁性铁,用于油墨中,故B正确;

C.树脂为合成高分子,为有机物加聚或缩聚反应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故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而葡萄糖不能,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棉花、木村的成分为纤维素;

B.四氧化三铁为黑色,俗称磁性铁;

C.树脂为合成高分子;

D.淀粉遇碘变蓝.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NaCl中含有离子键、HCl含有共价键、H2O含有共价键、NaOH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不符合;B、Cl2含有共价键、Na2S含有离子键、HCl含有共价键、SO2含有共价键,故B不符合;

C、HBr、CO2、H2O、CS2分子中含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故C符合;

D、Na2O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H2O2含有共价键、H2O含有共价键、O3含有共价键,故D不符合;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类型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有共价键分析判断.

1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存在一个氢氯键,氯化氢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B.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Cl﹣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B错误;

C.甲烷中含有4个碳氢键,碳原子半径大于氢离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故C正确;

D.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该核素含有表示为:

,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B.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不是18;

C.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相对体积大于氢原子;

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15.【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氢气和氧气断裂非极键,而水形成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NH3+HCl═NH4Cl反应中断裂极性O2共价键,形成离子键,没有非极性共价键断裂和形成,故B错误;

C、Fe(OH)2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则反应物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故C错误;

D、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中含有氧氧非极性键,氧气中有氧氧非极性键,所以同时有非极性共价键断裂和形成,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旧键断裂、新键形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二、填空题

16.【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解析】【解答】解:

①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镁离子与2个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②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和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离子键形成过程为

;③HF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氟原子通过共用1对电子结合,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

;④氮气是由2个氮原子通过共用3对电子结合而成,形成过程用电子表示为:

;⑤二氧化碳是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为:

CaO为离子化合物,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钙离子,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离子,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

故答案为:

;②

;③

;④

;⑤

;⑥

【分析】①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镁离子与2个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

②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和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是由钠离子与硫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③HF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氟原子通过共用1对电子结合;④氮气是由2个氮原子通过共用3对电子结合而成;⑤二氧化碳是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⑥氧化钙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

17.【答案】①③⑨;②④⑦;⑤⑥⑧;①②③⑥⑦⑧;④⑤⑨;⑦;①③⑤⑥⑧;②④⑤⑥⑧⑨

【解析】【解答】解:

①HF;③H2O;⑨HCN中所含共价键是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属于极性共价键;②Cl2④N2⑦H2 只含非极性键;

⑤C2H4中C=C为非极性键,C﹣H为极性键;⑥C2H6中C=C为非极性键,C﹣H为极性键;⑧H2O2中O﹣O为非极性键,O﹣H为极性键,所以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是⑤⑥⑧;

①②③⑥⑦⑧只有单键,所以只有σ键;

④⑤⑨中有单键和双键,所有既有δ键又有π键;

氢气中存在s﹣sσ键,

①③⑤⑥⑧都是氢原子的s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δ键,

②④⑤⑥⑧⑨中Cl﹣Cl键、N﹣N键、N﹣N键、C﹣C键、C﹣C键、O﹣O键、C﹣N键p轨道和p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形成δ键,

故答案为:

①③⑨;②④⑦;⑤⑥⑧;①②③⑥⑦⑧;④⑤⑨;⑦;①③⑤⑥⑧;②④⑤⑥⑧⑨.

【分析】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单键中只有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s电子时,两个原子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σ键;

氢原子含1个原子,最外层电子为s电子;

p轨道和p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形成δ键.

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判断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结构.

18.【答案】②;③;①;④;同素异形体;C;5;是

【解析】【解答】

(1)①SO2Cl2中含有极性键,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是四面体形结构;

②C2H6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

③CS2中含有极性键,但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

④HClO中含有极性键,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具有V型结构;

⑤H2O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

②;③;①;④;

(2)①臭氧与氧气具有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故答案为:

同素异形体;

②O3分子的结构如图

​,在臭氧O3中,中心的氧原子以sp2杂化,与两旁的配位氧原子键合生成两个σ键,使O3分子呈V形;

A、H3O+中含有3对σ键,1对孤电子对,O原子sp3杂化,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A错误;

B、CO2为含有4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为sp杂化,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故B错误;

C、NO2﹣中O含有2个σ键,1对孤电子对,为sp2杂化,空间结构为V形,故C正确;

D、BeCl2含有2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为sp杂化,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故D错误;

故选:

C;

③臭氧分子中,中间的氧原子含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