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4630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20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虹口训练馆改建工程

工程地址:

东江湾路444号

建设单位:

上海虹口区体育局

设计单位:

上海中海建筑设计院

上海奥博结构师事务所

监理单位: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1040m2

本工程位于东江湾路444号(虹口足球场内),东侧为鲁迅公园,南临虹口足球场,西面是待开发的地块,北面是居民住宅小区。

拟改建项目在功能上是为满足虹口区体育训练的需要,包括在原训练馆底层(层高9m)增加夹层(增加后的夹层楼面标高为4.0m),及在原训练馆的西侧扩建休息室和浴室,以便于训练人员休息、洗浴。

本工程建筑面积为1040m2,其中扩建工程面积为240m2,夹层面积为800m2。

扩建部分为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为过道,层高2.2m;二、三层为男、女休息室及浴室,层高为3m。

建筑高度为9m。

二.工程目标

质量目标:

一次性验收合格

工期目标:

60个日历天

安全目标:

一般事故控制在0.1%以内,无重大伤亡事故

环境目标:

达到区级文明工地标准

三.编制依据

●本工程招标文件;

●我公司本工程投标书;

●施工图设计文件

●国家及本市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公司“三合一”管理体系文件。

第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由于项目较小,工期较短,所以施工总平面布置上相应比较简单。

所有临时设施、加工场及材料堆场均布置在西面的待建空地上。

施工用水的水源及用电的电源,已由建设单位接至现场,施工排水须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建设单位指定的市政排污口。

由于本工程施工期间,虹口训练馆将正常使用,这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施工对训练馆正常使用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并在施工的主要通道上设置醒目的引导和安全标识。

第三章施工部署

本工程主要有训练馆大厅钢结构平台夹层施工,和训练馆西侧三层休息室、浴室扩建施工组成,在施工总体部署上,我们将按两个工作段同步开展施工,其中为合理用工,将大厅钢结构平台施工中的土建施工部分(基础和柱),与西侧扩建(土建)施工进行流水搭接。

由于本工程钢结构施工的构件断面较小,自重较轻,且为成品型钢,现场只进行断料,所以现场不配置大型起重设备,主要靠人力进行搬运,人力加上小型起重工具进行提升。

焊接采用手工焊。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采用工厂制作,成型后运至现场。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有条件的采用泵送浇注,无条件的则采用人力搬运进行浇注。

脚手架采用落地双排脚手架。

土方采用人工开挖。

第四章主要技术方案

一.施工测量

1.工程测量总体部署

以设计图及业主规划的用地地界,结合总平面定位依据,现场建立相对的一级三角控制主网,在此基础上,指导现场定位及轴线、标高的控制施工。

本工程定位,将利用一级三角控制主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定位”的方法来进行建筑物定位及各条轴线的控制,并采取闭合检查。

水准标高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

2.测量仪器的选用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测量精度

1

经纬仪

WILDT2

2

2

带测微器精密水准仪

SOKKIAB1

±0.8mm/Km

3

普通水准仪

SOKKIAC40

±3mm/Km

4

激光铅垂、扫平仪

5

50m,30m钢卷尺

长城

注:

以上仪器均应鉴定合格,并在计量鉴定使用有效期内。

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来保证测量精度。

3.平面轴线控制测量

(1)基准一级三角控制主网的设置原则

基准三角控制主网的设置以业主提供的规划院地界基准点及设计总平面图为依据,其三角控制主网基准点精度应控制在5mm以内。

基准平面控制主网是建立在地界基准点的基础上的,设置时要求同时满足稳定、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其中任何一点遭到不可预见事件的破坏或移动时,应及时复测补网。

标高以业主提供的规划院永久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规划院最新数值为准。

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可利用平面控制主网基准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

轴线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互相之间应进行校核,同时可检验偏差情况,闭合检查如果超出精度允许范围应及时纠正。

(2)具体方法:

根据业主提供的规划红线对设计总平面图所反映的建筑物场地进行复测,确保建筑总平面图所反映的尺寸与场地实际情况相吻合。

在项目关砌初测量定位后,请公司工程部技术科来复核,在复核正确的情况下,报请设计和监理来现场对建筑物的定位进行复核,在复核正确后,有项目部关砌填写好测量定位单请设计和监理签字认可,然后将签字后的资料交项目部资料员保存。

测量定位的精度为万分之一,定位外包轴线尺寸允许误差为5mm.

(3)轴线控制测量精度及要求:

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误差,不应大于5mm;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

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5″以内。

4.高程控制测量

(1)基准水准点的建立

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若业主提供二点),用二等水准引测至施工现场基准水准点。

施工现场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可利用平面控制网基准点和极坐标原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

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

(2)楼层的标高引测:

采用“外控”加“内控”的方法进行。

内控:

采用激光天顶仪、钢卷尺从投射点进行高层引测。

外控:

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的外墙面做好标志直线用50米钢卷尺进行高程复核。

5.基础阶段施工测量

根据桩平面图,按建(构)筑物的轴线定位定出相应轴线的桩位中心标志,经校核无误后,插上桩定位标志。

基础:

根据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按建(构)筑物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的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坡度,定出开挖边线位置。

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标高标记。

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

有垫层的在垫层面上放出(弹墨线)墙或基础平面尺寸。

基础模板完成后,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并用钉子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红漆油标示),墙、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

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的墙和柱等截面尺寸线,有地梁、预留孔洞、管道、埋件等按施工图纸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出有关的标示。

6.上部结构结构阶段施工测量

(1)主楼垂准测量控制点设置

在±0.000处建立垂直基准控制点,楼板上留出200mm×200mm的通视孔,并设置盖板。

测量时打开,结束后关闭,以防坠物伤人。

为防止高层坠物对工作人员及仪器的伤害,应在控制基准点上方搭设防护装置。

并在铅垂线经过处留有直径200mm孔并保证通视。

(2)主楼垂准测量主要测量方法

±0.0O0以上的轴线控制测量采用天顶倒锥体原理测定主楼控制轴线基准点。

在总结了多次高层测量经验以后,我们对垂直测量接收光标靶进行了改造、重新设计,制造。

使其适应高层测量远距离目标定位。

该标靶使人的视觉分辨能力相对提高。

同时也消除了仪器十字丝因远距离测量相对变粗而产生的误差。

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会使基准控制点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相互之间距离会缩短。

因此,要定期校核纠正。

(3)基准水准点的建立

根据发方包提供的城市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用精密水准仪引测施工基准水准点。

施工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

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

(4)±0.000以上部分的高程测量

以基准水准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主楼的水准点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建筑物的不断升高。

自重荷载的不断增加,建筑物会产生沉降。

因此要定期检测施工水准点的高程修正值,以及时进行修正。

二.土方开挖

1.作业条件

●开挖前应清除或拆迁开挖区域内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对靠近基坑(槽)的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防护或加固措施。

●完成场地平整,并使有一定坡向,同时挖好临时排水沟,以保证边坡不被冲刷塌方,基土不被地面水浸泡破坏,同时修筑好运输道路。

●查清工程场地的地质、水文资料及周围环境情况,根据施工具体条件,指定土方开挖、运输、堆放和土方调配平衡方案。

●开挖有地表滞水和地下水的基坑(槽)、管沟时,应做好地表、基坑的排水,并做好土壁加固的机具和材料准备。

●根据建筑总平面和基础平面图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控制定位轴线桩、龙门板或水平桩,放出挖土灰线,经检查并办完预检手续。

●夜间作业,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设施,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志。

2.施工操作工艺

●基坑(槽)开挖应按放线定出的开挖宽度,进行挖土。

根据土质、水文及本工程开挖情况,采取在四侧直立开挖,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开挖条形浅基坑(槽)不放坡时,应沿灰线里面切出基槽的轮廓线。

对普通软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为30-60cm,从开挖端向后倒退按踏步型挖掘;对粘土、坚硬粘土和碎石类土,先用镐刨松后,再向前挖掘,每层挖土厚度15-20cm,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基坑(槽)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当基坑用人工挖土,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25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部位超挖时,应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补填,并分层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灰土或砂砾石填补并夯实。

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雨期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槽)两侧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必要时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以防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基坑(槽)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一般采用钎探,是用锤把钢钎打入坑(槽)底的基土内,根据每打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来判断地基土质情况。

钢钎用直径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尖呈60º尖锥形,长1.8-2.0m。

铁锤重3.6-4.5kg。

打锤时,举高离钎顶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中,并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

钎孔布置和钎探深度,应根据地基土质的复杂情况和基槽宽度、形状而定。

钎探要做好记录,钎探后钎孔要灌砂土。

同时将锤击数显著过多或过少的钎孔,在记录表上用色笔或符号分开。

在平面布置图上注明特硬或特软点的位置,供设计、勘察等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基坑(槽)或管沟挖至基底标高,经钎探后,应会同设计、勘察、建设单位以及质量监督等部门,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松软土层,应作出地基处理记录,认真进行处理,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参加各方签证隐蔽工程记录,作为竣工资料保存。

3.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柱基、基坑(槽)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排水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mm)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槽)

场地

平整

大型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500

-150

+100

-------

经纬仪,

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量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

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

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4.成品保护

●对测量控制定位桩、水准点应注意保护。

挖土、运土、机械行驶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是否移位、下沉;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在开挖后要防止扰动或被雨水冲刷,造成失稳。

●基坑(槽)、管沟开挖完后,如不能很快浇筑垫层或安装管道,应预留150-250mm厚土层,在施工下道工序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5.安全措施

●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3.0m,不得对头挖土;挖土面积较大时,每人工作面不应小于6m2。

挖土应由上而下、分段按顺序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或采用底部掏空塌土方法挖土。

●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规定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用手推车运土,应先平整好道路,并尽量采取单行道,以免来回碰撞;用平板车、翻斗车运土时,两车间距不得小于10m,装土和卸土时,两车间距不得小于1m。

●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陷,必要时加以保护;在柱基周围、墙基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

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堆土高不超过1.5m。

6.施工注意事项

●基坑(槽)开挖,应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标桩间距应不大于3.0m,并加强检查,以防止超挖;如发现局部超挖,应采用低压缩性材料,如灰土、砂砾石等分层回填夯实。

●雨期、冬季施工应连续作业,基坑(槽)挖完后应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以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和破坏。

三.基础施工

1.工艺流程

垫层面弹线→模板安装→底板钢筋绑扎→柱子插铁固定→钢筋、模板复核→浇筑砼→养护→拆模→清理→基础面弹线。

2.施工操作工艺

●钢筋工程

在基层面上必须先弹出纵、横轴线和基础边线,柱子部位还必须弹出柱子边框线,每根轴线均应用红三角标明。

钢筋布排时,必须用粉笔或石笔沿轴线平行和垂直方面向两边按图纸规定的尺寸划出位置线,按划好的位置线绑扎钢筋的相交点,钢筋的绑扎一般用二根18#--20#铁丝,绞的圈数为2.5圈,绑扎时要抽紧,成八字形,板的钢筋除靠近外围的两行钢筋的交点必须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但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钢筋的末端弯钩朝向应正确,底板筋的末端钩应朝上。

柱子插铁应待模板工程全部完成并校正后进行。

插铁底部弯钩朝向应正确,以中心向外呈放射状。

上部位置复核无误后用夹具固定,防止插铁移位。

●模板工程

独立基础承台及基础梁采用组合钢模。

按钢模排列图拼装钢模,每块模板长边一般每300mm不少于一个钢模轧头,短边不少于二个轧头。

支模时,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模板倾复伤人。

模板支撑时,先将四周的模板按轴线校正好,水平撑的两头必须支到基坑的侧壁,侧壁土面必须加设垫头板。

模板接缝:

缝隙过大者,必须用木料或其它材料镶接,不使漏浆,使用的模板和支撑及支撑完成的浇筑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浇捣施工采用汽车泵,先接硬管,待浇筑区域在汽车泵软管范围内后,再直接采用软管浇筑。

砼应分层、分皮沿四周对称、均匀地下料,为了减少砼表面的收水裂缝,要求砼表面的铁板压光次数不少于二遍,即砼收水前一遍,砼收水后第二遍抹光。

浇筑砼前,合理组织劳力,使前后二次浇筑砼时间不超过砼的初凝时间,振捣器每一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佳,振捣器的作用半径为300~500mm,振捣器的头子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予埋件等,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应插入下层50mm,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在前层砼初凝时将次层砼浇筑完,浇筑砼时,应严格控制布料高度。

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撑、钢筋、予埋件和予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应及时修整完好。

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复盖和浇水,养护不少于7昼夜,浇水次数应保持砼有足够的湿润状态。

拆模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全部工作完成后,在基础面弹出轴线和墙身线。

3.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基础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接缝宽度应符合规定;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钢筋的品种质量、焊条的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无锈蚀、油污;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钢筋网片、骨架的绑扎和焊接质量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弯钩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位置及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的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混凝土强度试验试块的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基础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基础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基础标高

mm

±1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上表面平整度

mm

1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3

基础轴线位移

mm

15

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4

基础截面尺寸

mm

+8,-5

用钢尺量

4.成品保护

●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进行。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行人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暖卫、电气、暗管以及所立的门口等进行妥善保护,不得碰撞。

●基础内预留孔洞、预埋螺栓、铁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不得后凿混凝土。

●如基础埋深超过相邻建(构)筑物基础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

5.安全措施

●基础施工时,应先检查基坑、槽帮土质、边坡坡度,如发现裂缝、滑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堆放材料应离开坑边1m以上。

●基础浇灌,应搭设牢固的脚手平台、马道,脚手板铺设要严密,以防石子掉下;采用手推车,要有专人统一指挥、调度和下料,以保证不发生撞车事故。

●操纵振捣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穿胶鞋,接电要安全可靠,并设专门保护性接地导线,避免火线跑电发生危险。

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修理;使用电线如已有磨损,应及时更换。

●施工人员应穿戴安全帽、穿软底鞋;工具应放入袋内;向基坑内运送混凝土,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雨天施工,架子上应有防滑措施。

●现场机械设备及电动工具应设置漏电保护器,每机应单独设置,不得共用,以保证用电安全;夜间施工,应装设足够的照明。

6.施工注意事项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和混凝土不密实;在吊帮(模、板)根部应待梁下底板浇筑完毕,停0.5-1.0h,待沉实后,在浇上部梁,以免在根部出现烂脖子现象。

●在混凝土浇捣中应防止垫块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或振捣不实造成露筋。

●为严格保持混凝土表面标高正确;操作时要认真找平,模板要支撑牢固等。

 

四.上部结构施工

1.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__测量放线

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施工缝清理钢管排架搭设

_墙、柱插筋校正施工梁底模安装校正

墙、柱保护层控制点设置梁板钢筋绑扎

_____墙、柱钢筋绑扎管线埋件安装校正

安装管及埋件安装隐蔽工程验收

_

隐蔽工程验收

墙、柱模板安装校正

墙、柱模板复核验收

_

_

____施工缝清理和浇水湿润

砼浇捣

__

砼养护

拆模及脚手拆除

2.模板工程

(1)模板体系的选型

柱、梁、平台模板体系均采用优质九夹板。

支撑采用直径为48,壁厚3.5的钢管。

(2)模板支撑

柱模板支模前应根据轴线弹好模板位置线,并根据该位置线用断头钢筋焊好模板限位,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采用φ48钢管作为围檩,利用对拉螺杆拉结模板。

平台板模可采用优质九夹板。

楼梯模板的制作应根据翻样图找好平台标高,然后安装平台模板,再安装楼梯段底模。

平台板和楼梯段模采用九夹板,支撑采用钢管。

楼梯段侧模上钉三角木,三角木尺寸根据踏步高度和宽度而定,要均匀一致。

待楼梯段钢筋扎好后,再在三角板上订踏步侧板,踏步侧板上钉小斜撑,以保证侧板的稳定。

同时应特别注意楼梯段与梁交接处模板的支撑固定。

梁的底模和侧模采用组合小钢模,首先在地坪上弹出梁的位置线,并写上梁编号和断面尺寸,然后在线两侧搭设排架,排架间距800mm,梁的侧模采用二道水平围柃,垂直围柃间距400mm,垂直围柃处用45度斜撑与排架相连,梁与柱交接处,用木模板镶嵌,镶嵌面要求平整牢固。

(3)模板的拆除

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以下要求:

不承重的模板(如柱、梁侧模),其混凝土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承重的模板(如梁、板底模),当梁的结构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梁的结构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70%方可拆模;板的底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混凝土强度应根据相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

应特别注意,虽然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够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应保留部分支撑。

楼梯的底模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

(4)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A.主控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压力及施工荷载,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发生跑模(位移)及胀模(变形)。

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在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B.一般项目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钢板、螺栓与插筋不得遗漏,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