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600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17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专题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要点】

一、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项目

梭伦改革(海洋商业文明)

商鞅变法(大陆农耕文明)

背景

1.必要性:

内忧外患

(1)内忧:

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2)外患:

梅加腊占领萨拉米斯岛,民族矛盾加剧

2.可能性

(1)经济基础:

工商业发展

(2)阶级基础: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3)政治基础:

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1.必要性

(1)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

(2)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3)秦国的相对落后

2.可能性

(1)经济条件:

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思想基础: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成为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3)历史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齐国管仲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4)秦国的有利条件

目的

1.直接目的:

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

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根本目的:

实行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

内容

1.经济方面

(1)颁布“解负令”,废除“六一汉”制度

(2)解决土地问题和产业问题

(3)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政治方面

(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2)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1.经济方面

(1)废井田,开阡陌。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军事方面:

奖励耕战

3.政治方面:

(1)废除“世卿世禄制”。

(2)实行户籍制度和连坐法。

(3)推行县制

4.思想文化方面:

“燔诗书而明法令”

5.其他方面:

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结果

梭伦被迫出走,但改革成果并未废除,改革成功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改革成功

影响

1.进步性

(1)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主要)

(3)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4)为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2.局限性

(1)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氏族制度的残余得以存续

(3)下层公民为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

1.进步性

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朝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产生了消极影响

(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性质

奴隶主阶级为巩固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新兴地主阶级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特点

“中庸”(“折中”的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核心是“重农”和“法治”)、时间最长久、影响最深远

二、孝文帝改革与王安石变法

项目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背景

1.必要性:

阶级矛盾(政治制度建设的欠缺)和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尖锐计划,社会动荡不安

2.可能性

(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出现

(2)冯太后掌权,督促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3)孝文帝精通汉族先进文化,改革信念坚定

1.必要性:

社会危机严重

(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三冗”与“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2.可能性

(1)庆历新政失败提供经验教训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提供政治保障

目的

缓和民族独立与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1.直接目的:

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根本目的:

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1.前期:

创立新制

(1)制定官吏俸禄,整顿吏治

(2)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2.后期:

实行汉化

(1)迁都洛阳

(2)移风易俗

1.富国之法(经济):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2.强兵之法(军事):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3.取士之法(科举和教育):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结果

成效显著,改革成功

有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

影响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2)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1.进步性

(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

(2)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2.局限性

(1)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2)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性质

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革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运动

新兴地主阶级对北宋中期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特点

(1)改革深入到上层建筑方面,比较全面

(2)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兼有确立封建制度与民族融合的性质

(1)以“富国强兵”为中心内容

(2)是应急措施,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

三、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项目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背景

1.必要性:

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阻碍了中世纪欧洲的发展(根本原因)

2.可能性

(1)经济上: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

(2)政治上:

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

宗教“异端”运动的推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1.必要性:

内忧外患

(1)内忧:

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导致埃及国力衰弱

(2)外患:

法英等国的入侵

2.可能性:

阿里掌权,提供了政权保障

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本主义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1.直接目的:

富国强兵

2.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

内容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因信称义”

(2)《圣经》至上(3)世俗权力高于教权(4)建立本民族教会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坚持《圣经》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简化宗教仪式。

(3)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的宗教精神。

(4)主张先定论及奋斗精神与节制、忍耐等美德。

(5)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断绝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权力。

(3)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1.经济上:

改变土地制度、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

2.政治上:

确立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

3.文化教育上: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五个方面)

4.军事上: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五个方面)

结果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使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2.加尔文宗教改革:

建立了加尔文教,日内瓦成为“信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建立了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19世纪40年代后期,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阿里改革宣告失败

影响

1.进步性

(1)打击了天主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夺取了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垄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4)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2.局限性:

不能彻底解决宗教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1.进步性

(1)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2)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和埃及的历史进步

(3)壮大了埃及的国力

(4)促进了埃及文化的繁荣

2.局限性

政权的封建性和扩张性,激化了社会矛盾,动摇了政权的根基

性质

既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地主阶级自上而下实行的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但未对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的改革运动

特点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神学思想中以人的研究作出发点和目的,强调个人信仰的作用,赋予人精神的神圣性

2.加尔文宗教改革:

强调上帝的作用,主张更激进、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自上而下,保留大量天主教会的残余,资产阶级发起了清教徒运动,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1.同残余的马木路克势力和宗教长老阶层斗争,扫除改革障碍

2.内容全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方面,努力促进埃及的近代化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项目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必要性

(1)政治上:

农奴制引发了阶级矛盾的尖锐

(2)经济上: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3)社会思想上:

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斗争与新思潮

(4)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

2.可能性:

亚历山大二世的酝酿和筹备

1.必要性:

内忧外患

(1)内忧:

幕府的腐朽统治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

(2)外患:

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黑船事件)导致民族危机

2.可能性:

倒幕运动成功,明治政府成立

目的

1.直接目的:

化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2.根本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1.直接目的:

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

2.根本目的:

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内容

1.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2.政治体制:

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3.司法制度:

废除等级审判制,建立陪审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4.军事教育: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1.政治上:

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

发展新经济

3.文化上:

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4.军事上:

建立新式军队

5.法制上:

颁布1889年宪法,形式上确立“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结果

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但改革成功

1.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2.基本上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影响

1.进步性:

(1)使俄国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3)加速了俄国的近代化(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思想)

1.进步性

(1)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局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推行军国主义,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是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特点

1.主体内容是废除农奴制

2.政治近代化变革缓慢

3.改革后社会矛盾激化

1.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2.影响广泛而深刻

五、戊戌变法

1.背景

(1)必要性: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

(2)可能性①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

③思想来源:

早期改良思潮和康梁维新变法思想

2.目的资产阶级:

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3.内容

(1)政治方面: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2)经济方面: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预算决算;举办邮政。

(3)文化教育方面:

废除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4)军事方面:

建立新式军队

4.结果: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取消新政,变法失败

5.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6.特点:

(1)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

(2)力量弱小的维新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

(3)光绪皇帝的变法带有宫廷政变争夺的色彩。

(4)内容全面,但未涉及“行宪法,开国会”等主张

7.性质:

使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考纲要求】

1.索伦改革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俄国农奴制改革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日本明治维新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中国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内容、作用、特点是复习的重点

【教法指引】

1.熟知本专题考纲,指导复习的思路。

2.围绕考纲,整合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有何异同?

(2)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各是如何进行移风易俗的?

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3)列举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土地政策,并分析这些政策各自产生的历史作用

(4)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

(5)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用史实分析埃及阿里改革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的相同点。

这两次改革的实质各是什么?

3.注意热点问题

(1)雅典直接民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和中国人民民主之间的比较。

(2)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盛,统一全国

【知识网络】

【典例精析】

1.(09上海历史)“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B.时间

C.参加者D.地点

【答案】C

【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

2.(09上海历史)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

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3.(09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

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

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

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

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

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

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

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4.(09海南历史)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

官不久任,事不责成,吏调太繁,迁徙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

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

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考其当。

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明史纪事本末。

江陵柄政》

材料二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

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守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考称职,不次提用。

若但善事上官,干理簿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

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

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以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瞽(按:

过错)掩其大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

(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

【答案】

(1)严格考核政绩:

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唯贤,不看虚名:

注重实效和政绩:

奖惩分明。

(2)整顿吏泊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于一支高效率的官史队伍、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

解析:

回答第

(1)问抓住关键词“用人必考其终”“吏部严考课”“慎选良吏”“严限追赃”,然后概括。

回答第

(2)问时把第

(1)问内容与张居正改革联系

5.(09广东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

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问题: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

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答案】

(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2)方法:

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

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第一问注意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设问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属于基础知识能力考查,回顾教材即可回答。

第二问和第三问实际都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

评价历史事件,我们应该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生产力标准,应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加以评判

6.(09辽宁文综)

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

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

“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

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

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

“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

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答案】

(1)目的:

材料一:

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

材料二:

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

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

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的“王安石变法”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1)问的回答要精读史料,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

(2)问的回答要结合变法的背景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7.(09江苏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

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

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

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丰张?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

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1)范仲淹:

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

主张考诗赋;王安石:

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

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解析】此题比较简单,以这几年的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以北宋改革科举考试为切入点,考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⑴、⑵问考查考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第⑶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8.(09浙江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