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4595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内容:

第10页---第37页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教材中直观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数学学习中多次把长方体、正方体木块作为学具,对它们的形状有了初步的、整体的感受。

知道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本单元教学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有一条合理的编排线索

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教学它们的表面积,然后教学体积,是一条符合知识间的发展关系,有利于学生认知的线索。

把形体的特征安排为第一块内容,能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果不理解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形成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果不建立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体积公式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把表面积安排在体积之前教学,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面积的概念,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表面积的条件比体积充分。

而且通过表面积的教学,更深一层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对教学体积是有益的。

在体积这部分知识里,先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常用单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建立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概念,才能探索体积计算公式。

把体积单位的进率安排在体积公式之后教学,就能通过计算获得进率。

这样,体积单位的进率就是意义建构的,而不是机械接受的。

 

2、加强了空间观念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历来都很重视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不仅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加强培养,还充实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展开的内容。

过去教材里讲长方体的表面展开是为了教学它的表面积及计算,现在教学表面的展开,更是为了发展空间的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内容,把能进行这些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

教材一方面把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展开,在展开图里找到原来形体的每个面;另一方面又提供一些图形,把它们折叠围成立体,感受图形的各部分在立体上的位置,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些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获得发展。

另外,设计的五道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加大了空间想像的力度,都以发展空间观念为主要目的。

 

3、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习得的概念和方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处处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后,收集这样的实物并量出长、宽、高或棱长;在做纸盒和鱼缸的实际问题中教学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用初步建立的体积(容积)概念比较物体的大小;用学到的体积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体积、常见容器的容量;灵活应用体积公式计算沙坑里沙的厚度、塑胶跑道的用料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互化;

3、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3、体积单位间的近路和名数互化;

4、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间的区别与联系;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

3、实际问题的解决;

知识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策略:

1、观察、整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例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把主要精力放在长方体上。

这是由于长方体比正方体复杂,发现长方体的特征需要开展许多活动。

而且,研究长方体的学习活动经验可以迁移到认识正方体中去。

例题呈现一些图片,如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盒、家用电器等,在图片的启发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观察实物,整理特点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主要教学活动。

例1的教学过程安排成三步:

 

(1)观察物体,理解直观图,认识面、棱和顶点;

(2)观察物体,由“量”到“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3)观察物体,独立发现正方体的特征。

 

2、展、折,想像——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例3先教学正方体的展开图,原因仍然是正方体的特征比较简单。

例题详细展示了把正方体纸盒展开的步骤,用红线标出每步剪开的棱,最后还把剪开后的纸盒摊平。

引导学生首次经历立体到展开图的转化过程,从中明白展开图是平面图形,清楚地看到展开图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

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反思,即得到正方体展开图以后,要回忆是怎样展开的,思考为什么展开图里有6个同样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与正方体的棱有什么联系……通过反思,既加强对展开图的认识,又加强对正方体特征的认识,更通过立体与展开图关系的思辨发展空间观念。

 

除了依照例题设计的剪法展开,还可以沿其他的棱剪。

“大象”卡通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再次进行展开正方体的活动,体会沿着不同位置的棱剪,得到的展开图形状不同。

但是,展开图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每个正方形的边都是正方体的棱是相同的。

从而理解正方体展开图既有多样性,又有确定性。

多样性是剪法不同的结果,确定性是正方体的特点决定的。

 

长方体的展开图安排在“试一试”里让学生剪纸盒得到,学习正方体展开图的经验和体会能支持他们主动地操作、交流。

沿着哪几条棱剪?

在教材里没有规定,可以自主选择。

因此,得到的展开图也是多样的,在每个展开图里都可以看到6个长方形,从而体验了长方体展开图形状的多样性和组成的确定性。

卡通提出的“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是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细致地研究展开图,并把展开图与立体联系起来思考。

要鼓励学生进行展开图→长方体→展开图→长方体……的折、展活动,反复地看展开图里的每一个长方形,想它在长方体的位置;看长方体的面,想它在展开图里的位置。

在体验立体与展开图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在展开图上想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把长、宽、高转换成展开图中各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也有益于空间观念的发展,还能为表面积的教学作铺垫。

3、分解,组合——有意义地建构表面积的知识 

教学表面积知识编排的两道例题都是关于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试一试”在练习中教学,这是因为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迁移到正方体上去。

表面积的教学分两步进行,先是例4与“试一试”,把表面积的意义和算法结合在一起。

然后是例5,着重于表面积知识的应用,灵活地解决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4的问题情境是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在掌握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学生会想到这个问题与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有关,并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

比较典型的两种方法,它们有相同的思路:

求出纸盒各个面面积的总和,但算法不同:

把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加,把每组相对面中各个面的面积和乘2。

前一种算法得益于第13页第3题的铺垫,后一种算法受到了(长+宽)×2=长方形面积的启发。

两种算法都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较好方法,相同的思路和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两种算法的内在联系,教材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学生求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所想到的各种算法,都应用了“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即先把一个较复杂的新颖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再把这些简单问题组合起来。

反思并体验这种思想方法,就能很好地理解表面积的意义,也不需要机械地记忆表面积的算法。

学生对正方体有完全相同的6个正方形已经有深刻的认识,“试一试”求做正方体纸盒至少用多少硬纸板,一般都会把一面的面积乘6。

得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既形成了表面积的概念,也总结了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4、实验、领悟——初步建立体积概念 

例6和例7分别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容积的意义,容积的意义要建立在体积概念上,因而例6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

学生形成体积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两道例题的教学只能初步感受体积的含义,在后面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还要通过测量和描述,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空间”“物体占有空间”“所占空间的大小”都是体积概念的内涵,是建立体积概念必须解决的子概念。

例6利用杯子的空间,把感悟体积的过程设计成三步。

第一步是初步体会“空间”和“物体占空间”。

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一个桃,把左边杯里的水倒向右杯,会剩下一些水。

“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这句话解释了现象、回答了原因,引出了“空间”这个词,让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下感知“空间”的含义。

这一步要把生活常识引向数学认识,看着放了桃的杯子,仔细领悟“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

若第二步是感受不同的物体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两个同样的杯子,一个杯里放1个桃,另一个杯里放1个荔枝,桃比荔枝大,分别往两个杯里倒水,显然前一个杯里可以倒入的水比后一个杯少。

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能简单地用“桃大荔枝小”来解释。

要像“兔子”卡通那样想和说,用“桃占的空间大,荔枝占的空间小”来回答问题。

理解“桃大”是指它“占的空间大”,“荔枝小”是指它“占的空间小”,从而获得“不同物体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的体验。

第三步继续体会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观察图片里的番茄、荔枝和桃,先思考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再想想这三个水果分别放在三个杯里,往杯中倒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这是两个连续的关于物体占有空间的问题,可从前一问题的答案推理得出后一问题的答案。

由于苹果占的空间大,杯子盛水的空间就小;番茄占的空间小,杯子盛水的空间就大,这就感受了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大小的空间,由此得出体积的意义: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是为了巩固体积概念,应该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

一是用好“体积”这个词,二是联系实物解释什么是它的体积。

如电冰箱的体积是它占有空间的大小,电冰箱的体积比电视机的体积大。

 

容积与体积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教学容积能进一步理解体积。

 

例7教学容积的意义,以体积概念为生长点。

图画里有两盒书,一盒是《四大名著》,另一盒是《成语故事》。

先在直观情境里比较哪盒书的体积大些,再从“左边盒子里书的体积大”引出“左边盒子的容积大”。

书的体积是旧知,盒的容积是新知,教学既要以旧引新,也要体现容积与体积的不同意义。

教材中比较书的体积,是看着两盒书进行的。

而容积是指着两个书盒子讲的,从而凸现容积的属性,以及它与体积的区别。

 

为了有利于建立容积概念,教学时应该补充一些实例,让学生懂得“容器”,体会每个容器能容纳的体积是有限的、确定的。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得出“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5、认识,应用——初步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本单元教学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有了体积单位,就能测量、表达物体的体积,也能进一步体会体积的意义。

 

例8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首先是测量、计量体积需要体积单位,然后是各个体积单位的具体含义。

 

观察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很难直接判断哪一个体积大。

把它们切成同样大的正方体,就能比出体积的大小。

这段教材让学生明白,有了体积单位就能准确计量物体的体积。

图中的长方体是9个小正方体那么大,大正方体是8个小正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体积比正方体大。

还要让学生感受用于测量物体体积的单位,应该是确定的小正方体,由此导出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

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切成同样的小正方体,最好是学生自主想到的方法。

 

教学体积单位的具体含义,要准确地表达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是多大的正方体。

教材在文字描述这些体积单位的意义的同时,还选择一些辅助方法,让学生体会体积单位。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教材里画出了1立方厘米的示意图,配合语言描述,让学生了解1立方厘米。

在1立方分米的示意图的旁边,画一个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的粉笔盒,利用熟悉的物体,感知1立方分米是多大。

用3根1米长的木条,在墙角搭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在现实情境中体会1立方米。

 

寻找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是带着体积单位的初步表象观察周围的事物,进一步体验这些单位。

教材举的“手指头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这个实例,能引起观察手指头的兴趣,加强1立方厘米的表象,再通过自主寻找实例,对1立方厘米的认识就深刻了。

 

四年级(下册)曾经教学升与毫升,初步知道它们都是计量液体的单位,也是容器的容量单位。

对1升、1毫升液体是多少有了初步的认识。

现在教学升和毫升,主要有两个内容:

第一,升和毫升都是体积单位,用于计量液体的体积,也用于计量容器的容积。

把升与毫升纳入体积单位的范畴,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是已有认识的深化和提高。

第二,1升等于1立方分米,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利用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理解1升与1毫升的实际大小,使原有认识更清晰、更牢固。

 

6、操作,发现——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例9和例10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推导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在初步掌握两个体积公式以后,还把它们统一起来。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教育价值,不能局限于知道公式和应用公式。

况且,记忆和照公式列式计算的思维含量较低。

得出体积公式能加强对体积意义、体积单位的理解;能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因此,教材十分重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设计、安排了认知线索和主要的探索活动。

 

例9和例10是两个层次的活动,不仅操作内容、要求有区别,而且思维程度有差异。

例9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开始教学新知识。

没有规定长方体的大小,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摆,既调动积极性,又为合作学习营造了氛围。

在教材预设的表格里填写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所用正方体个数以及体积,可以获得两点感受:

一是沿着长、宽、高各摆几个正方体,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分别是几厘米;二是长方体里有多少个正方体,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体积应该与长、宽、高有关。

这两点感受能使学生明白:

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要研究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教学例9不要急于得出体积公式,而要在摆长方体与填表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获得上述两点感受,形成继续研究的心向。

即使有学生从例9已经看出了体积公式,也要引导他们通过例10进一步验证公式,理解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必然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及结论的确定性。

 

例10根据图示的长、宽、高,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三个长方体。

活动的本质是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

对学习的要求是先想怎样摆、需要几个正方体,再按想法摆,验证想的是否可行、是否正确。

三个长方体是精心设计的。

左起第一个长方体的宽与高都是1厘米,只要把4个正方体摆成一行,能够体会长方体长的数量与沿着长摆的体积单位个数之间有必然联系。

第二个长方体的高1厘米,只要把正方体摆成一层。

体会长方体宽的数量是几,沿着宽应该摆出几行体积单位。

而长与宽的乘积,就是一层里体积单位的个数。

第三个长方体高2厘米,要把正方体摆成2层,体会长方体高的数量与摆的体积单位的层数是一致的。

教材在各个长方体里预设的教学内涵,规划了各次实物操作时的思维重点,有助于学生逐渐建构数学认识。

摆各个长方体获得的体会,就是对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关系的理解。

教材让学生说说在两道例题中的发现,是引导他们回顾、反思例题的学习,进一步清楚这些体会,并把这些体会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抓住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的特点,能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材要求学生主动经历推导过程,在独立思考之后小组交流。

推导的思维方法是多样的,从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出发,演绎推理能完成推导,从再现测量体积活动出发,

类比推理能完成推导:

用体积单位测量正方体的体积,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摆的层数都与正方体的棱长相等。

因此,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写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时,根据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则,如果把乘号简写为“·”,那么V=a·a·a;如果乘号省去不写,要写成V=a3。

一般采用后一种写法,a3以及它表示的意思都是新知识。

第26页“练一练”第2题,算几个整数或小数的立方的得数,巩固对立方的认识。

解决正方体体积的实际问题,经常会列出和计算这样的算式。

其中13、103和0.13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防止算错。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除了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特例),还有相同的内容。

认识它们的相同,能简化知识结构。

第27页教学这个内容,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

教材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办法呈现它们的底面,让学生看到“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认识长方体时曾指过上、下、前、后、左、右三组相对的面)。

第二步认识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都是表面的一部分。

教材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帮助学生建立底面积的概念,要求学生研究计算底面积的方法,联系求表面积的经验,得出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进一步加强对底面的认识。

第三步演变原来的体积公式。

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里,如果把“长×宽”看成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可以演变成“底面积×高”。

在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里,如果把“棱长×棱长”看作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也演变成“底面积×高”。

由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能演变成“底面积×高”,因而获得了统一。

 

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有两点教学意义:

第一是深入理解原有的两个体积公式。

长、宽、高或棱长都是立体的棱的长度,决定立体的大小。

长×宽或棱长×棱长得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积,底面积×高得到的是体积。

这里面蕴含了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联系。

第二是重组知识结构。

把两个体积公式合并成一个公式,其本身是一次认知简化。

而且,“底面积×高”还是计算所有直柱体体积的方法。

无论底面是直线图形的柱体,还是曲线图形的柱体,体积公式都是V=Sh。

前一点意义,在现在的教学中就能实现;后一点意义,在以后的教学中会逐渐体现出来。

 

课时安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课时

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内容:

第10-11页的例1、例2,练一练及练习三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知识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2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新授(24分)

1、  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  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1)长方体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哪些面完全相同?

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3)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4)教师板演长方体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 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参照长方体的方法,并在小组里交流。

7、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8分)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三1-4题。

第1题引导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

你是怎样知道的?

第4题可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总结(1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5分)

完成练习三第5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内容:

例3、练一练、练习三6-7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2、强化对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3、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知识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2分)

谈话: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20分)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

剪的时候要沿着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

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10分)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三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连现实的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启发学生思考:

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让学会僧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四、全课总结(2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1)

教学内容:

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