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4377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配套K1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时不得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

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H)=1 Ar(C)=12Ar(N)=14

Ar(O)=16Ar(S)=32 Ar(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1.图1是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手稿,它的作者是

A.拉瓦锡B.居里夫人

C.道尔顿D.门捷列夫

2.下列名词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吸附B.分馏

C.燃烧D.结晶

3.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4.米饭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A.油脂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4个磷原子:

P4B.碳酸根离子:

CO3C.金刚石:

AuD.3个氧分子:

3O2

6.C3N4可做切割工具。

在C3N4中N的化合价为-

3,则C的化合价是

A.-4B.+2C.-2D.+4

7.下列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矿石是

A.赤铁矿B.磁铁矿C.菱铁矿D.黄铁矿

8.面粉加工厂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9.下列每组物质中,化学式和俗名不相匹配的是

A.NaOH烧碱B.Na2CO3纯碱

C.K2CO3草木灰D.CaO生石灰

10.图2是化学肥料分类图。

不可以归入

处的物质

A.NH4HCO3B.KH2PO4

C.NH4NO3D.NH3·H2O

11.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乙醇(C2H5OH)B.尿素[CO(NH2)2]

C.碱式碳酸铜[Cu2(OH)2CO3]D.乙炔(C2H2)

12.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B.有机玻璃——复合材料

C.玻璃钢——无机金属材料D.棉花——合成纤维

13.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实验现象观察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烟生成

B.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C.SO2通入KMnO4稀溶液中,溶液由紫红色褪为无色

D.铁锈加入稀硫酸中微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14.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收集H2B.验满CO2C.净化CO2D.干燥O2

15.粗盐提纯实验中使用的过滤操作正确的是(图中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

A.B.C.D.

16.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

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

B.由

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由

可知微粒的运动速度与物质本身

性质有关

D.由

可知微粒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17.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

Na+、X、CO32-、OH-,其中X可能是

A.H+B.Cu2+C.NH4+D.K+

1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或待检验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米粉、奶粉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CaO(CaCO3)固体

除杂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变

D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

19.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

图4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其中的每次转化都能一步完成且通过同一基本反应类型实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是Fe,则丙可以是Zn

B.若甲是CO2,则丙可以是O2

C.若甲是CO2,则丙可以是Na2CO3

D.若甲是NaOH,则丙可以是Na2CO3

20.14.4克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两种状态的三种物质,气体质量变为原来一半。

欲使甲烷完全燃烧,原容器中应增加的氧气质量至少为

A.0.8克B.1.6克C.3.2克D.0.8-1.6之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4分)请分别选用“>”、“<”、“=”填写空白:

⑴地壳中元素含量:

O▲Si;

⑵碳元素质量分数:

甲醛(CH2O)▲醋酸(CH3COOH)

⑶物质溶液的pH:

食醋▲肥皂水;

⑷Fe3+中微粒数目: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2.(4分)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熟石灰B.干冰C.小苏打D.聚氯乙烯E.聚乙烯F.烧碱

⑴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⑵可用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⑶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⑷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3.(6分)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

①②③④是分别用100克水配制的不同状态的A溶液。

据图回答:

⑴63℃时A的溶解度为▲,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⑵①②③④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欲将其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填一种即可)。

⑶A中混有少量B时,常用提纯方法是:

操作

的名称是▲。

24.(6分)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图6是某物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⑴第一个框内物质属于▲(填:

“混合物”、“化合物”、“单质”)。

⑵请在第二个方框中把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⑷燃烧时用干而冷的小烧杯即可检验其中的一种生成物,方法是▲。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25.(7分)图7是实验室常用实验装置。

⑴仪器a的名称是▲。

⑵制取气体。

用于制取H2时,多孔隔板上放的物质是▲。

制取CO2时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制取气体时该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⑶验证燃烧条件。

在多孔隔板上面放置一粒白磷。

打开活塞,向试管内注入42℃的温水并浸没白磷(白磷着火点约40℃),此时白磷不燃烧,原因是▲,若用注射器连接b导管口,▲,可观察到a内液面上升,白磷燃烧。

26.(10分)某研究小组对H2O2分解的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定量对比探究。

小组人

员选用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在本实验中性质稳定)作为催化剂支架,制备负载不同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展开探究。

【实验过

程】取负载各种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各30粒分别放入4个锥形瓶中,连

接压力传感器(如图8所示)。

用注射器分别向每个锥形瓶中注入20mL浓度为5%H2O2溶液,溶液全部注入瞬间立即采集200s内压强数据,最后用软件绘制实验图形如图9所示(肝脏研磨液富含过氧化氢酶,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实验分析】

⑴写出b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四种中催化效果最差的物质

是▲。

⑵a、b、c瓶中的海藻酸钠微球都浮了起来,主要原因是▲

⑶a、b瓶在60秒左右时压强突然恢复到常压,最可能原因是▲。

⑷前50秒内,b、c、d瓶中反应速率越来越快,可能原因是▲,

实验中发现a瓶中催化剂的性能随反应进行越来越弱,可能原因是:

▲。

⑸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则本实验理论上每瓶能得到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5%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约为1g/mL,最终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

27.(7分)某科研小组对废弃辉铜矿(主要含有Cu2S、ZnO及一些不溶性杂质)进行物质提纯

以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⑴“焙烧”中生成CuO和SO2,该气体直接排放会使雨水pH小于▲,形成酸雨。

⑵“酸浸”时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⑶“置换”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滤渣2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⑷“氧

化”时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都能将Fe2+氧化为Fe3+,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物质A选用▲较合适。

⑸聚合硫酸铁常用于净水,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a(OH)b(SO4)c]n。

实验测得某聚合硫酸铁中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比为7∶15,则b∶a=▲。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食用方法:

在汤、菜即将煮好时再加入碘盐,确保碘效。

28.(10分)右图是某食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

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的目的是补充微量元素▲。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汤、菜即将煮好时再加入碘盐才能确保碘效?

【查阅资料】碘酸钾的化学式是

KIO3,是一种白色粉末,熔点560℃。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碘酸钾加热过程展开研究,混合物中碘酸钾的的质量分数(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如图10所示。

【猜想假设1】KIO3与KClO3性质类似,受热分解产生O2。

【实验探究1】研究小组进行如图11所示实验,宜选用装置▲进行。

验证KIO3分解产生氧气的操作和现象为▲。

图10图11

【得出结论1】KIO3受热同时生成碘化钾(KI),反应方程式为▲。

【提出新问题】为什么生成KI就会降低碘效?

【查阅资料2】KIO3在人体内转化为I-而被吸收。

KI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中的两种或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单质I2而泛黄变质。

【实验探究2】研究小组开展以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如下图所示,在燃烧匙中放入KI固体,然后分别放置在

号试管中,数日后观察现象。

KI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共同作用而变质导致碘效降低。

【反思提高】

⑴讨论后大家认为以上实验方案有所欠缺。

甲同学做了补充实验:

▲,数日后观察无明显现象,证明以上结论正确。

⑵乙同学推测另一种产物是碳酸盐,请用实验加以证明:

▲,证明推测正确。

【拓展应用】生活中鉴别真假加碘盐的方法是:

取少量碘盐样品在干净的锅里高温爆炒2分钟,再加入部分未爆炒过的碘盐在碗中混合,加少量白醋,再把刚切好的土豆片浸泡其中,20分钟后若溶液变蓝,则是加碘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土豆片不可用其它食品代替

B.直接将加碘盐放在土豆片上不能呈现蓝色

C.可能是酸性条件下KIO3和KI能反应生成I2

D.烹饪时加醋可能增大食盐中的碘流失

4、(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

你只需选做其中一个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29题计分)

29.(6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

⑴C3H8O是重要的有机物,由▲种元素组成

,H与O的元素质量比为▲。

⑵C3H8O也可用作燃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

▲。

⑶图12装置可模拟植物光合作用,被称为“人工树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的外形肯定像树叶

B.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反应生成物为C3H8O和O2

D.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30.(6分)化学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⑴可用Mg、Al等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类型属于▲反应;也可用Mg、Al和NaOH溶液组成化学电池,它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能。

⑵Mg17Al12是一种新型储氢材料,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后转化为MgH2和Al,反应方程式为▲。

⑶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的理想能源”,原因是

(▲)

A.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B.制取原料资源不受限制

C.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D.目前制取效率高成本低

九年级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B

D

D

A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A

C

A

D

D

B

C

B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各1分)

21.(4分)⑴>⑵=⑶<⑷>

22.(4分)⑴B⑵E⑶C⑷A

23.(6分)⑴120克增大

⑵④①降温到63℃(或加A物质80克溶解。

合理即可,但需定量)

⑶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24.(6分)⑴化合物⑵略

⑶4NH3+3O2

2N2+6H2O17:

24(24:

17)

⑷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三、(本题包括

4小题,共34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各1分)

25.(7分)⑴长颈漏斗

锌粒(Zn)

CaCO3+2HCl==CaCl2+H2O+CO2↑

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⑶没有与氧气接触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至液面低于多孔铜隔板(白磷露出液面)

26.(10分)⑴2H2O2

2H2O+O2↑Fe2O3

⑵产生的大量气体附着在小球表面,浮力变大。

⑶瓶内压强太大导致冲塞(或注射器活塞飞出)

⑷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部分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酶的活性降低)

⑸解:

设生成O2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32

20mL×1g/mL×5%X

==2分

X=0.47g1分

答:

生成O2的质量为0.47g。

27.(7分)⑴5.6⑵复分解反应

⑶Fe+H2SO4==FeSO4+H2↑或Fe+CuSO4==Cu+FeSO4Fe、Cu

⑷双氧水⑸1:

2(或0.5)

28.(10分)碘(I)

【实验探究1】甲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复燃

【得出结论1】2KIO3

2KI+3O2↑(条件写“高温”也对)

【实验探究2】现象:

①②号试管中固体无明显变化,

中固体泛黄

【反思提高】⑴其他条件不变,将碘化钾放入装有H2O和O2的试管中进行对比实验

⑵取适量实验后

号试管内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应用】A(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31题计分,共6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各1分)

29.(6分)⑴31:

2

⑵2C3H8O+9O2

6CO2+8H2O(“=”也对)

⑶CD(2分,漏选一个得一分,错选不得分)

30.(6分)⑴置换电

⑵Mg17Al12+17H2 

 17MgH2+12Al

⑶ABC(2分,漏选一个得一分,漏选两个、错选都不得分)

说明:

1.凡合理答案均相应给分。

2.对化学用语的评分仍要严格。

具体要求为:

⑴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化学式有错不得分;配平、条件、生成物状态有错、计量数不是最简比、没画“=”(有机反应除外)等扣l分。

⑵化学专用名词写错别字,整体扣l分。

⑶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整体扣1分。

3.解计算题格式必须规范。

解题过程中,无设和答步骤、设未知量带单位、运算过程中物理量的数值不带单位、解得未知量的单位带括号等共扣1分。

4.最小得分值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