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4282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

(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C1:

35.5Ca:

40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氨水易挥发

B.木炭具有吸附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3.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看B.

C.

闻D.

4.小明同学一家人在日常生活的做法,其中科学合理的是()

A.小明练习过长跑后,大量饮用冰镇的雪碧来解渴消暑

B.奶奶发现燃气泄漏后,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

C.妈妈清理厨房时,用清洁球将铝制厨具打磨得光亮如新

D.爸爸往自行车锁里倒入一些铅笔芯粉末,使锁开启灵活

5.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6.小明从下列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表示阴离子B.核电荷数为12

C.有两个电子层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野外焚烧垃圾B.回收废弃塑料

C.任意排放污水D.随意丢弃电池

8.“狮子头”是某地的特色美食。

具有酥、松、脆、香之风味,由红麦面粉、白砂糖、姜末、黑芝麻、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学式C18H34O2)等揉制成。

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酸中C、H、O三种元素

质量比为108:

17:

16

B.油酸属于氧化物

C.每个油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0.一种新型材料C3N4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

在C3N4中,C为+4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1C.-1D.-3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

1

1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也是纯净物

C.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节约用水对沿海城市意义不大

14.2021年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15.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总分11分)

16.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2)可燃冰降压可分离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

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

(4)科学家还在尝试一种开采可燃冰的新方法一置换开采法:

向海底可燃冰层注入CO2换出可燃冰中的天然气。

这种方法在环保方面的优点是____(答一条即可);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

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__(填序号),自来水厂常利用___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2)用自来水烧水的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清除,这种调味品是____;

(3)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4)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操作。

三、实验题(总分17分)

18.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_____,b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代号),可用法收集氧气。

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

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填名称),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填“①”或“②”)端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

19.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集气瓶底留水的目的是____。

(2)由实验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在实验三中,80℃热水的作用是_____。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四、探究题(17分)

20.

(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

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

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

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___________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_;

A和C

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己知:

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

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水槽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

SO2________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_____色。

21.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1:

收质量比1:

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2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反应后物质

款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2:

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

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

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2-3

1:

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

12

无黑色物质

2-5

1:

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木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实验1-2中,证明生成CO2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

14

实验,理由是____。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______。

五、计算题(10分)

22.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

石灰石矿样品与100g稀盐酸恰好反应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计算: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

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C1:

35.5Ca:

40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A

【解析】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

【详解】A.氨水易挥发,挥发性为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木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为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溶解性为物理性质,故C错误;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稳定性为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3.B

【解析】

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B、收集氢气在试管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或刺激性,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凑到瓶口用鼻子闻,图中操作错误;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用嘴吹易引发危险,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

4.D

【解析】

【详解】A.碳酸分解,带出胃中的热量,但不能大量饮用冰镇的雪碧来解渴消暑,故错误;

B.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可能发生爆炸,应该严禁开启排气扇。

故错误;

C.铝耐腐蚀是因铝在常温下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摸,能阻止内部进一步被氧化,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会破坏保护膜,故错误;

D.铅笔芯中含有石墨,而石墨具有滑腻感,所以可以作为润滑剂来打开锈锁,故正确。

故选D。

5.A

【解析】

A、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正确;B、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错误;C、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错误;D、16和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错误。

故选A。

6.A

【解析】

A、表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A错误;B、核电荷数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故B正确;C、有三个电子层,原子虽然失去了最外层两个电子,但电子层仍然存在,故C错误;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8个电子是一种稳定结构,故D正确。

点7.B

【解析】

A.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污染大气,错误;B.废弃的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C.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错误;D.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如果随便丢弃,对水源会产生极大的污染,错误。

故选B。

8.B

【解析】

【详解】A.油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A正确;

B.油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每个油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C正确;

D.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

故选B。

9.B

【解析】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正确;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C、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正确;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正确。

故选B。

10.D

【解析】

在C3N4中,C为+4价,设: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3×(+4)+4x=0,则x=-3。

故选D。

11.C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故B错误;

C.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

,有红色物质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

2,故D错误;

故选C。

12.B

【解析】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带g,故错误;

B.丙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4:

16=3:

1:

4,故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故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故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B。

13.C

【解析】

【详解】A.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体现在加或减慢,故A错误;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故C正确;

D.全球水资源丰富,淡水资源有限,沿海城市大部分水资源

海水,因此节约用水意义很大,故D错误;

故选C。

14.D

【解析】

A、禁止烟火;B、禁止带火种;C、禁止燃放鞭炮;D、禁止吸烟。

故选D。

15.A

【解析】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总分11分)

16.

(1)不可再生资源

(2)

(3)气态物质分子间隔大,易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小,不易压缩。

(4)缓解温室效应。

【解析】

【详解】

(1)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是甲烷水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子间隔:

气态>液态>固态,故气态物质分子间隔大,易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小,不易压缩;

(4)向海底可燃冰层注入CO2换出可燃冰中的天然气这种方法可以消耗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17.

(1)④

(2)活性炭(3)食醋(4)肥皂水(5)煮沸(6)过滤

【解析】

【详解】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的水仍为混合物,故其中没有用到的操作是蒸馏,故选④;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故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2)食醋可以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发生化学反应,溶解水垢,故这种调味品是食醋;

(3)加入肥皂水,硬水浮渣多,泡沫少,软水浮渣少,泡沫多,故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4)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为过滤,故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三、实验题(总分17分)

18.

(1)试管

(2)锥形瓶(3)A(4)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5)

(6)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7)①(8)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示,仪器的名称:

a为试管,b为锥形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酸钾和氧气,故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G中为红热铁丝,H中为常温铁丝,燃烧的三个条件为: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H铁丝不燃烧,故其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①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打开止水夹,固体药品在多孔隔板上,从长颈漏斗中加液体,固液接触,发生反应,关闭止水夹,气体不能排除,液体倒流至隔板以下,固液不能接触,反应停止,故装置C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于停止。

19.

(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着火点,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4)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解析】

【详解】

(1)在实验一中,硫燃烧:

,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在集气瓶底留水

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由实验二可知,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故CO2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在实验三中,80℃热水的作用是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着火点,可以燃烧,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不能燃烧;故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氧气。

四、探究题(17分)

20

(1)B

(2)①②(3)CaCO3+2HCl=CaCl2+H2O+CO2↑(4).>(5)红

【解析】

【分析】

根据控制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状态进行分析解答,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物质的溶解性的能力大小,根据反应生成物推断反应的现象。

【详解】

(1)灭火器中需要快速产生二氧化碳,故盐酸不能使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选用的最佳试剂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故选B;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速率不能过快,故使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不能用粉末石灰石,使用稀盐酸不使用浓盐酸,控制速率的方法是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故选①②,实验室制备CO2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二氧化硫的这支试管内液面上升的明显,故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强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1.

(1)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探究最佳的加热方式(4)加热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木炭粉与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为1:

12(5)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

13时,已有较多黑色固体(6)稀硫酸

【解析】

【详解】

(1)木碳在高温条件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故要证明生成CO2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1-1和实验1-2加热方式不同,所得的物质颜色、状态不同,因此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最佳的加热方式;

(4)分析实验2中,在加热方式相同的条件下,从五组数据可知,加热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木炭粉与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为1:

12,此时无黑色物质;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

14的实验,理由是在1:

13时已经有较多黑色物质,若氧化铜的质量在增加,则有更多黑色物质剩余;

(6)由于Cu2O+H2SO4=CuSO4+H2O+Cu,故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稀硫酸,若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则含有氧化亚铜。

五、计算题(10分)

22.

(1)

(2)80%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

【详解】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100g-108.1g=4.4g;

(2)设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x=80%;

答: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

(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40O—16Cl—35.5H-1C-12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一个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请将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B.冰雪融化

C.谷物酿酒D.西瓜榨汁

2.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倾倒液体B.

取用固体

C.

点燃酒精灯D.

闻味

3.地壳中元素含量居于第二位的是()

A.OB.ClC.ND.Si

4.“2H+”表示()

A.2个氢原子B.2个氢离子

C.2个氢分子D.2个氢元素

5.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它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还高出约7倍,是各种荤素食品中含铁量最多的。

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6.水是人类必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A.

B.

C.

D.

7.为使河水变为饮用水,用铁酸钠(

)处理河水是一项较新技术。

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

C.

D.

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C.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AL3O2B.氖气Ne2

C.铵根离子NH3+D.三氧化硫SO3

10.“铝热反应”是网络上流行的十大令人惊异化学反应之一,它的重要应用之一是用于焊接铁轨.其实验原理如下: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1.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

C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SO2B.SO3C.CO2D.H2S

1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