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407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docx

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5

2010年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

2011年物理中考备考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普艳

一、西双版纳州2010年中考质量整体情况

2010年中考是我州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州教育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意见》(云教基[2009]34号)文件精神,顺利推进我州2010年、2011年过渡期间的中考改革,加强对中考命题工作的指导,于2010年4月6日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命题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健局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陶红荣副局长担任副组长。

同时,下发了《西双版纳州教育局关于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西教字[2010]26号),对中考相关事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我州中考的总体基本情况(数据均由州招办、州教育局计财科提供):

(一)我州中考州教育局的指导思想

今年中考州教育局的指导思想是:

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西双版纳州教育研究所带领中考命题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及命题要求,制定出命题方案,在严密执行命题步骤的基础上完成了此次命题任务。

(二)、西双版纳州2010年中考整体情况列表比较分析

现将西双版纳州2010年中考整体情况列表比较分析:

表一:

2010年、2009年全州中考整体情况比较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难度

区分度

2010年

7750

374.21

40.81%

0.57

0.47

2009年

7745

351.35

36.05%

0.53

0.45

注:

此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均是对六科文化成绩进行分析,并已去除缺考人数。

今年全州报考人数8038人,实考人数7750人,缺考288人,社会考生38人。

全州总平均分374.21分。

整套试卷难度0.57,区分度0.47(注:

试题的难度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掌握在0.5左右。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

0.4以上为优秀。

),从难度和区分度上看,本套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优秀,达到考查目的。

并且,根据有关难度、区分度的指标,难度、区分度与去年比较,保持了稳定,符合要求。

根据全州2010年中考情况及数据分析总体来看,第一年的中考自主命题,基本达到了平稳过渡的要求。

我州今年中考成绩进步明显,突出的亮点是:

总平均分有显著提升;高分段学生数大幅度增加;合格段学生数稳步增长;低分段学生数有较大下降。

二、2010年全州中考物理试卷基本情况及考试结果分析

西双版纳州2010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的试题是我州第一次自主命题,现将我州物理中考试卷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试题评析

1、总体评价

2010年西双版纳州中考物理试题继承和发扬了课改以来云南中考试题的优点,试卷结构稳定,题目类型、分数分布与近几年的试题相同。

版面设计清新,答卷布局合理,如第三大题设置在答卷的前两版,方便了阅卷。

注重细节,以人为本,如提醒考生注意中的关键词都用加黑加粗的字体。

从试题来讲,主要有以下特征:

①、试题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没有超越课程标准的试题,没有繁难偏就旧的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再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方向。

②、试题体现《物理考试说明》的精神。

试题很好地遵循了云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考试说明》的精神,注重了试题的多维性、基础性、时代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科学性,发挥了其应有的指向作用。

③、丰富的情景展现是试题的突出特征。

本次命题尤其注重利用社会热点和生产生活中的事例来创设情景,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融需要考查的目标和内容于情景之中,围绕情景设置物理问题,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010年中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试题类型、考查内容和试题难度及其分值分配

题号

考查内容

难易程度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值

选择题

1

平面镜成像

3

1.63

0.54

2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3

2

0.67

3

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

1.18

0.39

4

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3

2.8

0.93

5

电学知识应用、小孔成像、物态变化、力的概念

3

1.97

0.66

6

物态变化、密度知识的应用

3

1.67

0.56

7

电磁感应现象

3

1.66

0.55

8

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

3

1.49

0.55

二填空题

9

力的概念、分子的扩散现象

2

1.3

0.60

10

杠杆的应用、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1.89

0.65

11

物态变化

2

0.94

0.47

12

电路知识、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应用

2

1.06

0.53

13

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定律

2

0.93

0.46

14

声音的特点、时间的计算、电磁波

3

1.20

0.40

15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欧姆定律、导体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

3

1.3

0.43

16

能量、能量转换以及效率计算

3

1.5

0.50

三实验、探究题

17

天平、温度计、电能表读数

3

2.01

0.67

18

测小灯泡电功率考查实验的操作、电流表的使用、找图像信息、电功率的计算

6

4.15

0.68

19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操作、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实验现象的分析

5

2.64

0.52

20

考查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实验的评估、实验探究的方法

5

2.94

0.59

21

物质的属性、考查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实验的操作过程、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后知识的应用

6

4

0.67

四综合题

22

物理知识在交通中的应用、压力、压强知识应用

7

4.2

0.59

23

电动自行车中物理知识的应用、电功、效率计算、路程计算

8

2.7

0.34

24

热量的计算、效率计算、分析热效率高低的原因

8

2.99

0.37

25

电路的设计、欧姆定律、电功率、

8

4.54

0.38

从表中可以看出:

(1)试卷易、中、难试题的分值比例为51:

38:

11,约5:

4:

1。

试卷的难度适中。

(2)2010年云南省考试说明上的考点内容有132个,试卷中考查了107个知识点,占81%。

其中物质共有35个知识点,考查了23个。

运动和相互作用共有51个知识点,考查了44个,能量共有46个知识点,考查了40个。

3、考试结果抽样统计(样本容量为355)

根据考试成绩进行随机抽样,按好、中、差各抽4本,共12本,共355份试卷,抽样分析结果如下;

基本情况(355份试卷)

样本容量

总分

平均分

难度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355

18854

53.1

0.531

100

4

149

42%

69

19.4%

各分数段人数及百分比见下表

分数段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人数

5

36

48

52

38

32

37

28

32

52

百分比

1.4%

10.1%

13.5%

14.6%

10.7%

9%

10.4%

7.9%

9%

14.6%

各大题得分情况

题号

一、选择题(24)

二、填空题(20)

三、实验、探究题(25)

四、综合题(31)

最高分

24

20

25

31

最低分

0

0

2

0

满分人数

58

12

25

21

满分率

16.33%

3.38%

7.04%

5.91%

总分

5052

3626

5590

4582

平均分

14.23

10.21

15.75

12.9

难度

0.59

0.51

0.62

0.41

仔细分析试题,2010年版纳物理中考试题主要有以下亮点:

㈠、关注社会热点。

试题多处选材于我国今年发生的重大时事和自然灾害,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查与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情景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从而实现了对“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显得自然而然,毫不做作的痕迹。

如题3取材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的情景,如题9取材于我州4月的泼水节,题11取材今年我省部分地区遭受干旱,人们采用人工降雨缓解灾情等。

㈡、源于生活,联系实际。

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所见所闻的事例作为命题素材,如我州夏季炎热中学生爱喝冰镇矿泉水(题6)、钓鱼杆(题10)、白炽灯(15题)、轿车(题22)、电动自行车(题23)、太阳能热水器(题24)、等成了今年的命题材料,还有题4、5、9、11、21、等也大量呈现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情景和事例,贴近生活,强调应用,充分体现了“生活处处皆物理”的理念。

引导学生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去观察生活,进而增进改善生活的意识。

㈢、重视教材,紧扣教材。

许多题目直接来源或改编于教材,如选择题7就连插图也来自教材中,填空题10(钓鱼杆),实验探究题18、19都是来自教材;题19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这些做法对于引导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关注教材、吃透教材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㈣、考查知识全面,重点突出。

试题突出了对初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双基,难度适中,坡度设计合理,题量合适,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目标水平层次准确。

考查的基本概念有:

压强、热值、速度、比热容、功率、扩散、沸点、惯性、机械能、电阻、浮力、功、密度、效率等;基本规律有:

平衡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发电机的原理、能的转化、欧姆定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减小压强的方法、电磁波和声音的传播等;考查的计算题涉及功的计算,物体吸收热量和电功、热效率的计算,密度的计算,这些都是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有要求的,同样抓住了重点。

㈤、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重考查了探究性实验(题20、21)、测量性实验(题18)和科学探究能力,考查了科学探究中的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如题21着重考查了根据现象猜想和设计实验。

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突出了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㈥、文字表述简练准确,答案开放。

全卷的文字表述经过了认真推敲,语言规范简练,几乎没有引起学生歧义或误导学生的表述。

计算题列出了多种意思相近的可能的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改进。

设置了开放性试题,如题22

(1)、23

(1)、24(3)等,有利于体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2010年版纳中考物理试卷的命题符合初中物理科学的特点和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试题科学结构合理覆盖面大。

试卷能紧密地联系社会实际和考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的方式也是多角度、多方位的,第一年的物理中考自主命题,基本达到了平稳过渡的要求。

今年我州中考物理试题是一份优秀的试题。

三、试卷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今年中考物理阅卷情况看,我州学生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较突出的问题:

1、学生的双基比较薄弱概念混淆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掌握不牢或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在有关的情景中识别出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或应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碰到问题只好凭感觉来填写。

例如选择题2考查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

这两个知识点是力学中最基础的概念,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概念混淆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实验研究题19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题考查的是初中光学的重点实验,而且本题答案有2分可以直接从物理手册中找到,此题满分5分,抽样平均分仅2.64分,这还反映出学生不能熟练使用《物理手册》。

2.审题不清,题意理解错误

学生解题时,往往对一些看似熟悉的题目思想上不够重视,审题不仔细,不能从题中找出指向性非常明确的“关键词”和“有用信息”,结果答题不符合要求。

3.答题缺乏规范物理术语的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差。

在阅卷过程发现一些学生因答题不规范而失分,未能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比如平时不注意运用学科规范语言解答问题,不能把实验步骤有条理的写出,失分较多。

不会用书中的语言答题,答题缺乏专业指导用语。

例如实验研究题18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但学生却写成“关闭”、“关电”,第3问“正负接线柱”写成“正负极”。

有的学生不能按要求代入数据和单位进行运算,出现单位换算错误及计算的错误,有的学生书写潦草,涂改随便,评卷教师看不清难给分。

另外,作图不够清晰明了。

不能实现“该得的一分不能少,能得的一分不能丢。

4、不能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

由于初三阶段备考任务重,缺少接触社会的时间,也很难有时间看报看新闻。

因为学生学习环境的单一,导致学生某种程度上缺乏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因而在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试题上丢分。

 学生对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之间的相互转换存在障碍。

5、实验探究能力不足,基本实验技能差。

由于学生进行纸笔复习时间比较多,动手实验次数和时间少,缺乏实验基本仪器的操作的训练,经常停留在试卷上“做”实验、“背”实验中。

例如实验研究题19

(1)考查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的摆放的顺序,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做过本试验或做过但不够重视实验的操做过程,导致失分。

例如实验研究题20、21两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这两题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较弱,语言表述能力欠佳。

20题(3)问考查了学生对初中物理常用的控制变量法,此题满分5分,抽样平均分2.94分,说明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掌握控制变量法的。

6、计算能力薄弱,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较差。

计算能力薄弱,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物理实际问题,失分较多。

不注意解题格式,解题过程不规范,也是造成丢分的主要原因。

很多学生由于平时怕费事,很多演算类的试题不愿计算到底,不能计算完整,或计算结果出错。

还有的学生爱用计算器进行替代,动笔运算的主动性不够,尽管平时解题不少,由于缺乏有质量的训练,计算能力弱,很多计算题虽有计算过程,却因结果不准确而失分。

四、2011年中考复习的策略与建议

1、研究《课程标准》、《中考说明》、中考试题紧扣考点。

《物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和要求,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对于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考说明》是每一个地区具体的命题说明,它有更大的针对性.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考说明》。

教师应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要对说明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试题结构和题型”均要做到心中有数。

老师应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云南省新课程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中的:

一、考试的性质、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考查内容及考试形式。

三、考试要求。

四、题型示例及说明等,也让学生对中考有所了解。

认真研究中考试卷,了解最新考题的变化动向,归纳、综合各地中考试题,将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具有导向作用。

教师应该把近三年云南省物理中考试题和西双版纳州2010年高中(中专)物理中考试题,做了以后,进行认真的分析。

找出每一套试卷的特点、把每一份试卷的试题的双项细目表做出来,把四套试卷中的共同考点、同、异题型、新题找出进行研究。

广泛搜集、查阅、研究物理学科有关期刊杂志上的中考信息。

2、把握标准,研究教材,狠抓基础。

近年来,中考命题总体上仍遵循“保持稳定,重视基础,贴近生活”的命题方向。

中考物理复习以概念、规律的梳理为主,需要抓纲务本,以教材为本。

因为考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根本,资料是复习的补充,所以“抓纲”就是要正确认识考纲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务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宽知识内容,延伸课后习题。

挖掘教材,注意细节。

从每年的中考试题分析中得到的数据可以证明,大部分学生对于教材中的很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比如今年的中考试题中,来源于教材中的试题有8道,(第1题,见8年级p61页图4-24。

第7题,见9年级p136页图17-4。

第10题,见8年级p167页图9-4d图。

第13题,见8年级p63页图4-33。

第15题,见9年级p108页例题。

第18题,见9年级p110页图15-7。

第19题,见8年级p69页图4-44。

第22题,见8年级p147页练习题5图8-16。

)计29分,占总分的29%,但我州的考生得分情况如何呢?

这8题的平均分为17.4分。

2009年的中考也反映了这一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在平常的物理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本,首先要让学生把教材中的问题弄清楚,要按课标的要求,把教材中各板块所提出的问题弄清楚,弄明白,(特别是教材中迷你实验室、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作业、包括一些小插图、数据表格等都要弄清楚)。

通过一定的课堂训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

我们的教学不是空中楼阁,一定要建立在教材与学生的这一平台上,只有扎扎实实的用好教材,在此基础上扩展延伸,才能为学生打好基础,提高能力。

在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

1、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即“为什么要引如该概念?

”2、该概念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3、怎么测量?

4、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有没有混淆的概念?

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对基本规律的的理解,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3、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是什么?

4、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复习中应注意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等,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

次外近几年中考试题中也考核了其它常用方法。

如“模型法”例如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电磁感应线来描述磁场等。

此外还有“类比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观察法”等。

抓基础知识要做到全面复习。

凡是《云南省新课程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都要认真复习。

不能有遗漏,这是复习基础知识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

教师要切记挑自己认为的“重点”、“热点”反复讲解和练习,造成其它知识复习的淡化,给学生知识结构留下隐患。

3、在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

要完成好物理题的解答,就必须善于在解题过程中认真审题。

审题就是阅读、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以及题目中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

有些同学在解题时往往急于求成,题意尚未弄清楚就着手解题,因此常出现残缺不全或错误的解答等现象,这都与在解题过程中不善于审题有关。

例如(2010年版纳)第24题(3)分析煤炉热效率低的原因(至少两条)。

学生从环境污染上来回答。

试卷开头的说明提示本试卷g取10N/kg,但许多学生根本没注意,与之相关的计算g都取9.8N/kg,这样的悲剧值得物理教师和学生反思。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前提。

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尤其是在讲解例题或上习题课时,要重视带领学生分析题意。

每讲一道题都要有意识的教给学生如何全面分析条件;如何寻求各因素之间的关联。

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应尽量规范板书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内容。

这些在培养学生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上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多作这方面的强调和提醒,通过一定时间和形式的训练,迫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题能力上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举例24、2010年广西桂林(8分)小华家买了一个家用电吹风,如图20甲所示。

其简化电路如图20乙所示,主要技术参数如右表。

 

请解答如下问题:

(1)当电吹风吹冷风时,正常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当选择开关旋至何处时,电吹风正常工作的功率最大?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大?

(3)当电路供电电压为200V时,电吹风电热丝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大?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学生克服另一种现象,部分学生考试时,对试卷不作整体了解和安排,只顾钻难题,造成时间不够用,最后答题丢三落四,草草收兵,造成屡屡失分的情况。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仔细分析,学生主要还是缺乏良好的应试习惯,导致审题屡次出错的发生。

为了促使学生加以改正,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应试时首先通读试卷,做到心中有数,审题时全面了解、全面分析,答题由前到后,先易后难,解题步骤(包括草稿)书写完整,以便复查。

4、在复习中要强化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请老师们仔细研究08年云南、09年云南、2010年版纳中考三年试题中的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发现很多题都需要文字的表达。

所以在中考复习中要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学中就应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强化学生“写”的条理性和完整性,文字表达能力是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的。

5、在复习中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

近年来,各地中考逐步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优势资源丰富命题。

情景题进一步增加。

教师要有关注社会热点的意识,并能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物理知识有机的结合,真正实现让物理走向社会。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

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平时练习时应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

重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做将有利于扭转“背定义、套公式、记题型、对模式”的死板僵化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6、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求学生对每件实验仪器的使用(包括调节、操作和读数),每个实验的原理、仪器选用、步骤编排、数据的测量和处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结论的总结归纳及其应用、故障的排除等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并且要求学生具有设计一些新实验的能力.因此在做好课本上的实验基础上,再注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各种类型的实验思考题、探究题.

近几年省内外中考都特别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我认为在中考中经常考察的是: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五个要素,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和交流与合作是不常见的。

我认为各位教师在复习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能力目标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要素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