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4065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docx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

大黄蛰虫丸功效与实例

大黄蛰虫丸

百科名片

 

大黄蛰虫丸

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赢瘦,经闭不行。

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压、脑血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白血病,静脉曲张并发症与后遗症,以及外科、妇科、皮肤科、神经科等疾病。

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

药物组成

制备方法

方剂论述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理化性质

基本信息

药物组成

制备方法

方剂论述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理化性质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药名大黄蛰虫丸

  剂型丸剂

  类别中药

  功效活血破瘀,通经消痞。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编辑本段]

药物组成

  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

 

[编辑本段]

制备方法

  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编辑本段]

方剂论述

  方中大黄凉血清热,起破积聚,推陈致新;蛰虫咸寒入血,攻下积血,有破癖血、消肿块、通经脉之功,合大黄通达三焦以逐干血,共为君药。

桃仁、干漆、水蛭、蟒虫、蛴螬活血通络,消散积聚,攻逐瘀血;黄芩配大黄,清上泻下,共逐瘀热;桃仁配杏仁降肺气,开大肠,与活血攻下药相配有利于祛瘀血;而地黄、甘草、芍药滋阴补肾,养血濡脉,和中缓急;黄芩、杏仁清宣肺气而解郁热;用酒送服,以行药势。

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效。

该方特点是以通为补,祛瘀生新,缓中补虚。

主要用于五劳虚极所致正虚而致血瘀之证。

 

[编辑本段]

用法用量

  大蜜丸:

每丸重3g,每次1-2丸,日1-3次口服;小蜜丸:

每次3-6g;水蜜丸:

每次3g。

 

[编辑本段]

用药禁忌

  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编辑本段]

不良反应

  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

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

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编辑本段]

药理作用

  主要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肠粘连,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体内血决的吸收,减少血栓重量等。

  1.改善微循环:

大黄蛰虫丸以生理盐水混悬液给以培他米松所致的血瘀症大鼠灌胃,连续7日后,给药组症状明显减轻,血液流态以线流或线粒流为主,毛细管开放数增加,口径增大,袢中红、血细胞聚集和附壁现象减少,说明本方有明显的改善血瘀症动物微循环的作用。

  2.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

正常和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影响的实验表明,本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微循环,而明显增加正常和心肌缺血小鼠心肌营养的流量。

  3.降低血液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

大鼠13g/kg(ig)给药,连续4日,使肾上腺所致“血瘀”动物模型全血和血浆粘度降低,细胞电泳时间缩短。

并使动脉壁伊文斯兰含量明显降低。

  4.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

大鼠体内外试验,均有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瘀形成,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5.抗动脉粥样硬化:

大黄蛰虫丸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和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的TG和TC,同时给药组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减少,并使其消退加快。

  6.防治肠粘连:

本方混悬液给予以夹肠造成粘连的大鼠灌胃,肠粘连的程度明显减轻。

小鼠或犬给予本丸,能使在体肠蠕动呈缓和持久的增强。

  7.保护慢性肝损伤:

本丸可减轻用四氯化碳和乙醇综合造成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慢性肝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并能抑制纤维增生,防止组织纤维化。

此外,对肝内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有消除作用;达到增强免疫功能,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

 

[编辑本段]

临床应用

  1.肝硬化:

用本品日2次,每次1丸,早晚温开水送服,可渐增至每日2-3次,每次1-2丸,治疗肝硬化27例。

结果:

显效11例,有效16例。

孕妇、体弱、腹泻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2.慢性活动性肝炎:

用本品每丸3g,初服1丸,1周后增至2丸,1日2-3次,连服2月至1年。

孕妇忌服。

初服本丸后少数有轻泻作用,1周后即消失。

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偶出血可继服,持续出血者只可暂用。

对照组用肌甙注射液0.1g,每日1次,肌注。

两组均用维生素CO.2g,1日3次;肝素乐0.2g,每日3次;维生素E10mg,每日3次,可连用2-5月。

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16-50岁;病程1年内至10年。

肌甙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2-43岁;病程1年内至5年。

根据疗效标准:

(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HBsAg转阴为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HBsAg呈(+)为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损害减轻但未恢复正常,HBsAg(+)为有效;症状、体征、肝功及HBsAg均(+)为无效)判定。

结果:

治疗组40例,治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肌甙组20例,治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乳腺增生症:

用大黄、黄芩、杏仁、桃仁、干地黄、芍药、蛰虫、虻虫、水蛭、蛴螬、干漆。

如法制丸,每丸重3.3g。

每次月经来以前10日开始用药,每日2次,每次服1丸,10日为1疗程。

治疗乳腺增生症66例,年龄15-52岁;病程10日至12年。

结果症状消失,肿块消散为治愈,共38例;症状消失,肿块缩小1/2为显效,共20例;肿块变软,缩小不及1/2,且有压痛,经前期及劳累后乳痛较前减轻为有效,共6例;症状无改变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为96.7%。

  4.脑梗塞:

用本方(大黄9-30g、蛰虫、杏仁各12g、桃仁、赤芍、牛膝各15g、黄芩、虻虫、干漆、地龙、蛴螬各10g、水蛭、干生地各20g)阴虚者可加石斛、玉竹、玄参等;睡眠差者可加黄芪、党参、当归等;肝阳偏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

颅内压明显升高者,用20%甘露醇适当脱水,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治疗脑梗塞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40-50岁2例,50-60岁12例,60-70岁17例,70-80岁3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4岁。

中经络29例,中脏腑5例。

结果:

临床治愈25例(73.5%),显效6例(17.6%);有效2例(5.8%),无效1例(2.94%);总有效率为97%。

  5.鹤膝风:

用炒大黄9g,黄芩12g,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g,甘草、虻虫、蛰虫各6g,生川乌10g、桑寄生18g、牛膝20g、乌消蛇30g,气虚加黄芪、当归;肝肾亏加鹿胶、杜仲、巴戟。

每日1剂,水煎3次服,1月为1疗程。

治疗鹤膝风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65岁;病程2-9年。

诊断标准为双膝疼痛肿大如鹤膝,关节屈伸不利,步履艰难,舌脉各异。

结果:

经1-6月治疗,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服药最短者7日见效,最长者85剂治愈。

 

[编辑本段]

理化性质

  本品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浓,味甘、微苦。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

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体壁碎片黄色或棕红色,有圆形毛窝,直径8-24μm,有的具长短不一的刚毛。

体壁碎片金黄色或棕色,毛窝双圈状,有时表面可见疣状或针尖状突起。

体壁碎片淡黄色,毛窝边缘为重叠圈状。

(2)取本品6g,切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乙醇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半量的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大黄对照药材50m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

5:

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3)取

(2)项下的剩余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

3:

1: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吹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