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952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9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经济全球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经济全球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经济全球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经济全球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docx

《经济全球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全球化.docx

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2012年江苏历史,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

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2(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

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2年上海历史,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

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

这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还包括图7中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6.(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图6反映了

 

图6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1)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

图片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8.(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在

图5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9.(2012年江苏历史,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

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

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10.(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

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问题: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分)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

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

(9分)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

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10分)

1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4分)

1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

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

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

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

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

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

“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

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年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年

能源:

世界的原动力

1935年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1984年

河流的世界:

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85年

居住与环境:

人类家居科技

1939年

明日新世界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1958年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年

海洋:

未来的财富

1962年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年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2005年

超越发展:

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2015年

给养地球:

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1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12分)

13.(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37)(32分)公司来了,世界变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

少了经,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

材料一:

(据CCTV节目组《公司的力量》、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8分)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

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

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

《申报》评论:

“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

据李鸿章估计:

“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6分)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

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

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

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

(12分)

1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回答问题。

材料三:

表三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楼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

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6分)

材料四: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

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

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

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

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

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

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10分)

2011

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2题)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

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图5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2.(20

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8)古巴前领

导人卡斯特罗称: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

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

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

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

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

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

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来源:

学|科|网Z|X|X|K]

3.(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22题)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4.(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3题)《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

“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

5.(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2题)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6.(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29题)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7.(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22题)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

8.(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29题)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9.(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15题)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

“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

”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10.(2009年江苏高考17题)丘吉尔曾说过:

“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源:

Zxxk.C

11.(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68题)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

“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12.(2009年广东高考22题)列宁曾讲过:

“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3.(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34题)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

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4.(2009年江苏高考19题)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

“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15.(2008年广东高考22题)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

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②

沙皇村→儿童村③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西④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A.②①④③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

16.(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22题)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

“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

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17.(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20题)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201118.(高考天津文综13题)(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

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

(6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来源:

学&科&网]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来源:

Zxxk.Com]

20.5

 

资料来源:

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6分)

材料三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

(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

(4分)

19.(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39题)(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8年6月—7月[来源:

Z&xx&k.Com]

苏共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89年-1990年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克柏林

1991年12月

苏联正式解体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8分)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

的。

(8分)

 

20.(2009年海南高考28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

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

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

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

但是问题在于:

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

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

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

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6分)

 

21.(2008年江苏高考23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